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渔舟唱晚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渔舟】萧萧何别离(散文)

编辑推荐 【渔舟】萧萧何别离(散文)


作者:明月如霜 秀才,1387.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3671发表时间:2019-10-11 21:49:54
摘要:萧红,这个用文字起舞的女子,用自己的生命和激情,留下绝世之作,滋养万千读者;却因致命情殇,颠沛流离、黯然神伤。

情到浓时方知苦,缘起缘灭一场空。萧红,这个又名“张乃莹”的女子,用她的绝世才情,成为民国时期的文坛翘楚,又因她的命运多舛,成为一朵飘零成尘的绝世芳华。
   一部《生死场》,奠定了萧红在中国文坛的重要地位,也见证了她和萧军的恩爱情仇。萧红在不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留下了近百万字的作品,成为中国现代文坛一颗耀眼的明星。
   《呼兰河传》中萧红以娴熟的写作技巧,抒情诗的意境,浑重而又轻盈的文笔,造就了她的巅峰之作,为中国文学奉献了一部不朽的经典。在呼兰河的一切都无比真实和令人向往,成为她生命中的黄金时代。
   无论时间变迁多久,人们津津乐道的还是萧红的传奇人生,还有她与萧军之间的爱恨情仇。
  
   【人生若只如初见】
   初识之时,萧军是萧红的救赎,他带着只剩半条命的萧红逃出了旅馆,给了她一份充满爱意的温暖。
   萧红和萧军相识于她最落魄的时候。那时离家出走的萧红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尝尽了贫穷和寒冷的折磨;身怀王恩甲的孩子,却被王遗弃在旅馆;欠账难还,被幽禁于旅馆……无奈之下,写信给报社向社会求助。
   当时的萧军正好就是报社的作者,看见这封信之后,他对写信人产生了好奇。身处如此环境之下的人,居然能够有这样的文笔,这个女子让他刮目相看,萧军经常过来看看萧红,有时候还会给她带点东西。这个身世可怜的女子,激起了他的恻隐之心,他想要做她的救赎,成为她的英雄。
   在一个城中发了大水的夜晚,旅馆地下室更是面临着被淹没的风险,萧军趁乱将萧红带离这个关了她几个月的地方。这一次,萧红在萧军的鼎力相助下获得了自由。这样不平等的开始,早已为日后的结局埋下隐患。
   对于萧红来说,此时的萧军就是自己生命中的英雄,在自己最无助的时候,给了自己生活下去的希望。而对于萧军来说,起初他只是觉得这个女子可怜,但在见识过她的文采之后,好感也在渐渐萌生。
   萧军,这个又名“三郎”的男人,在欣赏萧红文采过人的同时,也满足了他成为“救世主”的英雄梦。两个精神相契合的人,牵手文学,彼此灵魂相聘。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如果所有的美好都在初见时定格,变成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岁月静好,便是两个人最圆满的相逢。
  
   【却道故人心易变】
   每一段热情似火的感情,经过千疮百孔的磨砺,都会有故人心易生变的结局。
   一开始萧军表示,自己并不介意萧红肚子里的孩子。从骨子里来说,萧军的大男子主义根本容不下这个孩子,最初的“不介意”不过是故作姿态罢了。萧红也看出了这一点,因此在生下孩子之后,她就把孩子送于他人。
   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萧红的写作天赋开始在一部部作品中展露,有时候她的文章相比萧军,更能得到业界更多的好评。
   每一个男人都希望一直做女人心中的英雄,当女人的光芒遮挡了男人的“英雄情结”,男人就会心理失衡,两人之间就会间隙横生。
   《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的问世,更是奠定了萧红文坛翘楚的地位,二萧的矛盾因此又上升了另一个高度。
   或明或暗的情感隐患磨砺着萧军的英雄情结。萧军开始嫌弃萧红,指责、吵架、家暴……曾经的岁月静好变成了生活中的一地鸡毛。
   心中苦闷,东渡日本的萧红,依然如故地爱恋着萧军,用一封封书信表达着对萧军的爱意。然而这些充满爱意的字符,对解开萧军的心结却无能为力。
   从日本回国后,二萧正式分手。临分手之前,萧军还以一本《为了爱的缘故》作为两人的“分手礼物”。在这部小说中,“萧军”是形象高大的救世主,“萧红”则是分外低贱的可怜人。
   分手之后,萧红发现自己已经怀上了萧军的孩子,和上次的恋情何其相似,只不过这一次萧军不再是“救世主”,他带给萧红的是深深爱过又失去的致命伤痛。
   萧军是萧红的致命情殇,两人的八年爱恋中,美好多于伤痛。萧军是萧红那段灰暗生命中的一抹亮色,一道闪电,一生温暖……
   萧军一直是隐藏在萧红心中的英雄。弥留之际的萧红,依然相信只有萧军能带她远离硝烟弥漫的香港。
   萧红,这个用文字起舞的女子,用自己的生命和激情,留下绝世之作,滋养万千读者;却因致命情殇,颠沛流离、黯然神伤。
   萧萧何别离,滋味浓于酒,伊人独消瘦。此情不及墙东柳。西风起时,春色年年如旧。轻掩岁月的门扉,面对这场惊世的爱情悲剧,唯有一声叹息。

共 173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她从呼兰逃出来,到死都没有找到自己的屋子,一直住在不同的旅馆里。中国少了一个家庭妇女或姨太太,多了一个流浪者,一个对自由的追逐者,一个在文学上做出独创性的作家。”这是一句概括了萧红一生的句子。从萧红情窦初开,到最后客死异乡,在萧红生命中最刻骨铭心的,莫过于与萧军同甘共苦的那几年。然而,萧军却不是她的良人。这也就注定了萧红凄美的一生。作者用文字特有的美,描述了他们这段情感故事。轻掩岁月的门扉,面对这场惊世的爱情悲剧,唯有一声叹息。推荐阅读!【编辑:回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回味        2019-10-11 21:52:31
  问好,霜儿!
   前几日,友人病了,将其送入省结核病院治疗。医院刚好在萧红故居的对面,我还去故居参观了一番。今日到后台,便看到霜儿这篇文字,于是就编发了。
回味
回复1 楼        文友:明月如霜        2019-10-13 18:45:09
  问好姐姐!
2 楼        文友:素心若雪        2019-10-12 16:06:26
  读过霜儿老师的很多诗文从中便感知到了她与众不同的内敛与沉静。她有着知性美的气质,她对文学执着,性情恬静,优柔,若静美的莲花,伏在清幽的池塘,孤芳自赏抑或略带忧伤,自守一隅冷艳,淡然地绽放,绝不招惹芳汀柳岸上的红情绿意,无欲无求,锁梦清秋,守一世相安或宁静。萧红的《乎兰河传》复起来更像是一篇篇散文,复沓的文句充满诗意和回溯之美。霜儿老师唯美文字更是将萧红一生命运多舛,以及坎坷的情感经历阐述的淋漓尽致。欣赏学习!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2 楼        文友:明月如霜        2019-10-13 18:45:24
  问好雪儿!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