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采】我的“座驾”(随笔)
写下这个题目,倒是先把我自己逗笑了。
我的“座驾”,不是奔驰宝马,不是丰田奥迪,也不是吉利桑塔纳,更不是加长版的劳斯莱斯和林肯。我的“座驾”是有人推着或骑着都能自己行走的车——国际上统称为“自行车”。
这辆自行车究竟骑了几年了,我老人家的记性实在不记得了。掰着手指大概算一下,从我参加工作到现在,30来年换了三四辆自行车了。按普通车辆八年报废,这辆也差不多到退休年龄了。当然,如果按“行驶60万公里强制报废”来算的话,离退休还远呢。不用说里程表上的里程肯定不够,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想看里程都找不到里程表。没有证据,他们就无法强制执行“报废”——法律法规是重证据的。
从外貌看,这辆车也不算品相太好,我都不知道对它进行怎样的外貌描写更真实准确。
商标不认识,因为只是一个英文单词,几个字母还是变形的那种。可我又不敢说这是一辆英国或美国的进口车,因为根据我国的经济实力,这种档次的家用车还用不着进口;而根据英美两国到我们家的距离,就更不可能是进口车了,否则加上众所周知的高关税,我不可能新车的时候几百块钱就买到手。
不细看,车辆没什么生锈的地方,但如果细究某些颜色暗黑的地方,就不好说了。车胎换过几次,但内胎看不见,没人敢说一定是旧的,当然也没人敢说一定是新的。否则我敢借钱跟他打赌,因为我有百分之九十九(小数点后边还有好多“九”,怕吓着人,先不写了)以上的把握能赢,这比买彩票中奖的概率可高多了。
这辆车最“出彩”(说“挂彩”可能更合适)的地方,是“鞍座”。不知是因为时间久了,还是我的后坐力较大,鞍座的主体表面开裂了,不过我也没用送4s店,而是用透明胶卷使劲缠了几圈,外边罩上“鞍膜”,表面倒是不影响市容。可惜布鞍膜不禁用,也不知道用了多久,就不安守本分了。主人离座的时候,它经常不经允许就自己跑到地下玩,每回都得我费心弯腰把它捡起来。还好我是个办法比较多的人,先是用松紧带捆绑,谁知松紧带也到了报废期,里边的皮筋不管用,经常陪着鞍膜一起到地面做游戏。没办法我干脆用细铁丝把它固定住(主要固定的是前凸的鼻子部分)。这下它逃跑的次数就少多了,也就偶尔撩起裙子四周走走光啥滴。
我开着这样的座驾上下班,或经常到周围三五里旅个游,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后来亲戚告诉我说:有人经常指指点点,说我骑着这么个破车子,有损人民教师形象。好像单位同事也有人以此为话题说些嘲讽我的话。
我开始重视这个问题。
每天到单位我把座驾一停,和周围一群各种名牌电动车、摩托车、轿车一比,我的座驾不是最大最豪华的,但确实是最显眼的。只要看鞍座,一眼就能认出来,基本没有因为“撞衫”认错的时候,这让我很开心。“鸡立鹤群”同样说明很有个性与众不同。
同样的,我对升级座驾很没兴趣。我这辆车,不管什么天气,全天候行驶,风雨无阻。遇到路况不好,可以扛起就跑。赶上堵车,那种在车缝里自由穿行、上便道不怕碰坏底盘的愉悦,是宝马奔驰无法体会的,更不用说加长的劳斯莱斯和林肯了。这个时候讲速度,我能够在甩他们一溜胡同之外,再加甩他们几条大街。
一家三口,妻子女儿都学了驾驶本,唯独我,别人怎么鼓动都迟迟没有制定学驾照的计划。新车买来了,也归老婆开。我依然开着我的耐用型座驾每天开开心心上班下班。
还是经常听到善意或恶意的嘲讽,但基本不影响我油门离合一起踩、哼小曲唱大戏的兴致。
六祖慧能说过:“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心中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总结一下本座驾的优点:四面通风透光好,绿色无烟纯环保;空气污染没我事儿,雾霾多大不内疚;骑上就走很方便,扔下就跑不心疼;不用花钱洗车,不用费事保养;不带驾照警察叔叔不罚,碰坏修车十块八块搞定······
我自己乘坐舒服又开心,别人纠结个什么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