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中国故事】大暑,走进恭王府(征文·散文)

精品 【流年·中国故事】大暑,走进恭王府(征文·散文)


作者:绿雨如丝 秀才,2228.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847发表时间:2019-09-01 07:26:38
摘要:洞前,游人排成长龙。我也加入其中,摸福仪式,玄奇的让人心动。

【流年·中国故事】大暑,走进恭王府(征文·散文)
   大暑,大暑,上热下煮。这话于帝都,最是严丝合缝。
   你看,帝都的阳,热情泛滥,泛滥得不打半点折扣。帝都的天,瓦蓝澄澈,透彻的如圣湖。帝都的故事,底蕴深满,满得胡同里溢,街巷里淌。
   溢满故事的街,当属北京西城柳荫街。淌出故事的宅,当属长在柳荫街,体态庞大,影响轰然的恭王府。
   恭王府,因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让人记住。记住的原因,实为首创府邸,并拥有100%产权的原住民和绅。
   “和绅跌倒,嘉庆吃饱”,号称史上第一贪的和绅,早就家喻户晓,影像茂盛。
   人留名,府留形。和绅,因恶名立世。府第,因奢华闻名。
   风云际会,烟波诡谲。暑热裹挟夏风,掀动历史扉页,一条脉络,清晰恭王府发展沿革:从和绅1780年建府,到1937年溥伟抵押,这座有157年历史的私人府邸,曾先后有三代府主居住。府邸,也由和绅府,被先后易名为庆王府,恭王府。清帝退位,这座私人府邸,先是抵押给教会,后无力还贷。无奈,改嫁拍卖,被辅仁大学买去。
   府邸无语,一幕幕演绎变幻莫测,波澜起伏的历史风云。府邸有心,默默见证各位主人,在君权面前,得意,失意,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无怪,著名史学家侯仁之先生发出“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感慨。
   恭王府,以它的神秘故事,以它的显赫权势,让世人各怀心事。因而,让各种肤色,不同地域之人,在大暑之际,摩肩接踵,如过江之鱼,纷粉打卡,留下所思。
  
   二
   我走进恭王府,心里存满好奇。历史虽已翻篇,和绅也已盖棺定论。但,府中故事,在脑海搅出微澜,一些心结,如大暑之蝉,“呜吟——呜吟——”
   王府,果真是王府。它,面积6万平方米。前府,后园。既有北方建筑的厚重气韵,又有南方园林的温婉雅致。
   它,大门朱红,门后有门。门槛高,屋宇式,面阔五间,坐北朝南,位置正中,让人感受到不怒自威的震慑与气派。可否寓意,门路多,门路阔,门难进?
   府内,五进院落,高大雄浑。远看,也只能望到屋檐。从建筑,到建筑,有一种规整的迂回,和纠缠。它们兵分三路,自成一体,又相互贯通。院落阔绰,四面有房,游廊连接,由中轴线穿联,组成多个四合院。
   四合院,木质结构,歇山式,庑殿顶,硬山顶,似巨人。门阔。窗阔。入深阔。屋檐阔。像健美教练,袒露出胸怀和经络。四角飞翘,像大船,或顺流而下,或逆水而行。像大鸟,或扑朔欲飞,或站立欲飘,体现皇家特权。五脊六兽,雕窗拱斗,花罩雀替,轮线柔和,惟妙惟肖,展露皇家气质。默默中,带给我无边的联想和启迪。王府建筑,阔气的体型,凝固的历史,既凝固着皇亲国戚的富贵豪奢,更凝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精湛技艺。它惊叹着我,也惊叹所有人,和所有时间,且,会一直惊叹下去。
   让人惊叹的不止建筑构造,还有建筑物装扮。王府,就像雅士,端然而立,衣冠楚楚。王府,就是美女,彩衣飘飘,红艳凝香。
   你看,那盘踞在建筑上的红艳,有如歌疯张气势。从府门,到中路,东路,西路,再到后花园的殿、堂、室、斋、楼、轩、厅、房,庙等,所有的门、窗、柱、梁,无不理直气壮,以红色宣泄。那红,惊艳,耀眼,一副春风得意的样子,感觉暑阳在它们面前,也威风扫地。只是红色,有点太俗,几条黄色线条嵌入,竟靓丽的毫不费力。落红满目,沾染我白衣。脑海里一下蹦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诗句。
   碧色,灰色,也纷纷加入,以瓦的形状,一路飙升,栖息屋顶,为建筑加冠。青瓦层层,灰瓦叠叠。绿色,清丽。灰色,素雅。像鸟羽,依次排列,赋予建筑腾飞之势。吞吐吸纳,于晨风夕照里,看近看远。童话般,在百年古建上,欲言又止。
   屋檐、梁枋、椽头,不甘平庸,浓妆艳抹,团花锦瑟,荟萃群青。时而浓郁,时而寡淡,时而密集,时而疏朗。各种颜色,济济一堂,彼此尊重,相依相偎,在高端逼仄处,翻卷出波涛似的构图,像一匹匹丝绸,颜色秾丽,华美耀眼,阔气至极。
  
