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壮丽的“分娩”(散文)
七十年前的一个初夏,历史曾有过一次壮丽的分娩:中国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横扫上虞守敌,直取上虞县城,把红旗插上城楼,浙东上虞获得了解放!
七十年后的今天历史谱写着上虞改革开放的新篇,上虞人民在开拓创新、砥砺奋进中无不将历史的光辉瞬间1949年5月22日铭刻在自己的心坎上!
作为电视人的我一直怀着热切的希望,这就是能有机会把解放上虞的那段历史摄制下来,奉献给广大观众。
然而,弹指一挥间,沧海变桑田,“前村弹洞”今安在?
哦,这汨汨流淌的曹娥江,仿佛正描述着鏖战的当年。
就像长江在为中国革命树碑立传一样,曹娥江也成了上虞解放的历史见证者。
1949年4月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彻底摧毁了蒋家王朝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占领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5月上旬,我南下浙江劲旅又相继歼灭了杭州、绍兴的守敌。
当时国民党京沪杭警备总司令汤恩伯慌忙调兵遣将,急令上虞守军南起章镇、北至崧厦,沿曹娥江东岸布防。敌军强行沉没江上船只,日夜加修防御工事,妄图凭借曹娥江天堑,阻挡我解放大军东进。
为策应我东进大军,坚持在敌后艰苦游击的浙东人民解放军及时发起了攻势作战,于5月7日攻克了四明山重镇梁弄。
由于县城上虞距离梁弄不远,因此上虞守敌惊恐万状,一面据险防守,一面急电求援。
解放梁弄部队乘胜追击,基本肃清了四明山之敌,随即包围了龟缩在上虞城里的敌人。
“那时候,尽管敌军已增兵固守,但我们围城部队人人斗志高昂,个个摩拳擦掌,杀敌信心十足!”原浙东第二游击纵队干部、上虞包围战参与者陈天章离休后定居在宁波,他接受采访时神釆飞扬。
“根椐当时双方阵势和力量对比,我们发起强攻能速战速决围而不攻也能困死敌人,无论怎么个打法,我们都已胜算在握!”陈老绘声绘色追忆着,让听得入迷的我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当年那次围城战,忽然间陈老的神色变得严峻,“问题是上虞是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城,城里不光有负隅顽抗的敌人,更有盼望和平安宁的老百姓,无论是攻坚战还是围困战,都难免毁坏古城、危害百姓啊!”
我急问:“那怎么办?”
“撤!”陈老说着,坚定地一挥手,“为了减少胜利前夕不必要的牺牲和损失,我们只能撤。”见我仍在疑惑,陈老又笑着解释:“我们撤了围,敌人迟早会逃窜;等他们逃出城,我们再张网以待!”
“那样你们没有功劳只有苦劳。”
“什么功劳苦劳的?我们会去计较这些?”陈老神色威严,边拍打自己胸脯边自问自答:“我们是谁?人民子弟兵哩!我们奋斗流血牺牲为了谁?都为老百姓啊!”
