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当今农民若不苦(杂文)

编辑推荐 【菊韵】当今农民若不苦(杂文)


作者:刘银科 秀才,145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4008发表时间:2019-10-19 14:19:04
摘要:以事实驳斥网传“当今农民苦”的谬论。


   看到网上有人说当今农民群体太苦。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居住条件,养老等等条件都太差太不完善太让人心寒云云,因自己有不同看法,今特作此文以和之。
   当今农民到底若不苦?究竟“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医疗条件,居住条件,养老条件”差不差,差到什么程度?不妨做一个研究,然后给出一个恰当的结论。
   首先看看经济条件和生活条件。
   经济条件,顾名思义,说白了无非就是钱呗。生活条件,当然也首先与钱密不可分。这个很好理解,生活中的任何必需品都要钱去购置。这两个问题我们也不必去搜罗那些复杂的经济数据,单从人们花钱的态势,以及日常生活即一日三餐好坏便可知。
   说到吃饭,大概谁也不会说是个问题。一日三餐谁也不缺不少,当然包括农村。农村再穷的人也有饭吃有衣穿,“衣食无忧”已是不争的事实。只不过在饭菜质量上有点差别,不是象共产主义那样一律平等。这是很正常的事,任何社会穷富之分都存在。对于那些生活条件稍差的,政府有扶贫政策,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吃的,穿的一样不少。并且,有好多农村人已进了城市,融入了城镇化的大潮。他们大多数已在城里定居,买了房,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工作,子女也在当地入学。农村的留守人员,虽然生活在某些方面赶不上城里人,可也是不愁吃不愁穿,大肉大米哪一样也不缺。
   下来,再看看居住条件。
   农村的居住条件从有益健康的角度来讲,应该一点也不亚于城市。农村没有环境污染,空气请新,大多是一两层的房屋,宽畅明亮行动方便交流自如。不似城里的楼房象个囚笼一样。把人全封闭在那方格里,有的人甚止大半辈了还不认识隔壁人,不知他是姓李还是姓王。
   再就是医疗和养老条件。
   说起这两点,不用细述也知道。医疗农村实行的是合作医疗简称“农合”。
   农合对于农民来说犹如一个保护伞。不论大人还是小孩,如果患了大病需住院,医疗费国家报销百的七八十。还有“大病救助”。就是说如果患了比较严重的疾病如心脑血管病,尿毒症,恶性肿瘤等,国家基本全部报销。还有,对于农村那些五保户,低保户,住院费报销比例基本都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而养老保险这一块,确实还不尽人意,农民的养老保险很低,比起城里那些退休人员的退休金数额有天地之差。农民愤愤不平也就毫不奇怪。但是,毕竟还有了一点,比起过去一分钱有已是迈进了一大步。
   要说起农民的这些事儿事,还真让人有点颇费口舌颇费脑筋的感觉。
   农民问题由来已久,在古代为什么会爆发那么多“农民起义”?一言以蔽之,因统治阶级对农民经济上搜刮元度,政治上农民更是生活在社会底层。农民,这个阶层历来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和下土”。而农民呢,又大多是目不识丁,文化水平很低的人,他们很难进入上层建筑,只能世世代代在土中刨食艰难谋生,除此再无别路。当统治阶级对农民的压榨达到一定权限时,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便爆发了。“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就是在近代,历史进入到国民党统治时期,这种状况也没有多大变化;而解放后呢,直到改开前,农民生活确实也无多大起色,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自改革开放之后,农民生活才真正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多青壮农民进了城,农村的留守人员便大多成了非老即幼,而且生存现状难以与插上翅膀的城市相提并论。
   是的!留在黄土地上的人,他们的生活条件确实还赶不上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与城市有一定差距。医疗条件在医保未普及前,大病来临时也确实无能为力。
   还有农民的精神世界,也相对空虚,赶不上城里的人。这倒在其次。
   然而,总的来说,与以往相比,与改开前对比,毕竟还是有了很大变化,有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他们再也不用象以前那样愁碗里没吃的,身上没穿的。其次,也不用愁儿女们上学没钱医病没钱了。有助学金和医保保驾护航,不用熬煎患了大病没人管,考上大学上不起。有政府这个坚强后盾呢!
   老有所依,儿女不管政府管;精准扶贫,党和政府帮你脱贫。五保,低保,助学金,奖学金,合疗,敬老院……一系列保障政策为农民谋福祬。虽然这中间也免不了有些歪脖子和尚念歪了经的,但主流应该还不至于象有网上有些人说的那样一团糟吧,这应该是人人公认不容辩驳的事实!
   我今年夏天回了趟老家,和老家的几个老人聊了会儿天,他们对当今的生活并无半点怨言,异口同声地说“好的很!好的很!比起以前,咱们现在过的是天堂生活啊!”
   “你这年令的人也都知道哇,也都经历过那年代哇!五八年六零那阵没吃的,把人饿裁跟头呢!作婶子就在那年饿死啦……唉!那阵儿,地里草都吃光了……”
   “民国十八年,民国十八年你那阵还没出生呢。”邻居张大爷摸了摸他那雪白的胡子,皱巴着浑浊的眼睛对我说“那个大年馑,饿死了不少人哩。人死的一层一层,逃荒的半道上就死了,怀里还抱着娃娃呢,娃娃也饿死了……”他叹气,抹眼睛,我也被他感染了,眼睛酸酸的。
   在他旁边坐着乘凉的王大叔,接过张大爷的话,神情凝重的对我说“川娃,你看有现在吃的白米细面,猪肉鸡蛋也有,穿的衣服没丁点儿补丁,也不用起早摸黑地在地里刨,县城啥时想逛就去逛,电视啥时想看就看,知足了,知足了!……”
   一个头发花白的婶子也接上来,把我的胳膊拽了拽,盯着说“你瞧瞧,现在还有谁穿补丁衣服呢?咱们那年月,谁不穿补丁衣服哇?哪个人衣服上没洞呀!”
   “是呀是呀!补丁的也穿不上呢!”她身旁的马上帮腔“老大穿了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唉!……”
   我虽然没有从旧社会走过来,可五八年和六零年的低标准时代我是亲身经历过的。正如老人们所言,那时只要能保住命就是万幸了,!野菜,草根,甚止粗硬的包谷棒芯子也拿来充了饥。而现在,这东西烧火也没人用,因为都用的是电磁炉液化汽,玉米棒芯子只有作沤肥的份。
   还有,包括农村在内,一旦发生一点天灾人祸,我们那强大的国家号召力也让人惊叹不已。真可以说是一呼百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倾力援助,遭灾农民再也不会象以前那样四处逃难流离失所了!这一点,连那些十分发达的欧美国家也自叹弗如呢!
   总之,一句话,我认为农民的生活水平比起以前已经提高了不少,不象门从传的那样。窃以为,农村的前景也是十分光明的,虽然彻底改变到跟城里人的生存条件一样还需要时间还须继续努力,道路也许还有些曲折,但是,也不用太悲伤,也不能太心急,更不能太挑剔甚止蓄意抹黑。时间会改变一切!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农民的生活,也不可能在一晚上和城市拉到一个水平线上,更不可能在一年两年内达到理想化的程度。我们切不可太抱怨国家太责怪政府,须拿出一颗公平心,共同努力继续奋斗,争取尽早尽快实现奋斗目标,改善农村的那些不足。
   任何抱怨和责难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总之,当下农民苦不苦,应该一分为二看待,不能以偏概全。到底苦不苦应从对比中求答案。只有在福中知福的人才能常乐,只有常乐的人才能长寿,只有长寿的人才能看到祖国更美好的明天更光辉灿烂的未来!

