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波及的力量(赏析) ——观法国电影《通天塔》有感
全球化、地球村的说法已有多年,无论从各国的经济联系,还是全球的气候变化来看,我们的世界早已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件很小的事情就能引起一连串的反应。就像那只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轻轻展开的翅膀,能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一样。
法国电影《通天塔》也是这样,一个偶然的事情,牵扯到四个国家,反映了不同人群的遭遇和心态,值得回味。
影片的叙事结构新颖奇特,与众不同。
先是某个荒漠山区,两兄弟在放羊。其父亲从另一山民手中买下一支猎枪,准备猎杀经常出现的豺狼。那父亲还教两个儿子练习射击,弟弟反而比哥哥打得准。
再是某个城市,一位保姆在雇主家带着两个白人小孩,关系亲密。
镜头又转向日本,一对父女在用手势交谈,那女孩生气地摘下耳塞,原来她是个聋哑人。
三个不同场景,人物和事情完全独立,相互没有任何交集,让人一时觉得没有头绪,同时也留下悬念:这么大的叙事跨度,如何才能联结起来?
直到一辆大巴车出现在那荒漠山区,故事才和第一个场景联系起来。那是一辆旅行客车,众多旅客中间,有一对中年夫妻,从语言、动作和表情来看,两人关系并不融洽,男的示好,女的并不领情。
真正将人物联系起来的,是那两兄弟在试枪的射程时,无意中将坐在大巴车窗口边那个女人的肩膀打伤了,血流不止。
事先埋了那么多的“雷”,直到这一刻才踩了第一个,让人顿时觉得,那分散的、平淡的、互不相干的事情,有两件瞬间连在一起,而且惊心动魄,不得不佩服编导讲故事的能力。
同样地,还有的那几颗雷,也是在后面才陆续引爆,有的甚至放到了最后。
影片形象地展示了一件事情的波及力有多大。
为了抢救受伤者,全车人跟着到了附近的一个村庄。没有医生,只能请当地的兽医缝合伤口。美国游客在摩洛哥山区遭到枪击,问题上升到外交层面,美国说是恐怖事件,摩洛哥断然否定。当地警局大规模启动调查、审问、抓捕,核实枪支来源。美国派出直升机救人等。
一石激起千层浪。那对夫妻因为突发事件没能按期回家,导致他们家保姆只好带着那两个小孩回墨西哥参加儿子的婚礼,结果在返回途中遭到警察盘问,逃跑中差点丢了那两个小孩的性命。
还有那对日本父女。原来那支枪是这位父亲去摩洛哥打猎时送给当地向导的,向导又将它转手卖给了那户养羊的人家。日本警方在配合核实枪支来源时,哑女以为还在调查她母亲自杀的事,由此还差点闹出其它事情来。
故事虽说是编的,有些离奇,但也说明了当今世界,信息通畅、交通便利,人口流动频繁,经济相互支撑,世界上的事情早已联结在一起。平时看起来各自独立运行,互不相干,一旦因为某个事情的偶然发生,便将这些人和事带动或连接起来,其牵涉的范围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力。
影片还揭示了在突发事件中人性的不同侧面。
最有代表性的是那辆大巴车上的人。
当那辆车开进山村找医生时,车上的其他人大多是担心或害怕的。突然发生了枪击事件,说明此地并不安全,整车人都要跟着一个伤员去那个不知底细的地方,担心或恐惧是自然的,尽管有人不愿意,但当时也没有其它选择,只能硬着头皮跟着去。
在等待救护人员来到的时候,刚开始大家还没有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有些着急了,想把那对夫妻留在那儿等待,他们先走。此意见遭到那个丈夫的强烈反对,大家只好作罢。继而,有位老人受不了当时的高温,几乎昏迷,那车人再也不管不顾,丢下受伤的那对夫妻,急忙开车离去!
个人和群体的利益关系,有时是相同的,你好我好大家好。有时则相互冲突,矛盾尖锐,势不两立。电影并没有给出两全的解决方案,只是以事实的陈述,展示了人们的冲突和不同选择。
站在各自的角度,都有自己充分的理由,但去与留,只能二选一,必须有一方让步或者受损。通常情况下,妥协或牺牲的往往是力量弱小的一方,让人无奈。
片名通天塔,源于圣经中的一个故事。创世之初,人类同心协力建造通天塔,乃至惊动天庭。上帝便将人类分化,通天塔难以为继,终告崩塌。其寓意丰富,既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也显示出同心同德的力量。
我们的世界虽说连在了一起,有着共同的家园,共同的利益,需要我们共同维护和担当,但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因为资源、利益、地域、文化等多种因素,还有很多矛盾存在,时常还会发生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一旦发生,波及面很广,历史的现实的矛盾叠加纠缠在一起,不是那么容易分清和解决的。
影片中那对美国夫妻最终和好,那对日本父女相互理解,只是符合了观众期望结尾圆满的心愿,现实生活中是难以这样顺畅解决的,就像那家的保姆最后被遣返回国,那两个放羊的孩子最终被捕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