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恋】只要老母亲过得好(随笔)
一
夜已深沉,万籁寂静。
如水的月光照在客厅墙上的“全家福”照片上,满面笑容的父母大人坐在中间,怀里抱着孙子,身边围着众多儿女,这是父亲过80大寿时全家人的合影。那时候父母身体尚好,一大家人欢聚一堂,血脉亲情,其乐融融,多么幸福多么温暖啊!谁能料到,仅仅时隔三年,这张照片中安享晚年的父母亲就少了一位,看着照片里开开心心、呼之欲出的父亲,我的泪水肆意地往下流淌……
今年三月,办完父亲的后事,我们五个当儿女的聚在一起,商量如何解决面临在当下、必须解决的一件事:母亲的生活安排问题。
父亲突发疾病,撇下一大家人驾鹤西去,原来的空巢老人,相依相伴的老夫妻,如今只剩下母亲自个儿住在一套大房子里。对于母亲来说,一辈子夫妻从来没有分开过,父亲的突然离去,对她来说是五雷轰顶,意料不到的事。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冷不丁的由天天面对,突然变成了单挑的一人,这是任何人都难以接受的。大家猜测,母亲必定不适应,必然会孤独寂寞,她今后的日子怎么办?一切将何去何从,这的确是摆在全家人面前的头等大事。生活迫使我们将翻过旧的一页重新安排,作为遭受打击最大的母亲,大家认为,首先从心理上、精神上让她有个接受现实的过程。
开过“碰头会”的我们围着神情悲凄的母亲,小心翼翼地进行情感沟通,商量着老人家今后的生活。我们认为,母亲应该跟随某个子女一起生活比较稳妥,这样每天有人监护,有利于照顾她的一切,毕竟是75岁的人了。
“妈,您自己选,就我们五个孩子,您觉得和谁在一起舒服就跟谁一起过,我们都没有意见,而且,您不必担心别人能不能接受您,您到哪个小家庭里都会受到欢迎的。”身为老大的我先说话了。
“我哪都不去,这里是我的家,我就住在这里。”母亲小声嘀咕着,语气很肯定。
“您一人住不行啊!有个头疼脑热的,水了,电了,安全问题了,等等,能让我们放心吗?”
“我就自己过,你们谁也别管我,放心过你们各自的日子吧,我没有问题,别为我操心了。”母亲撑着虚弱的身体,口气却很大,很坚定。
“怎么能不管您呢?您这么大的年纪了,又不喜欢交往人,连个朋友也没有,刚刚又是父亲……”弟弟突然阻止了我说话,示意我不要触及母亲的伤痛处。停顿了一下,我继续说道:“现在是特殊时期,对您就要特殊对待,况且您也应该替我们着想,接受我们的安排才对。”语气加重了“特殊”二字。
“没什么特殊不特殊的,你爸躺了三年了,我对这一天早就有心理准备。我绝对没问题,我一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自在,不用你们担心。”说完,她起身忙自己的事情去了,不再理会正在“开会”的我们。此刻,我才知道朋友说的人老了就像小孩一样,喜欢耍性子,有多固执就有多固执的话,原来还真是这样。
无奈,大家只好怀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想法,在一声声叹息中各忙各的家了,母亲的事只好由着她老人家自个儿打理了。
二
望着可怜又可“气”的母亲,感觉母亲就像一只款式老旧的风筝,飘忽不定,忽近忽远,游离于我们生活的天空,而风筝的线头攥在我们兄妹五人手里。好多天,我都因为这个问题而纠结担心,心情感到很郁闷。母亲的事,在父亲离世的伤感气氛里显得格外令人敏感和重视,怕她脆弱的神经和心理经不起现实的打击,睡不好,吃不好,出现忧郁、失落、绝望,继而引发身体上的其它疾病,更担心她独自外出磕着了、碰着了、走丢了……
所以,好多天来,我满脑子都是母亲孤孤单单、凄凄惨惨的身影,白天晚上挥之不去,搅得我心乱如麻,做什么事都无精打采,无法专心,此刻的状态应了那句诗,真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啊!
一天晚饭后,在小区散步,我遇到了一位比母亲年纪大点的阿姨。当我把父亲去世,母亲不愿与子女居住的情况讲给她听时,这位阿姨表现出了对我母亲非常非常的理解。她对我说,你千万要理解你母亲的心情,确实,你们当孩子的是好意,但,没有到我们这个年龄段是很难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她现在自己还能照顾自己,打理好自己的生活,等岁数上了八十岁以后,慢慢地生活不能自理了,那时候,可就真的需要你们照顾了,那时候再尽孝也来得及。因为她现在这个年龄的老人其实很脆弱,自尊心也很强,只要自己过得去就不想麻烦别人,包括自己的儿女。怕早早与你们生活在一起,磕磕碰碰有了矛盾,关系处不好,到老了躺在床上,不能动了的时候,身边却没有人来伺候了。哦,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理解了母亲心里的疙瘩,原来她是怕以后“久病床前无孝子”啊!
