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晓荷】耿老汉遭遇新鲜事(小说)

编辑推荐 【晓荷】耿老汉遭遇新鲜事(小说)


作者:怀念童心 童生,675.4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535发表时间:2019-08-31 21:55:48

耿老汉今年六十有四,一辈子务农,老伴三年前死了,欠下二十多万的债务,还要拉扯一双儿女,日子过得真不容易啊。
   耿老汉家当年穷啊,穷得叮当响。
   父亲本来好好的,是大队的种梨高手,原先生产队里的十七亩梨树都归他种,但才四十来岁就得了一种叫青盲的病,眼睛看不见东西,失去了劳动能力。
   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啊。母亲在县里组织的吸血病普查中,查出了吸血病二期,怪不得肚子这么大,结果动了大手术,割去了脾脏。
   两个病秧子,一个药罐子,在那个年代,不受穷还能怎样呢?
   一直到双亲病故,耿老汉都四十好几了,还没处过一次对象。
   好在后来改革开放了,孑然一身的耿老汉继承了父亲的衣钵,承包了原先父亲打理过的那片梨树,日子倒总算过得去了。
   日子过得去了,就有人来上门提亲,是邻村的一个结过婚的女人,叫桂芬。
   桂芬家原本条件不错的,又是独养女儿,所以招了个湖北男人当上门女婿,不久就生了个儿子。
   后来,这个湖北女婿染上了赌博的恶习,赌光了家产,还欠下了一屁股债,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桂芬劝过好几次的,没用;再后来,那个湖北女婿干脆就走掉了,走掉了三年都没有回来。
   女人嘛,总要找个男人过日子的,有村里人从中帮忙说合,桂芬就搬过来和耿老汉住一起了。
   一年后,耿老汉和桂芬生了个女儿,那个儿子虽不随他的姓,倒也算儿女双全了。
   靠着那十七亩梨树,耿老汉一家的日子总算还可以了。有了一定的积蓄后,也和村里人一样,盖上了三层楼的房子;当然,也要七拼八凑借上十来万债的。
   自从造好了房子,耿老汉一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先是那年刮台风、下冰雹,把承包的梨树打得稀里哗啦,收成就不好了;
   儿子初中没念玩,就辍学了,还不寻个工作,不好好呆在家里,一个劲地往游戏厅里跑,偷了家里的钱也要去打游戏。
   桂芬许是被这个儿子气的,许是这两年帮着耿老汉收拾梨树忙的,许是造房子时过度操心累的,就病倒了,隔三差五到卫生院配点药,有时挂挂盐水,医生也说不上患的是什么病。
   有人说,耿老汉家那房子造的,风水有点问题。
   唯一可以安慰的,就是女儿出落的十分漂亮,将来若能嫁个达官、土豪什么的,或许耿老汉还有些盼头。
   桂芬一病就是好几年,病再厉害,也就往卫生院跑跑,家里还背着债呢,怎敢到县里的大医院看病啊。
   就这么着,桂芬三年前就病故了。一直到死,谁也说不上患的是什么病。村里的人说:那房子,风水真的不好。
   可耿老汉就是不信这个邪。他要种好这十七亩梨树,多挣点钱。
   造房子时借的钱还没还上,老伴过世总要讲个排场,又借了一些钱,旧账新债,总要还人家的嘛。
   最好还能为那个儿子说上一门媳妇,对过世的老伴也好有个交代。不管怎么说,家里三层楼房还是有的,可比当年娶桂芬时强多了。
   至于自己女儿,倒用不着多担心,这么漂亮,不愁嫁不出去啊。
   耿老汉勤快,又有祖传种梨的独门绝技,以往,到了收获季节,那梨总能卖个好价钱的。
   看到耿老汉种梨收成不错,前几年村里有人把承包地改种了梨树,邻村也有好几个地方种上了梨树,于是便有了竞争。
   实在纳闷,还有点气不过。人家也算是新手上路,但种出的梨,个头特大,品相特好,鲜甜,水分也多,当然能卖个好价钱了。
   反观耿老汉自家地里的梨子,还是一副老样子,虽然也甜,但大小不一,没了卖相,就卖不出去了,价格是一落千丈。
   耿老汉愁眉不展,这是怎么做到的,真是后生可畏啊。还指望着这梨能马上变现,还上一些债务,最好能为儿子说上一门媳妇呢。
   耿老汉不得不拉下这张老脸,向村里种梨的后生讨教起来。
   村里人实诚啊,还很热心,告诉耿老汉:“你到那个什么站去买一瓶叫什么的东东,来年开春,当梨树刚开始挂果的时候,你把那东东兑上水,用毛笔蘸着在每个幼果根部点一下,保你有个好收成了。”
   耿老汉觉得新鲜,还不太相信:“就这么省事?”
