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渔舟】苏州行(散文)

编辑推荐 【渔舟】苏州行(散文)


作者:换个活法 白丁,20.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6554发表时间:2019-08-08 23:16:16
摘要:踏上开往南方的车,行囊却是满满的收获与真情。苏州景美,人也美。

【渔舟】苏州行(散文) 踏上开往南方的车,行囊却是收获与真情。我是一个思想保守的人,不喜欢旅游,总认为旅游不但是满地撒油,而且过于浪费时间,现在互联网愈来愈发达,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因此,除了师范读书和刚参加工作时参与学校组织过两次旅游外,我从来没有参与过任何旅游活动。从小到现在生活了将近五十个年头了,无论是工作关系或是其他关系,我连山东省都没外出过,山东省也不过到过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四处城市。今年,因过于思念在苏州刚参加工作的女儿,于是在学校整体工作结束后,跟同事安顿好陪同将近两个月一起针灸治疗的母亲后,我和妻子断然决定,前往苏州看望女儿。
   8月1日早晨9:20,我们便踏上了前往苏州的行程。车上,陡然想起师范读书时跟文艺委员学唱几遍也不太熟悉的《踏上开往南方的车》这首歌,虽然行囊不是一封信的意境,但却有几分对那时生活纯纯的思念与回味和火车快开的急切呼唤。思绪回转,望着高铁车窗外飞速逝去的山峦叠嶂,林木建筑,碧水绿茵,感叹着科技的发达与外边世界的广阔,思绪也在急盼到达与离家的稍稍失落中矛盾徘徊。
   观景,小睡,不知几许反复,在女儿“走到哪儿了”的不断问询中,晚上8:30,公交加高铁9个小时的行程终于结束了,我也感到了行程的疲惫。
   苏州北站,女儿已早早在等候。在我们拖着沉重的行礼箱决定坐地铁到苏州市里女儿已定好的酒店时,一个陌生的身影与问候出现了。
   “你们到哪儿?用不用送?”循声望去,一个个头不高,三十岁左右的小伙出现在我们面前。
   “不用,我们已经打了地铁票了。”女儿回答到。
   “地铁得转站,二十五我给你们送去。”
   “不用,我们还是坐地铁吧。”我们三人几乎同一回音。
   “二十,我是旅行社的,刚下班,坐的话我就过去开车。”
   考虑到天色已晚,再加上地铁十二的票价与二十的票价相差不大,最后我们退了地铁票,忐忑地决定坐小伙子的车去市里。
   小伙子在高铁站不远处将车开过来了,因从未出过远门,怕上当受骗,我在往车后备箱放行礼箱的同时,记下了小伙子的车牌号。(毕竟从未出过远门,存有这种思想请小陈看到后不要介怀)
   车稳稳地向市里行驶。一路上,小伙子问询我们从哪里过来,得知我们从山东过来后,他便沿路给我们介绍苏州市的景观,包括市中心的什么塔及什么河与大运河相通(我也没记住名字),同时比对山东青岛与苏州,告诉我们,青岛与苏州的发展差不多,所不同的是,青岛地下都是石头,苏州地下都是水。
   “小伙子怎么称呼?”
   “叫我小陈吧。”
   “小陈,这么晚已经下班了,怎么还出来跑车?”
   “这也是我的工作。”
   “你们第一次来苏州,要不要到苏州到处看看?”
