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好读书与读好书(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好读书与读好书(散文)


作者:陕西西安张昆 童生,68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158发表时间:2019-07-11 07:27:49


   好读书与读好书
  
   张昆
  
   读书是当今人类的第一要事。一个人从牙牙学语起,就接受父母教他读书认字、学写字说话的启蒙教育。现在,中国人不光要读中国书上方块字的知识,而且还要读英语世界书本上环环圈圈字的知识。从上幼儿园读起,读到大学本科,一个人专业读书少说也要近20年的时间。从学校走向社会后,虽然不专门读书了,但要适应工作,过好生活,少不了业余读书。活到老,学到老,读书是人生一件必不可少的大事情。
  
   人为什么要读书,因为书籍记录了人类的历史,人类的思想与感情,人类生存、生活的知识技能,成功经验与失败的教训,书是人类生存、生活的必须品。书籍传承了人类在战胜自然、改造自我方面物质的精神的文明和智慧,开启着人类走向未来美好前景的思维,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以说,如果没有书籍知识的传播,人类可能还是在奴隶社会徘徊,如果没有书籍知识开启文明,世界将会是一片黑暗。书籍,是民族的魂,人类生活因书籍而精彩,书籍因生活而丰富。人类能有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可以说,书籍是最主要的因素。
  
   因此,从古到今,人们都非常重视读书。不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把读书看成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中国人的读书历来受各朝代皇权的重视。自隋代开创科举制度以后,历时1300年的科举制度,不知造就了多少由童试而秀才,由乡试而举人,由会试而贡士,由殿试而进士的读书士子。而进士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更是在十年寒窗中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一举成名,入品晋阶,治国安邦。相传,宋真宗赵恒就曾以其“九五之尊”而作《劝学诗》,强调读书的好处,鼓励人们读书。《劝学诗》云:“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房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勿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当然,宋真宗鼓励读书的原因是在功名利禄,但也能反映出读书的功效。在民间,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是“耕读传家”。人们把它铭刻在自家大门脑上,把它印在纪念祖宗的纪念堂祖宗卷上,以此铭示世代子孙,多读书。从书本中学到生存、生活的技能,过上幸福生活。颜子推在《颜氏家训》中说:“积才千万,无过读书。”这一名言,更是多少年间中国传统家庭所恪守不移的信条。构建了读书人在漫漫历史岁月里和坎坷人生旅程上的精神家园,鞠育了多少书童学子于书卷中求学求知。
  
   读书的重要,是人类的共识,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那么,我们应当怎样继承和发扬光大呢?我们应当怎样读书呢?我认为要好读书和读好书。
  
   好读书首先要爱读书。
  
   爱读书的动力是要有一个明确的读书目的。古代文人多是奔着功名利禄而读书的。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显然目的不完全对,但也有可取之处。从古至今,更多的人读书是为了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这是一般人的读书动力。更有部分仁人志士,他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改造社会,治理国家,推动社会进步。为建设祖国,创建美好未来而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周恩来在青年时代就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明确目的和雄心壮志。在今天,千千万万的学子都明确认识到不读书就要落后于时代,落伍于别人,甚至给自己造成生存或生活的困境。抱着尽快掌握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而读书的。
  
   好读书是要善读书。
  
   读书的目的明确以后,要善于读书。就是要有良好的读书方法。方法很重要,良好的方法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事倍功半。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粗览与精读相结合,广博与专一相结合。对有些书籍和书中的有些部分要粗览,对于有些书籍和书籍的有关重点精髓部分要精读,阅读面要广博,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面。对自己主攻方向专业要专,要钻研,要让广博为专一服务。做到一专多能。读书时一定要记好读书笔记,做到不用笔墨不读书。这样既加深了理解,又增强了记忆。读书要活读活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古人读书提倡死记硬背,这是一种死读书,读死书的方法,其精神可佳,但方法欠妥。只有带着问题读,把读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检验知识,检验真理才是最有用、最有效的好方法。记住一条有用的东西,比记住十条无用的东西要强十倍。
  