事实是,我们确实低估了母亲独立生活的能力,五个孩子几乎每天都轮流给她去一次电话,提心吊胆地观察了她三个月,母亲的状况确实还不错:她收拾屋子、打扫卫生、翻箱倒柜、整理旧物。每天定时起床、吃饭、看电视、出去活动,慢慢地,我们揪着的心也就放下了。
我常常静静地想:现在的社会多好,方便快捷的信息时代,解决了自强不息的母亲与我们交流的问题,有了手机这条线,让我们断不了与母亲随时随地的联络,断不了亲情无时无刻的牵挂。
三
沿海城市的天,易变脸。某天,天气预报说第二天有台风袭击我们这个城市,我急急忙忙打电话,想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因为母亲思想比较单纯保守,既不关心时事,也不关注天气,父亲在世时,平时里都是由父亲提示母亲天气变化的。
电话打过去,线路通了,但电话那头没有人接听。我想母亲可能正在冲凉、上厕所或做饭,就没当回事。过了半小时,又打了好多次,还是没有人接听。奇怪?老妈在做什么呢?怎么不接听电话呢?莫非是手机丢失了?我开始心如乱麻,坐立不安。胡思乱想中,马上给妹妹去电话,问她近日有没有联系过母亲,妹妹说她给母亲早上十点还去过一个电话呢,哦,也许这之后,所有打过去的电话,就再也没有人接听了。一时间,大家在群里做了紧急沟通,认为母亲从上午十点妹妹的最后一个电话后直到现在的下午两点,已经与我们失联四个多小时了,情况紧急,必须有人马上去看看。
带着焦急不安的心情,我立马起身,急急忙忙坐上了出租车。
看着车窗外掠过的景物,我的心里翻江倒海,慌乱不堪,脑子里浮现出一幕幕可怕的画面,甚至想到了是否像网络上报道的那样,一些老人身边没人,高血压发病昏倒在地上……我不断地催促的士司机快点开车,再快点。好在路途不太远,不到半小时,就到达了母亲居住的小区,我几乎是奔跑着进了电梯,来到了母亲的门口。
“嘭嘭……”急促的敲门声,惊动了门里的人。门开了,母亲除了表情有点诧异,竟然若无其事地站在我的面前,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
“妈,您怎么回事?怎么不接电话呀?”我皱着眉头,气喘吁吁地问。
“电话?没有人打电话呀?”母亲见我着急的样子,在莫名其妙的表情中解释着。
“快,拿来手机我看看。”我大汗淋漓地坐在沙发上,接过母亲慌慌张张中拿来的手机。打开一看,手机显示有13个未接电话。我又掏出自己的手机向母亲的手机打过去,没有动静,但显示灯亮了,一闪一闪的。
“啊,静音?原来是静音惹的麻烦。”我松了一口气,身体一下子疲软地躺在了沙发上。
“静音?什么静音?13个来电?这么多?我怎么没有听到响呀?”母亲吃惊地问我。
“没事,别紧张。就是您把声音关了,像有些人在开会时都会把手机调到静音,以免影响开会,但能知道来电话了。”我安慰着母亲,慢慢地解释着。
“唉,怎么会这样呢?”母亲心情复杂地说。
“没什么呀,就是您在接完我妹妹上午十点的那个电话后,无意中动了一个什么键,就变成了静音状态了。”我笑着说,赶紧告诉了弟妹们母亲的实况,请他们放心。
“都怪我,搞得你们这么紧张,看看你,还专门跑来一趟。”母亲满怀歉意,语无伦次地说。
“没事,我帮你调好了,您只要不要乱按,以后是不会出现这种事的。”我边说便把手机调整好了。
“唉,人老了,不中用了,尽给你们添麻烦了。”母亲还在絮絮叨叨。
“没事,只要您过得好,平平安安的,健健康康的,开开心心的,我们跑一趟没什么。”我笑着说。
当务之急,大家商量后立刻给母亲又添了一部手机,留作备用。
但,人虽有情,台风无情。
第二天的夜晚,有史以来最强劲的台风席卷了这座城市,恐怖的风声肆无忌惮地怒吼了一夜,折断了街面的树枝和电线,在狂风暴雨的摧残下,天亮后的整个城市一片狼藉,令人震惊万分。几乎所有的交通中断,桥梁封闭,断水,断电,更让人着急的是手机信息也断了……。一时间,全家人之间失去了所有的联系,自然,也掐断了独居母亲与我们的所有联络。怎么办?我和兄妹们都被困在各自的小窝里焦急万分,真是度日如年啊!好在政府早已做好了抵御这次台风的准备,积极采取了有力的抢救措施,当天下午信息、交通等方面陆续恢复了。我们也与老母亲在第一时间取得了联系。
母亲安然无恙,有惊无险,谢天谢地!
……
这次突发事件后,母亲的照顾问题再一次揪起了儿女们的心,自然又被重重地提到了全家人议事日程上来了。
其实,在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家里,都有一间布置好的屋子,随时等着老母亲去长住,安享晚年。
2019·7·26原创首发江山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