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星月诗话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星月】小桥•流水•人家(散文)

精品 【星月】小桥•流水•人家(散文)


作者:玉树临风 榜眼,46008.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585发表时间:2019-10-17 16:08:29


   这是一种多彩,小桥、流水、人家是构成多彩的元素。
   这是一种幻境,小桥、流水、人家、绿树是创造奇迹的主角。
   这是一种流传,小桥、流水、人家、绿树是不朽的符号。
   在苏杭,我一直被濡染着,以至于我的骨头里都有了格外的轻盈,我的灵魂像长了翅膀,一直翱翔在小桥流水人家绿树之间。
  
   小桥——骨架
  
   如果苏杭仅仅有水,那就太柔软,不够阳刚,因为美是柔刚并济的,苏杭的灵魂需要骨架撑起,而小桥恰恰如此。桥与水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在苏杭,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水是柔性的抒情,桥是刚性的展示。流水因小桥景致深刻,小桥因流水相偎相依。
   在苏杭,小桥是那么得因地制宜。水域开阔的则横跨多拱石桥,大拱的肩上挑着两个小拱,有一种匀称美。水域狭窄的地方,则一拱,孑然独立。如两岸迫近,则用一木桥搭载,简约精致。若河道曲曲回环,则以一长长廊贯之,真可谓曲径通幽,蔚为深邃。若河道笔直通畅,则以一多拱石桥连之,水映桥影,桥立水中,别有一番韵味。我尤其喜欢那种悠长悠长的河道,中间用无数个独拱石桥连接,透过桥洞,水似断非断,船似走非走,疑心误入云水深处。最宏伟的当属钱塘江大桥,一桥飞跃,车如潮水。桥因势而定,水因桥多姿。什么样的水配什么样的桥是那么默契和谐。人站在桥上看水,则水墨丹青。人坐在船里望桥,则如入画境。刚性的桥就这样撑起柔性的水,也撑起一幅百看不厌的画卷。
   桥的精美还在于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两岸若地势陡峭,则石阶连云,雄伟庄严;有的桥面舒缓,则长虹卧波,桥影婆娑;有的结合环境由巨石覆盖而成,石块斑驳,宛如穿越时空;有的干净利落,石板平铺,质朴小巧;有的顺应环境,悠悠绕行。无论怎样都能勾起人无限的遐思,乐此不疲。
   在苏杭,人们爱桥缘于对典故的倾心。断桥残雪因景断而未断扬名,更因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源远流长。长桥,因了梁祝的十八相送得名,所谓长桥不长,是地理距离;长桥亦长,是爱情距离。而西泠桥则因一代才女为爱而香消玉殒,让人倍感凄美。至于苏堤六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更是让我们感念豪放爱民的苏东坡。而“枫桥”则让我们忆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禅意和美妙。
   信步于苏杭的小桥,看斑驳陆离的倒影于波光粼粼中,看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看乌篷船来了又去,忽然觉得陷落于时光深处。小桥是苏杭的骨骼,它撑起了苏杭天堂如痴如醉的风光。
  
   流水——魂魄
  
   流水,是苏杭的魂魄。它缓缓流动的是江南逸动的灵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绿水碧于天,画舫听雨眠”,“春来江水绿如蓝”。苏杭的水,多姿多彩:“有大江大湖的豪爽气魄,也有小桥流水的田园之美;有江南水乡的恬静,也有霜林野水的幽娴;有激流、瀑布的惊险震撼,也有深潭、山泉的古幽之情;有排山倒海之势的钱江潮,也有潺潺流淌的小溪水。”而我唯喜静静流淌的河水。像一条玉带,船行碧波上,人醉烟波里。在苏杭,我总是错把他乡做故乡。水唯其静,可以让心灵回归,我心深处水幽深。水唯其绿,可以让心蓬勃,生机尤可鉴,绿水悠悠处。水唯其流长,思绪也长,沉静也长,韵味也长。在苏杭的水面前,人是属于自然的。仿佛人也是水做的,有水一样的潋滟,水一样的质地,水一样的底蕴。不怕迷失在苏杭的水里,只怕水让人沉醉不知归路。在苏杭,竟然突发奇想:就这样在水里任意飘荡吧,春夏秋冬无尽头,我心掩藏水波中。在苏杭,一切都被水环绕着,四通八达的都是水的倩影,到处通向的都是水的家乡。走不完的苏杭,流不尽的绿水。这绿水有时又魔术一般美好:春水是慵懒的美人,有点孤傲;夏水是热情的船娘,歌声嘹亮;秋水是落落的一人,沉静雅致;冬水是闺阁的少女,深思浅虑。唯其善变才演绎美,唯其多姿,才缱绻美。苏杭的水是梦寐的情人,那水是她的眼波,是她的心跳,是她爱的细语。说爱太苍白,喜欢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濡染,真爱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洗礼。你对眼前的景色闭了眼,你的灵魂却生了翼,纷飞吧,游弋吧,鸟瞰吧,降落吧,唯有此地天堂在,蹉跎数载还复短。灵魂如寻栖息地,唯有苏杭最皆宜。
  
