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风恋碧潭 >> 短篇 >> 杂文随笔 >> 【风恋】鬼话话鬼(杂文)

编辑推荐 【风恋】鬼话话鬼(杂文)


作者:成熟熟男 秀才,2035.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529发表时间:2019-07-30 10:34:02
摘要:鬼自何来,源自心生;鬼之之恶,生于人之私心。人心无私,心胸坦荡,鬼亦诡多,又能奈我何?

鬼是何时何代的产物无从考究;鬼是真是假,是否存在更是无从查起。但鬼丑恶的嘴脸早已注入人感知的印象中,造成极端胆怯的心理阴影。
   鬼不是什么好鬼,一言蔽之,鬼的品性叫人质疑?鬼是神秘之物,自然与我们人无缘相见、相识、相知,鬼到底是什么样的品性过去是迷,今天是迷,未来也是迷。神秘兮兮的鬼,一直是人类探究的话题,时至今日依旧是不解之谜。鬼是否存在,但鬼话却盛行着。鬼话给我们的定义是空话、大话、假话,华而不实。不管我们相信有鬼或无鬼,鬼话是不可否认确实存在。从鬼话分析鬼,鬼不但阴险狡诈,而且智商很高,最起码是高于我们人的。他可以信口雌黄,大言不惭,说的天花乱坠哄骗人,使人信以为真,为之沾沾自喜。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是不相信有鬼的,连我也全然不相信。但事实是我们常常与鬼打交道,听鬼故事,看鬼文学,欣赏鬼艺术,信奉一些鬼思想。种种宗教把鬼利用起来,把鬼包装起来,铸造了鬼的性格,描画了鬼的形态,赋予了鬼的才智,形成了鬼的文化,完善了鬼的信条。常常造化鬼无形的力量,附魂于人,通过人的行为传播鬼思想,说鬼话,办鬼事,鬼俨然把自己假扮成救世主,哄得很多人默默祈祷,神魂颠倒,惶惶不可终日。
   如果你从科学角度否定鬼的存在,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那么,鬼话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并且时时刻刻鼓噪着我们的耳膜?就凭这,彻底颠覆了我之前的认知。我不但相信有鬼,并且是活的,有生命力,他堂而皇之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天天哄着我们,连黑夜做梦都离不开鬼的影子。
   按理说,鬼是阴暗的物种,他通常躲在阴暗的角落不敢露面,不敢见人,更见不得光。甭说是鬼,即便是心中有鬼,心怀鬼胎,形态也是鬼鬼祟祟,战战兢兢的。由此可见,鬼是怕人的。可现在是鬼已经成了精,大摇大摆地亮相在公共场合,公然在光天化日之下说鬼话。什么保健品?什么神医?鬼话处处突破道德底线,败坏社会风气,损害人的利益。鬼话编得再好,长篇累牍,逻辑性极强,绝大多数人识的鬼相,自然是不相信的。
   鬼自以为高人一筹,不以为然,认为人完全相信了他的鬼话,接受他的欺骗,趾高气扬地站在舞台上,一次次、一遍遍把一套听得早已厌烦得不能再厌烦的鬼话当真理讲,讲得津津乐道,讲得理所当然,愚弄、愚昧人的心智,企图达到使人上当受骗的目的。
   鬼到底是人的影子还是具备了鬼的形态,或许是人不人鬼不鬼的样子。正是基于这样的特殊性,使人心理对鬼更产生了极其恐怖的恐惧,谈鬼色变。即便如此也就罢了,但鬼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伪装性、善变性、蒙蔽性,常常把自己伪装起来,消除人对它的戒备。在大街上走着走着就能碰见鬼,电视上看着看着也能看到鬼。鬼无论在哪里,鬼的狡猾让人防不胜防;鬼在明地里装出一副善相,可暗地里却露出狰狞面目,口是心非,说一套做一套,使人更加对鬼产生厌恶、痛恨的心情。
   一次梦里,我被小鬼押到阴曹地府,判官端坐大堂,背后赫然醒目的几个大字标语,使我疑惑不已。听判官大声宣讲,我信以为真,问小鬼说:“我犯什么法,你为何把我看押起来?”小鬼不肖地回答我说:“边扯犊子了,在阴曹地府你跟谁讲法?”我嗫嚅地问:“刚才判官不是说阴曹地府绝对保护鬼的公平权益吗?”小鬼照着我的脸“啪”就是一巴掌,嘴里骂道:“妈个巴子,你连鬼话都信?”
   是啊!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惊醒之后我反反复复琢磨这个问题,难道做人和做鬼是一样的,鬼话在那头都是不可信的。
   我是听着鬼话长大的,自然对鬼话的分辨率是极高的。基于我对鬼伎俩的熟悉,以至于对鬼不屑一顾,对鬼话那是东耳朵进西耳朵出,根本不当一回事情,更甭说是信以为真了。
   一天,我在大街上碰见一个朋友。他眉飞色舞地跟我说,你若加盟我的公司,一年下来会获得很多利润的,起码是你本钱的好几倍。这么好的事儿咋会砸在我的头上?我细思之后,觉得这一定是鬼话。因为我已经完全相信鬼的存在,鬼的大行其道。可我的一个远方亲戚他是无神论者,不听我的好言相劝,相信了鬼话,结果辛辛苦苦好几年攒下来的好几万元血汗钱打了水漂,被骗了个精光。
   显然,遇鬼必沾晦气,人准没好。譬如:“烟鬼”上身,叫人心痒难耐,流鼻涕,打喷嚏,浑身无精打采,欲罢不能;“酒鬼”附身,使人失去自我,说鬼话,办错事,落个酒精中毒,要了小命;“色鬼”缠身,令人神魂颠倒,心不静,杂念生,最后误入歧途,臭名远扬。还有“馋鬼”、“吝啬鬼”等等。总而言之,人千万不能惹鬼上身,坚守人性,与鬼划清界限,坚信做人不做鬼的道理。
   其实,鬼与人之间并没有什么过节,人死之后变成了鬼,阴阳两隔,各行其道。但人不安分,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把鬼弄出来,打破了这样的格局。正因为鬼披上人皮,人怀上鬼胎,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更加迷离了人明辨是非的视力,一不小心掉进鬼设计好的陷阱,中了鬼阴谋、鬼圈套,轻者倾家荡产,重者妻离子散。
   鬼话横行,已远远超出我们的认知。鬼脸不鬼,被人性化的嘴脸遮掩;鬼话不鬼,堂而皇之成为正义的声音。凡此种种,造成人对鬼更加恐怖的心理阴影。人扮鬼,鬼扮人,人鬼难辨,使人时时刻刻睁大眼睛,绷紧神经提防鬼话的欺骗。
   鬼自何来,源自心生;鬼之之恶,生于人之私心。人心无私,心胸坦荡,鬼亦诡多,又能奈我何?
  