   好读书还是乐于读书。
  
   古人和当今大部分人谈到读书,都强调要苦读。更有古人悬梁刺股、囊萤凿壁苦读的典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楷模。我认为,我们要改苦读为乐读。乐读能持之以恒,乐读能读出效果。乐读就是在读书过程中培养一份快乐的情趣。意志消沉时,李白为你送来“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暖风,让你奋进,直达成功;面对重重困难时,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使你战胜了困难成为生活的强者。读一篇《桃花源记》会觉得自己犹如身临仙境而心旷神怡;读几条《十万个为什么》也会为自己开阔视野,增长了知识才干而高兴。当你孤独寂寞时,书籍可以与你为伴;当你烦闷苦恼时,书籍可以为你排忧解难;当你灰心丧气时,书籍可以给你增添智慧。品一杯香茗,阅几页美文,赏一首小诗,四季馨香溢满书屋。读书愉悦了自己的心情,增长了知识勇气,提升了素养,从而又激发了更高的读书兴趣。这样,良性循环,久而久之,提炼成一种自觉,就养成了乐于读书,蹉跎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的读书乐、乐读书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良好的读书心态必然会有一个良好的读书效果。乐读书是读书的最高境界。
  
   好读书更要读好书,读好书是读书的关键。
  
   读好书有两个概念,其一是准确掌握所读书的内涵和精髓,不能当歪嘴和尚念错经。要用书中的科学理论指导自己,高尚的情操培育自己,奋进的精神激励自己,丰富的知识充实自己。其二是要阅读好书籍。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多得如银河系的繁星,数也数不清。因此,要读好书。也就是说要有选择地读,选择那些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来读。什么是好书,从广义上讲,只要内容健康,能传授给读者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都是好书。正像人们常谈的那样:“开卷有益”。从狭义上讲,一是思想、内容健康,读后能让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人爱祖国、爱人民,促人奋发进取的书;二是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修养,让人产生爱心的书;三是传授科技文化知识,教人掌握生产、生活技能,启迪人的思维,创新的书。反之,一些淫秽、反动读物,读了会使人淫乱、低迷、沉沦、狠毒、残暴,甚至会走向犯罪,反叛国家,反叛人民,这些都是坏书。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从古到今好书层出不穷。仅有1.2万字的《论语》是好书,自行世以来2000余年,对中国政治、思想、教育、伦理等多方面无不产生其广泛的影响,被誉为“中国人的圣书”。“先民的歌唱”《诗经》、“哲学的天籁”《庄子》、“泽畔的悲歌”《楚辞》、“儒者的良心”《墨子》、还有“帝王的镜子”《资治通鉴》、“文化的大气”《史记》、“社会全书”《四大名著》……在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殿堂里,大道名儒各树一帜,诗词曲调连峰叠起,构成了古老文化的精神实体,垒起了厚重国体的思想基础,塑造着民族的灵魂与性格,感召着多少代人去进取拼搏,自强不息,这些都是好书。
  
   到了近代、现代、当代,孙中山的《建国方略》是好书;《毛泽东选集》是好书;《邓小平理论》是好书;《阿Q正传》是好书;《创业史》《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秦腔》是好书。还有很多很多反映中国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传授现代科技知识的书都是好书。
  
   对于好书,我们也不可能一一读完,人生苦短,百年能读几多书。因此,要有选择地读。选择最能代表一个时代,一个时期,一种类别的代表作来读;选择一个作家、一种风格、一个流派的代表作来读;选择科技最先进、技能易掌握的代表作来读;选择最适合自己阅读水平的读物来读。总而言之,要把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最能产生出良好效益的好书上来读。
  
   只有好读书,才能读好书。
  
   只有读好书,才能产生出巨大的能量,发出巨大的光和热,贡献于人民,造福于人类!
  
   生活因好读书而精彩,让读好书放飞我们的梦想,伴我们成长,抵达我们的理想殿堂。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让读好书伴我们度过充实辉煌的一生。
  
  
  
  
  
  
  
  
  
  
  
  

共 34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随笔,以“好读书和读好书”为题,作者谈古论今,结合自己读书的感悟,辩证地诠释读书的好处、意义和方法,倡导要读好书来充实我们的人生。精彩的散文随笔,观点明确,叙述、议论和抒情,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19-07-11 07:31:35
  精彩的散文随笔,以“好读书和读好书”为题,叙述、议论和抒情,作者谈古论今,辩证地诠释读书的好处、意义和方法,倡导要读好书来充实我们的人生。精彩的散文随笔,感谢赐稿支持,欣赏佳作!
秋觅
回复1 楼        文友:陕西西安张昆        2019-07-11 08:48:04
  感谢江山文学网人生家园社团资深作家编辑秋觅老师正常工作日本周四上午时间编发张昆本文,问好夏安!
2 楼        文友:陕西西安张昆        2019-07-11 08:48:15
  感谢江山文学网人生家园社团资深作家编辑秋觅老师正常工作日本周四上午时间编发张昆本文,问好夏安!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