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水韵天成清江浦,花街漫步重温情(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水韵天成清江浦,花街漫步重温情(散文)


作者:邢松 布衣,202.9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751发表时间:2019-07-19 07:33:23
摘要:昔日的花街因运河而兴盛,如今的运河因花街更妩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远去,花街虽不比当年繁荣,但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里运河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望着缓缓流淌的运河之水,花街也必将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永恒记忆……

盛夏一日,因友人邀请,于清江浦花街膳食坊相聚。
   上午十点多,我便驱车前往,于文庙对面的停车场将车停泊。后步履百米花街古道,缓慢而行。两边的梧桐树交错生长,浓荫蔽日,人在树荫下,脚踩石板路,倒也觉得较清凉。低头俯视,阳光透过屋檐和树桠叶缝在脚下洒落一地的斑驳印痕,明明暗暗、星星点点,似乎也在诉说着同样斑驳的昔日岁月。街上熙熙攘攘的行人缓慢不急,悠然晃荡,大概和我一样,也在领略这一曾经辉煌繁华的街市。抬眼望去,沿街建筑现已陈旧,灰砖黛瓦的小楼,墙壁稀疏斑驳,更显沧桑绵久。仰头注目,一块块牌匾映入眼帘,我不懂书法,但觉得牌匾上的字迹有味好看,或浑厚刚劲,或潇洒飘逸,或婉雅俊秀,短短的一条百米长的花街,仿佛成了书法汇展的一条长廊。
   由于时辰不早,我只得寻觅店名如约而至。只见友人立于门口热情招呼,寒喧过后,款步进入膳食坊酒店,见已有好友在掼蛋撕杀,抓了一手好牌者激动不已,觉得稳操胜券,若是抓了一手臭牌,则摇头哀叹,伤失信心,而围观助阵者摇旗呐喊,帮其指点迷津。见此情景,我也便加入一方为其出谋划策,起哄助兴共乐之。“掼蛋”本是扑克牌的一种游戏,它起源于淮安,亦已盛行全国。淮安流行“饭前不掼蛋等于没吃饭,饭后不洗澡等于没吃好”一说,足见得这是淮安人的一种文化娱乐休闲理念。另见一旁的几位文化名士,他们一边在评说着陈设店内的古玩字画,一边在叙说着有关花街的传奇故事。
   我虽是淮安本地人,但对花街名称的由来并不知根晓底,当时只得好奇的倾听着他们零星散乱的讲述。现粗略整理花街之名的由来,它无外乎有如下之说,一种是说这条街很早以前商业繁华,商贾云集,私家花园众多,所以养花、赏花、评花便成为这条街的一大特色。由于花香四溢,满条街自然充满了花的芳香,花街之名也由此传开。另一种是说在这条街上卖绢花的多,以前花街家家都做绢花,用上好的苏州府香绢做成,瓣大,蕊艳,色多,样俊,跟鲜花一般。更为重要的是,据说每年京城里都派人下来察看,挑选花样,送进宫里,专供皇城里嫔妃宫娥们戴。这让花街名声大噪,历代商贾富豪、文人墨客蜂拥而至,还吸引了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南巡途中多次驾临。
   还有一说,就是当代作家申海琴在她的散文《花街》中写道:“花街的来历……我倒觉得是因为邱心如似花一般的美貌,和她创作的在我国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笔生花》而得名。”是啊,两百多年前,弹词女作家邱心如便是在这条街的茶楼里弹唱她的《笔生花》。生活清苦、丈夫离世、爱子夭折、兄长病逝……邱心如,她一生饱尝人世辛酸,但她却从未停止过跟命运的抗争,她将汗水和泪水落于笔尖,生出一朵美丽的花,传说这条街便叫了“花街”。当然,这仅是其中传说,随着岁月的流逝,至今种种说法也无从定论,相反,这些传说倒为如今的花街增添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也为花街涂抹上一层文化历史的韵味。
   不一会儿,友人安排席座,宾主按序就位,席间推杯换盏,你来我往,老友重逢叙旧,有说不尽的话,叙不完的情,而新朋也似一见如故,不觉得有丝毫的陌生感,场面好不热闹。其间当属几位文化名流担当主角,话题当然是离不开有关花街的传说和对淮扬菜的品评。
   诚然,这条街很早以前确是清江浦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不假,它是因运河而兴盛繁荣。当时,运河之上,商船云集,南来北往,千帆竞过。到了明清时期,转运漕粮北上,重载舟船均泊于花街河堤下,等候过闸的官吏、商贩便就近餐饮、投宿、短憩。于是这里的酒肆、茶楼便人声鼎沸,使得周边鳞次栉比的店铺日益繁盛,商业繁荣。遥想当年,清江浦被誉为“东南第一州”真的一点也不为过。
   午餐之后,意犹未尽,乘着酒兴,主人陪同几位外地友人,自西向北,一路行走,一路闲聊,我便尾随其后边听边看。据说,早年的花街是一条三四里长的长街,随着历史的变迁,现如今只剩下西起承德路,北接轮埠路的这一段,已不足两百米,若非曲形走向,相信一眼便能望尽街头巷尾。就那么一条百来米的短街,两边店铺建筑全是中式古典青砖灰瓦、实木花格门窗、叠檐厚重,老字号店招门牌和街头小杂铺也为花街增添了一抹古韵。
   步随景移,我们一行来到花街北头的轮埠路旁,只见等候乘船游玩里运河的码头上游人如织,跨过“若飞桥”来到北岸,这就是早期最繁华的大闸口了,“南船北马,舍舟登陆”的石碑豁然挺立在河边的亭旁,亭里掼蛋下棋的老人们悠闲自得,其乐融融。隔岸观望花街,古色古香的建筑排楼隐约在浓郁的梧桐树之下,显得那么的安闲静幽。隔壁慈云寺里的禅音时儿悠扬悦耳,让人心存宁静。旁边的古塔倒映水中,在粼粼波光里若隐若现,游人若是碰上绵绵细雨的天气,千万别认为运气不好,河面水汽升腾,烟雨濛濛,更有另一番景象。望着河水缓缓流淌的这条穿城而过的里运河,它犹如一条飘荡的绸带。如果是夜晚,两岸则灯光闪烁,五彩光带熠熠生辉,树木在景灯的照射下翠绿欲滴,煞是醉人。徜徉在沿岸风光带休闲的人们留连忘返,亦如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中。若是再乘上画舫游船,畅游十里运河,人在景中游,亦成景中景,此刻定会情境心中生,邱心如那哀怨凄戚的《笔生花》弹唱,也仿佛会从久远的时空穿越而扬,隐约回荡在你的耳畔。
   昔日的花街因运河而兴盛,如今的运河因花街更妩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远去,花街虽不比当年繁荣,但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里运河文化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望着缓缓流淌的运河之水,花街也必将成为人们心中的一个永恒记忆……
  