   村里人说:“当然。不过这东西不能多用,适可而止,那梨吃多了总归对身体不好,自己更要少吃,也就是卖卖好价钱。”
   那梨吃多了对身体不好,这不是坑人吗。
   但耿老汉要一门心思还债,顾不得那么多了,反正大家都在这么搞,我不搞哪还有什么竞争力啊。
   耿老汉还是去了那个什么站,买了那个叫什么的东东。
   转眼到了梨花盛开的季节,再过十天半月的,梨树就将开始挂果了。
   今年可不比往年啊,要在每个果上用毛笔点一下,实在是很费时间的事,少不得叫上儿子女儿,来帮两天忙了。
   儿子毕竟都二十七八岁了,算是改邪归正了,不再到游戏房打游戏,就窝在家里的电脑跟前,没日没夜地研究MS世界。
   儿子说了,现在再也没空玩游戏了,MS世界其实是一份叫“电竞”的正经工作,就是每月收入不太固定,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也有可能赔上老本,也有可能一夜暴富成千万富翁的。
   耿老汉觉得新鲜,还有些疑惑:“那玩意也能当饭吃?”
   儿子说了:“当然;人家开发这款软件,就是想让咱中国人都有份工作,想让咱中国人都富起来嘛;好多明星都作代言了呢,我也有奋斗目标的嘛,要是能代表国家队去M国比赛,拿一个大奖回来,这一世也不算白活了。”
   耿老汉仍没搞太清楚,再也不想搞清楚,这游戏跟电竞到底有啥子区别,心里惦记这那十七亩地呢:“不管怎样,儿子也算有个工作了,收入多少不去管它,能少贴补他点就行,总好过一天到晚出去打游戏。”
   女儿技校毕业后也不寻个工作,让她到皮件厂上上班吧,她就小嘴一撅:“要工作,也得找个大公司啊,没有十万八万的,我怎么替家里还债啊。”
   到底是亲生女儿啊,良心还是不错的。
   一早,耿老汉敲开儿子的房门:“这几天到了紧要关头,能不能帮忙下两天地,实在是忙不过来了啊。”
   儿子一个劲地嚷嚷:“你就别来烦我了,现在大学都开电竞课程了,他们是科班出身,挺厉害的,我要是这几天还打不进前八,代表国家队参赛的事就没指望了。”顺手把耿老汉推出了房间。
   耿老汉有点忿忿不平:“做你的梦吧。”心里想着,亏得还有个女儿呢。
   来到女儿房前,耿老汉敲了一下门。
   女儿探出半颗脑袋:“啥事?”
   着实吓了一跳,女儿那半颗脑袋,脸擦得雪白雪白的,嘴涂的血红血红的,整一个夜里,在干啥呢?
   毕竟是女儿,有些私房事不能随便问。
   “有空没?帮下地干两天活。”耿老汉晃了一下神,终于开口道。
   到底是女儿啊,就是贴心:“半天行不?就上午有空,下午啊,晚上啊,可没得空了。”
   耿老汉想了想:“也行。”但还是忍不住好奇:“也不寻个工作,在瞎忙啥呢?”
   女儿显得出奇地兴奋,打开房门:“爸,你看,我找到工作了!”
   耿老汉瞥了一眼女儿才到大腿根的超短裙,不敢直视,把目光移向房间内。
   一台电脑,一部手机,一个装在架子上的话筒。
   耿老汉不禁担忧起来:难道女儿也步了儿子后尘,找了份MS世界的工作,这一双宝贝可怎么办才好啊。
   见父亲东张西望的,女儿笑道:“爸,其实我工作都三个月了,故意瞒着你的,我跟平台签了协议的,四六分成,可挣钱了,才没几天呢,就二十多万了。”
   耿老汉觉得肯定是自己听错了:“啥子?你再说一遍。”
   女儿道:“我都快成为网红了,知道不?就像电视里播播新闻那样,跟人聊聊天,侃侃大山,这钱哗啦哗啦就进来了。”
   耿老汉觉得新鲜,真是稀奇古怪:“现在还有这等好事?”
