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摸秋(散文外一篇)

精品 【晓荷】摸秋(散文外一篇)


作者:吴传银 白丁,58.6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2248发表时间:2019-10-03 18:21:12

摸秋
   时至仲秋,曼妙的清辉笼罩着大地,皎洁的月色把夜空渲染成鱼肚白。几个懵懵懂懂的生瓜蛋儿蹑手蹑脚,跌跌撞撞在石榴丛中、枣树底下、花生地头、山芋垄上、豆角田边……逡巡。他们时而站起,时而蹲下,像是在摸索着什么?找寻着什么?似有成果时,时时发出“呵呵”狡笑,然后不问土不土,泥不泥的,把收获拿在手里搓一搓,放在衣服上擦一擦,送进嘴里就啃,只要能吃的,摸到啥吃啥,甚至连皮带壳,狼吞虎咽,脸上露出满足的、惬意的憨笑。
   这幅活色生香的画面,是我童年家乡秋收夜晚发生的真实画面,“摸秋”作为当时缺吃少穿孩童心向往之的乐事盛行于我的故乡。可能那个头最矮,年龄最小,整夜东跳西窜四里八下撒欢儿,啥也干不了,嘛也摸不到,只收获“乐”的那个小不点就是我自己。
   在故乡,不劳而获,小偷小摸,东摘葫芦、西拿瓢的是最令乡亲们痛恨和不耻的人和事。“从小偷针,长大偷金”是从小父母耳提面命,整天咬耳朵根子教的话。穷不怕、饿不怕,就怕没有囊子(家乡土话,即志气),别人家的东西再金贵是人家的,不经过许可,绝不能动人家的半分半毫,即使人家应允了,也不能轻易就拿,倘若偶尔冒犯了,再手善的父母也会大发虎威,下狠手惩治自己的娃了。
   但是时序到了中秋节前后几天,情形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摸秋”作为不知道哪一代传下来的习俗在我的家乡延续着、蔓延着,也为我们当年乏善可陈的童年时光添趣增。
   你看隔壁疼人的二大妈收枣时故意把结的最低的、最大的枣儿丢下,慈祥的刘奶奶在石榴丛中留下几个小碗口般金黄色的石榴,光溜水滑的菊花嫂子家柿树上挂着像一盏盏小红灯笼般熟透的柿子,好像专为孩子们“摸秋”预留的,至于遍地的花生、满垄的山芋、漫山遍野的苞米……那还用提么?
   中秋夜晚,明晃晃的月光下,顽皮的孩子三五成群卸下被父母管束一年的身心,交头接耳,协商着“摸秋”的大计。大人们拎着明白装糊涂,瞧着孩子们把自己故意留下的彤红的大枣、金黄的石榴、熟透的甜柿……收入囊中,总是会心一笑。孩子们尽情享受着一年一度的“摸秋”好时光,悠在其中,乐在其中。摸到摸不到那有个啥?有乐了就行了呗。
   在家乡朴实的农人眼中,“摸秋”不为偷,不是丑事,而是趣事、乐事,是浑身洋溢着活力的喜庆事儿,是为一年因贫穷缺吃少喝更谈不上零食儿的孩童们设置的解馋借口,是勤劳善良的乡亲和众人一道分享用汗水换来的劳动成果,共同分享丰收喜悦的一种方式。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荣,缺吃少喝早就成了没影的事,而今在故乡满树的果子没人看护,没人采摘早已成了稀松平常事儿。如今的孩子们吃着巧克力,啃着肯德基,哪能体会“摸秋”这样的乐事,而我们这一代不管时光怎样变迁,社会怎样变化,生活怎样美好,日子过的怎样红火,总也忘不掉这些乡间老习俗。闲暇时,拿来细细咀嚼,慢慢体味,其美好永远镌刻在心间,趣味横生,回味无穷。
  
