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情暖大地(散文.外六章)

编辑推荐 【家园】情暖大地(散文.外六章)


作者:陕西西安张昆 童生,680.1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9981发表时间:2019-07-19 08:35:40


   情暖大地
  
   当清风习习的早上随着列车,可以看外面的风景。心中泛起的波纹久久不能平静。
   世俗的变迁让人难以琢磨,人和人之间难免隔着一层面纱。可是又是那样的期盼着彼此的关爱,每个人都是需要呵护的。
   朋友之间需要真正的理解和宽容,但都是彼此的。
   在那个繁忙而浮躁的季节里,我忍住了所有的怒火,却很平静,平静的看问题,也许是一种成长。
   爱情,真正的爱情,似乎不在于物质的富有,不在于权利的高威,而在于需要理解时给予理解;需要安慰时给予安慰;生病或者不开心时给予一声问候;孤寂无助时给予一个肩膀让你去哭泣……无论时空怎样转变,事态怎样演变,唯有心灵深处的美景永恒的。
   亲人是爱的源泉,是世界上唯一为你着想的人,如果一个人不幸失去了这份人生厚礼,真可谓一大遗憾,当你在牙牙学语接受父母的教导到步入自己梦想的大学,你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其实你也许想想什么也没有做,我现在没有能力我能做什么,其实不是的,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回家时为父母双手捧上一杯热茶,这就是回报了;当你顺利的毕业,在繁忙的工作中,你为亲人做了些什么,这时候你真的要为亲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无论再忙都要时刻关心着他们,因为他们时刻牵挂着你,牵挂着自己一生赋予的希望,我们做儿女的怎么样回报他们,一句话“用心去做”,我们越来越成熟强壮,而父母却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衰老,他们确实需要子女的爱和关怀!
   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当中,让自己的性情柔和而不烦躁,严格要求自己,即使在一个很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同时不要忘记了体会生活,体会生活的真谛,生活中的情。
  
  
   生活之光
  
   一直都钟爱公益广告,一则则充满深刻寓意和人文关怀的作品,总能引起太多人的共鸣,虽谈不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却有醍醐灌顶之用,每每观时,我的情绪就变得十分肃穆与庄重,心灵被洗礼后,心底最柔软的底线被触及,平静而专注地正式开启超越物外的另一个小世界,里面挥舞着活跃的触角,触摸它们,感受它们,一点一滴的感动让情感变动充实而丰盈。
   很多时候,我们习惯因工作和生活的繁琐与压力变得浮躁不安,渐渐缺乏了对周遭爱的给予,缺乏了对生活细腻的感悟。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心理上却越加沟壑难填,人与人之间的排斥、冷漠、埋怨越来越多过关怀、同情与容纳,发现爱与美的双眼也逐渐被湮灭在终日的焦躁与惶恐之中。
   喜欢某段公益广告里的一句话: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的确,在日新月异,节奏紧快的这个时代,我们更需要敞开心扉,微笑温和地面对周遭的一切,亦或是偶尔小憩,怀感恩之心,去发现新的美与感动。这些感动的来源也许是一本书、一句话,一部电影、一段广告、一曲音乐……这些将会使我们在精神上每天都有收获,都能感受到生命的灵感,得到启迪,发现世界上一样新奇或者美,它能让我们持续保持着对活着的热爱,像一坨大海绵,柔软且容纳。
   所以,人因为富有感情而特别,也因为富有激情而伟大。
   也许,可能有时面对生活,我们有一种选择。
   我们可以在字里行间用感叹号来哀怨生命的长度;也可以在每天的早出晚归里用汗水来写照生命的艰辛;当然也可以在酒足饭饱之后用挑剔的眼光讨论身边人的是是非非,并充满憎恨的唠叨着对他们的不满。
   当然,我们还有另一种选择。
   我可以在行云流水间用惊叹号来拓展生命的宽度;也可以在每天的工作里用微笑来映证生命的美好;当然也可以在茶余饭后用欣赏的眼光看着身边所有优秀美好的一切,并由衷的发出赞美之词。
   生命是同等的,不同的只是感受不同。
  
