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曾经的幸福时光(散文)

精品 【柳岸】曾经的幸福时光(散文)


作者:春燕蓓蕾 秀才,258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235发表时间:2019-07-30 22:47:19
摘要:初为人师的三载时光,凝聚着最青涩刻骨铭心的情感,它犹如我的初恋难以释怀!


   一
   小时候,我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我就要站三尺讲台,当一名老师。
   二十岁那年,正是桃花盛开的时节,有一位教师因16元的民办教师工资养不了三个孩子,辞职不干了。我有幸顶缺,当上了教师。
   那天,我背上铺盖卷,挎着书包,经过村边一条小河,听着小河水哗哗啦啦的声响,心情格外愉悦敞亮。再经过种植着一片桃林的村子,便走进了那一排大瓦房。这就是校园,面对着一座戏台。学校里共有三个教学班,大姑父是这座学校的主任教师。我从他手中接过一摞沉甸甸的教科书,洗耳恭听了他的千嘱咐万叮咛。
   为了上好第一节课,我按照大姑父的叮嘱,做了充分的准备。
   从教室套间掀起门帘,走进教室,交头接耳的孩子们立刻安静了下来。两个年级,三十几个孩子,目光齐刷刷地向我射来。
   第一次走上讲台,怀里如同揣着一只小兔子,心跳加速,紧张得手也有点发抖。但是,一种幸福的感觉,还是充满了心间。
   当我在黑板上,歪歪扭扭地写上自己名字的那一刻,教室里静得几乎能听到银针落地的声音。我准备好的开篇语还没出口,一只小燕子在教室门外的屋檐下,清脆地鸣叫了几声,一石击起千层浪。一个调皮的小男生,一语双关地叫起来:“快看,小燕子来了,小燕子来了!”孩子们的注意力,立马分散了。我有点措手不及,这是在考验我的应变能力?还是要给我一个下马威?
   容不得多想,我立刻收敛了笑容,走近那个小男孩,命令他站起来,并用严厉的眼光看着他。男孩也眨巴着眼睛,挑战似地与我对视。我扔掉粉笔,举起了右手,做出了搧耳光的架势。小男孩被唬住了,吓得愣在那里,微闭着眼睛,不知所措。我戏剧性地吼雷火闪,似用力千钧,在他眼前左右开弓。他紧皱着眉头,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等他感觉到只是几股凉风,巴掌并没有落在他脸上,便猛然睁圆了眼睛,看见我放下了高举的手,立刻明白了我是在吓唬他。瞬间,小脸笑成了一朵花。我装腔作势一脸严肃,但心里绷紧的那根弦,已弹奏出轻快的音符,教室里紧张的气氛也缓和了下来。
  
   二
   走上讲台,我让同学们打开课本,开始了教书生涯的第一课。
   就是这样,我小心翼翼地和孩子们经历着磨合期。高兴了喜欢耍个“小聪明”,和孩们开个微型玩笑。
   那时候,我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每天的“小喇叭”“小说连播”节目,必听无疑。有个学唱歌曲栏目,只要有时间,我就边听边学。凭着自己的天赋,学会了新歌,课间就在我的办公室兼卧室里哼哼唧唧。那些孩子们就喜欢我唱歌,经常挤在门帘外偷听,有调皮的把门帘掀个小缝儿,眼睛对准往里瞧。他们的好奇与崇拜,给了我自信,也常常惹得我童心大发。
   一天午后,我又随收音机里的旋律,唱了起来:“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韵依依,一声声,如泣如诉,如悲啼,叹得是,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委婉清丽,深情款款,我陶醉在情感的旋涡里,思绪飘向远方。
   不知什么时候,门帘开始抖动,我一眼看出,门外挤了一堆小朋友,他们在你拥我挤,我想给他们一个出其不意,轻手轻脚溜到门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掀起了门帘,门外异口同声地发出:“呀!”的一声,大家嬉笑着折头跑了。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叫凤儿的小女生,突然“啊”的大叫一声,倒在了地上。我低头一看,她两眼紧闭,有白色秽物从嘴角溢出,浑身哆嗦痉挛,不省人事。哪里见过这般吓人的样子,我一下子懵了!难道是我这么个小小的动作,竟会吓出了人命?我下意识地跪在地上,抱起凤儿呼喊:“凤儿,凤儿,你咋啦?可别吓我!”我带着哭腔,边叫边掐人中,看她没有反应,更加手忙脚乱了。我想到了给她做人工呼吸,可看到她嘴上的秽物,嘴没对上去,喉咙里就开始往上翻涌。害怕,着急,不争气的泪水,在腮边淌成了两条小溪。
   正在这紧张的时刻,不知是谁把凤儿的妈妈叫来了,我无助得几乎要崩溃了!心想,这下可是完了,不挨家长打,一顿臭骂是在所难免了,我的心在不停地颤抖。
   出乎我的预料,凤儿妈妈没有说一句责怪的话,从我手中接过了孩子。然后,微微向我点了点头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一头冷汗,变成一头雾水,嘴都赤了,说话磕磕绊绊。我极力想表达,我不是故意的,只是和孩子们开了个玩笑,逗孩子们乐一乐。妈妈掏出手绢,轻轻地擦去孩子嘴边的脏东西。这时,凤儿睁开眼,腼腆地看了看我,挣脱妈妈的怀抱,站起来跑了出去。凤儿妈妈咬着耳朵告诉我,孩子有“羊羔疯”(癫痫病),刚才是犯病了。那一刻,我如释重负,双手合十,心里默念着“谢天谢地!理解万岁!”我眼角还挂着泪珠,但家长宽容的言行,如和煦的春风吹拂,心里的那片“阴霾”亦云消雾散了!
  
