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荷塘月色 >> 短篇 >> 情感小说 >> 【荷塘】女孩的命运(小说)

编辑推荐 【荷塘】女孩的命运(小说)


作者:布衣闲人 白丁,32.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1421发表时间:2019-07-15 08:33:47
摘要:封建思想,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害了多少人。男女都是传承人,女孩也是血脉亲

题记:幸运的结局都一样,都是幸福的,不幸的命运各有各的不幸
  
   一
   新中国成立了,让人欢欣鼓舞,百废待兴,人民鼓足干劲,为社会主义增砖添瓦,百业兴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生儿是农村的一个家庭中的大事。尤其是受中华封建思想的影响,几乎根深蒂固的定律,“忠臣不能无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农村更是不知从何时传承着“宁愿被儿气死,也不能被儿乐死”没有男丁在农村是被严重“瞧不起的”。时事弄人,一个人的命运是无法抗拒社会潮流,改变不了什么,一个人就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飘摇不定。在这个社会潮流中一个男孩还是备受欢迎的,一个女孩的命运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一个女婴就像一片水中树叶,微不足道,甚至转瞬即逝,悲喜难定。
   东村里的李老三家境贫寒,小名叫德子。那时候无产阶级光荣,不用愁说不上媳妇,临村的翠花也是待嫁闺中,经人牵线搭桥,媒妁之言,结为秦晋之好。李老三说上媳妇第一要是就是为李家延续香火。更何况,那李老三的老父老母眼巴眼望的,希望新过门的媳妇翠花早点为李家添丁进口。李氏翠花真是争气,很快李老三老婆大着肚子,一家人欢天喜地,老李头和老李头的老婆是一对老封建,老李头的老婆按理应该承呼李氏或李氏某某的,可大家大家都叫李嬷嬷,她还迷信,烧香念佛,天天祈祷,自然是祈祷李氏翠花能给李家生个男壮丁,延续香火。老太太没事,整天围着儿媳翠花转悠,真是天天好吃好喝好招待,没事婆媳聊天,好一派和睦景象。德子也是围着老婆屁颠屁颠的,德子是要疼着这个叫翠花女人的,因为她就要为他生孩子了,他也是满心的激动和欢喜。
   转眼十月怀胎,瓜熟蒂落,接生婆忙了一天,李家也自然是都忙里忙外的,接生婆出来了,和守在门口的李老三说“恭喜你得一千金小姐”李老三满脸不自在,心事重重的应付到“同喜同喜”
   灯火通明的李家,看不到喜悦,只有初为人母的翠花,满脸的母爱,洋溢着一脸的幸福,看着安静睡了觉的孩子,翠花也满意的,带着疲惫睡着了。
   翠花是睡着了,可李家一刻也没闲着,全家正在开家庭重要会议呢,翠花刚生了孩子,自然不能参加,刚出生的宝宝太小,也不能参加,这个会议不会因为她娘俩不到有任何的影响。然而这个会议就是为她俩召开的,就是因为是女孩。命运的主宰,最关键的人说不了话,最关心疼爱她的妈妈也没有了话语权,命运究竟是什么样的,序幕怎样开启,又怎样结局,李家的空气凝滞了。
   晚上,一切相安无事,早晨,天刚蒙蒙亮,老李头的老婆,李嬷嬷起的格外早,到时德子一晚翻身倒炕的没大睡好,不时的侧身看看他的女儿,再看看翠花,脸上一脸复杂的表情,像是有什么心事。媳妇翠花生孩子折腾的,精疲力尽,睡得香甜。说是香甜,她也朦胧的感觉到德子的辗转,嘴里软生细语的说着:“你睡吧,孩子听话,你谁就是,有我护着她。”
   德子快明天的时候才迷迷糊糊的睡着了,朦胧中听到李嬷嬷叫德子,德子莽莽撞撞的爬起来,急忙穿好衣服,慌慌张张的跑了出去。
   只见德子妈铁着脸站在那里,一脸严肃的问德子:“昨晚你和翠花说了吗?”
   德子嗫嚅着说:“还没有呢,翠花一直睡觉没醒,还没来的及”
   德子妈督促到:“快去快去”
   德子无可奈何的转身,晃晃悠悠的回到了翠花和孩子身边,回来后一言不发,坐在床沿上。看着媳妇翠花,和孩子。