共 292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杂文写得很好,阐释了社会上的一些异论,是的,现在基本衣食无忧,绝对平等那得一步步来,对作者的观点我持赞同态度,作品条理清晰,轮速有理有据,对国家,对老百姓有提醒解释作用,化解矛盾与萌芽中,社会的一些现象,很复杂,不是一句话可说清楚的,做个概括的解说很有必要。作者的这篇杂文很及时有必要,做出解释。作品内容健康,用意诚善,不愧为一个合格的文化人,保持了文化人应有的社会职责担当与义务,强力推荐读者看看此文章,理解一下国家的不易,以及对社会上一些流言蜚语的澄清,很好作者,希好文多发,利国利民。【编辑:飞云流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刘银科        2019-10-19 14:30:09
  谢谢编辑老师辛苦编按!致敬!
2 楼        文友:飞云流瀑        2019-10-19 15:00:45
  作品思想纯正,立意精准,阐述层次分明,有理有据,是一篇很好地杂文作品,因为作品看准了网上的谣传缪论,用事实回应谣传,用证据抨击谬论,起到了预防于未然的效果,看好作者的作品,推荐坐着的作品,呼吁广大读者早读为快,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19-10-19 15:20:06
  我们这里农民苦,看不起病,上不起学,我还没得住房也
活到老学到老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