   三
   适应环境的日子,心犹不安。
   傍晚雀儿归巢,学生放学回家,偌大的校园空旷寂寥,好在隔壁有姑父给我撑胆。望一望那道土墙上方透过来的灯光,自我安慰一番。打开收音机,音量调到最大,听完可心的节目,就早早地洗漱,插牢门拴,再用“铁将军”把门反锁。
   夜深人静,我怕黑不敢拉灯,躺在床上,眼望顶篷裱糊的报纸上,龙飞凤舞的毛笔字,一笔一划,横竖撇捺。蓦然想起家里小炕窑的温暖,想起高中大床铺的热闹,便碾转反侧,难以入眠了。
   一天课间,班里一男生问我:“老师,晚上害怕不?”我反问他:“你是怕狼,还是怕老鼠?”他摇摇头,神秘兮兮地说:“最怕闹鬼。”我问:“闹啥鬼?”他就讲起了校园闹鬼的故事。
   村里某老人病重临危,月明星稀的深夜,他的俩儿子赶夜回村。路过学校门口,正遇见两个“勾魂鬼”拉着他们的父亲,老人反抗着,一声声喊着:“救命,我不去!”等他们奔上前去,人鬼就都不见了。俩兄弟回到家,老人正好咽气了。这是无忌的童言,而我听了这个故事,心里如塞了一团棉絮。我观察教室房顶的建筑,访问村里的老人,这一排校舍大瓦房,原来是一座庙宇,里面的神像佛座在“文革”前,翻修成校园时,搬出去了。从此,我对校园,对教室多了几分敬重,行动上多了几分矜持,夜晚更多了几分恐惧。
   尤其是晚上去厕所,是我最害怕的时候,怕那一段黑漆漆的路,怕那没有灯光的厕所。我把开门声搞得山响,打亮手电筒,探照路上有无可疑的怪物。屏息凝神,急速解决完问题,便逃也似地奔进寝室,心狂跳不止。我两手背后闭门,用背顶住门,真怕妖魔鬼怪跟着挤进来。听一听没有动静,才转身把门拴死锁牢。每当此时,我会一遍遍自言自语,这儿不是本姑娘待的地方,明天就卷铺盖走人。
   有天晚上,我听到教室里有蟋蟋嗦嗦的声音,赶紧用被子蒙住头,还能听到声音,又用毛巾塞住耳朵,依然能听到声音。我索性起身拿起教鞭敲打桌子。这时,一只老鼠从条几上跳了下来。原来是学生把吃食落在桌子上,引来老鼠作祟!一场虚惊过后,我幡然醒悟,原来是自己心里在“闹鬼”,自己吓唬自己,人们供敬的神灵怎么会伤害好人呢?害怕的心理缓解了,伴着公鸡声声啼鸣,那些杂念,被挤出了心房。
   新的一天开始了。晨读时间,我坐在课桌旁,伴着朗朗的书声,眼耳并用,边批改作业,边掌握学生背书的情况。
   那三尺讲台,那一方用墨汁刷过的黑板,是我耕耘的舞台。从早到晚,脑子与心思被六节课占满,生活充实而快乐!再不想卷铺盖走人的事情。
  
