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我的岳父(散文)
岳父工作了21年,如今已退休了36载,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跨越了两个世纪,是个很有个性的人。
他21岁时成家,配偶彭氏,生育一男二女,幺儿出世不到半月彭氏病故。岳父料理完后事,返回单位前,21岁的别家闺女——我的岳母便进了他的家门。这一年岳父31岁。
勤劳能干的岳母在岳父丧偶时以身相许,的确叫人有些不解。偶尔提及此事,岳父只是说“缘分”二字,知情人说年轻时的岳父一表人才,又在神农架有一份体面的工作。
别家老少极力反对此事,把岳母拽回家看管起来不许见面,可越是反对岳母越是要嫁给他。
岳父拜托当地一可靠的人家哺育婴儿,与膝下无子的儿舅商议收养了小女。家事安排妥贴后,带着七岁的大姑娘回到单位所在地木鱼。没过多久,岳母借到县城办事之机坐车到木鱼找到岳父拿了结婚证。
过了一段时间,两人回故乡告知拿证一事。岳母以为生米做成了熟饭,娘家人就不会再反对了,哪知其母一哭二闹三上吊,非要退了结婚证不可,岳父说:“如果退掉了,我们无缘,你就回娘家。如果退不掉,那就注定我们要在一起。”岳母点着头说:“就听天由命吧。”
那天岳父走在街上,正好碰见了办证的秘书,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讲给秘书听后,秘书说:“你们明天来我的办公室。”第二天他们忐忑不安地走进那间熟悉的办公室,岳母难于启齿,岳父说及退证一事,秘书把桌子猛地一拍,搪瓷茶杯飞到了地上,十分生气地说:“结婚证想拿就拿,想退就退呀!你们的情况我都晓得,快点儿走!什么年代了,哪个还敢包办婚姻!退不了,回去好好过日子。”
岳父岳母像吓破了胆,大气不敢出一声,退出了办公室。
这场惊心动魄的婚姻像一场战役,终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战果。岳父时常回忆那次退证的经历,更是难忘秘书的大恩大德。
岳父休假回家在箱子里找出结婚证去彭妻坟地,在墓前烧掉了第一张结婚证。
岳母因病49岁去世,在她过世10年后儿女都成了家,岳父找了现在的老伴儿。在拿了这张结婚证后,岳父在岳母墓前烧了他们的结婚证。
岳母生育了三个女儿,在家带着五个孩子生活,受苦受累,历尽心酸。岳父退休回乡时土地承包分田到户,大姑娘出嫁,儿子成了劳动力,条件渐渐好起来,新盖了三间大瓦房,。在岳母所生的孩子中,大女最能读书,所以极想培养她跳出农门。岳父挖药材、弄山货、编竹器、养家禽;岳母犁水田、点玉米、种菜园,晚上裁衣补裤。存了三千块钱时,38岁的岳母得了心脏病住进了医院,一住就是几个月。
屋漏偏遇连阴雨。那年大姑娘初中毕业,结果没有考取免费包分的中专学校,只好在本县自费读了电大中专班,每年交1700元学费,毕业后到一所小学代课,没代两年便到外地打工去了。
为这个读书的事情,岳父思想斗争十分激烈,主要是家里已经成了“帐人”。当时岳父每月退休工资只有几十元,儿子结婚分了家,三个孩子读书,岳母又生了病,的确压力不小。为了凑齐大女第一年的学费,把一头五岁的牯牛卖了。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岳父没有培养出一个大学生,他感到十分遗憾。找了老伴儿后工资逐年增长,渐渐有了存款,岳父作出了一个重要决定,那就是读书的后人,不管是孙子辈还是重孙子,考取了大学奖励一万元。这一决定得到老伴儿的大力支持。
岳父说到了也做到了,他的这一举动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传为佳话。
岳父76岁那年召集了一次家庭聚会。那年暑假的一天,岳父召集全家人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读了自己精心准备的发言稿:今天我将给每个儿女一万元钱,这只不过是一点小小的心意,算不得什么,最重要的是这次聚会的意义深远,说小点是为了一大家人和睦和谐、世代友好,说大点是为了展示山村人家优秀的传统文化。今天我请在座的各位商量几件家事,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理解与支持,达成一致意见。
这次家庭会议组织周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老人的赡养、安葬、遗产等方面达成了文字协议。
岳父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工人,一生多难,命运坎坷。76年的风风雨雨,76年的生活沧桑,虽然头发已经花白,但他依然执着地珍爱生命、善待家人。
在我的心里,岳父是一个最值得我尊重的人!
注:该文发于短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