   三
   恭王府,建筑魁梧,也众多,并且,饰品缤纷。
   银安殿,王府建筑之魂。站在二进门后,很是夺人眼球。它,柱高梁重,彩绘金龙。葆光室,天花板和横梁上,花草连生,祥云衬托。乐道堂,室内梁架上,包袱锦地,金凤熠熠,华丽得让人词穷。
   锡晋斋,和绅寝宫。它,月台宽大,52根,树龄200岁,直径46厘米金丝楠木圆柱,在前后出廊上顶天立地。蓝天白云,暑气漫漫,楠木柱,不仅拖举出锡晋斋,精美的“凸字造型,让它若一只展翅欲飞的鲲鹏,在清代居室建筑中,高人一筹,惊世骇俗。也拖举给游人荫凉意境。
   我第一次见到裹了绿衣的楠木,尽管这不是它的本来面目,但却让我如此迷恋,迷恋它代表皇家文化符号的象征,贪恋它送给我遮阳送荫的爽朗。我环抱楠木,仰头,看那空间奇巧的屋顶,虚实相生,互相帮衬,曲折婉转,创设出山一层水一层,柳暗又花明意境。是在暗示坎坷曲折人生?还是寓意和绅巧舌如簧,手段高明?
   府邸最北,两层,108间房屋的后罩楼,是府邸与花园的屏风。它,穿红戴绿,如舞动的绸,若雨后的虹。游人熙熙,指指点点,说是和绅藏宝楼。
   它,“凹”字形,簸箕样,环罩府邸,收财聚气。我从正面看,前檐出廊,东西横贯,通道长长,长过太阳光线。绕到后面看,后檐青砖灰瓦,挺拔伟岸,什锦砖雕窗,形状各异,令人叹为观止。有人说,楼中奇珍异宝,不计其数,不同窗户内,收藏着不同质地不同种类的财富。不需账本,全在和绅脑中。
   “叮当”一声,清脆悦耳,仿佛藏宝楼上珍珠翡翠不经意间碰击发出的钢音。又依稀听到,夜深人静,和绅悄然入楼,手摸珍宝古玩,玉器翡翠,那得意洋洋的笑声。
   笑声,浑厚,将我叫醒,一老者,边笑边语,“和绅,聪明的笨蛋,这么多财宝,见不得阳光,奢华过及,哪里敢花?只不过是充当一下皇上的临时管家。嘉庆抄家省事,一下收出9亿两白银,填补岌岌可危国库。呵呵,君子爱奢,必须取之有道呀!”话音悠长,在府邸回荡。
  