   “等我们晚上回去做个计划再说吧。”
   “好的。”
   在一路的陌生的观景与谈话中,我们到达了既定酒店。
   “你们要是明天跟我们旅游的话,车费二十就不用给我了。”
   “我们还是等晚上回去商讨一下再决定吧。”
   我匆匆用微信付了车费,留了小陈的电话,进住了酒店,此时酒店门口有好几个旅游公司的人员在发旅游宣传单,我们一个也没接。
   酒店六楼,如蒸笼一般热,房间更是热的不用说了,打开空调好一会儿,房间依然闷热。我开埋怨这酒店的环境条件如何如何差,一问女儿,房间费竟然二百多,我便产生了换酒店的思想。
   晚上九点多,我们在市里大街溜达,想找寻一家适宜的饭店吃点饭。可大街上除了酒店,饭店饭庄之类的很是少见。最后走了大约十里路,好不容易找了一家什么记的店点了几个菜,菜一上来,我发现菜量较少,便想可能这家店就这样吧。
   吃了个半饱,回到酒店,我和妻子将捎给女儿的东西给她盘点了一下,在所有东西中,女儿似乎不太青睐家乡的水果和海产品,而更热衷于她舅舅捎给我而我不舍得用转给她的一款新手机。半夜十二点多,在空调的作用下,房间开始有些凉爽了,妻子女儿都睡着了,我却辗转反侧睡不着,可能是离家的不适,更多可能是房间内我感觉仍有些闷热的原因吧。直到很晚,我才隐约睡着了。
   因女儿上班没时间陪我们,她便让我们跟旅游团外出逛逛。我觉
   得也是,好不容易有机会出省一趟,趁此机会出去看看也未尝不可。于是,第二天早晨六点多,我打了小陈电话,他说好七点半过来接我们,可他七点左右就到了。我们进住了另一家酒店,房间费没有原来那家贵,走廊和室内温度感觉还好。摆弄完手续后,女儿去公司上班了,也带着我们捎给她的家乡水果和海产品跟办公室同事分享去了。我和小陈签订了“一日游”合同,原本我和妻子三百元的旅游费,小陈很守信地收了二百八。
   签订完合同后,小陈就走了,他让我们在酒店等着,一会有电话联系。果然,大约十来分钟后,我电话就响了,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她告诉我们八点十分,有滴滴答车来接我们。
   八点二十左右,滴滴答车将我们带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屋内。其时,屋内一个四十左右漂亮干练的女人很有礼貌地让我们坐下稍等,自己却一会儿在本子上写着前来旅游人员的信息,一会儿电话往来。大约十来分钟,我们这小车上的七个人满了,一个二十多岁留着短发的导游“小伙子”和我们一起坐车开始出发了。
   第一站是苏州园林的留园。到达目的地后,我们的旅游团队共有十多人。导游“小伙子”告诉他姓施,导游前给我们强调了很多。进入留园,里面的人熙熙攘攘,有国内的,也有国外的,旅游团队也若干个。为了怕相互干扰,施导给我们每个人发放了个耳麦,便给我们逐个景点开始讲解起来。他讲解的很多,也很熟练,可我记住的不多,除了知道留园有400多年历史,园主人换了好几个,其中一个姓刘而流传到现在留园,留园中山石、水的布局以及园主人大屋内座位讲究和金丝楠木柱子在抗日战争中被日本鬼子马给吃掉了很多,后来做了水泥补充外,其他的因我急于摄影,而隐隐了解了一些。身在留园中,看着美轮美奂的古建筑、错落有致的山石盆景和鱼戏莲叶间的优美景色,感悟着留园和苏州园林中其他园林这些世界文化遗产给苏州增添的文化底蕴,或许是苏州能招引世界及国内各地游客的主要原因吧。在留园中,我和妻子留了影,又光顾了园门口的几家小店,买了几幅园林景物刺透图,便随队伍出发到另一站。
