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碗窑,碗窑(诗歌)
序章
与闹市隔帘相望,青山为屏
在僻静中默默地坚守
月亮湖畔,你的心跳和呼吸
与这个时代的脉搏共鸣
看你,人面桃花,山水醉美
就让我深情地呼唤你朴实的名字
碗窑,碗窑——
第一章
一千年前矗立起的第一座碗窑
聚集了一批以土作陶的先民
他们把从宇宙盗来的火点燃碗窑
让一批批泥巴成型的陶陶罐罐
随同达河溪的水从大山里流出
出源口,经须江,入钱墉,注进了
西湖的水,苏州的柳,上海的云
“盛唐之陶,宋明之瓷”的辉煌
应该有你的成就和印记
山不转水转,薪火代传
是唐风宋雨铸成了你的名字——碗窑
第二章
在碗窑,我接受了“一米菜园”的邀请
站在小镇的屋檐下,观赏
穿插在大街小巷里的菜园子的风景
东家的玉米上杆了,西家的豆荚爬满了藤
南边的茄子开了花,北边的丝瓜上了架
再看看,方方块块的菜园子
点缀着方块的是“三改一拆”下来的旧砖瓦
街头巷尾不见了昔日的泥泞和污垢
一道道篱笆墙上写满了“变废为宝”的印记
绿色婆娑的“一米菜园”
舞动的是农家人喜悦,还有飞扬着的笑声
碗窑,这“一米菜园”的创意
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第三章
簇拥在“一米菜园”里的有一条老街
如今已是一条古色新香的小巷
走进小巷,记忆中的千年碗窑
款款而来,与我邂逅在条条青石板上块块鹅卵石间
一瞬间,唐陶宋瓷的意象塞满了我的双眼
一千多年的风雨在这里畅所欲言
一千多年的热闹在这里来来去去
在这里每一个角落都是历史的记忆
调遣出来让人们欣赏的是繁花似锦
细读着每一个陶瓷作品
漫步走着,一步一道风景
第四章
在碗窑,有这样一个盛产箍桶匠的村庄
这里的男人个个是谋生高手
农忙时起早摸黑撑起庄稼活
犁耕耙耖插秧收割样样在行
农闲时外出走街串巷,为兜揽生意
风风雨雨,把足音留在了千家万户
传统的手艺是发家致富的根
勤劳的创业是发家致富的本
赶上改革时代的东风,箍桶匠
立志在穷山沟画出美丽的风景
一幢幢新房洋溢着小康生活的幸福
山还是那些山,不过已涅槃
水还是这些水,初心仍旧
第五章
在碗窑,最吃香的一张“金名片”是农家乐
休闲旅游有更多更新的内涵、亮点和时尚
干农家活,摘农家果
住农家屋,吃农家饭、
传统的山乡,原始的风味
纯净的原野,特色的佳肴
三十多家“农家乐”执着地
诠释着古村落饮食文化的真谛和辉煌
以“农”为根,以“水”为脉
以“绿”为韵,以“富”为本
创出品牌,驰名三衢,蜚声沪杭
第六章
望着天边,丛林在每一座山峦上站起了队
像是在展示着无际的盛衰和沉浮
望着河水,垂柳轻拂着盛开的荷花
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清寂和深厚
走在大街小巷,走在每一个角落
欲把小镇的细枝末节都一一看清楚
绿色的村落,一个个家庭
古老的碗窑,是这样的雄伟,纯真而有年轻
第七章
月亮湖的水沿着达河溪千年流淌
摇曳的光影中多了新荷、垂柳
漾动的波纹中醉了游人、笑声
潺潺的流水仿佛上演着一幕幕生命的轮回
时光岁月变幻着新世纪的场景
达河溪水滋养着碗窑这一古老的村庄
纯洁着碗窑人的梦想
流向须江,流向钱塘江,流向明天
尾声
我多想沉入你清凉的旖旎
千年碗窑,这片丰厚的土地上
镌刻着岁月的印痕和古文明的遗迹
散布着丰富的自然资源
聚集着一代代勤劳善良的百姓
月亮湖总是揽住我的心绪
我多想把碗窑当作我的情人
有时我更愿像是一条游鱼
游动在达河溪,向往着须江,向往着钱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