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时髦的母亲(外二首)
母亲十年前就羡慕隔壁老人
住县城,两年前
她也住进县城,现在
我问她感觉怎么样,她不语
半天回答我
这里天亮没有鸡叫,看不见后面那座山
我一肚子话都烂了,出门总是带着钥匙
早上吃不到土灶蒸的红薯
在家里
冬天太阳在门口,从出山晒到落山
吃不完的菜还送给别人
我也半天不语,在想
她和那一代人一样
习惯把幸福放在远方眺望
她也有一把捂得再热
却打不开乡愁的钥匙
南瓜
秋天的叶子,飘进冬里
在地下像天上的白,时卷时舒
想怎样挤在一起更温暖些
墙角一棵南瓜仍在开花
一些小南瓜不管不顾的长着
那些叶子只剩下碗口大小是活的
露出的藤蔓纵横交错,像一双
布满青筋的手,这样
一直守候着冰雪来的一天
这让我想象一个老人
正在萎缩的身体,和背上也跟着
萎缩的锄锄
石碧禅寺
方丈禅院一池水
有一群不怕人的金鱼
中间一座山
一座没人敢去攀登的山
池水没海的蓝,没黄河的黄
也没枫林牛湖的碧
却有仙岛湖的灵透,谁俯过脸去
很清楚的地看见自己
【编者按】第一首描写身边存在的亲情,先利用铺垫动词“羡慕”,往往没有亲身经历的,会有主观上的错误判断,一旦亲身经历过,尤其是对一个上年纪易恋旧的老人而言,会产生鲜明的、细节的对比,正如作者所说的:鸡叫、后山、没人唠嗑、无需锁门,充分体现了作者的观察力和记忆。紧跟其后,作者又将一代人的性格做了总结,从来就是给予子女得多,不要求什么回报,而且越是老人,越是心系故土,从未遗忘。第二首写的实物,无论从引语的季节以及温度的逐渐下降,温暖会一点点消失。而主角南瓜细节描述合情合理,想象到位,再到老人的喻象,不着繁冗,透露真谛。第三首,作者虽只写了池水,但利用灵透二字,比喻此寺庙的最大特点,多了一些禅意,少了一些凡间都市的喧哗,甚至喧哗里的得意忘形和唏嘘。感谢投稿菊韵,期待新的精彩!【编辑:烟花那么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