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中国故事】格瑞特,一个共产党员的爱民情怀(征文·散文)
一、临危受命,不负重托
他,曾在部队革命大熔炉锤炼十多年;他,曾在烟厂做中层领导近二十载;他,也曾买断工龄自主创业七八年。2010年退了休的林贤,因着品格优秀、能力卓越被镇党委选中,返乡担起东院头村党支部书记的重任。
不是没有顾虑,那时的村里已八年没有正常班子的领导,党的政策无法上传下达,村民们远离了外界,各自为战,成为了一盘散沙。村容村貌不堪目睹,集体账上负债累累。
亲朋好友纷纷劝他,你两口子都退休了,唯一的女儿又那么有出息,不愁吃不愁穿的,干嘛非得去趟这个浑水?
面对重重阻拦,这个1977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入党誓言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铮铮誓词,已深深融入了他的骨髓。怀揣着对家乡父老的挚爱,他义无反顾,奔往东院头村。
二、治脏治乱,凝聚民心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东院头村曾是红旗村,历经数年散涣,良好的基础消耗殆尽,村容村貌脏乱不堪。
上任伊始,林贤决定从治理村西的河道入手。这条穿村而过的河流,倾倒了村民生活制造的所有垃圾,垃圾堆得甚至超过河沿。一到炎夏,苍蝇乱飞,蚊子狂舞,成了臭气熏人的脏水沟。肮脏的臭水下渗,污染了水源,使周围百姓饮水清洁也成了问题。
林贤与党员干部带领村民苦干一周,清理河道1000多米,挖出垃圾二百五十多车。近三千方的垃圾被清理了,河道干净了。但还须解决河道清洁的长期维持问题,保证村民不再乱倒垃圾,于是设立了4个垃圾箱,安排专人负责清理。
100多米宽的河面没桥,夏季发水,寒冬结冰,村民要到河对岸去需绕行甚远,出行很不方便;而且村里街道全是土路,刮风时尘土飞扬,下雨天两脚泥泞。村“两委”成员深入群众,广泛征求意见,最终确定了修建漫水桥,改造村路等项目。
修桥,是东院头村几代人的梦想。这一工程顺应了民意,经工程技术人员勘测评估,建桥需资金近50万元。贫穷的村委拿不出一分钱,资金哪里来?身为书记的林贤一马当先,慷慨解囊,捐出2万元,并要求在外工作的亲人每人捐款三千。他的带头作用极大鼓舞了村民,大家积极响应,不拘多寡,倾心尽力,一位八旬老人按村里规定是无需捐款的,听说修桥,颤颤巍巍地送来100元,执意让村委收下不可。因着民心所向,三天捐款就高达十三万。
民心齐泰山移,一项项惠民工程陆续完工。三万多平米街路硬化起来了,数公里进山的路整修好了,3公里高标准进村水泥路铺设完毕;水塘进行了清淤加固,水渠得到整修。村民吃上了干净水,村北水库得到加固,老旧电路被更新改造……平均每年投入工程资金达100多万元,而资金的来源,除了向上级争取点,就是群众捐助,而林贤个人出资就高达数百万元。
出言循正理,行事合民心。林贤带领的东院头党支部,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做到民有所求,我必有应。曾经有一个党员不无担心地问,林书记你干完三年不干了,村里怎么办?能不能再接着干十五年?忧虑的话语中透露着百姓对林贤的衷心爱戴和拥护。
我曾笑问:“林书记,从城市到农村,为家乡出力掏钱,你家嫂子支持吗?”他说,开始为村里掏钱,是偷着从家里拿出来的。“那背着嫂子你偷着拿给村里多少钱?”他一脸坦然,五六百万吧。“嫂子啥态度?”他轻松答曰,开始知道了不高兴,慢慢就习惯了。
好一个“慢慢就习惯了”!数百万资金,为集体无偿垫付,而她却习惯了,正是贤良妻子的支持,才让林贤毫无牵挂地去付出,树立起了共产党员在群众中的光辉形象。
三、立足现实,为民谋利
年轻人都跑到了城里谋生,即使挣不到钱,花着父母的也不愿回农村。村里留下的都是年纪大的,五十到七十岁年龄段竟成了劳动主力。当他们渐渐老迈体弱,村子将如何发展?居安思危,林贤这个有着近四十年党龄的老党员,用心学习党的新政策,开启了“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的宏伟工程。
在镇党委政府组织下,林贤走出山城,到外地参观学习。外地的经验,开拓了他的视野。结合村里实际,他决定成立土地股份制合作社。
