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江南烟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江南散文】总有一些人要先走

精品 【江南散文】总有一些人要先走


作者:浅泠 进士,8389.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10发表时间:2010-01-22 21:35:49

生命里总会有一些人要先我们离去!
   ——题记
   邻家又有人老去了,远远的就听见道士荒腔走板的哼唱吟哦,反正也不会有人去细听,那些如今沦落到只为丧葬服务的道爷们,便可以自顾自的哼着即兴编的词句,也或者那些哼唱原是有韵有词的,只是不断的重复演习了千万遍,所以悲伤不再,只剩下一些絮叨的躯壳。
   其实生而为人又何尝不是如此,逝去总是令人悲伤,但因为看惯了太多的生死便能坦然以对了,不是木然只是因为看透这自然的循环。
   时常的,我还会想起那些在我的生命中存在过,现时已经先行离去的生命,他们留给了我一些难忘的回忆。
   【小爷】
   严格的说,小爷他只是我祖父的堂兄弟,不是我直系的祖父,只是与我出自同一个家族的旁系长者,但他又确乎的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一些痕迹。
   小爷是“幺太”(幺房的曾祖)的幼子,听奶奶说,我的这个“幺太”命运比石头还要硬,他的第一任妻子和儿子双双病逝时,他才三十多岁;他的第二任妻子是个头发雪白的妇人,后来白妇人诞下一子,一如其母毛发如雪,他就是小爷的长兄,白发叔爷长到三十岁上下就病逝了,白妇人跟着“幺太”的日子也不长,等她诞下第二个白发孩儿时,白妇人的父亲便认为极其不祥,残忍又愚昧的将孩子溺杀了,白妇人由此病倒不久就离开人世。
   其实,这不过是一种遗传性的白化病,却因为当时的先人们无知而酿此惨剧,实在令人唏嘘感叹。当然,这些轶闻不会记录进家谱里,家谱里只简单的记录着“幺太”与他的几任妻子和成年的孩子的名姓,溺杀白发婴的故事是奶奶转述于我的,一段她生命中恐怖至极的记忆。
   小爷是“幺太”第三任妻子生的,其时“幺太”已局中年,他的第三任妻子是个新寡的妇人,嫁给“幺太”时还带着与先夫生育的几个异姓女儿,小爷是那妇人过门后生下的唯一的孩子。
   小爷与我的父亲年龄相若,但或许是因为他总是不苟言笑的样子,因此才让人觉得特别的不易亲近,别说我们就是我父亲见了他,也总是规规矩矩的管小自己一岁的小爷叫叔。
   小爷是个好木工把式,做事认真的他在故乡享有很好的口碑,他做工的时候决计不会偷懒,手头的功夫也是做得极认真,所以他总有做不完的木工活,往往是这家还没有做完,那家又来相邀了。
   小爷身体不好常年的风湿痛,加上做木工职业的缘固总是周身酸痛,他一年到头在家的日子就是养病的日子,若非病得不能动,他是没时间在家休息的。
   但即便是在家他也不闲着,他总是研究一些新式新款的木器家具,得闲了便在家里自己捉磨试造,他总是家乡所有木匠里,最早会做一些新款式家具的木工师傅。
   我和家里所有的小孩一样,从小就害怕小爷的严历,深怕他会对着我立起浓黑的双眉、瞪大幽黑的眼眸,所以幼时见他从我家门路过,我都会小心的藏起,生怕被他瞧见了会惹来斥责,多数时他也不理只装做没看见似的走开。
   到我小学五年级那年,家里已经积下了不少的书籍课本,我央求母亲帮我做一张书桌,母亲约了好久才把小爷请到家里,除了给我做书桌还顺带的做了几样实用的家具。
   做工的间隙小爷问我有没有书本可看?我怯怯的把从表姐家淘来的连环画版的《红楼梦》拿给他,小爷接过画本翻了翻,然后问我:“你能看懂这书嘛?”
   我先是用力的点点头,随即又摇摇头说:“我有的字不会认,能看懂一些,有的也看不大懂!”我怕被小爷骂,据说他骂人时比不说话时还凶,就老老实实的回答他的话,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我发现他原本严历幽深的黑眸,变得比往日柔和了些。
   听了我的回答他罕见的对我笑了笑说了声:“好!”
