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哦,故乡的皮影调(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哦,故乡的皮影调(散文)


作者:燕山樵叟 布衣,262.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813发表时间:2019-09-01 19:32:38
摘要:少年时期, 冀东皮影广泛流行在故乡,家乡人谁都会唱几句皮影腔。那是村民的业余嗜好。皮影调是我的乡音,载着我的乡愁。

哦!故乡的皮影调
   皮影调是冀东皮影里的各种唱腔。它源远流长,蕴藏着厚重的乡土气息,具有鲜明的地方韵味。
   流传在冀东农村的皮影调,就像故乡大田里的种子,一代代春播,一代代秋收。几十代人世代相传,无论干旱少雨,还是沥涝成灾,植根于乡土的种子,生生不息,从未泯灭。
   少年时期,我不懂皮影腔调的分门别类,只觉得男声无论是生角,还是大角、髯角,其腔调像村东的山,高亢阳刚,让人热血沸腾;女角的唱腔像村南的水,宛转悠扬,让人心生爱怜;唯有丑角,像走街串巷卖艺人耍的猴子,一张嘴,油腔滑调,让人捧腹。唱腔道出妇孺皆知的道理,曲调里厚厚的地方韵味,把庄稼人的心熨得妥帖、舒坦,安详。
   一段皮影调,拖着一条长长的甩腔,袅袅婷婷,像傍晚农家飘出的炊烟,氤氲在山村上空,陶醉了晚秋的山山水水。
   台上演绎着惩恶扬善的天理,人间悲欢离合的轮回;台下乡亲们牵肠挂肚,如醉如痴。
   从悠长的皮影调里,我感觉到父老对世间真善美的崇拜,对公序良俗的期盼。皮影调里有过日子的酸甜苦辣,柴米油盐。世世代代的庄稼人用它取乐,唱它诉苦,借它抒情,靠它发泄……
   皮影调是收藏在游子记忆里的那抹乡愁。是岁月刻在少年心头上的印痕。哪怕是无意中与它邂逅,都会勾起无尽的乡思。那婉转的旋律像旧宅院那长长的丝瓜藤,悄悄地爬满思乡的棚架,无论冬夏,葳蕤依旧。
   还记得当年村边那条小河吗?溪流缓缓,波浪浅浅,月夜下泛起细碎的浪花,那是一位民间皮影艺人刚在上游吟唱了一段皮影调,下游河水里还荡漾着他的回声。
   少年的我,常常在夜静更深的不眠之夜,侧耳倾听邻家窗口飘来的那段咿咿呀呀的皮影调,那里有家乡父老对丰收的憧憬,有对多舛命运的喟叹,还有那声长长的叹息后剧烈的咳嗽与唱腔的不和谐噪声。
   我似乎还记得,赶牛车的老爷爷手里摇着牛绳,和着吱扭吱扭的花轱辘车的歌,唱着悠长的皮影调,一路缓缓走过,洒下一路温馨。我虽然听不出他唱词所云,但是那熟悉的曲调,足以让一颗少年的心迷恋不已,似乎也变得多愁善感起来。
   在秋雨连绵的傍晚,是谁在饭桌上,用筷子敲出一板一眼的节奏,唱着传统曲目《五峰会》里的唱段,那苍凉、凄婉的曲调透过农家薄薄的纸窗,在湿漉漉的街口荡来荡去,引来在老槐树下躲雨的村民阵阵叹息。
   故乡的皮影调,像乡亲们手中的风筝,它带着故乡对游子的问候,从燕山岭上吹来,吹入我的梦乡,融入我的耳畔,抚慰着我的思乡的魂魄。
  
  

共 100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语言优美委婉,抒情自然流畅,行文条理清晰,主题明确集中。少年时期, 冀东皮影广泛流行在故乡,家乡人谁都会唱几句皮影腔。那是村民的业余嗜好。皮影调是我的乡音,载着我的乡愁。皮影调是收藏在游子记忆里的那抹乡愁。是岁月刻在少年心头上的印痕。哪怕是无意中与它邂逅,都会勾起无尽的乡思。那婉转的旋律像旧宅院那长长的丝瓜藤,悄悄地爬满思乡的棚架,无论冬夏,葳蕤依旧。故乡的皮影调,像乡亲们手中的风筝,它带着故乡对游子的问候,从燕山岭上吹来,吹入我的梦乡,融入我的耳畔,抚慰着我的思乡的魂魄。意味深长,耐人寻味,推荐发表。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绿野文学社团,祝福创作愉快,秋日安好。【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燕山樵叟        2019-09-02 07:13:22
  感谢林科老师抬举。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