土地就是老百姓的命脉啊,土地入股,确实关系到全体村民的切身利益,他们会愿意吗?林贤与党支部一个月内召开了“两委”会、党员会、村民代表会11次,征询意见,顺利确定发展合作社的新思路。之后不辞辛苦,挨家挨户耐心细致地做工作,发动村民入股。还请来青岛农业大学的专家来村讲课,让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打动村民。寒风凛冽的冬季,在露天台子上的专家深入浅出地授课三个多小时,村民无人离开,因合作社的好处深入人心。
合理采纳村民的众多建议,2012年11月底,林贤带领党支部创新地建立了“烟台格瑞特果品专业合作社”,让农民用土地入股,将好的和孬的土地折合为准确亩,每亩地折合为8000元,1元1股,且按比例吸引现金入股,并规定:无土地者不准现金入股。通过整合资源,集中管理,提高了效率,节省了成本,极大提升了村民种植果园的抗风险能力。林贤说,成立格瑞特,目的就是村民抱团发展,共奔富裕之路。他期待未来的村子里没有富豪,也没有贫民,大家都是富裕户。
数年的不懈努力,合作社稳固发展。2018年,每亩地分红五千元左右,而且村里通过土地、池塘入股增加了集体收入,大大增强了村集体服务农民的能力。每年重阳节,组织七十岁以上老人聚餐,欣赏文艺表演,还给80岁以上老人每年300元的生活补助。建文化广场、篮球场,购置服装、道具、音响等,组建起秧歌队、歌舞队,逢年过节举办各种活动娱乐大家,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年底召开大会表彰先进,进行精神物质奖励……
摸着石头过河,林贤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下人口老龄化农村发展的新道路。而今,合作社基地产的苹果,得到南京认证机构的有机认证,并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去年,合作社生产的优质苹果,成了出口国外商家的抢手货。
说到此,林贤满脸自豪,语调上扬,他不无希冀地畅想,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让格瑞特与世界接轨,让老百姓利益最大化,可吸引越来越多的有文化的年轻人返回家乡,在东院头这片热土大有作为。
四、制度护航,持续发展
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果农利益最大化,这一美好愿景鼓舞着林贤,在追求事业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为合作社保驾护航,他和班子精心制定出严明科学的规章制度。合作社设有理事会,还有监理会。聘任总经理管理生产基地,并严明各种指标进行奖惩。理事会对会员负责,总经理对理事会负责,监理会监督理事会。合作社的财务真正做到公开透明。他举例说,村委会换铝合金门窗,结果被监理会查出多出了两个平方。经反复查证才明了,他去烈属老人家慰问,发现窗棂已腐朽不堪,决定村集体给换新的。结果安装的人忘记单独开票据,导致合作社的账上多出了这两平方,被监理会严格查出。
用发展的观点管理合作社,让制度更合理更人性化。林贤说,合作社进行的是动态管理。如,有的家庭娶妻生子添了人口,允许股份按规定调整加大;有的家里老人去世,就多发一个月的股份分红,然后取消死亡者股份……
凭借睿智的大脑、扎实的作风、无私奉献的精神,林贤带领党支部创造性地建立土地入股合作社,为东院头人勾勒出一幅新农村发展的美好蓝图。可以说,格瑞特的诞生,凝聚着他无数的心血与汗水,彰显了这个优秀共产党员热爱故土、奉献人民的伟大情怀。而今,已年逾花甲身患疾病的他依然坚定地走在了农村改革的前列,无怨无悔地为故乡人民服务,成了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军人物。
格瑞特,“great”的谐音,有着“伟大的事物”之意,也有“很棒”的蕴涵。这个合作社,赢得了省市诸多荣誉,荣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授予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称号,它真的“great(很棒)”!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