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小舟撑出柳荫来(散文)

编辑推荐 【星月】小舟撑出柳荫来(散文)


作者:孙彩文 举人,3001.38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990发表时间:2019-08-20 15:26:35

(一)
   课标导航:读后感。
   泰戈尔《飞乌集》有一句话: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读书无痕,但读后有感,写出来就是读后感,也叫读书随笔、读书札记。
   但现状是,“读后感”难。难在,山重水复疑无路。
   我们有这样的体会,阅读一本书,担心读后不留痕,便让学生写“感”备查。学生非“情动辞发”,所以转述内容+喊口号,这样的“读”和“感”怎能成为生命成长的美丽姿态呢?
   统编语文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努力构筑“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比如,一年级安排有“和大人一起读”,高年级有《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这是“读”感的新尝试。
   我们应该:小舟撑出柳荫来。
   诗的前一句是“春风断桥人不渡”。“人不度”,就是游人不能度过,以为走投无路,结果“柳暗花明”——柳荫深处,悠悠撑出一只小船来。读后感就是那条渡人的小船。读始于“言”,感应于“物”。
   写读后感一般的做法是:引、议、联、结。
   “引”,引述原著内容,为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做好铺垫。
   “议”,发表感想、体会。
   “联”,联系现实生活、社会现象、思想实际等。
   “结”,强调、升华“感点”。
   读后感的方式很多,如写日记、写随笔、写手记、写杂感等。读,是吸收他人的思维结果,写是重构自我的思维过程。关键在于,最终要成为一种生命方式。
  
   (二)
   习作:一溪风月
   近日少有花月相依,偶寻一诗词小传,犹可消愁也。
   ——题记
   倚着冬日小炉,虽无人提酒,但我亦有手边的一本泛黄诗词。随手一翻,便是一个墨香氤氲的世界。
   乐天|寻墙绕柱,忆我何事
   乐天与微之的情,是30岁的时候结下的。同中校书郎的喜悦,伴着牡丹与紫薇,几段长安好岁月,把酒共欢。几经贬谪,情意未改。就只是“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一句,或“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回梦见君”一句,便可写成万古思念了。
   可惜诗意未染就整个年华。微之终是先乐天一步,空留乐天长叹“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稼轩|书生武士,何必分清
   稼轩是个书生,写的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吟的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称得上“词中之龙”。他亦是个武士,带领区区五十多人袭几万人敌营,大胜而归,屹立的抗金志士,为人称道。
   可惜流年无法珍藏他平生夙愿,留下他最后的“杀敌!杀敌!”
   重光|春花秋月,无限江山
   史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词便工。无疑“千古词帝”之名予重光恰如其分,但正是这帝位渲染了他整个人生悲凉。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若无一世浮华,如何不堪故国。可惜雕栏玉砌不在,一杯酒洒在生他之日,祭他之日。
   看着诗词里太多的悲喜,我却不忍停驻。我能穿越千年看一眼那时候的明月,已经是难比的幸运了。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作者:李瑞雯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分校七年级273班)
  
   (三)
   鉴赏:寻读。
   匆匆走过的岁月,是生命里不可复制的画卷。小作者李瑞雯读书,是在追寻古人的心迹,这是寻读的策略。
   1.诗中品美好人生——安好岁月。
   中国人遵循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很早就养成对自然景物的敏感,常常体验着自然物象的人间意义和诗学情趣。“乐天|寻墙绕柱,忆我何事”。一个“忆”字充满着惆怅。作者捕捉能力极强,让我联想到:“每一个春天都会如约而来,也都会如期而去。”作者在“寻找”生命的价值,并注重“追寻”的过程而非结果。在她眼中,生活“伴着牡丹与紫薇,几段长安好岁月,把酒共欢。”这是作者的审美,也是她的生活情调。
   2.诗中品美好人性——词中之龙。
   一抹凝烟,千年一叹。“稼轩|书生武士,何必分清”,让我们看清了这位“词中之龙”。寥寥数笔,“听取蛙声一片”,人物一生流光溢彩。忽然有一种感觉,想写一个故事:“五十多人袭几万人敌营,大胜而归。”临摹刀剑之光,捎去远方喜讯,等青鸟探看。这是作者的文风,也是植入生活邀风,邀云,只剩下“杀敌!杀敌!”文字铿锵,落笔生辉。
   3.诗中品史家诗家——穿越千年。
   靠近心的地方,最甜也最柔软。“重光|春花秋月,无限江山”,诗词里的悲喜,洒在生之日、祭之日,这是“随风过去千万里”的胸怀和情思,非琼瑶的“一溪风月”可比拟。
   读作者所寻三首“诗”,叹作者的构思和语言,从中得到启示:
   看落花满地,春天会如期而去。
   叹人去风过,句点会晕开结局。
   写绿色小字,会一起饮下整个花季。
   感:着实难写,且不难。
   依“寻”诗词的力量、路径,选择适当的“诗句”、“诗人”摘编、重组,驾驭情思,驰骋词海的辽阔与无垠,那是一种意境啊!更是难得!
   此读感,乃杂感,表现出作者的文笔功力阅读情趣,更体现出“泛黄诗词”与“氤氲世界”的契合,这是“读感”不空洞、非无病呻吟的源头之水。
   读来,令人心动!

共 200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读后感,人们都不陌生。如何写好读后感,流程都是引、议、联、结,而作者在此基础上能够用一句诗:小舟撑出柳荫来做题目来讲解,一下了就让读后感也跟着有了诗意,让人们对读后感的写法从枯燥转到了富有韵味。而且作者还引用浓重习作进行赏析,从而更进一步点出习作亮点,让写读后感也有了境界,让无趣变成了有趣,也让人们更加注重感的力量与作用。特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9-08-20 15:46:11
  撑出柳荫,别有天地。
2 楼        文友:孙彩文        2019-08-21 04:54:42
  “撑出柳荫,别有天地”,应该是文章的结尾呢!好哲思!谢谢!
3 楼        文友:赵亚亚        2019-08-21 09:38:28
  这样的教学随笔,这样的名著导读,真是新颖。题目真是有诗意!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