   翠花何等机灵,预感到什么不对,看了看德子,看了看孩子,抢先打开的沉默,必竟空气太沉闷了。
   翠花仰着头一脸温柔的说:“孩她爹,你有话要说吧”
   德子一愣,主要是翠花从来也没用过这个称呼,再有就是他觉得翠花看透了什么。德子是一头汗。
   翠花见了,赶忙用自己枕边的手巾给德子擦汗,德子更是一阵慌乱,放佛他们俩不是夫妻,倒像是孤男寡女相处了。
   看到这样,翠花有女人的敏感,翠花感到了压抑,翠花仍然柔声细语的问德子有什么心事。
   德子是左右为难,门外传来了德子妈的咳嗽声。
   德子无可奈何地低声对翠花说了几句什么,磕磕绊绊的,翠花吃惊的睁大眼睛。忽然一声凄厉的呼喊:“你们疯了,我的女儿这么小,你们要把她送到哪里?你们还是不是人呢?”
   原来李家灯火通明开的会议就是要把这个女婴送人,就是包裹一下,放在路边,任其自然,命好被好心人收养,不好的自然也就香消玉殒了。
   翠花一阵哭闹,小小的婴儿放佛也感应到什么,哇哇哭叫起来,哭的德子是心乱如麻,一脸的心疼。
   李嬷嬷知道情况不妙,德子应付不了,急忙闯了进来。
   李嬷嬷站在那里,沉着脸说:“李家不能无后,这丫头就不能要了,赶紧送人,赶紧快生个男丁,你还有什么脸面哭闹!”
   翠花一听,哭的更厉害了,哭闹了一阵子,翠花见德子不替自己和孩子说话,索性用头往墙上撞,一时间真的是头破血流,李嬷嬷一看这阵势也傻眼了,不知如何是好,大约是听着哭闹的厉害,老李头也过来了,一看这状况,赶紧找医生包扎儿媳撞破的头,一边说:“有话好好说,这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家庭的扩大会议,李家的弃婴风波还未结束,重新召开家庭会,这次多了翠花,翠花这一折腾,身体很虚弱,尽管如此,她还是报着孩子参加,孩子不知道,但是她的妈妈知道这次是关系这个幼小的女孩一生的幸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会议由老李头开讲了,老李头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家是必须要有香火延续的,只是这第一个孩子,虽然是女孩,碍于翠花以死相护,这头胎女孩也就留着,让翠花养着,但是,翠花必须答应两个条件,第一就是尽快给李家添丁,不要因为养这孩子,影响了为李家添丁的进度。第二就是如果再生个女孩就送走,要是不答应怀里的女儿就会立即送走。”
   翠花是万般无奈,只有顾眼前一关了,咬牙答应了,算是母女团聚不分离了,翠花是泪如泉涌,回到自己的房里哇哇大哭起了。
   孩子留下了,很长时间翠花不爱说话,也不搭理德子,孩子转眼七八个月大了,长得可爱,翠花一反常态和德子商议,给孩子起个名吧,德子一脸无所谓的模样,翠花就说叫大雁吧,就这样女儿小名叫“大雁”。
   大雁刚一岁,翠花履行承诺,很快有大起来肚子,这次了李嬷嬷,表示不会轻易上当了,只有生个男壮丁才会好好侍候儿媳。
   转眼翠花又瓜熟蒂落,因为营养跟不大上,孩子很小,生产到时顺利,这次竟然没用接生婆,刚刚中午,一阵阵痛,只想上厕所,孩子就出生了,李家没有快乐的迹象,翠花生的还是女孩。翠花很明白,将要发生什么。果然该来的迟早都会来的,李嬷嬷这次自己上阵了,李嬷嬷,咣当一声把门推开,不由分说就抢翠花枕边的孩子,翠花拼命护着,无奈刚生完小孩,身体虚弱,一着急,一上火,一阵头晕,醒来时,已是张灯时分,大雁孩子,懂事的偎依在翠花身边,翠花一摸不见了小宝贝,自然呼天抢地的,又晕了几次。
   邻居王大妈,听着不忍心,来安慰一番。劝导注意自己身体,为了大雁好好保重,女人就是命苦,早晚生个儿子就算“解放全人类”。
   孩是娘的心头肉,一口奶没吃,就被送走,这娘亲是于心不忍,寝食难安,好在大雁爹回家来瞧瞧跟翠花说:“孩子不是抛在路口,是送了一个好人家”家境富裕,老当家的表态说了,生了儿子就想办法接回来。
   翠花也是将信将疑的,偷偷的不知哭过多少回了,眼都哭的模糊不清的,幸亏邻居王大妈经常上门开导,说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自己把眼哭瞎了,将来见了孩子都看不见,还是想开些。
   翠花细想惊恐不已,想想也是,从此想开了许多,吃的饱睡得香,为的是有好身体母女团聚,为的是早生“贵子”。
  
