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王家的婚事(小小说)
在我生活的小镇有一户做生意的王姓人家,两个儿子,大儿小兵,中学毕业;小儿小鸣,本科毕业。两个儿子都没有子承父业,下学后均去了城市打拼。
去年秋小兵离了婚,只有亲戚晓得,外人知之甚少,大家都觉得有些不对劲儿,这到底是咋回事呢?
说来话长。小兵下学后学了两年汽修,未出师便去了北京一个大酒店,第二年委派到成都的连锁店,第三年委派到昆明的连锁店,南征北战,一晃便到了而立之年。打工多年,一没有积蓄,二没有成家,急坏了父母。
亲戚帮忙介绍了好几个对象,皆未成就一段好姻缘。后来经外人介绍,小兵与小毛在小镇得以相见,一见钟情。
小毛27岁,父亲早世,母亲改嫁外省,从小跟姑妈生活,下学后便去外地打工,在市区有一套装修的两室两厅房子,还有一辆刚买的小车。
那天午宴老王夫妇请了几个有头脑的亲戚参加,目的是考察一下。介绍人与小毛走后,大家谈了各自的看法,退休的大妈认为小兵文化程度比小毛高,小毛比小兵底子厚,正好取长补短;饱读诗书的表哥认为小兵如果娶了小毛,可以少奋斗十年,有福气;见多识广的幺爹认为两人般配,可以发展。
王家见小毛有模有样,有房有车,满心欢喜。小毛的姑妈、姑爹见小兵一表人才,家族兴旺,很是满意。在他们相识不到两个月的时候,介绍人传话:如果行,就按规矩办,下彩礼钱。
亲戚在一起商量,能够娶到这样难得的儿媳,至少要下十万,王家毫不犹豫地下了彩礼,并于第三个月就隆重操办了小兵的婚事。
闪婚后,小兵与小毛住在市区,父母只是偶尔去看一看小两口,小两口也只是过年过节回一下小镇。
很快小毛怀了孕,辞工在家养胎。小兵在一家民营企业做事,效益不大好,工资不够家里的开销。
第二年五月,王家有了孙子。小毛生孩子后,与小兵常常发生口角,抱怨他不会赚钱。夜晚孩子一闹,小兵就不得安生,常常在沙发上抱着儿子入眠,上班时疲惫不堪。
在得知小兵的境况后,担心儿子上班时疲劳驾驶出现意外,王母迅速把孙子接到了小镇哺育,但奶粉钱必须由小两口买来,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
自从有了孩子,各种风波迎面而来。
小毛是个有心计的女人,试过多次婚,对付男人很有一套,小兵很快成了她的奴仆。
一个迷人的夜晚,小两口在阳台上喝茶、赏月、聊天,小毛说:“鸿哥合伙办一个大点的餐馆,股份制,还需一个懂酒店管理的人,我觉得你很合适。”
“入股要多少?每月开多少工资?”
“十万为一股,工资要看效益。”
“可以把我父母存的取一半出来入一股。”
“你个蠢东西,你爹妈的钱都存哪儿干什么?”
“那把他们的钱都弄出来,到时候赚了给点红利,不给也不要紧。”
略施小计,入股资金便弄来了。小兵佩服不已,回到家里抱着小毛连吻不止,睡了个好觉。
第二天吃早餐时,小兵忽然想起父母说的事情,对小毛说:“母亲叫我们把儿子接回来,儿子会说话会走路了,我们带好一些。不是他们不想带,是怕隔代教育耽误了孩子的前程。”
小毛说:“我们现在要入股做生意,把儿子接到身边来能有精力管生意吗?你能养活我们吗?”
“你说怎么办?”
“假离婚,儿子跟你!”
听到这话,小兵一下懵了,当他把大脑里那根僵硬的经转活的时候,已经是三天后的那个傍晚。
王母电话隔三差五地催,小兵总是说自己忙于酒店的事情,过几天回来。一天天过去,小兵总是那句话,王母等得心烦,准备亲自送去时,小兵回来了。离婚证一亮,王母气得直跺脚,“你个怄气包!”王父骂道:“你给老子滚!”
结果他去小毛那儿“搭伙”了一段时间,实在住不下去了,又到外地去了。
后来假离婚成了真离婚,王家责骂不已,亲戚议论多多。
这王家的婚事,怎么成了这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