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柳岸】茅奖沃土看三秦(散文)

编辑推荐 【柳岸】茅奖沃土看三秦(散文)


作者:曹新友 白丁,2.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153发表时间:2019-08-30 13:51:42


   一
   茅盾文学奖是以茅盾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是体制内最主流的中国文学最有影响奖,也是专家学者和读者共同比较认可的奖。
   一个当代文学写作者,就是仰望着这个文学巅峰的标志而努力攀登。一个当代作家一生能拿到这个奖项,可以说是功成名就了。一部长篇小说能被贴上茅奖的标签,那就可能复制成为各种文艺作品的底版。尽管民间对茅奖还有这样的说法或那样的微词,但不影响作家们对它的追求,不影响读者们对它引领的跟随,不影响它在中国文学高原上的旗帜飘扬。
   在中国的文学版图上,陕西不仅仅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就是现代文学陕军也一样出彩。在茅盾文学奖这个巅峰上,陕西是获奖最多的第二大省。曾经有过我们熟知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秦腔》,2019年陈彦的《主角》也获得了这个奖。每一次的获奖都是陕西文学的一次轰动,每一次获奖都造就了文学陕军的一面旗手,每一次获奖都衍生出了其他文艺形式的同名作品。陕西不是人口大省,也不是经济大省,但陕西是历史大省,人才大省,文学大省。
   身为一个陕人,我也提笔写字,尽管文字不堪与我的老乡相比,但对文学的虔诚是相同的,这就是文学旗帜的引领力量。对陕人的获奖作品,我置之案头,既是我的精神营养,也是砥砺我研磨文字的玉石。
  
   二
   《平凡的世界》出版三十多年了,获奖也将近二十年了,但这部作品依然是当代小说中最红的、赞誉最多的作品之一,更是人们提及最多的作品。这部小说通过电影和电视剧的重编,使其知名度达到了人人皆知,而且经久不衰,成了中国当代第一小说。《白鹿原》出版也将近三十年了,这部作品自陈忠实拿出初稿,就被认定为“叫咱把事弄成了”,这也是陈先生的枕棺之作。这部作品改编为电影、话剧、戏剧、电视剧,在文艺舞台和荧屏上很是红火,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着黑娃与田小娥的故事,足以证明人们对这部作品的超喜欢。而《秦腔》这部小说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讲述了农民与士地的关系、农民的生存状态,通过一个叫引生的“疯子”的眼光,书写了对农民沉重的负担及农村文化的失落所寄予的深层忧虑与深切同情。作品以凝重的笔触,解读中国农村20年的历史,集中展示了乡村价值观念和传统格局巨大而深刻的变迁,是“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贾平凹写了十几部长篇小说,每一部都有一定影响,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秦腔是陕西文艺的一个标志,《秦腔》贾平凹众多长篇小说中的其中一部,《秦腔》这部小说得茅奖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2018年刚刚出版的《主角》,在2019年就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一个以中国古典的审美方式讲述的寓意深远的“中国故事”。作者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其间各色人等于转型时代的命运遭际跃然纸上,既发人深省,亦教人叹惋。
   “讲好中国故事”,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民众的呼声,作家不负希望,呕心沥血,将丝绸之路起点的风貌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不是简单的复原,而是带着使命感,为我们的时代垫起仰望的石头。
  