   二
   李家一年太平无事,有一天,茶余饭后,又要开家庭会,开会这次翠花按时到场,因为不到场翠花就心惊肉跳的。
   这次依然是老李头开始讲话,李老头说:“他找人看了,大雁的名字必须要改一下,大雁后边还有小雁…,还不是一个个的全是女孩,必须马上改,叫“招娣”,会议很快就结束了,封建家长制,没有任何悬念,名字改的顺利。招娣三岁,翠花有大肚了,这次翠花感觉明显不一样,妊娠反应的厉害,吐的翻江倒海的,婆婆不照顾,自己的男人去了干活,其他都指望不上,日子难熬,还要照看招娣,还想送走的孩子,自己这身体,一天下来,真是度日如年,十月怀胎,翠花终于又生产了,这次翠花极力想看看是男孩还是女孩,由于身体很虚弱,生完孩子就累的睡了,睡梦中被一阵鞭炮声吵醒了,这是谁家,不年不节的,怎么放鞭炮了,正在纳闷,见德子满头大汗的跑来,手里拿来了红枣桂圆,李嬷嬷在后边拿着一只宰好的母鸡,满脸的笑容。
   翠花放佛明白了什么,极力起身,打个招呼,顺便看看孩子还在不在,来证明一下自己的猜想,无奈刚一起身,头里嗡的一声,有晕了过去。
   翠花的确是太虚弱了,等她再次醒了的时候,是被一阵香味围绕着,翠花的确是饿极了,李嬷嬷端着鸡汤,翠花一边喝着鸡汤,一边大滴的眼泪滚落,久违的温暖好像又回来了,正如翠花看到德子时猜想到的,翠花真的生了儿子,不过儿子也是严重的营养不良,接生婆说,要好好给翠花补补,不然小孩太虚弱,存活都是问题,这才有了德子和德子娘的桂圆红枣和大母鸡。
   翠花在李家是身价倍增,身体也很快强壮起来了,翠花的心事有谁知。
   翠花看着身边这一对儿女,一脸欢喜,转瞬又一脸阴云4年了,她在想念她的女儿,她过的怎么样,她到底在哪里,她的命运如何,翠花想知道她的一切,乃至于吃喝的瞬间,哪怕是上厕所的时间和情况她都想了解。
  