  
   挫折让我学会成长
  
   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喜欢静静地一个人待着,或是和其他人聚集在一起,喝几杯酒,就开始满腹牢骚,指责这个世界对自己的不公以及生活的不易。咒骂更是司空见惯。有的为上司的一次批评,有的为朋友的误解,有的为丈夫的一次失败埋怨,有的为妻子的一次唠叨,有的为男友的迟到生气,有的为女友的一次犹豫感伤,有的为儿子的顽皮叹息,有的为父母的管教,总之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能听到诸如此类的埋怨声,假如我是一个刚刚来到世间无忧无虑的婴儿,听到这些埋怨时,我肯定会因此认为世间只有痛苦和灾难。但我不是一个刚到世间的婴儿,我和大家一样,已经在这世间生活了很多个年头,所以,我知道生活的这个世间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让人恐惧,让人除了失望和悲观外什么也没有。
   人的一生总会经历很多事情,这些事情有的让你喜,有的让你忧,有的让你仰天大笑,有的则让你垂头叹息。
   开心的事,人们都乐于接受,而忧伤、苦恼之事袭来时,人们往往哀叹人生不幸,命运不公。其实,细细想来,在这生与死并存的世间,只要能好好地生活在这个还称得上美好的世间里,我们就是幸福的。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命,你就已经站在幸福屋顶上了。所以,在这里,我想对喜欢埋怨和自寻烦恼的人说一句:活着就是幸福。不信,你就在埋怨之前或是烦恼得要命时,摸着自己的胸口默默地说三遍:活着就是幸福!相信你会从中获得心灵之光的照耀,重又回到你少年时就在内心深处描绘出的理想之路上。
   死亡与不幸随时都会在我们身边发生,这确实是让人心痛的事。大地震时多少无辜的生命在我们眼前消失而我们依旧完好无损地活着,怎么就不想想我们的幸运呢?谁到知道,在这世间,再也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了。既然我们依然拥有宝贵的生命。我们何不用歌声和欢笑妆点、打扮它呢?妆点生命其实就是妆点我们自己啊!我没有听说过谁是在埋怨自己生命的过程中获得解脱的。因为不断埋怨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而把自己的一生弄得一塌糊涂的人,我倒听说过很多。
   是的,除了这么提醒自己,你还必须学会爱,学会勤奋,学会坚忍。这样,你就会在原本幸福的屋顶上,获得更多的幸福。
  
  
   青春是用来怀念的
  
   早上听到李健的《风吹麦浪》,忽然想起上小学时同班同学也有一个叫李健的,或许他现在从我面前经过时,我们都已互相认不出,但是不管是想得起来或是已经忘记,他一直都在某个地方活着,有自己的妻儿,有自己的工作,有自己的爱恨情愁,有自己的悲喜欢忧。或许在某个触景生情的环境里,也会勾起他儿时的记忆,也会勾起他青春年少时的美好情景。但这些也都只能存在于脑海里,再也回不到某天醒来的早晨。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是在夜晚幽凉的清风里,掠过心田的那抹忧伤;是在大海边无羁漫步时扰过心头的那种撕裂;青春的印记里总有某些人、某些事让我们永远无法忘记,不管是好的、不愿提起的,这些印记都永远地镌刻在心底里无法抹去。
   为什么青春总能引起我们的共鸣,那是因为我们都曾经年轻过;为什么年轻又让我们如此怀念和向往,因为青春的模样、秀气的脸庞,因为青春的活力、稚嫩的理想,因为执着的追求、顽强的求索,因为爱情的力量、倾情的歌唱。还因为青春的短暂,如花飞散,短暂的让人想抓也抓不住;象氢气球松了线,向天外无限飞走。青春欲乘风归去,我欲断其翅翼,它已越飞越远,我亦只有摇头叹息。
   年少轻狂的我们可以骑着自行车游山玩水,自由徜徉在自然旖旎的的风光里;可以不用考虑任何理由,只要彼此不再相爱,我们就可以转身潇洒的离开;是时光夺走了内心的纯真,还是成长的足迹让我们变得深沉。街上青春洋溢的裙袂早已与我们无关,身边耸立的少年是我们渐渐成长起来的儿女。曾经是那么注重自己的容颜,在岁月这头野驴面前也无可奈何地老去,不愿再对镜贴花黄,只想再去看看那些发黄的老照片。驻足在儿子身后,默默地替他加油,为他呐喊,我们的生命有了接力的延续,或许青春也没有那么遗憾。青春是用来怀念的,彻底地放下比一直端着要舒适的多,勇于接受现实比一直逃避要痛快的多。
   岁月如一首浩瀚的长歌,跌宕起伏,风起云涌,时而轻缓,时而疯狂。那里有年少时韵动的旋律,歌声飞扬;也有暮年时沉稳的低吼,铿锵有力;每个音符,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不同的含意。就让记忆里的那首歌随西风飘荡,就让记忆里的那艘船随波逐流;让我们在逝去的青春里寻找遥远的情趣,让我们怀念青春无限美好,追逐人生脚步奋勇向前。
  
  
   永远到底有多远
  
   鲁迅的存在主义感受中他认为人生的意义不在于它的结果,它的终点,而是存在于他的过程中,行动中。他说:“人只是一个匆匆的过程,在人生的长途跋涉中体现着自己的价值。”也体现着他的生命哲学:“反抗绝望,反抗虚无。”
   ——题记
  