   四
   王府,宽敞。游人,攘攘。暑热,嚣张。
   四合院,亲切,让我找到儿时感觉。喜欢它“云开闾闔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格局。
   窥视香雪坞,圆圆的月洞门里,独拥一架藤萝,孤独,雅致,素得静心。漫步牡丹院,眼前掠过春末夏初,花开时节动王府生动画面。寻线一路南下,在听雨轩,花木抚疏小天地,送给我愜意。
   竹子院,气派。严整。敞亮。游人几几,像间过的春苗。恰幸,闹中捡拾这份幽静。我在亭台小坐,小院四角,翠竹森森,风儿掠过,几枝素竹,晃动一窗疏影,几峰假山,衬出一壁浮雕,宛若一幅恬淡幽静的素描。我痴痴的,陶醉于这份清幽,仿若当年那个福晋。看燕子在屋檐穿梭,看鸟儿在树上东张西望,听戏楼里咿咿呀呀演唱。真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逗留多福轩。“福”,好,不仅和绅家喜欢,平民百姓也喜欢。逢年过节,家家门口贴福,已成规矩。只不过,和绅财粗,善于联想,他让“蝙蝠”这一翼手目动物,以画姿爬上一根根廊檐,希望福源不断,福气缠绵。
   我站在多福轩月台,看一架藤萝,在灰色筒瓦,垂脊带兽的院落里,茎蔓蜿蜒,盘绕棚架。藤萝上了年纪,它躯干黑暗,枝杈间积满茫然与空蒙。那紫穗满垂,翠羽般的绿叶,应该曾经装饰了和绅儿子、乾隆女婿丰绅殷德居所的每一个黄昏。
   天上的云,拼命翻涌,地上的热,又低又疯。200岁的藤,与后羿留下的阳,在我眼中,一起舞蹈。豆荚果,身体瓷实,悬挂枝间,承接哗啦啦的阳光。那弯月一样的姿态,风采照人,深得游人喜爱,和我的喜爱。没忍住,窃下一棵,似把月牙捧在手里,欣赏的满足混杂占有的喜悦,还不彻底,“咔嚓、咔嚓”,将深情和厚爱,装入手机,也把自己装入画里。
   多福轩,主人走了,藤萝还在,还在陪着老院老房老故事。度风,度雨,度骄阳。度着时间,也度着自己。人,真活不过一株藤。
  
