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感动】三叔(散文)
一
刚睁开朦胧的眼睛,屋后就传来了戏曲声;不用想,那一定是三叔在放收音机,听收音机就像是三叔每天必做的功课。
寂静的村子,也被三叔收音机的声音打破了。一大早,也惹得街坊邻居的讨骂声;不过,往后的日子或许街坊邻居也渐渐地习惯了三叔每天一大早来这么一出。
三叔,如今已是天命之年,大半辈子,都是一个人;没有妻儿子女,所谓的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记得小时候,最爱往三叔家跑。那时候,三叔很疼爱我们,有什么好吃的,就给我们吃;记得有一次,不知道是读几年级,三叔说,我来念字,你来写,对了的话,有奖励!我兴致勃勃地接受了挑战,可是最后还是败下阵来。不过,后来三叔还是奖励了我,好像是两毛钱,还是五毛钱,现在已经记不清了。
三叔读过几年书,认得一些字,而且,还喜欢看书。看得最多的就是民国时期的书,一说到十大元帅,十大将军,那三叔能侃侃而谈好久。上了初中,我常常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和三叔高谈阔论地谈论起中国历史来;三叔可不比学校的老师差,说得甚是精彩,有些还是我还没学习到的知识。
三叔还是半个医生,为何说半个呢?因为三叔看过医书,懂得一些医学药理,街坊邻居,有什么疑难杂症的,都会找三叔。有的还真被三叔给医治好了;在街坊邻居,三叔也算是小有名气的“江湖郎中”。随着岁月的叠加,“老人病”也渐渐出现在三叔的身上。这或许是他大半辈子操劳出来的病症,所以三叔常常泡药酒,自己给自己医治。如果三叔好好学医,说不定现在就是医生了;可是,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兄弟多,学习医学很难。看医书就是平时无聊时打发时间;所以,出劳力的建筑工人,就成为三叔的职业。哪里需要建筑工人,他就往哪里去。
三叔,过得辛苦,但是,为了生计,却不得不付出。
二
三叔的医术还是不错的,小病小痛都帮我们看;小时候,我很容易就咳嗽上火,三叔总是帮我开药单。那药,黑麻麻的,忒苦了;所以,我就只喝了一次,没反复喝药,没过多久,又复发了!
父亲那年感冒,问了中医,看了西医,就是没见得好。三叔也为父亲开过药单,可是,在父亲这里却像是刹车失了灵一样,没见好过。
三叔就住在屋后,我时不时听到三叔在自言自语,哪里不对呢?缺了什么药呢?父亲对于三叔来说,是一个好哥哥。父亲对于弟弟们的照顾多于做大哥的大伯;我只有叔伯们,没有姑姑。常常听叔叔们说父亲的为人如何好,不比自己的大哥差;在父辈那个年代,或许做二哥的父亲对于叔叔们的照顾较多,才让三叔想要尽一份力。所以,记事起,三叔和大伯是冤家;为了一点小事,时不时就吵架,直到父亲病重后,才和睦起来。
或许是父亲的病,让三叔察觉到对于亲情来说,是最重要的,特别是自己孤家一人,更害怕别离。要是以后有个问题,也好让我们这些亲人晚辈照顾;而对于大伯来说,或许看到的是,三叔的孤家一人,自己是大哥,如今父亲病重,失去的亲情,那就是永远的失去了。所以,他们都想再次守护,或许内心有些愧意;但是,只要你愿意去守护亲情,一切都还来得及,在我想来,或许这就是父亲在生前想要看到的结果吧!
随着时间的流淌,三叔早已知道父亲已经时日不多了;在临终的前几天,总是来看看父亲,直到那天离开,三叔为父亲穿上寿衣,嘴里还说着话;从没有见过落泪的三叔,那一天却在时不时地抹眼泪。或许,父亲对于三叔来说,是一个好哥哥,即使不舍得父亲的离开,但却是无可奈的事。
三
父亲走后,三叔很少再给别人开药单了。或许在三叔的心里,自己的哥哥,都医治不好,哪还有什么资格去给别人开药单呢?
父亲离开后,三叔对于我和姐姐更加疼爱。三叔不善于表达,但能感受到三叔对于我们的爱。三叔何尝不想用父爱来疼爱我们,或许,他从没为人父亲,从而表现不出那种父爱的本质来;不过,我和姐姐都很尊敬三叔,有时候回家,也常常去看看他。
父亲离开这些年,每次清明节扫墓,三叔总是会提前一天去给父亲清理墓地。整整十年了,十年来,或许是三叔为父亲做得更多,而不是我这个儿子。三叔也常常在墓前与父亲说话,或许,思念也就只能在父亲墓前去诉说了!
今年春节,踏上回家的路,一到家,没见三叔在家。大伯说三叔给人家看鹅去了,心里很欣慰。想着三叔不用再干体力活,不再那么辛苦了;直到三叔回来,看着更加沧桑的三叔,白头发又比去年更多了。春节还没结束,三叔又匆匆忙忙地赶回去了。
最近些年里,时不时会听到三叔自言自语。说一些关于人生的道理,或许三叔渐渐明白人生的坎坷,只好安于天命,或者这就如我们常说的知天命吧。
三叔活了大半辈子,岁月毫不客气地在他身上留下了痕迹。白发渐渐清晰可见,掉落的牙齿,说话都漏风;不管岁月如何再去摧残三叔,我相信三叔都能坦然面对。因为,他看轻了,也看得更远了。
愿岁月走得慢一些,不要让三叔那么快地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