   女儿说:“我才刚刚入道呢,挣得不多,好多师姐每月都有四五十万;我想只要有七八万粉丝,每月十万的进账是可以保证的。”
   耿老汉更加稀里糊涂了:“想不到粉丝现在这么值钱,怎么会比我的梨还金贵啊。”
   女儿“噗嗤”一下笑了出来:“跟你也说不清楚,现在新生事物可多了呢,等下我去取十万现钱,帮家里先还掉点,下半年再给你十万,行不?”
   到底是女儿贴心啊,一两句话,就把家里的债务给还请了。看来先前的预料没错,这个家是全靠这个宝贝女儿了啊。
   女儿建议道:“爸,你也别再去种什么梨了,挺累人的,现在挣钱的营生多的是,再过两年,我去城里买套房子,接你去城里住住。”
   要是真如女儿所说,每年挣个百来万的,到城里住住不是指日可待了么?
   这世界真的变了,变得让人不可思议,变得让人无所适从。规规矩矩种的梨反倒卖不出去;昧着良心,点上药水的梨却十分畅销。
   唉,年轻人都有那么轻松的挣钱工作,日后,还有谁会去种粮养猪啊;我那十七亩梨树还能指望他们去打理吗。
   正发呆呢,女儿问道:“地里啥事情,我去能帮上什么忙啊?”
   耿老汉犹犹豫豫了半天,终于说到:“我看还是算了,你忙你的。”
   从女儿那里出来,耿老汉直接去了梨树地,稍微打理一下;他决定不点那个药水了,害人的事情不能做,要不,死了也不得安心啊。
   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子一门心思在自己的MS世界里闯荡,看来是不想娶媳妇了,旁人急也不管用啊。
   女儿都挣上大钱了。大不了就如女儿所说,明年也不种梨了,骑上那辆原本拉梨子的三轮车,收点硬纸板来卖,不光清闲自在,也能挣点烟酒钱的。

共 367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编者按】耿老汉一生命运多舛,负担重,家庭贫困,但由于有经营梨树的技术,日子由坏变好,生活发生了质的变化。然而,一对儿女不知是因懒惰生懒法,还是思想先进,意识超前,一个玩起了电商,一个玩起了直播,他俩能否能让家庭走出困境?还是个未知数。小说刻画了一个正直善良、吃苦耐劳的农民形象,给人的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小说故事貌似未尽,或是作者留下的一个伏笔也未可知。问候老师,感谢赐稿。(编辑:徐老榆木)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徐老榆木        2019-08-31 21:59:42
  小说叙述了耿老汉家发生的一系列新鲜事,有点意思,果然新鲜,是农村农民旧传统和新意识的碰撞,是文明转换提升的过程。无论成功与失败,总得有敢闯敢干的精神。感谢赐稿,问候老师。谢谢!
2 楼        文友:怀念童心        2019-08-31 22:19:08
  文章主要讲了耿老汉遇到的三件新鲜事,一是种梨用激素,不顾人民健康挣没心钱;二是当下这个社会导向有问题,把游戏美其名为电竞,鼓动、忽悠年轻人打游戏,引导年轻人玩物丧志,从中赚取没心钱;三是当下这个社会,遍地广告,天天头条,让年轻人不劳而获当网红,牺牲色相换金钱,把不劳而获标榜成创新创业。长此以往,无人种田养猪,无人劳作辛苦,谁来建设,何以养家,不值得深思么?????
3 楼        文友:孙巨才        2019-09-22 20:17:08
  怀念童心老师满怀忧国忧民之心,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这三件“新鲜事”深恶痛绝,本人也深有同感。拜读佳作,热烈点赞!
回复3 楼        文友:怀念童心        2019-09-23 10:46:46
  感谢老师懂我的写作意图,有一个知音不容易啊。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