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寻觅八大山人萍踪(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寻觅八大山人萍踪(散文)


作者:舟自横 童生,603.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359发表时间:2019-07-10 22:57:30

【菊韵】寻觅八大山人萍踪(散文) 省会南昌不知道到过多少回,总惦记着参观南昌青云谱八大山人纪念馆,一直没有实现这一愿望,好像南昌市区只有滕王阁可游览,这次与朋友不谋而合,决定前往青云谱参观八大山人纪念馆。
   驱车赶到青云谱梅湖景区,一汪碧绿的湖泊远离了喧嚣浮躁的市区红尘,梅湖如此宁静怡人,湖水清澈明净,湖畔亭廊相连,视野豁然空旷。也许午饭时间,景区几乎没有什么游客。我赶到青云谱尽管到了中午吃饭时间,顿觉精神粮食比金钱物质更重要。或许是一种心灵感应,世人都在追求奢华和财富,而我却沉浸在被世俗遗忘郊外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湖畔,乐此不疲寻觅八大山人萍踪。
   纪念馆早就取消了门票,刷一下身份证便可入内参观,趟过湖中的定山桥,走进浓郁的树荫深处,竹影婆裟,古樟参天,八大山人纪念馆座落在风景秀丽的青云谱内,曲径通幽,青砖灰瓦庭院掩映在园林树荫之中,两棵百年香樟树前,八大山人雕像仙风道骨凝视远方,神色淡远,沉毅静穆,似有一种无形的穿透力。流连在一座座典雅古朴庭院,曲廊相通,展馆里显得格外静谧,仿佛一副简练水墨画,一股古朴怀旧的气息扑面而来。
   小学六年级升学考试曾经考过明末清初的书画家八大山人是指一个人,还是指哪八个人的试题?可见八大山人影响之大。
   八大山人是指朱耷一人,朱耷号八大山人。江西南昌人,明末清初画家,中国画一代宗师。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九世孙子。宁王改封南昌后,历代子孙世居南昌。他的绘画取法自然,又独创新意;师法古人,又不拘泥于古法;笔墨简练,以少胜多。朱耷六十岁时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题诗作画,他在署款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缀起来,仿佛象“哭之”、“笑之”字样,以寄托他哭笑皆非的悲苦心情。
   朱耷一生坎坷多难,一个灭亡了皇族后裔,人生大起大落,本是皇家世孙,王侯将相之后,等待他是朝廷命官,或者封王雄踞一方诸侯,那是何等荣耀辉煌的人生,而这王公贵族朱耷一夜之间从天堂掉到地狱。在他十九岁那年,明朝灭亡,满清八旗兵铁蹄踏遍了江南,父王忧愤去世,紧接着朱耷妻儿先后夭折,国破家亡,朱耷都遭遇到了。
   苦难的人生是一笔精神财富,磨难出英才,八大山人,一个王公贵族到穷愁潦倒靠卖字画为生一代宗师,中国封建官场少了一个官僚政客,却多了一位空前绝后的国画大师,独领风骚三百年。
   朱耷生长在宗室家庭,从小受到父辈的艺术陶冶,加上聪明好学,八岁时便能作诗,十一岁能画青山绿水,儿时还能悬腕写米家小楷。可朱耷时运不济,大明朝灭亡后,为保全性命,便奉母带弟至奉新县耕香寺剃发为僧。朱耷内心极度忧郁悲愤,从此假装聋哑隐姓埋名遁迹空门,潜居山野。
   朱耷出家为僧是迫不得已,人到中年忽还俗,娶妻,又遭婚变,后改信道教。青云谱前身是一座道院,朱耷前来访求先贤遗迹,很赏识这里的山川风景,于是在原有道院基础上进行重建,并改名为“青云圃”。从此,朱耷便成了青云圃的开山祖师。
   朱耷在度过了十三年的佛教徒生涯后,又成了一所道院的开山祖师。他的亦僧亦道的生活,主要不在于宗教信仰,而是为了逃避清朝满洲贵族对明朝宗室的政治迫害,借以隐蔽和保存自己。朱耷弟弟朱道明也是一位画家,风格十分相近,而且还要粗犷豪放。他的书画署名为牛石慧,把这三个字草书连写起来,很象“生不拜君”四字,表示了对满清王朝誓不屈服的心情。他们两兄弟署名的开头,把个朱字拆开,一个用“牛”字,一个用“八”字。这样隐姓埋名,可谓用心良苦。八大山人纪念馆介绍了他一生坎坷的人生经历,展示了八大山人电脑制作仿真书画作品。
   从纪念馆后门建有八大山人真迹展馆,出后门豁然空旷,穿廊而过,顺长廊入八大山人真迹馆,进馆要过安检,里面公安民警值守,置身画廊细细品赏。朱耷擅书画,花鸟以水墨写意为主,形象夸张奇特,笔墨凝炼沉毅,风格雄奇隽永,他一腔愤懑挥毫泼墨,用笔简洁,画龙点睛,鸟鱼兽类眼睛极为传神。朱耷的画只要看眼睛,画面仿佛活了起来,神态尤为逼真,活灵活现。
   我用手机拍了几张朱耷真迹画,真迹馆守备严密,很快被民警制止。一幅蓦然回眸的鹿;另一幅聚精会神的黑猫。画面左右上方隐约显出八大山人署名。朱耷画面中残山剩水,老树枯枝,还有干涸的池塘中挺立的残荷,而其中又有活泼的游鱼,生动的花朵,借此象征自己苦难的人生,艺术炉火纯青,笔简形具,从而达到了形神兼备的意境,充分运用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特有传统手法,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朱耷曾经写诗道出自己悲愤怀念故国的心情。
  
