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三峡的秋(散文)
一
说起三峡的秋,真是惭愧。生在三峡长在三峡,却从来都没有好好地赏过长江三峡两岸的秋色。忙碌!总是能让人忘记,最初许给自己的那个承诺,回到醉美的三峡腹地后,一定要好好饱览三峡四季之美。
记得认识和了解三峡,那还是在新疆读小学时候。从《话说长江》里,知道自己的家乡原来属于三峡腹地。第一次从电视里,耳闻目睹三峡的风采。再后来,回到家乡云阳已是读初二的秋天。那个浑身上下都刺着艺术字眼的文老师。竟不顾校长的反对,带着全班同学走不寻常之路。读万卷书,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去寻找诗人的足迹。一路乘船而去,甲板就成了我们临时课堂,那一首《早发白帝城》,就这样成了我们今天永久的回忆。船缓缓地前行,并没有见到李白所写的“两岸猿声啼不住”的景象,猿声不但没听见,甚至连个猿的影都没见到。倒是看见了东吴的刘备,托孤给诸葛亮的塑像。历史的沉厚,想象的飞跃,在三峡找到了统一。
看三峡的秋景,最好是过了九月初九,乘坐三峡游轮,不管是顺流还是逆流,游轮的甲板首尾乘风破浪,是看三峡全景最佳的位置,崇山峻岭尽收眼底。三峡的秋一般都是来得比较缓慢,没有北方那种秋脾气,一到节气,风就将秋的世界染成金黄,四季分明。三峡的立秋,甚至到了霜降,白天依然像夏一样炎热,充满不退的激情。高大的树依然还在顽强地坚持着它的绿意,只有那些胫骨比较柔软的小蒿草们,几场秋雨就让它们换上了褐色衣裳,耷拉着脑袋,摇曳在风中。晨曦里的雾,依然还是从江面上腾升,万千条白纱缠绕着山涧。读那么多年的《上邪》,今天才知道“山无棱,天地合”这样的海誓山盟,是真的存在,竟然隐藏在三峡的水中央。山被丝丝缕缕的雾缠绕着,确实已无棱阔。天的倒影与山的倒影,确实重合于长江。因江而别致,因雾气而缥缈,美总是属于某个特定的地方。
二
记得去年专门去巫山峡看红叶,景区专供观光浏览的敞篷车。车上放的是《巫山红叶》歌曲,在那空空的山谷里。嘹亮的歌声,响彻整个山谷,那歌声是格外悠扬。特别是那一句“让我在最美的季节里遇见你,一起看漫山的红叶铺向天际”,马上有一种揪心疼,好像看见曾经路遥的苍茫,呼呼的风掠过耳际。风和景原来是如此协调,如此深邃。一种长相思久不见的远凉,涌向心头。车一直向着神女天路方开去,满目的红叶,气荡山河的气势,涤荡着心胸。原来读了那么多年的《神女赋》竟然倘佯在天路之上。我和闺密搞怪,做了一个接走《神女赋》姿势,将自己的美好定格在巫山峡里。也架着那个矮矮胖胖的楚襄王,我们云阳山与河风光也不赖呀!当然是旅游开心一笑地搞怪啦。我想楚襄王一定也是一个有情怀的帝王,要不怎么会只与神女遥遥相望呢?他们到底有没有爱情不知道。但是今天我们知道巫山峡里,确实有一座跃跃欲飞的神女峰。楚襄王有意,神女无心。神女矗立在一片红叶里,比夏季还有妖娆和妩媚,但依然不缺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历史,在这里,总是令人产生想象的美,增加了景色的厚重感,不是游人特意将自己弄进去,而是历史和风景融为一体的景观有着不可抵挡的魅力。
随着秋的深入,微风轻轻吹起你的碎发,薄薄的凉意穿透你的衣裳。天空也变得瓦朗起来,林荫里蝉鸣的消失,雀鸟也不再呼朋唤友。繁华一夏的山林,终于开始上色了,黄、绿、红、褐是三峡之秋的主打色调。空旷的山谷,除了过车的机动声外,一切都在静候中等待。干枯的落叶,一脚踩下去,在沟壑里格外地嘎嘣脆响,就像踩醒了秋的交响曲。三峡的秋是很公平的,凡事都平分着来。一半是菊黄半山庄,一半红叶满山坡。一半是沉甸甸的柑橘与柿子,一半是桂花飘香。一半是落叶梧桐秋先色,一半是木芙蓉花儿开,还有一半是芭茅絮在风中乱飞扬。这样的一个秋,三峡自然就少了北方秋的萧瑟。一半一半,我的心被包裹得满满的,美都快要溢出来了。
特别是巴峽穿巫溪这一段的秋!秋,总是喜欢和夏缠绵,一直要缠绵到立冬前夕才肯放手。即使有时候是一夜的雨,早上的棉袄下午的短装。这个样子好比川剧变脸,翻脸比翻书还要快。但大多数时间更像更年期的妇女,忽冷忽热。三峡的秋,古怪的脾气不是一点点的坏。三峡平湖后,更是这样的一个德性。
真正的美景总是富于特点的,是要变幻着风姿让人吃惊,让人陶醉。
三
游三峡的秋,适合两人到三人一起游看,人多了,有可能错过巫峡的幽深与秀丽还有险滩的惊心动魄。(高峡平湖后,基本没有了从前的险滩,自然就少了从前的那份惊心动魄,多了一份平湖似镜。)人少了,秋梦太深。黄叶簌簌地落着,怕是一念把落叶归纳为,暮秋的深沉,人一旦深沉便失去了秋思的轻灵。喜欢那些眼目里带有灵性诗意的女子,哪怕是满含悲秋的离殇。落叶纷飞木已枯,她们会把“枯”字,想成是禅意。最喜李商隐那一句“留得枯荷听雨声”,这里的秋菏,你敢悲秋!人也是蛮奇怪的,看古画是一定要看带“枯”的才敢欢喜,古画只有枯才更有中国的韵味。三峡腹地是一个不适合悲秋地方,是一个有着古意苍穹韵味的三峡。善变的——三峡秋,秋“枯”!能让人常常想起一个久远故事。三峡的秋与长江,总是能留给诗人、作家和画家一些写意想象。平仄有韵,是一个适合抒情的三峡。气韵生动的秋,荣即是枯,枯即是荣。而不是像北方的秋一撸到底,除了萧瑟依然还是萧瑟,连一点念想都来不及收藏。
我爱三峡的秋,一个诗意遍地的三峡。
也曾于2012年秋天游览三峡,惊叹于景色之优美,历史之厚重,女子之秀丽。却因步履匆匆,只留下只言片语。今日读了您的秋,沉醉其中,当是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