陈老带着自信的眼神继续说,我怕听得入了迷。
那次我们在上虞城外撤兵后部队转移到了百甬公路两侧,准备阻击溃逃之敌,迎接解放大军的到来。
5月16日我人民解放军7兵团22军从杭州出发,沿杭甬公路挺进,19日进抵曹娥江西岸的东关、曹娥和道墟一带,与东岸守敌形成对峙态势。当天深夜,我军首长部署了突破曹娥江的作战方案,决定釆用“牛刀宰鸡”战法,即集中优势兵力,对敌江防重点以各个击破。
同时解放军紧急动员群众投入支前,征集了200多条渡江急需的民船。曹娥数百名码头工人和驳运工人积极组织起来,准备好渡江器材,待命配合大军突破天堑。
5月20日晚,强渡曹娥江的战斗打响了!我65师194团首先向百官龙山守敌发起强攻,战斗十分激烈,我3营8连副指导员常有臣和战士邱正富等9名指战员快船冲锋奋不顾身光荣牺牲。
与此同时我65师突击队悄然运动到蒿坝馒头山,选择敌防御弱点,秘密进行武装泅渡,快速占领了东岸滩头阵地,向岸防敌军猛攻,在南穴、橫山头俘获敌人50多名,接着我大部队火速渡江,由南向北侧面攻击外梁湖、百官之敌,百官龙山上顽抗的敌人遭到正面炮击和侧面袭击终于败下阵去。
21日在农历正是小满,这天拂晓驻守百官的敌87军221师663团开始向东溃退,我65师迅猛攻占了百官镇。师前指命预备队一部追歼逃敌,令主力稍事休整做好攻取县城上虞的准备。
在这小满天,我军66师开辟了曹娥江北线战场,在下游的五甲渡以排山倒海之势击溃了国民党上虞县乡镇自卫大队,俘敌170余人,解放了崧厦镇,随后师主力分别向余姚、浒山、宁波挺进。从萧山南下的我21军61师开辟了曹娥江南线战场,以摧枯拉朽之势,击溃敌87军220师一部,攻占了章镇。胜利之师留下部分兵力监视和警戒丰惠守敌,主力继续南进,攻向嵊县、新昌。在这小满天,随着百官、崧厦、章镇三个江防重镇的解放,上虞守敌所倚重的曹娥江防线被撕了个稀巴烂,我东进大军全部渡过了曹娥江!
县城上虞敌人一下陷于孤立无援境地,在我军泰山压顶气势震慑下,守敌已成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纷纷开溜出逃。我65师首长当机立断暂缓攻势,令前锋部队按兵不动就地休整。这“纵敌逃窜、放敌一码"之举,意在防止绝望之敌在城里垂死挣扎,疯狂毁城屠民。
眼看着守军一批批弃城作鸟兽散,上虞城里兵力越来越空虚,国民党上虞县长吴驰湘急得像热锅上蚂蚁团团转,当晚10时许他再也支撑不下去,便带着一伙宫员及其家眷仓皇逃窜。5月22日早晨5时我军65师先遣队进抵古城上虞,宣告县城解放!
为追歼遗逃之敌,我军立即兵分两路,一路出县城东门,经通明、永和向余姚方向进击,一路出县城北门,经横塘往余姚牟山方向追击,追到上虞和余姚两县交界的姜山村时与吴驰湘所率残部交火,残敌难以突围,乖乖缴械投降,吴驰湘等人也束手就擒。
1949年5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上虞城,活捉了吴驰湘,古城男女老少群情欢腾,人民挥舞旗帜,高呼口号,鸣放礼炮,送茶送水,迎接亲人解放军,处处洋溢着军民鱼水情谊。
1949年5月22日是上虞最欢乐、最庄严的日子!历史在这一天给这座千年古城带来天翻地覆的变化。历史在这一天谱写着上虞革命的新乐章!
上虞被完整地从敌人手中夺过来,然后秩序井然地开展接管工作。
……
七十个春秋过去了,曹娥江依然静静地流淌着。
我徘徊在江边,耳畔回荡着渡江战斗激烈的枪炮声、我军嘹亮的冲锋号声和上虞解放的欢呼声,眼前交替闪回着一幕幕难忘的场景——
常有臣、邱正富等我军指战员们快舟强渡,一个个奋勇杀敌,一个个中弹倒下,英雄们的鲜血染红了江水。
就在血染的江面,一轮红日东升,朝霞映着一面鲜艳的红旗在上虞城楼飘扬。
那高高飘扬的旗帜中叠化出一行醒目的大字:1949年5月22日!同时伴响起陈天章老同志那平凡而隽永的话音:“我们奋斗,流血牺牲为了谁?都为老百姓啊!”
注:该篇文发于《上虞日报》,署名范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