   四
   忘不了,孩子们上体育课时的欢呼雀跃。我吹着哨子,与孩子们一起在校园“一二一”,学完几节广播操,我又与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我当鸡妈妈,孩子们一长串续在身后,躲避老鹰的追击,“咯咯咯”的笑声,响彻校园里每一个角落。
   忘不了,音乐课上,我把歌词工工整整地写在黑板上,两手打着节拍,一句一句示范领唱。悠扬的歌声,穿过门窗而出,在校园的上空久久回荡。
   与孩子们融为一体,愉悦着我的心情,陶冶着我的情操,增强着我的自信心!
   那时,学校没有灶,我也不用做饭。八两粮票八毛钱,一天三顿吃派饭。跟着学生走进家门,便可看到,或厅堂里的八仙桌,或院子里的石桌上,已经摆上了热气腾腾的饭菜。那扑鼻而来的香味,充斥着整个味蕾。
   天天做客学生家,家家做出最拿手的饭菜,令我感动至深。我与家长,边吃饭边聊天,谈论最多的,就是孩子的学习问题。
   当时,有条不成文的规矩,在谁家吃饭,晚饭后,列行公务般,给孩子辅导家庭作业。农家人实诚的话语,至今还响在耳畔:“老师,不瞒您说,我们会的孩子也会,孩子不会的我们也不会,您就多多费心吧!”一段贴心的话,一个“您”字,让我听出了农家人对知识的渴求,感受到老师所具有的人格魅力。
   课堂上下,学校内外,我一次次精心耐心地讲解,一个个手把手地施教。孩子们的点滴进步,我都会看在眼里;孩子们的灿烂笑脸,成了我心里一张张画卷,一道道风景。
   三年,我在百十户农家出出进进,可以说是踏遍了小村的角角落落。农家人的淳朴和热心肠,深深地感动了我,给了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
   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看情形办理。那时的学校,条件很差,没有教学设备,没有教学参考。但是,我凭着一颗忠诚心,一瓶红墨水,一支蘸水笔,一根白粉笔,几本教科书,使出浑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像满汉全席的大厨一样,拿下两个年级的全盘科目,烹饪出每节课的盛宴。
   学校里没有电视,偶尔,可以看一场电影。只要放映电影,我会指挥着学生,把教室里的板凳统统搬出,在校园里摆放好。来看电影的男女老少,一句句“老师好”的问候,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
   闲暇之时,我或徘徊于桃林,静听窃窃花语,观看蜜蜂飞舞;或徜徉于小河边,聆听流水欢歌,观赏鱼虾嬉戏;或漫步于林荫路,欣赏野花娇妍,呼吸新鲜空气;或徜徉于书海,细读小说散文,品味文章深意。
   心血来潮,再哼上一曲乡居小唱,便觉神采飞扬,踌躇满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那乡村最初的三载校园生活,曾经的幸福时光,凝聚着我最青涩也最刻骨铭心的情感。这种情感苦中带甜,犹如我的初恋,难以忘怀。
  