   我不知道他说这个“好”是什么意思?但打那之后,我发现小爷其实也并不如我想像的那样的凶恶,他偶尔也会在路过我家门口时对我笑笑,或者我上学路上遇到他时,他还会问我学了什么?我想小爷其实不凶,只是不大爱说话罢了。
   再后来我大一点上中学了,自己也收藏了一些外国的文学小说读本,小爷偶尔还会来我这里找书看,当然他也会把我领去他家,从他的那些硕大的木箱子里拿他珍藏的《济公传》、《三侠五义》、《天雨花》、《隋唐》之类的典籍给我看。
   听小爷说家族里传承了几百年的族谱在文革时毁于一旦,上面记载着数百年前我们家族的先人,从祖地南迁至此的所有事迹,他一直想重修旧谱奈何旧稿难寻。
   后来在做教师的大伯的极力倡导下,家里的族老们潜心回忆了一些自己知道的关于先人的往事,由大伯和小爷主持收集终于将族谱重修。
   大伯收集的是现存世的所有族人的资料,上索到一些已离世的先人的资料则由小爷负责收集,我那时最爱做的事就是天天跟在小爷身后,四处找族中的族老们搜古觅奇,小爷把族老们述说的所有故事都一一记录。
   后来,家谱定稿时只是初稿,简单到只列示了族人的出生年月和姓名,小爷收集的资料大部分便闲置不用了,但小爷还是没舍得丢掉,他跟我说:“这些资料现时或者没用,留着以后可以用的,还可以把族谱再丰富丰富,修得如同一本家族史,你也可以试着记录一些自己知道的。”
   可惜几年后小爷死于一场意外,在给人建房时他失足从房屋上跌落,经救治无效死亡,虽然我后来再次获准去翻阅小爷生前的藏书箱,但当时小爷记录下的那些草稿,却始终是遍寻不着。
   至今小爷已逝去十余年了,当时口述这些故事的族老们多已做古,尚存人世的也已然老迈糊涂了,再难忆起当年的那些故事,那些先人的故事便只能随着小爷的逝去永埋地底了。
   【姨父】
   我有两位性格迥异的姨父,二姨父严肃而不苟言笑,大姨父却极慈祥而喜言语,两位姨父待我们都极好,方式却大不一样,二姨父会把好吃的好玩的默默的留给我们,大姨父却总是对我们不吝言辞。
   虽然是都是极慈祥的人,但幼时我们不懂,便只顾接近亲切大姨父,大姨父的脑袋就一个民间故事的藏宝箱,只要他一开口,他就会成为所有孩子的地心引力。
   他总是有说不完的故事传说,他能把那些故事讲得栩栩如生,总是能让我们一邦猴孩儿跟着他的故事起伏不定,在我们心里大姨父就是最好的故事书。
   与其说大姨父是个读过书的农民,倒不如说他是个会插田的艺人,每年过年时他就会约了他的同伴,带着他的三盘鼓去挨家挨户的献艺,他会边敲打着三盘鼓,边婉转的说唱着那些故事,他的同伴还会在一旁,把用彩布条镶得好看的小木头棍,向空中不断的抛掷又不断的接住,反正五六根小棍会在他们手里会不断的上下翻飞,舞蹈般煞是好看。
   大姨父他们那会卖艺,可不比现在街头那些扯着破嗓唱两句流行歌曲讨钱的那些人,难听不说哼来唱去就那么几句辞;大姨父他们是真正的民间艺人,一则小故事就能唱得百转千回引人入胜,还有让人应接不暇的杂耍可看,人们往往是看了杂耍就忘了听唱辞,听得了唱辞又忽略了杂耍,而大姨父他们绝计不会在一家唱两次,任你给再多的钱也不能坏了规矩。
   人们要想再听听唱辞或者再看一遍杂耍,就只好跟着他们去往下一家,却发现到了下一家那故事又从《薛丁山征西》变成了《樊梨花排山倒海》了,杂耍的木棍这会子也变成了翻飞的铜铃铛,如是人们只好继续跟着,这样演出就越来壮观了。
   我那时还小,尚不懂得欣赏那些民间的艺术,也不知道大姨父深厚的功底源自他出生剧团的父亲,我只是一味的爱听故事,每次见到大姨父就缠着他讲故事,大姨父面目慈祥、性情和蔼,讲起故事来绘声绘色,什么《王宝钏苦守寒窖十八载》啊、什么《断尾龙传奇》啊、什么《义妖传》啊,总之是从民间故事到地方传说,大姨父都能讲得声情并茂。
   可惜大姨父那会儿生不适时,他的父亲被打成右派后他随着父亲回到农村务农,他所有从父亲身上承继的艺术细胞除了过年时在民间表演,便再无施展的舞台。
