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归】礼(微型小说)
王老三当兵回来,又回到乡下,恢复了和黄土的亲密接触,求爷爷告奶奶,好不容易在乡里铸造厂打个临工,天天搬着百十斤的井盖打磨防腐,一月也就一千六百块钱,生活到处是窟窿。
王老三最风光的时光是在部队,他身体好,军事素质呱呱叫,人老实,干啥都不惜力,早早当了班长,对待老乡实心实意舍得吃亏,在战友中小有威望。
刚退伍,还有战友偶尔来乡下聚聚,院里摘根黄瓜一拍,打二斤老白干,侃一通南国的战壕、猫耳洞,聊一聊阵地下的苗寨和寨子里的苗家姑娘。那时候来的最多的是泉林,在单位开汽车,路过总要来屋里坐坐,泉林是同年兵里个子最小的,老三照顾他最多。
渐渐的人们忙于生计,很少有人光顾这深山里的小村,偶尔打打电话,也只限于简单问候,王老三骑个破摩托在铸造厂和家之间颠簸,风霜雨雪渐渐颠簸成了老汉,其实还不到五十岁。
变化来自于一个叫微信的东西,后来王老三才知道他是最后加入战友微信群的,也难怪,早几个月,他的诺基亚还上着岗,用了孩子的退役手机,他鼓捣了好几个月才摸着门道。
有了群,就有了聊天和故事,过去军营的故事,现今的生活的故事,这时候老三才知道小泉林已经是大富翁了。
王老三没功夫去聊,每天披星戴月回到屋里,人已经散了架,把自己扔到床上,拿出手机爬楼看看,冒个泡,还有人叫老班长,泉林也这么叫,王老三不知咋称呼这亿万富翁,渐渐地连冒泡也少了。
一天泉林群里通知战友,新成立一家装潢公司,请战友们去聚聚,特意邀请老班长,王老三乐呵呵骑着摩托来到装潢公司附近,随便找个角落把摩托停下,喇叭不响到处响的东西倒有个好处不怕偷,进一家饭店厕所里洗了把脸,走进锣鼓喧天搭着拱门的装潢公司,宾客、礼仪、员工,人来人往,见到一个战友悄悄拉过来:随多少礼?出门时,王老三狠狠心拿了三百,毕竟村里办事只随五十,城里最多也就二百。
战友伸出一巴掌,“五百啊!?”王老三不安起来,走到一旁,大头地出汗,恰遇西装笔挺的泉林,泉林倒毫无架子,热情向客人介绍:“这是我的战友,老班长!”机械地握手问好,好像泉林也介绍了客人是什么经理之类,反正老三啥也不记得。
好不容易踅摸到一个熟络的战友,悄悄向人家借了二百元。随礼时,王老三偷偷瞄一眼礼单,最少的都是五百,扭头要走,管账的拦住,递过一包芙蓉王,递过一个礼袋,纯土布的三件套!
剪彩,酒宴。吃了不认识的海参、扇贝,喝了一月伙食费买不下一瓶的汾酒。
醉醺醺回到屋里,老婆骂道,竟然上了三百的礼钱?这日子还过不过了!王老三诺诺连声,哪还敢提借200块钱的事,偷偷吃了两月的咸菜馒头就开水才补齐亏空。
时不时有战友办红白喜事,普通人家,一百元礼钱就足够了,老婆尽管还是不干不净地数落,倒也如数给了,老三一再陪着笑脸强调:不管多少,礼尚往来,礼尚往来。
转眼过年,泉林报告喜事,他大姑娘下月要出门了,请大家喝喜酒。特意说战友都来哦,老班长更是特别受邀。
王老三早早就吃起馒头咸菜,到了办事那天,和老婆磨了二百,还差一百,心里打算着和谁去张嘴先补贴上。临出门老婆问起谁办事,王老三照实回答,老婆喊住他:上次随的是三百,这次二百能行?翻开钱包把最后一张红票递给老三,老三心里酸酸地,手都颤抖了,心里喊一声:你这丑婆娘!想去抱一抱,眼睛不听使唤似乎有液体要涌出,慌忙扭身走出屋去,跨上摩托,任心里的苦楚在风中颠簸。
没有了第一次的拘谨和难堪,憋屈一个月的胃也尽情享受了一回。
回到家里,老婆居然没吭气,他像做错事的孩子,慌忙去扫院子。
一段时间,他不敢再去看微信,也恐惧接电话,早出晚归,忍着滑膜炎的折磨,一天也不敢休息,全勤奖有一百呢!孩子马上要上大学了,花钱的地方多着呢。
高考成绩还没出榜,一天晚上泉林打来电话:班长,你没看微信?
王老三支吾道:流量用完了。所以就——
老班长,我当姥爷了,请您来乐呵乐呵!这次没叫那么多人,咱小范围聚聚!
王老三答应道:好啊,好啊。
老婆问道:又有人办事?
嗯,泉林!
他有几个孩子,怎么又办事?
三个孩子!不是孩子办事。不是,是孩子办事,不是结婚,是生孩子!
结婚才几个月就生孩子?
上次参加婚礼时就听说是怀了孩子才匆匆结婚的。
呸,有钱人一天起来就是事多!这都上几回礼了,还有两孩子,结婚生孩子,事且还多呢,要知道,咱才一个娃!
礼尚往来,别那么小家子气!
哼,你随个七八回,难道人家能一次随你几千?做梦吧!
刚好没几天一个战友孩子结婚,随了二百的王老三特意悄悄问战友,泉林随了多少?
五百呀,其他人都是二百,泉林说随太多了,怕战友们说他蹩其他人。
王老三点点头,好像有点明白了,倘若战友办事都随500元,自己岂不更负担不起。可老婆的埋怨似乎也有道理。
回到家里,喝得晕乎乎的王老三没有像往常倒头去睡,而是打开手机,翻看了很久很久,然后卸载了微信,把泉林拉进了通讯录黑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