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楚汉】七律•沂水八景(八首古韵)
七律•沂水八景兼怀杨公
一、东皋晚照
日落三山野气氤,东皋薄暮几回轮。
文峰塔上霞光满,高柳池边宿鸟频。
欲约清风临照水,相携雅士醉红尘。
杨公坐处长松立,灯火阑珊梦里人。
注:1、东皋,现建有东皋公园,位于沂水县城
中心,因沂水八景之一东皋晚照而得名.2、文峰
塔位于县城最高点—东皋公园内。3、杨公,明
沂水人,成化5年进士,曾为官山西,以清正
名。后隐居沂水,多有诗集,沂水八景诗今广
为流传。下文杨公同。
二、岜山耸翠
岜山耸翠纪何年,一水长流侧脸前。
鉴影临清偷与约,剪心盟誓默相牵。
五峰隐隐凰身摆,两岸遥遥鼎足连。
忆昔杨公几策杖,醉醒不忘赋诗篇。
注:岜山,县城南5公里处,一侧临沂河,
有东西两岜山。
三、望仙石桥
拱石仙桥何处寻,城南商厦锦楼森。
比邻长路随流水,隔座诗翁弄碧音。
恍惚杨公天上客,萧疏鹤发出尘心。
千年传说终成幻,日暮东风道古今。
注:望仙石桥在鞍子桥以西百米处(原刘南宅
后墙外,现已开发商业区),今已无存。
四、织女仙洞
沂水源头险峻多,大贤山麓说仙娥。
纤纤素手连机杼,脉脉痴情对汉河。
雀燕双飞添别恨,花容愁损任蹉跎。
人间天上同风雨,织锦耕田梦里歌。
五、龙池浸月
经年传说起沂流,百尺龙泉几度秋。
谁幸清波呈玉影,应怜素女惜吴钩。
数桥飞架连两岸,双路随堤伴绿洲。
古迹早从风月去,琼田日暖睡沙鸥。
注:1、龙池在县城西原沂河木桥(80年代拆除)
西头北边。清代,每月十五日,月明风清之夜,
明月照池,玉影共随,故称“龙池浸月”。
今已无存。2、双路,沂河两岸东西滨河路
六、穆陵停雪
穆陵遗迹已无存,南北通衢齐鲁门。
停雪皑皑追忆事,残碑寂寂卧听喧。
三关峻险凌车道,古县荣昌沐国恩。
薄暮凝寒东镇远,砚山风骨傲乾坤。
注:1穆陵关,位于沂水城北马站镇关顶村,为
齐国南疆的一个重要关隘。有诗云
“腊雪曾经六月看”,故称“穆陵停雪”2三关
指大关、小关、穆陵关,古为齐南疆三防线。
3东镇,沂山又称东镇。4砚山,穆陵关坐落
于古砚山。
七、闵仲书院
杨公足迹经行处,鲁莒春秋歃血台。
磨剑石边思二子,晒书旗侧忆颜回。
人游圣地颓垣立,我到松山怅惘堆。
西寺几时香火断,浮来名属费量猜。
注:1闵仲书院,沂水西北部的韩旺镇
(现属沂源县),相传孔子弟子闵子骞和
仲子路曾在此读书,书院内有子路的磨剑石
和闵子的晒书台。明、清在此设有书院,
民国后停办。2松山、浮来都是今闵仲山
的曾用名
八、沂水拖蓝
沂水拖蓝誉美名,渔舟唱晚画中行。
平沙映日闲云散,花柳连堤五色成。
雩舞长河夫子醉,去思惠政庶民迎。
孤帆千里寻东海,浩淼烟波动客情。
注:沂河入夏,水势平槽,百船直行;天晴日
朗,碧空照水,东皋西望,蓝布拽练,蔚为
壮观。是为“沂水拖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