   大姨父成家后育有二子一女,沉重的家庭负担让他不得不担当更多的俗务,农忙之余他还得外去做工,才五十岁时就身染重疾不久便辞世了。大姨父的后人中,唯有二表哥会讲些故事,但比起大姨父来二表哥的故事不过九牛一毛而已,而且表哥讲起故事来远没有大姨父的精彩,至于大姨父的那些杂耍和三盘鼓的表演,二表哥就一样也没有学会,直此便成绝响。大姨父逝去几年后,不善言辞的二姨父也因病离去。
   【小叔】
   小叔是小爷的长子,当然他也只比我年长几岁,我的记忆中他始终是个不太正常的人,但据父亲讲小叔幼时是极其伶俐的一个孩子,后来因为感染脑膜炎救治不及时,被抽取了骨髓后才捡回一条小命,但自此却落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仅言语吐辞不清,而且四肢无力状似轻度癫痫患者,大约是那一场突然而来的疾病损伤了他的大小脑及部分的神经,我不懂医学也说不清究竟,只是从我的角度来看,他已然不是一个正常人,反而近似弱智。
   他在家里能做的除了自理自己的生活之外,就只有牧牛了,但他却把仅有的一项生存技能发挥到了极致,他不仅能放牧好自己的牛,他还能揽下村子里所有人家的牛,并将牛群管理得服服帖帖。
   每天早晚都是他牧牛的时间,除此之外他还喜欢听收音机,早年是听小爷的收音机,但四肢不灵敏的他时常会摔坏小爷的收音机,小爷生气的瞪大眼立起眉后,他就不敢再去摆弄小爷的收音机了。
   村里懒惰的年青人嫌牧牛累得慌,觉得不如去茶馆打点小牌来得自在,就和小叔商量央他帮忙放牛,小叔早前也会帮人牧牛,但他是有选择而无偿的,他喜欢的、对他好的人他就帮着放,遇上对他不好的常捉弄他的人,他就死都不肯了。
   遇到这些央他放牛的人中有他不待见的,他就不肯帮忙,说是要收钱才给人家放牛,不想人家还真给了他几毛几角的零票,那之后他倒是创出了一条财路,一天能挣上好几块钱。
   我在镇上读中学那会儿,他还给过我十来块钱,央我帮他买过一台收音机。得到自己挣钱买的收音机后,他喜得跟什么似的,只是没过多久他就又摔坏了,后来我上班了,见他喜欢就又给他买过几次收音机,他却不要我新买的,只要我用过的旧收音机,我问起缘由他含含混混的说:“好的摔乱,旧的好些!”
   我知道他的意思,他是说新的他反正也会不小心摔坏,倒不如拿旧的摔坏了也不会心痛。其实一台新的收音机也不过十几块钱不值什么的,但这仅有的一个会发声的小匣子,却是他牧牛的那些寂寞漫长的岁月里唯一的陪伴。
   小叔和姐姐年纪相当,他很喜欢我姐姐的孩子,夏天我的外甥来我家度夏时,小叔会跑到村里的小卖部买冰棍给他吃,至于别的孩子,这样的待遇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小叔虽然从小患过病,但后来却一直身体健康,所以他二十九岁那年突然辞世时,我还是觉得很意外,当时我在外工作,听到爸爸在电话里说起小叔过世了,还以为是一句玩笑话,听父亲说起他的死因时,才相信那是真的。
   当时村里有户人家盖新房,小叔的幼弟已经外去打工了,乡邻家拆除旧房时小叔和小奶都去帮忙,其实,没人指望小叔能帮上多大的忙,他去帮忙不过是聊胜于无,有时他甚至会帮倒忙,他去了是他的一份心意,也没有人拂他的意了。
   那天却发生了一点小意外,那家房主人家里的几百块现金遗失了,不知是谁说了句小叔去过那里,就有人疑心说会不会是小叔拿了钱?屋主人便去问小叔,若是被疑的是别人屋主人旦不会去问,只是因为被疑的人是小叔,所以屋主人觉得问问也无妨,在邻里们的心目中小叔就是个小孩子,即便做错事也是值得谅解,却不知小叔虽然心性似孩儿,但确实是个成年人了,他也有他的自尊。
   小叔听到问询便极力的想说明自己没有拿钱,但语言功能残缺的他,也只能是含糊不清的发誓说:“我没拿,你们说我拿了,我是进屋过,我没拿!”