   第二站是石湖游船。车行一路,施导除了讲解沿路樟树的动听故事,又给团队游客强调了旅游注意的事项,切忌的应行忌行、应语忌语等,还风趣幽默地给我们做了苏州些许方言的讲解,譬如导游,当地方言叫“带鱼”,大哥叫“阿狗”,小妹叫“阿佳”等,不过没有这么直接,其中带了些嗲音。
   大约五十分钟的石湖凌波,令人心胸旷达。湖面广阔,微涛拍船,船行却稳稳,偶见茂盛荷叶,便生有李清照那“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之想,看能否惊起一滩鸥鹭。美景之下,施导又滔滔不绝地讲解了石湖的特点及与之相关的苏州男女地位的体现等。至此,我不得不佩服这位二十多岁小导游过硬的基本功了。
   中午时分,旅行的大巴车又带我们到丝绸博物馆,这是一家兼展销馆,我想这也是旅游的促销活动吧。路上,施导给我们讲解了怎样辨认真假蚕丝及洗涤的方法,还告诉我们,这里的丝绸放心买。在厂家销售部里,看着加工细密的蚕丝被套与蚕丝被,我和妻子做了比较,感觉确实好,而且价格也便宜,最后商定买了一套。原本疑窦的心也随着我们当天与第二天在其他丝绸店的光顾印证中消失。其他游客也有很多买了的,但大多数是厂家直接通过物流发送,而我因怕物流发送刮破,则是直接提着回走。
   中午在厂家餐厅吃了午饭,感觉量不少,且饭菜内容也比较丰富。期间,女儿来电话问饭菜怎样,非要我们发个图片给她。发过后,女儿比较认可,我和妻子再次体味到女儿的关心了。饭后,施导多次告诉我,参观结束后,回到早晨出发点,旅行社安排送回酒店,我发现施导真有点女人的啰嗦气了,再想,可能人家这是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吧。
   下午,寒山寺便是第三站了。顶着烈日,拖着疲惫,我是真想待在车上吹着空调不去了。看着游行的队伍已经出发了,再一想,来一趟前去看看张继大诗人笔下的寒山寺,也不枉此行,便和妻子随队伍一起前行。本以为寒山寺在一座高山上,且占地会很大,可到了一看,却如同在平地般,占地如导游所说,才十九亩。
   我到过我们山东烟台的南山寺、威海荣成的法华寺,还有我们本地大乳山风景区的寺庙,我感觉寒山寺就其规模来说比较小,可能寺不在大,有名诗则灵吧。
   在寒山寺内叩拜了各尊菩萨,我和妻子到处看了看,整个寺庙和其他寺庙一样,各路神仙相差无几,但寒山寺却到处都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音到客船”的书法文化。
   下午三时半,旅游接近尾声了。剩下一站——七里山塘街,便是自由活动了。我和妻子来到早晨出发的屋内,吹着空调歇脚。那漂亮干练的女人依然在屋内一会儿写着,一会儿电话往来。通过将近一天的旅游观察与了解,我也大致知道这个女人是悦驰旅行社经理,只不过她的工作地点在自己家中。此时,行走了一天的汗气和疲惫,在空调凉爽的风中逐渐消失。
   在坐歇中,我与漂亮女人展开了简单交流。通过交流,我得知她姓丁。同时,我也向她对小陈与施导服务工作进行了高度评价。当我说到施导这“小伙子”时,丁经理与旁边另一导游小姑娘会意地笑了,并说道:“你们认为她是男孩?”“不是吗?”我回答道。她们还在笑,那笑外之意,施导就是个女孩子。我和妻子及在场的另外旅游人员简直不敢相信。
   “抽支烟可以吗?”