   三
   话说翠花,难熬的思念归思念,无时无刻的煎熬,只有做娘的自己体会的到。日子还是要继续,思念放到了闲暇之余。
   老李头家的添丁,足足的让老李头老夫妻乐的合不拢嘴,一个劲的张罗着摆宴席,还找起名的大师起了个名字,叫富贵。不言而喻是希望孩子大富大贵也好,希望孩子给李家带来大富大贵也好,反正是够隆重的。翠花生了三个孩子,其他两个和这个的待遇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想想这些翠花心里一阵心酸,不由得滚落一些心酸的眼泪。
   伤心总是难免的,翠花看着招娣和富贵快乐的成长,时不时的发呆,直愣愣的,有时眼圈发红,内心的苦是没人倾诉的。
   转眼又是一年过去了,刚刚进入腊月,翠花见一家人吃了饭,也没多少事干,正是农闲时节,招娣被安排照看弟弟,富贵吃了奶,心满意足的很快就睡了。招娣见弟弟睡了,央求着出去玩,翠花没吱声,奶奶李嬷嬷看了看富贵,见富贵睡得香甜,就说:"只去玩一会,马上回来,我的宝贝孙子一醒来你之前你必须回来,哄他玩,让他高兴,要不你甭想再出去玩了,招娣撅着小嘴答应着一溜烟的跑了。"
   翠花见大人都在家,气氛不错,心情都很好,翠花看着这个有看看那个,小声说:“爹娘原来的话你们还想着吧,你们说是我给李家生个男孩,你们就帮我把送走的孩子找回来的,富贵这孩子都一岁多了,你们也不提这事了。”老李头夫妻一愣。心里犯嘀咕,当时是哄翠花的权益之计,想着有小孩翠花就忘了,没成想翠花还想着这事。
   老李头父亲看了看翠花,李嬷嬷没说话,老李头尴尬的干咳了一生,看了看眼圈发红的翠花,生硬的说:“这个,这个我托人问问给你个话”。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农村的生活单调乏味,那个年代,没什么娱乐,偶尔过年时节看个乡土戏,就已经很奢侈了,其余的时间就是种地,男耕女织的,有时也夫妻双双一起劳作,日落而息,老婆孩子热炕头。逗孩子是最主要的业余爱好。贫困的农村那个时候还不懂得什么是计划生育。剩余的时间就是男欢女爱了,翠花的肚子又鼓起来了。翠花孩子是真密实,一个接一个的生开了。
   生孩子是翠花的事,孩子的命运却掌握在老李头和李嬷嬷手里。这一胎刚生下来,翠花一看是女孩心里一沉,没说什么,过了几天相安无事,翠花心里算是稍稍放开了点。
   这一天阳光明媚,小鸟叫的欢快,翠花的小女儿却哭闹个不停。
   老李头和李嬷嬷一前一后进到儿媳翠花的屋里来,李嬷嬷破天荒的说看看孙女,报抱她,看看是不是“上邪”了,这是一种迷信说法。翠花欲言又止,李嬷嬷刚把孩子报出门,老李头慌忙往外推了出来,退到门外,老李头转身把门关上,顺手一把大锁,锁了屋门。只听老李头在门外说:“翠花,你好好养着富贵,这妮子,咱养不起,还是要送人的,你别怪爹狠心,送个好人家比跟着咱李家强。”翠花一听,呼天抢地,无奈敞不开门,一会竟然没有了翠花的声音,估计是急火攻心晕了过去。德子自从得了富贵真天道是勤快,除了干活就是干活,媳妇晕了也指望不上了。
   翠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醒来了,整个人就像大病了一场,面色苍白,情绪低落。老李头夫妻好像自知理亏,讨好似的和翠花搭话。老李头眼睛是不敢看翠花的,只听老李头说:“翠花你放心,开始送走的孩子在鲁村,全村大多数人是姓鲁的,孩子在那里挺好,不信你可以去看看孩子,人家也答应让你见见孩子,必竟你是孩子的亲娘。”翠花眼睛一亮,比先前精神了很多,是啊,亲娘!六年了竟然没见过孩子,这样的亲娘和死了有什么两样,想到这里,翠花的眼泪是委屈的哗哗直流,见到的人即便是铁人也是要感动的落泪。哭罢一场,翠花觉得轻松了好多,哽咽着问道,我的小女儿呢。老李头夫妇即便是再狠的心肠也是感触,必竟那也是李家的血脉吧。老李头说:“临村的冯老头,夫妻多年没有孩子,知道咱家过的寒微,早就托人说好,要是女孩,准备送人他们家收养,你随时可以过去看看孩子”翠花听了这话也算是稍微放心了,自己也知道,自己闹也没有用,德子更是管不了,自己是没有本事保护住孩子的。无奈,只有听天由命了。

共 839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读完这篇小说五味杂陈,女婴被遗弃或送人的根源是重男轻女封建思想。在一个时期,不只是在农村,在城市也存在种养儿防老的观念,生了儿子的女人在夫家才有地位,生了女儿不但孩子命运难测,女人更是遭受歧视。小说采用顺序手法,以翠花生孩子为线索,讲述了一个让人沉痛的故事,小说中的翠花与临村家境贫寒的李老三 经媒妁之言结为秦晋之好,夫妻关系、婆媳关系都融洽,翠花的生活也算得上幸福。然而,当翠花生了一个女孩后,命运发生了改变。故事具有代表性,翠花的人生经历和女孩的命运揭示了农村人生育观念的守旧和女人地位的低下,反映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以及对女性身心的残害。小说具有时代特征,反映现实,有一定的社会性,带给人思索,推荐赏析!【编辑:红叶摇秋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7-15 08:35:00
  新社会、新时期,国家一直在大力提倡“生儿生女一个样,女儿也是传后人”。相信“重男轻女”这种思想会退出历史舞台,女人和女孩都会拥有幸福生活。
2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7-15 08:36:44
  小说行文自然,脉络清晰,人物个性明显,结尾留给读者想象,并牵动着读者的心,女孩的命运将如何?期待老师新作。
3 楼        文友:红叶摇秋风        2019-07-15 08:37:05
  问好老师,祝老师在荷塘创作愉快!
4 楼        文友:布衣闲人        2019-07-15 09:43:35
  谢谢鼓励,和精彩的点评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