共 21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关于“鬼”自古以来也是个永恒的话题。本文首先阐述了鬼的自然本质属性,然后分析现实生活中人的鬼性。鬼是神秘之物,它智商很高,阴险狡诈,生活中我们常常与鬼打交道;鬼虽为阴暗之物,但现在人模鬼性的人很多,有些人为了一己之私把鬼弄出来,大摇大摆亮相在公共场合,光天化日之下说鬼话,大行鬼道,害人利己。人扮鬼,鬼扮人,人鬼难辨,使人时时刻刻睁大眼睛,绷紧神经堤防鬼话的欺骗。作者最后写道“鬼自何来,源自心生;鬼之之恶,生于人之私心。人心无私,心胸坦荡,鬼亦诡多,又能奈我何?”总结全文,揭示主题。作者站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等不同的方面,进行辩证地分析阐释,揭示“鬼”的本源和本质,具有很强烈的时代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思路开阔,自然流畅,认识深刻,观点鲜明,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充分,说理严谨,说服力强。相信每个读过此文的读着,都能从中一窥鬼之密,受到教育和启发。欣赏佳作,问候作者,感激赐稿,力荐阅读!【编辑:乡村幽兰】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乡村幽兰        2019-07-30 10:45:14
  拜读佳作,感激赐稿风恋碧潭,问候作者,推荐阅读共赏!
乡村幽兰
2 楼        文友:乡村幽兰        2019-07-30 10:45:48
  作者站在一个很高的层面,从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学等不同的方面,进行辩证地分析阐释,揭示和“鬼”的本源和本质。思路开阔,自然流畅,认识深刻,观点鲜明,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充分,说理严谨,说服力强。
乡村幽兰
3 楼        文友:乡村幽兰        2019-07-30 10:47:13
  理解编辑若有不妥之处,敬请作者谅解海涵!遥祝作者创作快乐丰硕!!
乡村幽兰
4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9-07-30 16:49:11
  一篇切中时弊,揭示社会现象的杂文。鬼是中国人信奉的一种虚无意识形态的事物,本是不存在的,说白了是某些人用来自欺欺人的。而有些人却偏要信这种无形的东西,甚至于拿“鬼”做文章,打幌子欺骗世人,愚弄人们,都知道鬼话是不靠谱、不着边际的无稽之谈,而有的人却深信。信,当然只有被陷进去,现在社会复杂,人心多变,所以只有自己保持清醒的头脑,洗净心灵,甄别是非。文章构思巧妙,论证合理,有理有据,观点鲜明,文末点名中心,提升主题。语言诙谐,幽默辛辣,揭示有力。是一篇具有积极的现实警示与教育意义的杂文。拜读学习!感谢赐稿风恋碧潭,问好老师夏安文祺,创作愉快!
碧潭飘雪
5 楼        文友:碧潭飘雪        2019-07-30 16:49:28
  佳作已申报精品。
碧潭飘雪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