   三
   对于最终能够在234部参选作品中杀出重围,夺得茅奖,《主角》的作者陈彦表示,“真没敢多想,毕竟茅盾文学奖规格很高,要求很严,作品能不能达到那种水平,是不敢太自信的。”陈彦是从专业编剧到团长、院长,在陕西戏曲研究院干了二十多年,长期研究秦腔、地方戏曲文化,对《主角》故事发生的历史舞台十分熟稔。在他看来,临时去采风、调研一下皮毛,是没办法写的,只有长期浸泡其中才能真正了解其生态。“我写的都是我所熟悉的生活。”这就是文学扎根生活的箴言,这对我们用文字来修饰生活的人而言,也是启迪。
   《主角》并不是简单地谈秦腔、谈舞台艺术。应该说,《主角》是借秦腔这个千年历史文化遗存这个口子,来谈对中国这四十年发展变迁的心得;借艺术舞台看更辽阔的社会舞台。既传递一种文化声音,同时在其中也能看到经济等其他的声音,看到一种众声喧哗的时代进程。同时,陈彦希望能够通过《主角》完成一种象征和隐喻。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既是主角又是配角。文学是人学,将自己的思想感情注入文字,历来是文学的境界,陈彦以实践给了我们创作的方向。
   一如陈忠实的《白鹿原》代表着三四十年代陕西发生的故事,柳青的《创业史》代表着五十年代时代命题的文学呈现,路遥《平凡的世界》代表着八十年代的时代精神,陈彦《主角》在承续柳青、路遥的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上有着奠基于时代的新的拓展。在当代文学的创作中里,历史题材繁多,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占据了舞台和荧屏。现实题材稀少,工农兵商和底层市民的形象很少见了。我们需要作家正确反映当代生活,准确反映老百姓的生活。
   陕西这块黄土上生活的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不能总沉醉在历史的典籍中,回味曾经的唐城高贵与盛世辉煌。文学不仅仅是娱乐,小说也不仅是讲故事,作家也不是个只会码字的人,他们都应该是肩负着历史使命的人。每一部茅奖作品都是一部经典,都值得我们细细的品味,都需要我们去领悟一些东西。陕西籍作家这些年创作了一大批有影响的高质量作品。原来三位获奖者在三秦的分布很公道,一个是陕北清涧的,一个是关中白鹿原上的,一个是陕南棣花村的。这次的陈彦是陕南的,也许这就是三秦的第二轮开始吧。因为,在陕西具有得茅奖实力的还不少,如贾平凹《山本》,党益民(陕籍)《根据地》、《雪祭》,方英文《群山绝响》,和谷《谷雨》,杭盖《浚稷山》,吴文莉《叶落大地》,李丹《走三边》,王妹英《得城记》,李虎山《平安》,罗国栋《江河本纪》,赵阳《大清官》,周瑄璞《多湾》,巴陇锋《丝路情缘》《永失我爱》。这些作品都是入围了茅奖的初评,具有获奖的实力。
   但愿下届茅奖再有陕西人。我的这个希望并非仅是家乡情结,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陕西这块沃土上,时代演绎着生动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将这些故事的精神传达给我们的时代。
  
  

共 243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以自豪的心态纵观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所在的地域,对一批有着闪光足迹的文学陕军做了线条式的赏析。从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地域看,从路遥《平凡的世界》到陈彦的《主角》,有四人先后夺冠,实在是一个奇迹,因此作者感叹陕西是历史大省,人才大省,文学大省。当代第一小说《平凡的世界》,大火的《白鹿原》,凝重的《秦腔》,是一部部文学史记。而刚刚获得茅奖的《主角》则更是一部动人心魄的“中国故事”,这部作品获奖再次印证了生活是艺术的生命的道理。作者以对比的方式,独特的视觉,关照了这部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推崇真正的小说艺术的标准,表达对这部作品的深爱,也为陕西人获奖感到骄傲。这篇散文视觉特别,从宏观上对陕西出现的四部茅奖作品给与了粗线条的而具有高度的赏析,让读者能够一下子把握很多文学方面的 信息。作者对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有着深度的把握,所以才可以写出这样特别的散文。文笔纵横,语言理想,赏析韵味浓重。对我们了解出自陕西的四部茅奖作品有了不一样的了解,同时,也歌颂了陕西这片文学热土的繁荣现状。推荐赏读,从不同角度关照文学的历史与现状。【编辑:怀才抱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19-08-30 13:53:19
  黄土高原不仅有窑洞,藏兵马俑,还出茅奖,看看陕西古地焕异彩!感谢投稿柳岸,希望精彩继续,问候作者!
怀才抱器
2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08-31 10:16:50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