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秦岭山下草萋萋(散文)
一
端午那天,我来到了秦岭山下。
山峰巍峨,苍翠,连绵,云朵在山边漂浮着。山下青草萋萋,弥漫着艾草的香气,让人心旷神怡。
太阳像个火球,烘烤着大地,热浪升腾,一浪高过一浪,树叶卷曲了,青草打蔫了。杏儿,桃子,也都躲在了绿叶下。大地白晃晃的,晃得人睁不开眼。
我头顶着阳光,与伙伴们在一片坡地上采摘艾草。我满脸的汗水,头发也湿了,衣服贴在了后背上。
“端午时节草萋萋,野艾茸茸淡着衣。”据说,端午节这天,艾草的药性最强,也最好,一旦过了端午,便无药性了。所以,端午节这天,家家门上都要插几株艾草,一用来避邪,二用来避蚊蝇。清早起来,屋里飘着的棕香与门口散发的艾香,交织在一起,就是端午的味道。
二
小时候,我只知艾草是避邪、避蚊蝇、做香包用的,至于它的药性,一概不知。某个春天,儿子出生十多天,就受了风寒,鼻子不通气,张着小嘴呼吸,昼夜不停地哭闹。我很是焦急,又不知所措,对来探望的妈妈说,这么小一点,敢给他吃感冒药吗?不用吃药,是邪气侵入,闻闻艾草就好了。妈妈说完就出门去了。过了两个小时,妈妈拿着一根树枝回来了。枝干枝叶油亮亮的,泛着白光,散发着一股奇特的香气,让人神清气爽。妈妈说这不是树枝,这是艾草。说完,妈妈折下一节艾草,来到小床前,俯下身子,把艾草放在儿子的鼻子下面。放十分钟,妈妈直起腰喘口气,再放十分钟,妈妈又直起腰喘口气,反复几次后,儿子阿嚏阿嚏打了一连串喷嚏,鼻子竟然不堵了。
我虽感到神奇,也没认识到是药物的作用,认为是妈妈用艾草驱除了邪恶。直到十几年后,见婆家的邻居阿姨艾灸小腿时,我才懂得艾草是一种神奇的药物,能治许多疾病。阿姨懂得医术,一到夏日傍晚,就端一个小凳子坐到门外,点燃一根艾柱熏烤足三里。火星在黄昏里一闪一闪的,烟雾袅袅升腾,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游戈,蚊子、苍蝇都不见了。阿姨说,这叫冬病夏治。还说艾灸可以治疗关节痛、风湿、痛风等病。
翻阅历史,名医孙思邈曾说过:“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指艾灸足三里,使之常有水泡、常有脓水流出,才能去除病痛,达到养生长寿的目的。孙思邈还提出用艾灸预防传染病,艾灸某些热性病,并开创了艾灸器械运用的先河。艾灸很早就成为一门独立学科,《黄帝内经·灵枢·官能》里就记载了“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这里的灸,就是指艾灸。《孟子·离娄》也记载了“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苟为不蓄,终身不得”的句子。其实,艾灸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先祖们就用它治病防病了。
然而,在清末年间,外国列强的侵入,使国家不安,人心惶惶,许多历代名医撰写的宝典医书流失了,艾灸遭到了重创。此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西医成为医治疾病的唯一手段,艾灸停滞了发展,只在缺医少药的偏远地区流传了下来。
近几年来,人们普遍认识到中药不仅安全,疗效显著,还便捷,便对中草药、针灸大力吹捧,沉寂多年的艾灸也随之复兴。又推出了“燎灸”,“火柴灸”,“硫黄灸”等艾灸疗法,还有艾灸仪器。
三年前,我到澳洲旅游,在飞机上拉伤了膝盖,医生说要静养三个月。我是好动的人,三个月怎么熬啊!绝不能坐以待毙,我要走出去。不是说艾灸能活血化瘀,那就试试吧!打开淘宝,琳琅满目的艾灸盒,长短不一的艾灸柱,让我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选中了一个圆的艾灸盒,一盒长的艾柱。货到后,我连着几天艾灸膝盖,疼痛减轻了,肿胀也消去不少。艾草的神奇,不得不令人信服。
三
一起晨练的田老师,有采摘艾草的习惯。每到端午节,他总要去子午峪山下拔艾草。他说,把采来的艾草阴干,用来泡脚,能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最主要还货真价实,经济实惠。我一听,去山里采摘艾草,既能吸收新鲜空气,还能放飞心情,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我对田老师说,端午节,我也要去采摘艾草。