   撂火把
   大年过后是十五,你瞧!新年燃放鞭炮的余烟未尽,接踵而至的就是元霄。皖东家乡的习俗不仅是耍龙灯、划旱船、踩高跷、舞狮子……那些能上得了台面儿的东西。正经地说,最吸引农家孩子们眼球的可能要算正月十五撂火把了。
   儿时,农村贫瘠,交通闭塞,文化落后。平常吃喝都成问题,那还谈的上什么娱乐?大人们举止稳重还能耐得住寂寞,猴头猴脑的小孩子可就不行了,他们童心未泯,天性活泼,哪里能绷得住?只要有一丁儿快活取乐的机会,总会紧抓着不放。
   那不,正月十五晚饭一过,急不可耐的孩儿们潮水般地从四面八方汇集到生产队的大晒场上、干涸的大水塘中、白日喧嚣夜晩寂静的乡场上、村庄附近荒草滩上……手里攥着平日里处心积虑积攒下来的扫帚头儿、柴火棒儿、秫秸捆儿、芦苇杆儿、个别胆大的孩子还从家里偷来家里平日点灯都舍不得用的煤油、柴油淋在上面助燃。(被家里大人发现了少不了落下一顿好打)当头的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从生产队稻草堆里“偷”来几大捆干草,一字排开,作为引火基地。一堆草旁守着一个孩子,手拿火柴,随时准备点火。一切准备就绪,“孩子王”二蛋子一本正经地发出指令,“一、二、三、点火”,顿时“嚓、嚓、嚓”火柴声响成一片,成堆干燥蓬松散发着清香味儿的稻草瞬间被点燃,霎时,火光冲天,映红了半边天。欢快的孩子们蹦啊、跳啊、疯啊、笑啊,四里八下撒欢儿。把自制的火具伸向火堆上点燃,迎风吹旺。众多火把共同闪耀着,就像点缀在广袤大地上的颗颗繁星,闪闪发亮,熠熠生辉。
   孩子们高举火把被二蛋子有秩序地分成五组,中间一组,东西南北各一组。二蛋居中,众星拱月般地分散开来。把手中的火把次第的抛向天空,一边奋力掷抛,一边欢快地吆喝:“撂火把了、撂火把了”“往(家乡土语‘向’的意思)东撂,结冬瓜;往南撂,结南瓜;往西撂,结西瓜;往北撂,结北瓜(家乡叫生瓜);往中撂,结倭瓜”,场面如烈火灼油,热烈异常。孩子们小脸被火光映的红彤彤的,个个活蹦乱跳的,透着酣畅的兴奋,闪着灵动的身影,哪还能见到平日里愁眉苦脸的倒霉相,邋里邋遢的脏模样?
   溯根求源,家乡的撂火把风俗可能源于上古时代就有的“火把节”,是古代人们在科技不发达,无力对抗自然,庄稼遭遇病灾虫害侵袭时手持火把驱赶虫兽,希冀减少损失,祈祷丰收的一种活动方式。随着时代变迁,在西南部分少数民族中已经形成连续多天、场景恢弘的“火把节”盛典,而在我家乡却被演变成一年一度只有一个晚上时间,供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撂火把”游戏。形式虽笨拙,内容也简单,但意味极不寻常。在那个缺吃少穿“瓜菜代”的年代,它成为我们这些不谙世事的顽童们祈祷粮食丰收、盼望吃饱穿暖最美好的愿景。

共 2271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文章的第一章节的“摸秋”写得特别富有乡土气息和意境,作者将当地“摸秋”的习俗描述得非常生动有趣。“摸秋”收获的不仅仅是那些果实,更是收获的乐趣,更有邻里和睦的那份温暖,令人触动。在“撂火把”章节,“撂火把”是正月十五的一项欢庆习俗。作者详述了撂火把的过程和热闹场景,撂火把形式虽笨拙,内容也简单,但意味极不寻常。它寄托着祈祷粮食丰收、盼望吃饱穿暖最美好的愿景。两篇精致短巧的作品,佳作推荐赏阅。【编辑:叶华君】【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005001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叶华君        2019-10-03 18:23:18
  两篇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让读者对摸秋、祈祷粮食丰收、撂火把两个习俗都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感知和认识。问好作者,感谢赐稿晓荷,期待更多精彩。
叶华君,成都市作协会员,东部新区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我有一颗善感而质朴的心,我爱我的家乡我的亲人!QQ1052430610
回复1 楼        文友:吴传银        2019-10-03 20:08:09
  感谢编辑提供平台!!!
2 楼        文友:吴传银        2019-10-03 20:11:10
  作为乡音乡情系列的两个短篇,是我比较钟爱的早期习作,其目标是文字更灵比,感情更炽烈!!!
3 楼        文友:吴传银        2019-10-04 08:26:11
  摸秋,撂火把是我儿时的乐事,在现今这娱乐至死的时代,尤显得特立独行,感恩家乡,感恩乡亲!!!
4 楼        文友:吴传银        2019-10-05 19:58:41
  喜欢空灵的文字,清幽的意念!!!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