   墨点无多泪点多,
    山河仍是旧山河。
    横流乱世杈椰树,
    留得文林细揣摹。
  
   这首诗也许是对朱耷绘画艺术最完整的解读,他是用画控诉满清政府对他的政治迫害,自古磨难出英才,朱耷是在颠沛流离中画出心中满腔忧愤,他曾经流落街头卖字画为生,南昌地区民间流失朱耷真迹字画颇多,一幅真迹画价值千百万。在参观过程中不仅品赏他的画墨瑰宝,更多是品味忧愤出诗人这句至理名言背后折射出深刻社会内涵。文学艺术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政治与文学艺术从来都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朱耷作为一位具有影响一代宗师,社会却没有给与应有的地位和生活保障。临川县令胡亦堂闻其名,便延请他随其僧长饶宇朴等到临川官舍作客年余。他害怕暴露自己的身份,十分苦恼郁愤,遂佯为疯癫,撕裂僧服,独自走回南昌。
   政治已经渗透社会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哪个朝代,即使是在钟南山上修行的道士,都会受到政治的影响,那种完全与世隔绝,桃花源般的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作为一个社会人,其文学创作必然脱离不了社会,文学与政治之间也就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而政治活动有直接影响了文学创作的源泉——社会生活。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题八大山人的画时称赞:“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朱耷晚年穷愁潦倒,居无定所,他在南昌城郊潮王洲上,搭盖了一所草房,题名为“寤歌草”。六十多岁以后,朱耷外出云游,访友作画,画作颇多,这是朱耷创作旺盛时期,他日以继夜挥毫作画,为人类社会留下一幅幅无比珍贵艺术精品,朱耷在这所草屋中度过了他孤寂贫困的晚年,直至去世。墓葬何处,已难查考。流连忘返参观了两个多小时,才感觉饥肠辘辘。依依步出湖中绿树掩隐中的纪念馆,再一次回眸碧波涟漪中白墙灰瓦古建筑,心中似有千万结,一个为人类留下无比瑰丽丰盛精神文化遗产八大山人,故土竟没有留给他一席之地,岂不凄婉哀怜。

共 258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久慕八大山人朱耷,此次终于成行。本是皇室贵胄的他,却命运多舛。于动乱中隐身山林。寄情山水,先是许身佛门,后又寻踪道教,挥毫泼墨,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身世飘零的他远离政治与权利,在山野田园中怡情养性,佟成一代大家。世间少了一位皇家后人,却多了一位流芳后世的丹青妙手,可谓因祸得福。作者在寻访中深思,八大山人的来龙去脉可叹可敬。推荐欣赏【编辑枫魂帝星】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19-07-11 00:38:02
  游览圣地,深研历史,文字优美,意境深远。明朝皇室后裔,闻名于世的画家,佛教与道教的统一,这多重身份,赋予了他传奇的人生经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1 楼        文友:舟自横        2019-07-11 08:53:53
  苦难人生,传奇色彩,以画流传百世,远比王公贵族人生有价值。谢谢品赏!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19-07-11 00:39:21
  很有深度 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2 楼        文友:舟自横        2019-07-11 08:56:35
  佳作共赏,相得益彰。谢谢品赏,祝菊韵文友创作丰满,百花齐放才是春。
3 楼        文友:舟自横        2019-07-11 08:59:00
  祝编安!编者点评总领刚要,简洁明朗。
4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19-07-12 01:45:37
  好文字,非常有深度。
回复4 楼        文友:舟自横        2019-08-15 09:50:09
  佳作共享,一起品味人生。祝好~
5 楼        文友:枫魂帝星        2019-07-28 22:58:01
  少了一个王孙公子,多了一位艺术大家。感谢赐稿菊韵问好夏祺
拈月为诗,清静做文
回复5 楼        文友:舟自横        2019-08-15 09:51:13
  磨难是一笔精神财富。握手~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