共 398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了为祖国培养人才,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作者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做了孩子王,成就了一生的梦想。教师的职业辛苦而琐碎,况且是在那个各方面条件都很落后的年代,在那个偏僻的山村,付出的艰辛可想而知。为了把学生教好,作者尽心尽力克服困难。宿舍简陋,夜晚偌大的校园空旷寂寥,当得知校园是当初的庙宇,更是心生恐惧,不敢入睡,也不敢去厕所。但是对于梦想的执着与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热爱使作者一次次战胜困难,在三尺讲台上辛勤耕耘,甘洒热血,心中无悔筑梦想。用心,用情地对待孩子们,从第一次上课的局促紧张,到与孩子们融为一体,打成一片。凭着一颗忠诚心,一瓶红墨水,一支蘸水笔,一根白粉笔,几本教科书,使出浑身解数,拿出看家本领,像满汉全席的大厨一样,拿下两个年级的全盘科目,烹饪出每节课的盛宴。作者辛勤的付出也终于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赢得了家长的好评,苦并幸福着,有谁不说,教师的职业是天底下最最光辉的事业呢?一段青涩的回忆,真情感人的经历,使我们更加理解了教师的伟大与可爱。力荐文友共赏。【编辑:我是一片云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0806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我是一片云儿        2019-07-30 22:52:14
  从文中不难看出,那个年代的教师很苦,然而,筑梦的幸福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是对于这个职业的挚爱,成就了一生的梦想。向在三尺讲台甘洒热血,默默奉献的教师们致敬!
2 楼        文友:我是一片云儿        2019-07-30 22:53:19
  笔耕不缀的作者,篇篇精彩!祝创作丰收,为她点赞!
3 楼        文友:春燕蓓蕾        2019-07-31 06:39:48
  感谢老百的推荐,感谢一片云儿的精心编辑!初为人师的三载乡村教书经历,倾注了我最青涩刻骨铭心的情感,它犹如我的初恋难以释怀。那时生活苦,条件差都算不了什么。那个空旷偌大的校园,原来是庙宇建筑,教室里供奉的是神像佛座,校园里原来还有闹鬼的故事,不堪回首的一段记忆。我的一段教书生活写真,请友友们分享指正留言[抱拳][抱拳][抱拳]
4 楼        文友:王友明        2019-07-31 07:23:35
  人生都会有梦想,只是各有千秋而已。作者的逐梦经历,是艰辛的,又是幸福的,是值得铭刻在心的。人都说: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篇文章就证明了这个观点的无比正确性。文字深情,叙述动人,充满着正能量,以自己的切身体会与感受,由衷赞颂了伟大的祖国母亲!
回复4 楼        文友:春燕蓓蕾        2019-07-31 07:35:51
  多谢大哥一路支持,恰到好处的雅评鼓励!
5 楼        文友:梅花飘雨        2019-07-31 07:47:36
  一个乡村女教师的形象跃然纸上,让我想起儿时看过的一部电影《乡村女教师》,老师夜里去学生家补课,去学生家家访……
   作者文中的教学时代,学校多是解放后建立的学校,庙宇居多,山里的孩子纯真可爱,老师尽心教书。没有现在老师的压力,也没有现在学生的压力。看看文中的老师和学生,有几分羡慕。
回复5 楼        文友:春燕蓓蕾        2019-07-31 07:56:52
  谢谢老师共鸣,那时候教书生活确实很苦,但师生关系都是天然的纯朴,老师使出看家本事教好书。怀念那段苦而温馨的日子!
6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7-31 08:06:00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回复6 楼        文友:春燕蓓蕾        2019-07-31 08:17:15
  深谢!
7 楼        文友:浩渺若尘        2019-08-01 10:22:56
  欣赏春燕老师精彩的回忆散文。还原那年那日,自己工作的场景和心理活动。祝你在柳岸创作愉快,精彩纷呈!
浩渺若尘
回复7 楼        文友:春燕蓓蕾        2019-08-01 10:52:26
  谢谢老师留言鼓励!
8 楼        文友:落豋        2019-08-06 22:07:26
  春燕泥宿筑梦远,
   乡音尤胜红杜鹃。
   神融笔畅写人生,
   轻如蓓蕾柔似神。1415
回复8 楼        文友:春燕蓓蕾        2019-08-06 22:12:49
  谢谢老师高评!
9 楼        文友:蓝色创想        2019-08-07 13:06:35
  恭喜老师拿红豆了,祝贺七夕快乐!
10 楼        文友:春燕蓓蕾        2019-08-07 15:50:30
  代转东环老叟留言:小燕老师就是春燕蓓蕾吗?这篇文章我看了。很朴实。而且因朴实更生动。我也曾做过民教,教二三十个二,三年级孩子,吃派饭,和另一个男教师共一办公室兼卧室。读着文章,昔日的场景总和文章互相串联着,这样的文章,虽然少有那些华丽词藻堆砌,但给人的却是那样的真切感。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