端午节那天,我与田老师、老王、徐姐几个人,一大早就坐车向秦岭山出发了。
那天,天气炎热,我们在北豆角村下车后,就在田老师的带领下,浩浩荡荡地穿过村庄,走过果园,一直向山下进发。大约三十多分钟,我们就来到了幽静的子午庭院。紧挨着子午庭院,是几栋别墅楼,都是独家小院,二层高。淡黄色的墙体,橘红色的房顶,透明的落地窗,黑色的大铁门都掩映在苍翠的绿色中。院墙外面,种着一排扇叶葵,绿意葱茏的,使人仿佛来到了江南。走过子午庭院,我们向环山路边的一片荒地走去。还未走近,一股奇特的香气就飘了过来,我嗅着鼻子,闭上了眼。熟悉的味道,让我想起了妈妈给儿子闻艾草的情景。
一走进荒地,满目苍翠,一株株艾草挺立着,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美少女,充满了朝气。在大片的艾草中,一棵桃树鹤立鸡群,引人注目。我走近一看,枝繁叶茂中,有许多桃子在枝头摇曳。也许,是看见了生人,桃子们都羞红着脸垂下了头。忽然,啪地一声,一个桃子落在了我的脚边。捡起桃子,在衣襟上蹭两下,张嘴刚想咬,却看见一个白胖的肉虫在蠕动,顿时,吓得我心惊肉跳,啪地扔掉了桃子。
平复一下心绪,我问一个路过的老乡,乡党,这桃树怎么不打药呢?老乡停下脚步说,这块地两年前都被人圈了,说要盖别墅,可到现在也没盖,就一直这么荒着。唉,造孽啊!说完,摇着头走了。
走过环山路,就是子午峪口,顺着峪口向前走三十分钟就是金仙观,也就到了秦岭山。可这么好的地势,为何要荒着呢?还愣着干什么?快采艾草吧,一会儿天就热了!我回头一看,是田老师在喊。他们几个已分散开来,都低头弯腰,在采摘艾草。
我戴好遮阳帽,也弯下腰,学着他们的样,去捋艾草的枝叶。不一会儿,塑料袋就装满了三分之一。我扬起手,抖动着塑料袋说,你们看,我都采这么多了!老王过来瞅一眼说,你采的不是真艾。我一愣,难道还有假艾吗?那当然啦!老王指着一株艾草说,看到了吧?这就是真艾!叶子是方形的。你看你采的,都是尖叶子!我看看那株艾草,又看看袋里的艾草,果然不一样。不仔细去分是分不清的!我拿起真假艾草,嗅嗅这个,又嗅嗅那个,感觉味儿一样。老王又说,是闻不出来的。真艾的枝干、叶子背后都是油亮泛白,假艾是绿的。
我沮丧地倒掉假艾,又弯下腰,重新去寻找真艾。那天,还不到中午,我们就夹着艾草,提着艾叶满载而归了。
四
接下来两年,一到端午,不是有事,就是去儿子家过节,我再没去子午峪采过艾草。今年端午前夕,我对田老师说,端午节采艾草,别忘了叫上我。
端午那天,当我们穿过北豆角村,走到子午庭院时,不见了别墅楼,只见一片开阔的田野,一眼就望到了前方的秦岭山。土地才翻过,种上了一排排的小树。路旁立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秦岭北麓违建别墅拆除复绿。
近十多年来,一些有权势的人,只用三五万,有的甚至不用花钱,就能在山下开辟出一块地,盖一栋别墅。秦岭北麓的长安、户县、周至一带,从最早的十几栋别墅,发展到几百栋别墅。一到周日,一辆辆小汽车从古城驶出,拖着尾气,向秦岭北麓沿线进发。特别是夏天,去山边乘凉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农家乐一家挨着一家。生活垃圾,汽车尾气,乱挖乱建,使秦岭北麓的生态遭到了破坏。好在,在习主席的三令五申下,把违建的别墅都拆除了。
我们穿过子午庭院,走到环山路边那片荒地时,都傻眼了。艾草没有了,变成了一片田野,也种上了一排排小树。
去年端午节,我还在这采艾草了,今年怎么就没了呢?这可咋办?田老师说完,环顾一下四周又说,走!咱们也不能白来,到山根去看看。
我们穿过环山路,向山下的一片坡地走去。爬上山坡,一股熟悉的香气扑面而来,眼前一片绿意葱茏,全是艾草。顾不上喘口气,我赶紧拿出塑料袋,就弯腰去采艾草。老王在我身后喊,慢一点,别又分不清真假了!哈哈!
五
那日中午,我们采完艾草,绕到峪口的上方下坡。走下坡来,峪口没有了往日的喧嚣,出奇的安静。路边停有几辆小车,卖凉皮的老板,坐在小凳上像鸡啄米似的打瞌睡,阳光洒在她身上,一片祥和。此刻,没有一丝的风,时光静止了一般,只有古道的河水在汩汩流淌。
从峪口向下,我们走的是北豆角的村外。宽阔的路面,不再车水马龙,偶尔有一两辆车驶过。没走多远,就是一个农家乐。一辆农用车停在门口,车上堆着桌椅、锅碗瓢勺,院儿里在拆房子,尘土四处飞扬。紧接着,又是一个农家乐,院儿里却没人,只有红红的灯笼在门楼上摇曳。再往下走,还有几家农家乐都夷为了平地。
秦岭山下,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