   五
   恭王府,不仅府邸,堂皇宽厚。花园,也在不遗余力地炫耀自己的气派和地位。
   花园正门,洛可可风格。白色墙体,门外题“静含太古”,门内题“秀挹恒春”。拱形石券门上,雕花垂枝。枝,悠长,像笔,在长风巨浪中,抒发对“静”与“秀”的追求。
   亭台楼阁,流水池塘,幽幽曲径,草木疯狂,山石垒垒,是王府理所当然的园林景致。
   然而,仅此不够。还要“福”气蔓延。园子有厅,十余间房相连,前廊后厦,前挺后撅,高低有别的屋顶,忽闪闪,若蝙蝠展翅,雅名“福厅”。
   厅前有池,以青石围沏,似蝙蝠休憩地面,雅意“福”池。
   池边榆树环绕,榆条修长,探入池角,也想品尝福池寓意。喝了“福水”的榆树,每到春夏之交,状似铜钱的榆荚儿,一串串,一吐噜,如摇曳的风铃,敲打王府。遥想,春风一来,四月的天,别人看风沙,王府钱儿洒。哗啦啦,哗啦啦,福池里盛开福“钱”满盈景象。
   一只雀,带着光,翩然而至,落在池石上。在众目睽睽中,跳上,跳下,看人,照水。在游人的审视里,神韵盎然。不禁暗自称奇,王府的雀,真见过世面。
   更称奇的是,滴翠岩,假山下,秘云洞中,藏着“福碑”。
   蝉,蹲守高枝,不知疲倦的“知了——知了——”,似要把福碑”故事炫耀:和绅,饱读诗书,熟悉玄学,精通满汉蒙藏语种。用风水匡定,不仅要让康熙的御“福”曾经拥有,更要让御“福”天长地久。
   嘉庆抄家,发现先皇亲笔写的福,竟然深藏和绅家的秘云洞中,且自诩“洞天福地”。龙颜大怒,大胆奴才,把福拿来。和绅狡猾,早让福碑身上顶着几千块太湖石砌成的龙。龙,正好盘在京城龙脉之上,福碑,恰好位居龙脉正中。龙脉,就像女人有孕,动了胎气,孩子不保。动了龙脉,折了福气,江山动摇。无奈的嘉庆,只好用石,把福封存,让福暗无天日,成为永久的秘密。
   钮祜禄氏和绅,以囚禁式尊重,让福永住府中。体现了一个“优秀官员”对未知的洞见。
   福能重见天日,多亏敬爱的周总理。1962年,总理批示重修恭王府。考古人员,才在秘云洞里发现了寂寂无声163年的福碑。总理欣然命名“中华第一福”。
   俗世之人,当然有俗人之心。沾第一福回家,是凡人向往。
   洞前,游人排起长龙。眼里放射出福字带给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的无限憧憬。我也加入其中,摸福仪式,玄奇的让人心动。
   我走进洞里,见到龙穴中长7.9米的福碑。福碑,距今400年,已然放置成一种稳固的忧郁。灯光昏暗,打在头顶,寂暗的洞穴中,亮出脆弱的金黄。我特虔诚,用双手从上到下隔着玻璃,摸福,也摸到湿,还有凉意。并和其它人一样,将摸了福的手,揣进自己的兜。
   我登上邀月台,凭栏远眺,园子里植物苍翠,在暑热的熏蒸下,愈发翠色欲滴。府邸,似巨人的背影,勾勒出灰暗稳健的轮廓。
   后海,前海,什刹海,簇拥的恭王府,如一轮停泊的老船,站成半个清朝的背影。经230余年风雨洗礼,它沐浴新世纪阳光,已然脱去尊贵身份,发着柔美亮光。只需40元门票,就能进入王府。
   你可以款款而行,轻轻抚摸府邸的木门,木柱,木窗。你可以缓缓而至,柔柔的贴进花园里的一枝,一叶,一花。也可以静静就坐,听风,听雨,听故事,还可以……
   这个时候,宫廷文化,就带着悠长绵软的醇香,淡悠悠沁入你的心房。

共 447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此篇美文,是作者参观恭王府的游记,写作别具一格。恭王府,在北京西城的柳荫街上,最早是大贪官和珅的府邸,也是他建造的。这座宅院,先后有三代府主居住过,被易名为庆王府,恭王府。府邸建筑考究,精美,有气魄,既有皇家庭院的金碧辉煌,也有江南园林的清秀,精巧。房屋建筑宏伟,用料极为考究,庭院、园林的布局,豪华奢侈,尽显皇家王府的风范。“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可见,恭王府非同一般。文章构思精巧,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并融进了历史、建筑、美学知识,让人受益匪浅。文章又语言优美,散文韵味浓郁,格调清新雅致,让人赏心悦目!佳作,编者推荐阅读!【编辑:五十玫瑰】【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0902001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五十玫瑰        2019-09-01 07:28:21
  欣赏美文,感谢老师的分享!
   问好,祝佳作连连!
五十玫瑰
回复1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19-09-03 17:44:33
  谢玫瑰老师编辑!愿秋日璀璨。
回复1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19-09-03 17:44:50
  谢谢!
2 楼        文友:天天天蓝        2019-09-03 11:49:40
  宫廷文化,在大暑时节弥漫着绵软的醇香——欣赏作者精彩文笔,让我们看到了一座古色古香、充满文化气息的建筑。
爱好广泛,待人真诚,追求真理,营造高质量人生。
回复2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19-09-03 17:47:14
  谢留墨!
3 楼        文友:逝水流年        2019-09-04 22:41:49
  品文品人、倾听倾诉,流动的日子多一丝牵挂和思念。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爱,是人世间最美好的相逢,用文字找寻红尘中相同的灵魂。
回复3 楼        文友:绿雨如丝        2019-09-05 08:37:40
  多谢流年社团厚爱。握笔写我心。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