   我在心里问自己,永远——永远到底有多远?
   歌里唱:“你永远幸福是我最大的心愿”;短信里说:“祝你永远健康”、“希望你永远快乐”;网页中看到不少“再说一次永远爱你”的篇章。面对这些“永远”,顿时使我昏了头,慌了脚,忙了手。于忙乱中打开字典看到注释:“永远,副词,表示时间长久,没有终止。”可是,我更加茫然,永远到底有多远?我不知道……
   也许,永远是个很叫人害怕的词,似虚无又令人绝望。假如永远有时空之距的话,那么,是辽阔的天空,还是广袤的大地?是在三月三到九月九,还是玉门关到嘉峪关?是花开花落,还是蜀地到京城?是在心跳到心动,还是在血冷到血热。
   我在心里问自己,永远——永远到底有多远?
   我试着把“永远”像桔子一样剥开,剥去它多汁的酸涩的内核,我试着把它像核桃一样砸开,脱掉它坚硬的外壳,单薄的壁窗,直到它凌乱的核仁。但我依然不明白,“永远快乐”,到底有多快乐。“永远幸福”,到底有多幸福。“永远爱你”,到底有多爱你。
   有人说,“永远”表示着将来时,但更多的意味着现在时。如果给“永远”注入“现在”的活力,我想有其合理性。草芽,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会探出自己的头来;红军,如果害怕路远,那他们永远不会跋涉二万五千里长征;雷锋,如果害怕奉献,那他永远不会成为人们心中的榜样。如果“永远”选择了“现在”,凸显自我风采,张扬自我个性,实现自我价值,这样,永远才会创造出一道壮丽的奇观。
   平庸的人是把不住“永远”的脉搏,握不住“永远”的手。因为他们不知道“永远到底有多远。”
   也许,我们惟一能把住,而且必须把住的大概也只有“现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生命中,我们应该注重走的过程。”
  
  
   听,谁的声音
  
   记得在上大学的时候,就记得老师讲过,“在人际关系中一定要重视沟通。而沟通的前提就是要学会倾听。”上帝给人们两只耳朵,一张嘴,其实就是要我们多听少说。在现实生活中,最有魅力的人一定是一个倾听者,而不是滔滔不绝,喋喋不休的人。倾听,不仅仅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别人的一种赞美。胡娜笔下的“听,谁的声音”语言精练,文笔流畅,那么,让我们一起品鉴这个“声音”。
   工作不久,常羡慕有人能言善辩、高谈阔论,仅凭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便能化腐朽为神奇,左右逢源,言语所指,山河顿时变色。不可否认,口才已经成为驰骋职场的一项必备素质。
   然而,我也看到,滔滔不绝筑成了情感的壁垒,夸夸其谈导致了人浮于事。自古至今,能言善辩的人不可谓少,有纸上谈兵的赵括,也有舌战群儒的诸葛亮,一个不善倾听,一个耳纳百川,前者兵败垂成,后者千古流传。孔明纵有舌战群儒之才,但仍主张开张圣听、广开言路。浮华都市、名利职场,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用心倾听那不同的声音……学会倾听,才会有交流的快乐,才会有朋友的笑容和团队的和谐,才会有整体绩效的提高。良好的交流关键在于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品质,是把对他人的赞美放在一个优雅的位置,也是把对自己的肯定定位在合理的处所。诚恳地谈谈自己,也虚心地听听他人,鼓励他们谈谈他们取得的成就、获取的经验,以及生活的烦恼、工作的困扰,做一个善于倾听的人。不要让个人的好恶,支配了你。你可能不喜欢某人待人接物的方式,或是不喜欢他的态度语气、甚至是说话的声音,这些偏见可能会影响你的情绪。这时你可尝试着用爱的方式和语言来交流沟通,一个眼神都会让朋友心醉,感情的芬芳也从此愈醇愈香。用心品鉴,才能敞开心扉,互通情感,才能认知全面,听有所获。交流质量的核心就是用心品鉴。用心灵感知是一种获取的能力,是有理不再声高的默默内心修炼,是无声胜有声的强大品格力量。全神贯注的看着对方,用内心聆听别人的声音,是交流中对人的起码尊重,这样的交流,能够缩短现实的差距,获取对方的信任,增进彼此的好感,启开对方的心门。不要让过分的自信封闭了自己,谈话的内容可能是你不关心的,对方的言词可能是索然无味的,甚至因为你的偏见和矛盾让你们无法交流,这些不良的情绪都会影响你的感知,会让你不知不觉的错失了信息。

共 631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散文随笔七章,优美的文笔,厚重的意蕴,诉说心中情愫,抒发人生感悟。《情暖大地》,强调要体会生活,体会生活的真谛,生活中的情,爱情、亲情、友情,情暖大地。《生活之光》,从公益广告的感悟,生活中有许多一点一滴的感动,让情感变得充实而丰盈。《挫折让我学会成长》,活着就是幸福,不让挫折击垮自己,学会成长,学会爱,学会勤奋,学会坚忍。《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怀念青春无限美好,更要追逐人生脚步奋勇向前。《永远到底有多远》,遥望永远,更要注重现在,给“永远”注入“现在”的活力,注重走的过程。《听,谁的声音》,用心灵去品鉴声音,把自己的内心修炼的更加丰满,品格的力量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健。《回忆之前 忘记之“后”》,厚重的内涵,深沉的思考,前与后,生与死。七篇精彩厚重的文字,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陕西西安张昆        2019-07-19 08:53:16
  感谢江山文学网人生家园社团资深作家编辑秋觅老师本周五上午时间编发张昆本文,问好夏安!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