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婆孙情(散文)
听说我要出书,把发表过的部分作品选编成册,孙女晶晶问我:“爷爷,你写过婆婆没有?”我回答说:“还没有。”她笑着对我说:“我帮你写一篇,题目就叫《老婆》,写好了你拿去发表哈!”看她一本正经的样子,我又惊又喜。惊的是孙女小小年纪就居然要帮我写文章,而且是写《老婆》。喜的是孙女对我们两个老人,尤其是对婆婆感情特别深,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把婆婆惦记在心里。接着,孙女又对我说:“爷爷,我要采访一下。请你回答,你老婆好不好?”我说:“好!”“为什么好?”“聪明、能干、勤快、善良。”她又问:“你爱不爱你老婆?”我说:“爱,很爱!”她满意地笑了。我又说:“你读书太忙了,还是我来写吧!”经我再三劝说,晶晶终于同意了。现在虽然学校放假了,但是还有一大堆作业要学生去完成,而且晶晶还要强化英语训练,参加近期就要举行的“外教社杯”英语演讲比赛。她在预赛中取得了四川省第一名,还想继续冲刺,争取更好的成绩。我揽了瓷器活,却没有金刚钻。我答应了写婆婆,却不知道怎样下笔。我想了又想,决定换一个角度,写一写她们间的婆孙情。
人们常说,隔代更亲。这话一点不假。我们感受最深。我们的女儿是独子,我们的孙女也是独子。晶晶一出生,我们就开始陪伴着她成长。三代人同堂,女儿和女婿白天要去上班,到30多公里外的大学教书。我当时也在上班,直到晶晶9岁时才完全退下来。那段时间就靠婆婆一个人全程陪伴晶晶,一把屎一把尿把娃娃拉扯大,买菜做饭洗衣换尿不湿,每天还要带着晶晶下楼,到户外走一走,看一看,让娃娃接触外面的多彩世界。晶晶一天天长大,婆婆教她唱儿歌,背唐诗,教她认字,还要买《婴儿画报》读给她听。从上幼儿园到读小学,每天都要负责接送,风里来,雨里去,无论三九严寒,还是伏天酷暑,从不间断。有时晶晶生病了,婆婆中途还要多走一趟,亲自把熬好的中药送去。幼儿园和小学是一墙之隔,离我们居住的地方要走半小时路程。孙女在家吃饭的时间,婆婆总是想方设法变着花样制作各种可口的饭菜,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样保障孩子按时就餐休息。孙女是婆婆爷爷的命根子,我们对晶晶的关爱超越了对女儿的关爱。
在全家人的精心呵护下,晶晶成长很顺利。晶晶从小就很聪明。她才满10个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我们给她洗了澡,把她放在床上穿衣服,我随便说了一声:“晶晶,调个皮!”孙女当时还不会说话,却好像听懂了我的意思,她躺在床上立即就把头和脚一翘一翘的动了起来。晶晶一岁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在地板上摆放了许多东西,让她去抓“周”,她没有选择任何玩具,偏偏抓了书和笔。从此,婆婆就把她叫做“读书人”。后来的事实证明,晶晶的确是个爱读书爱学习的好孩子。她还不到两岁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天下着毛毛雨,我们带着她散步路过一所小学校门口,她喊保安:“叔叔,开门,我要上学。”保安叔叔告诉她,现在已经放学了。她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聪明的小脑袋总是充满了好奇。有一次,婆婆送晶晶去上幼儿园,孙女在路上突然问婆婆:“两个‘中’字认什么?”婆婆当时没有反应过来,不明白晶晶说的两个“中”是怎么写的。后来经过一家餐馆门口,店招上写着“玉林串串”,就指着“串”字问孙女,是不是这个字?晶晶说:“是。”婆婆就告诉她两个“串”字连起来,读“串”,玉林串串的“串”。从此,晶晶就认识了“串”字。上小学以后,孙女学习很努力,不懂就问,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各科成绩都很优秀。而且,从上幼儿园开始,我们还带着她在校外学了钢琴、国画和声乐,让她在学习艺术的享受中陶冶情操,获得快乐。我们非常疼爱这个小宝贝。
晶晶的大名叫雅茹,今年13岁,都初中一年级。在小学三年级下期,她爸爸因公出国去澳大利亚一所大学做课题研究,她妈妈征得在职研究生导师同意,跟她爸爸一同前去完成自己的硕士论文。晶晶也就随同父母到澳大利亚一所百年老校读了半年小学。她所在班级一共有24名学生,分别来自20个不同的国家,老师上课都讲英语。一般情况下,刚到澳大利亚,要经过专门的英语培训,才能进这个小学读书。然而,我们孙女破例得到允许,直接到小学上课。因为她能够与老师和同学顺利交流,能够听得懂老师讲课。我们女儿是大学英语教师,平时对娃娃要求严格,晶晶有一定英语基础。在那所学校里,班上有人欺负同学,晶晶还用英语帮这个同学还击,老师都笑了,连声称赞她英语说得不错。晶晶也因为主持公道伸张正义受到同学欢迎,与这个澳大利亚籍同学结为好友,回国后还保持电子邮件往来。
孙女在国外学习半年,并没有耽误在国内小学的课程学习。她通过自学教材赶上了教学进度。读五年级时,晶晶参加了“五升六”考试,六年级就进了一所外国语学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有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们对孙女爱护有加,孙女也知恩图报。今年春节的一天,我们带着孙女去逛超市,晶晶看中了一款“凯斯特”品牌运动鞋,就叫我和婆婆各选一双试穿。我们问了一下价格,觉得有点贵不想买。晶晶毫不犹豫地说:“买,买,买!”她立即用自己的钱买来送我们。因为她靠自己的努力,在外国语学校挣得了每年一万二千元的奖学金,所以说起话来很有底气。孙女的一言一行,我们看在心里,喜在心里。晶晶小小年纪就这么孝顺我们,真是我们的好福气。
在这个世界上,血缘的亲情是无法替代的,也是最为珍贵的。婆孙情是隔代两辈人的血缘真情,也是世界上最为亲切的情感之一。我们直接照顾孙女生活起居,朝夕相处的日子,使这份真挚的亲情不断提升晋级,让婆孙情更加亲密,更加融洽。真是亲情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