   “抽吧,我也抽。”
   “你们买的蚕丝被怎么不快递回去?提着怪重的。”
   “没事,我们带的东西也不多,不重。”
   “快递回去吧,我给你们出钱。”
   “不用,没事,不重,丁经理。”
   “我还是给你们快递回去吧。”
   说着,她就安排身边一工作人员叫来了一顺风快递员,在感激与无奈中,我把地址写给了那工作人员。快递员一计价,十多公斤,68元,工作人员随即手机付了款。原本以为才不过二十元的快递费用,没想到这么多。
   感激之下,我外出买了两盒天子烟放在丁经理桌前,共才40元。此时丁经理在接电话。一会儿,她走过来把烟递给我说:“我不抽这烟,你拿回去吧,我这样做也算是交个朋友吧。”我也发现丁经理桌上放的是十元左右的中南海。“你还是收下吧,谢谢你,丁经理。”说完,我拉着妻子走出了屋门。临走,丁经理告诉我们山塘街就在离她家不远的位置,我们回归也顺路,如果回酒店可以安排车送;另外她还向我们推荐了价格适中,饭菜比较新鲜的就近饭店位置。
   可能是歇息过来的原因吧,下午五点左右,原本认为没有什么看头的山塘街,在我们路经时愕然了。
   古色古香的小楼,伴有几处小桥流水,便怀疑拍电影是否在此处进行。美景驱使,令我们不得不走进山塘街。街中香气益清,各种店铺鳞次栉比,游客摩肩接踵。——这是我自小以来见过的最繁华的街道。游走了几家丝绸店,发现我们买的丝绸质地与价格真的是不错的,心里慰安并怡然。七里山塘街,我们没逛到头,看看天色已晚,买了点可心可口的特色食品,准备打车回酒店。可此时回归的路线在这个点不允许通车,也不好意思再麻烦丁经理安排车送了,便提着沉重的行囊徒步七八里左右回归酒店了。因不认识回归路线,手机导航也走了弯路,回酒店时已经是晚上七点了。
   回酒店后,匆匆洗了澡,便躺在床上休息了一会儿。七点半左右,上了一天班的女儿来陪同我们,我们也一起步行去了丁经理推荐的饭店。饭店中,人确实比较多,简单点了饭菜,我们一家人开始了晚餐。在晚餐中,我与昨天进行了比对,发现这里的饭菜,比起我们山东的饭菜,未免有点小家子气,特别是菜。
   因一天的旅程比较累,几乎全是站着,行走步数也将近两万,第二天周末,女儿也不上班,我们一直睡到上午9点多才起床。吃了点自带的水果充当早餐,因感及而加了丁经理、小陈与施导微信,向他们表达了谢意,又按女儿的推荐,我们便前往平江路自行游逛。
   进入平江路,我又一次被与山塘街伯仲的景色吸引。巷道深深,老树参天,小桥流水随处可见,各色店铺与往来游客依然很多。所不同的是,游客服饰各有千秋,往来船只随歌漂来驶去,流水中游鱼清晰可见,偶有一较大鱼跃出,不经意间误以为是石榴落水,找寻石榴,却不见踪影。中午时分,天下起了雨,水面顿时泛起了微波,随雨传来了沙沙声响。我和妻子无心逛店,冒雨拍起了雨景。可能我们山东乳山很久未下雨了,此时,见到雨很是亲切,也很是亟盼。行走在平江路,便想到了戴望舒的《雨巷》,如他那般,彷徨彳亍在悠长的雨巷,只不过我只能停留在表象,没有他那般深邃与希冀。雨停了,又下,下了又停,给整个平江路平添了无尽的韵味。雨下前,我没有分享一张苏州的美景给朋友,雨下时,我切切地把此时的雨景发送到朋友圈,希望我们期待的雨在传递与共同的呼唤中早日到来。
   一天的时间,在平江路的游逛中悄然结束了,而我们所看的,也大多是丝绸,心情仍是欣然。
   第三天,雨又下了,几乎是一天未停,女儿依旧在陪同我们,我们也几乎是一天未出酒店门。躺在酒店床上,我有点想家了,想我们那里的山,想我们那里的海,想我们多年的亲情与友情。
   周一,又将是一天时间的折返。清晨,女儿打车送我们进入苏州北站,然后又匆匆上班去了。
   踏上回归的车,我心情释然了许多。给丁经理、小陈与施导发了微信:再见了苏州,再见了丁经理、小陈、施导。回想三天来的异域体验,景美,人也美。苏州之行,行囊确是满满的收获与真情!
  

共 5430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这是一篇游记。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开篇的布局中规中矩,很传统,表达方面有很不错的功底。作者以时间顺序,依次游览了苏州的园林,石湖游船,丝绸博物馆,寒山古寺,平江路,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在游览过程中,体味苏州人情风光,所见所思,自然发生于笔端,令人回味,感谢赐稿渔舟。【编辑:柳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柳约        2019-08-08 23:20:15
  散文很细致,一粥一饭都记录到了,可见是生活里的有心人,情景部分略有不足,今后行文望稍加改进。
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
2 楼        文友:换个活法        2019-08-10 09:40:44
  谢谢柳约编辑点评,辛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