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香】京味大餐(随笔)
如果说8月1日上午我们在视听上享受的是苏派盛宴,那么下午我们品味的是京味大餐。
来自北京的韩老师为我们上了一节阅读写作课和阅读写作微课。
早在两年之前听过韩老师的阅读课《念奴娇》,今天听到的是韩老师的以赵丽宏《南来北往》为文本的阅读写作课。因为欣赏,所以印象深刻,所以用心听讲。
一、背佳句。韩老师的课上课伊始,要求学生背出好词佳句。是的,背诵是积累的捷径。我直到现在记忆深处的还是初高中所背过的诗词歌赋,不知道其他人是什么情况,那时的记忆力好像特别好,背东西特别快记得也特别牢。背诵,我认为是学好语文的前提和基础。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韩老师分析了学生上课伊始背书的原因和重要性。
在读课文时,他说了三遍:“我要读课文了,老师读错的地方你们画出来。”
大家都知道韩老师诵读功底深厚,如此大家,怎会读错?
其实,韩老师是故意读错的,目的是为了引起课堂思辨,我不做课堂实录,因为我每听到一点点,都会有我自己的感悟和反思。这里的确是伏笔,可以考察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果然,韩老师在读完两小节后就开始提问。是的,老师也免有犯错的时候,学生必须学会大胆质疑。在一问一答中,学生一步步走入老师的预设中。一节好课完美的课就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老师始终是导引都。这是我最为欣赏的课型。
二、排语序。找出两个句子,来辨析句子排序韩老师讲到排语序很重要,不能没有道理地去颠倒句子的语序。写文字多了,慢慢地发现,写作最多时候,更是一种逻辑思维的整理,看到有些老师连逻辑的基本内容都不清楚,很是痛心。虽然我做的也还很不好,但是,我现在也意识到写作这件事,首先是思维的事情。
辨词义。这也是中考必考内容。韩老师的讲授很特别,还是让学生从诵读错误中挑出,例如区分“凝视”与“仰望”,“奇妙”与“奇特”。在辨析词义之后,学生练习造句,以巩固对近义词的理解辨析。
三、练铺叙。这个练习也是巩固句子排序,可以看出,这道题可以一举两得。韩老师以“飞天”这个词开始,让学生用铺叙的方法练习语段写作。
从一开始进入课堂,到语段练习,可以看出整个教学过程设计非常严谨,既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又有条不紊进行。有功力的老师总是做课堂的指挥家,学生这个团体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在每一个人动起来的同时又各有收获。
四、写题记。《南来北往》有一个题记,韩老师做了讲解之后让学生写所学过课文、所看过的电影的题记。所谓题记,就是文章开头用上一两句话写出诗意,写出哲理来。实际上,题记也和文章内容密切相关。
接下来是韩老师的说课,他共分十点来说明他上课的设计和意图。我最欣赏的是第十条:一堂课是一套试卷。是的,我个人认为,一节好课就是构思很好的文章,做课就是写作文,在课堂上,不仅仅文本是范例,老师本身就是学生可以模仿的对象,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四五点内容,能够举一反三就很不错了。韩老师做到了!
我知道,我作为一名普通老师,和韩老师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所以课堂还有很多需要研究和打磨的东西,我相信,开学以后我的课堂,肯定会有新的变化。
三伏天,本应是乘凉消暑的时光,或许小扇轻摇才会在心底有一片清凉。看看讲课的韩老师,“汗流浃背”,方格子衬衣在领口和后背的颜色都变深了。北方的天气尤其是这几天,酷暑难耐,老师在这里挥汗如雨地上课,坐在台下的我,感慨万千。
这一天的听课,我收获是颇多的。首先,对于我的写作,我更体会到:要有一种情怀,一种舍弃自我,无怨无悔追求的情怀;要讲方法,任何事情,都有规律可循,听名家讲解,耳目一新,眼界决定境界;要肯沉潜,所有的东西都需要去钻研;要肯尝试,既然听到了就要尝试去运用,哪怕不成功。
我天性愚笨,领悟比较缓慢,所以有些东西需要记下了,再慢慢去感悟。
韩老师的课,对我来说,是一顿大餐,需要慢慢消化吸收。
接下来,三位来自同学校的老师上了统编教材单元写作示范课,他们的课设计紧扣单元写作要求,以课本为范例,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展开,也是我学习的范例。
一天的听课至此结束,收获颇多,感触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