   人家——血肉
  
   我们长把江南比做是“小家碧玉”,那么流水是她的魂魄,小桥是她的骨骼,人家就是她的血肉。有烟火阑珊的地方,才是心之所向,身之所往之地。
   “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那么苏杭两岸的人家岂不要修得千年——白首同心在眼前。要多大的造化才能与水为邻,以船共舞,同美景一起优雅。你可以闭上眼睛想,乌篷船吱呀呀地行进,船娘子的歌带着吴地方言,放眼望去,两岸接连不断的白墙青瓦房,木制的古朴的窗户,有时窗前还要挂上一串红灯笼,有时推开窗子,一眼就能忘记碧绿的水,那生活多么惬意。连房屋都濡染了水的灵气,就更别说人了,苏杭的人长得都精致、精明、精典。偶尔在两房的空隙间种几株桔树,冬末,还有桔子灯笼一样挂在树上,令人好不垂涎啊。也有的在窗外晾着新洗的衣服,在微风里摇曳着,苏杭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挂着什么都是生活的一种展示。越乡土,越烟火,越人间,越天堂。尤其是当我看到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陪一位老婆婆在晒太阳,看见我们了善意地挥挥手,真叫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在乌镇青石窄巷,窗户就在头能探入的地方,游客们便忍不住探进头去看个究竟,屋里的人被惊扰到也只是淡淡的笑笑,并不恼怒。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有苏杭的好水才能养出这么多良人。我总觉得苏杭人脸上的笑容都有柔波的光芒。在乌镇的染房里,我闻到了一种古代的气息。那素雅的装饰,一下子把人拉回了古代的男耕女织。而且,古巷那么狭窄,院落那么高,仿佛离蓝天白云那么近,这不就是天堂吗?
  
   在苏杭可以说处处是园林,处处是怡人之境。在严家花园,一块大照壁已风光无限。走进园林,每一条路都会说话,每一块石子都饱含深意。那些花园里瘦透漏的黄石竟然身价亿元。这家园是博物馆,亦是聚宝阁。小小的园林竟然四时必备,春夏秋冬各具特色,无论哪个季节都不会感到落寞。
   岸边就是人家,出门就是流水,人家傍河而依,流水绕人家而流,这算不算人间幻境。出门就走进画中,入门又徜徉画里,这里里外外岂不都被美景包围着,氤氲着,美化着,升腾着吗?最妙的是有时小巷里还传来小吃的香味,是不是真的无法自拔了?我常常想,在这里一日,是不是如同天堂一年呢?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这些诗词句句风景,句句深情。流水两岸因为有了人家才多了烟火气和存在感。苏杭因为有了人家才显得有血有肉,活色生香。
  
   小桥•流水•人家
  
   来苏杭,小桥流水人家哪一个都不能错过。小桥连接了流水人家,流水映照了小桥人家,人家温馨了小桥流水。小桥的骨骼撑起苏杭景物的大气魄,人家的血肉丰富了苏杭的人间仙境,流水的魂魄让苏杭的精神更深邃。站在小桥上望流水人家,总让人有遁世之感,成仙之想。在人家窗边望小桥流水,桥在水上立,水在桥下流,桥依恋着水,水萦绕着桥,桥人动人的乐谱,水是感人的音符。临水照影,这影里有人家,有小桥,桥家在波光里斑驳粼粼,流水把水光潋滟纳入怀中。这样,苏杭就像一位古代的女子,以流水为魂,魂牵梦绕。以小桥为骨骼,风骨犹存。以人家为血肉,有血有肉,血肉丰富。她洗礼着我,滋润着我,坚硬着我,如今我也成了她人家的一片瓦,流水里的一点清,小桥上的一种坚,她画卷里的一种景。
   千年一遇,万世留存。苏杭盛景,入骨入魂。
  

共 303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桥流水人家,是画面,是意境,更是人们心目中的烟雨江南。在这篇华美的文字里,小桥流水人家更是成了苏杭的代名词。作者的一番苏杭游历,久久难忘的也是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作者以为构成苏杭风情的这小桥流水人家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相辅相成,才有这幅迷人的画卷。小桥是骨架,连着一方又一方水域,让多姿的水面与多样的石桥相得益彰,再加上美丽的传说相辅,更是撩人情思。而流水则是魂魄,静水流深,清幽怡人,不管是晴是雨,是长是短,都有各自的魅力,简直触动了人们神经末梢最柔软的那一根。人家,则是血肉,岸上人家,带来令人心醉的烟火味,是人间,又似天堂。 小桥流水人家,又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共同用自己的美丽为苏杭书写一笔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作者是华丽的笔触,把苏杭的小桥流水人家演绎成一幅迷人的画卷,令人沉醉其中。可以说,本文用诗意的笔触从一个别致的角度为我们诠释了苏杭的魅力之所在。特推荐欣赏。【编辑:快乐永远】【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0190005】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快乐永远        2019-10-17 16:13:35
  不用亲自去,光看文字就已经美不胜收了。
2 楼        文友:汾阳王裔        2019-10-17 16:41:42
  文章如何写,本没有定论,但我以为,能引起共鸣的,即是好文。这篇文章读后,江南美色尽收眼底,且有了别样风姿,令人囿于其中出不来,心中怀疑自己每日走过的小桥流水,原来竟是天上人间。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