   2019-07-16深夜

共 221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散文《水韵天成清江浦,花街漫步重温情》用清新明快的文字,描写了游览清江浦最繁华的一条商业街——花街的见闻,并讲述了有关花街的传奇故事。昔日的花街因运河而兴盛,如今的运河则因花街更加妩媚。随着岁月的流逝,历史的远去,花街虽不比当年繁荣,但现已成为国家4A级景区。慈云寺里的禅音时儿悠扬悦耳,让人心存宁静。旁边的古塔倒映水中,在粼粼波光里若隐若现,人在景中游,亦成景中景,翠绿欲滴,煞是醉人,徜徉在沿岸的风光带让人们留连忘返,亦如置身于一幅流动的画卷中。散文以自己的旅游经历为主线,引经据典,谈古论今,才思敏捷,笔意潇洒,用优美的文笔诉说着斑驳的昔日岁月,为花街涂抹上一层文化历史的韵味,也为如今的花街增添了许多想象的空间,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魅力,充分地反映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宽阔胸襟。文章叙述从容,循序渐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描写的景区栩栩如生,细致入微,令人向往,深深地感染了读者。品读佳作,问候作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07-19 07:34:58
  拜读佳作,分享老师情怀。感谢您投稿柳岸,祝您写作快乐,再创佳品!
回复1 楼        文友:邢松        2019-07-19 08:40:37
  感谢江山网的录用,感谢老师的厚爱及辛苦编辑,您的精彩编按赏心悦目,给小文添彩增色。夏安!
2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7-19 08:01:54
  书法成景观,掼蛋有别样的情趣,一条花街,是花事之盛,还是人美如花,不知了。商埠看谁,古韵顿生,一番美景,记忆当然永恒。文藻生动,移步换景,展现美好,情感充沛,表达丰满。点赞美文。怀才抱器拜读感言,问候作者。
怀才抱器
回复2 楼        文友:邢松        2019-07-19 08:45:10
  感谢老师的过誉夸奖,感谢老师的精彩留评!夏安!
3 楼        文友:星晨映月        2019-07-19 14:30:11
  水韵天成清江浦,花街漫步重温情,一篇好文!赞!赞!祝创作快乐!
4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7-20 08:28:05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