   小奶以为是说那话的人亲见小叔拿了钱,见屋主人问起便觉得到羞愧难当,就开始骂小叔要他拿出钱来还与人家,小叔又羞又急跑开了,也不知他在那里寻到了一个空的农药瓶,他把残留着农药的瓶子兑了水,拿到众人面前说:“我没拿,你们不信,我死给你们看!”
   说毕便将水与农药的混合物一饮而尽,众人这才想到抢下他的瓶子,喝下那液体后他当时没事,自己气恼着跑回了家,众人见他无碍,又见是个用过的空瓶盛的水,便没有放在心上,晚间小奶回家时才发现小叔已经僵死在家里,他就这样惨烈的死去,只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
   小奶哭着寻遍了小叔可能藏钱的角角落落,除了寻得小叔放牛得的一些零币外,始终没有寻到那传说中大面额的钱币。
   —————————————————————————
   生命里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亲人们先我们离去,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或惨烈或淡然,对我们而言逝去的亲人或者会令我们感到深深的惋惜和感叹,有些事我们总是无法左右,有些痛苦我们也必须面对,悲伤总是会有但更多的怀想和感念,生命的河里总会有一些人先走,幸好还有回忆能让曾经的获得永存心底,让生命中美好的东西生生不息。

共 5016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是啊,总有一些人要先走,多少亲人或朋友的故去,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些回忆,我们常会忆起他们的好,他们的每一件事情,都令人回味,没想到文章中小叔的死是这样的结果,为了自己的清白,服毒自尽,看了让人心里酸酸的,可想这样一个残疾人被侮辱得后果,一个人的清白是多么的重要。正如作者所说有些痛苦我们也必须面对,悲伤总是会有但更多的怀想和感念,生命的河里总会有一些人先走,幸好还有回忆能让曾经的获得永存心底,让生命中美好的东西生生不息。看你的文字很感动,我们应该尊重我们身边的人,不要让那些人受到伤害,才对的起我们的良心。问好作者,好文欣赏了。望继续赐稿江南。——竹叶儿【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00125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竹叶儿        2010-01-22 21:36:17
  是啊,总有一些人要先走,多少亲人或朋友的故去,都会给我们留下一些回忆,我们常会忆起他们的好,他们的每一件事情,都令人回味,没想到文章中小叔的死是这样的结果,为了自己的清白,服毒自尽,看了让人心里酸酸的,可想这样一个残疾人被侮辱得后果,一个人的清白是多么的重要。正如作者所说有些痛苦我们也必须面对,悲伤总是会有但更多的怀想和感念,生命的河里总会有一些人先走,幸好还有回忆能让曾经的获得永存心底,让生命中美好的东西生生不息。看你的文字很感动,我们应该尊重我们身边的人,不要让那些人受到伤害,才对的起我们的良心。问好作者,好文欣赏了。望继续赐稿江南。
2 楼        文友:竹叶儿        2010-01-22 21:36:52
  问好了周末快乐!
3 楼        文友:浅泠        2010-01-23 09:06:54
  周末好!
4 楼        文友:天上雪        2010-02-20 13:34:56
  总有一些人要先走,人生如浮萍,世事本无常,生老病死,原是这世上不变的定律,问好作者,很深情真挚的一篇文章,远握,问好,并祝新春快乐!
流云本是天上雪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