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柳岸花明 >> 短篇 >> 情感小说 >> 【柳岸】村里飘出浓浓的墨香(小说)

编辑推荐 【柳岸】村里飘出浓浓的墨香(小说)


作者:祥歌 布衣,133.3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969发表时间:2019-10-20 13:06:02
摘要:春节的烟花味还没有散尽,巷子里的酒肉香还在悠悠地飘,打工仔们又要陆陆续续地外出打工了。马路旁临时开的专为打工仔回来娱乐的麻将店也关了,热闹了几天的村子渐渐又恢复了往日的沉寂。到了初八基本上该走的都走了,只剩下些老年人、中年妇女及小孩子。村子一下又空荡荡的了,就连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也显得那么清脆和响亮。


   春节的烟花味还没有散尽,巷子里的酒肉香还在悠悠地飘,打工仔们又要陆陆续续地外出打工了。马路旁临时开的专为打工仔回来娱乐的麻将店也关了,热闹了几天的村子渐渐又恢复了往日的沉寂。到了初八基本上该走的都走了,只剩下些老年人、中年妇女及小孩子。村子一下又空荡荡的了,就连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也显得那么清脆和响亮。
   可这一天大概十点多钟,矮子家的大门吱呀地开了。矮子裹着一套花格子保暧棉衣走出门来,他伸了个懒腰,眯着惺忪的眼睛望了望阳光明媚的天空,说,好天气。然后,懒洋洋地拖着两条似乎还没有睡醒的腿返回屋里。一会儿,拿了洗嗽用具出来,在大门边自家挖的井旁开始洗嗽。
   坐在太阳底下嗑着瓜子的隔壁邻居张婶见了,惊异地咦了一声,问:“矮子怎么没去打工呀?一个人躲在屋里睡懒觉。”停了下,又开玩笑地说:“是不是讨了老婆在屋里呀?”矮子抬起头,一嘴的泡沫,笑着嗯了几声摇着头算是回答。
   矮子是名副其实的矮子,一米五六的个儿,胖墩墩的,说他像个冬瓜一点也不夸张。不过,他那张国字脸上倒长了一双很机灵的眼睛。
   这些年虽说在外打工赚了些钱,可三十八岁的人了,还是光棍一个。前几年,村里的长辈们包括在外打工认识的朋友没少给他牵线搭桥,可就是没一个女人愿意跟他过日子,人家一瞧他那滚筒似的模样掉头就走。
   要说这人的姻缘也怪,以前是人穷,难找媳妇,而现如今,人家是要票子有票子,要车子有车子,要房子有房子,还是没女人进门。随着年龄的增大,大家伙儿也觉得爱莫能助了,也没人再提这事儿了,好像矮子打一辈子光棍已是铁定了的事实。有时,他自嘲地说,跟我过的女人可能还在她娘的怀里吃奶呢。这话听着像是玩笑,但谁说这言语间不是透着一种无奈的苦呢。
   矮子是个孤儿。十二岁父母双亡,跟着大伯吃了二年,当然不是白吃,帮大伯做了两年搬砖的活。书是肯定读不了了,大伯自家的小孩都没有读书,不可能供他读书的。其实,那时他也不想读书。父母在时读的那几年书,也是经常逃课,一个学期下来也不知道上了几天课,整天和村里的疤子混在一起,掏鸟蛋,捉泥鳅,小渠里拦虾子……是村里出了名的野孩子,在他的成绩单上从未出现过两位数的分数。
   可矮子虽然野,却从不做坏事,不像疤子,什么爬人家树上偷摘枣子柚子呀,到人家地里刨人家的红薯花生呀,这些偷偷摸摸的事,疤子经常做,他从没做过。而且矮子懂事,心眼儿好,他每次捉的泥鳅虾子什么的都会给村里的五保户送一点。所以,大人们都喜欢他。
   十四岁那年,他便随着刚刚兴起的浩浩荡荡的打工潮南下打工了。一开始,他在一家建筑工地做事,每天担沙运砖,累得狗似的,一休工便扒在工棚里,连饭都懒得吃。他那单薄的还没发育好的小身子哪里吃得消。老乡们劝他找过一家厂,这样下去非累死不可。好不容易熬了半年,他东找西找,才找了一家皮鞋厂。矮子没文化,不识几个字,无论找什么厂,他也只能做些笨重的苦力活。但皮鞋厂比建筑公司好多了,至少不要日晒雨淋,而且劳动强度也相对轻。
   他被分在下料工序,每天被堆积如山的各式各样皮革,熏得头晕晕的。这些他都受得住,出来透透气就好了。其实矮子是很吃苦的,脑子也灵活,进厂两年后,他不仅暗暗学会了全部的制鞋流程,还针对公司的管理给老板提了几点建议。这个建议让老板一年下来节约了几万元成本。他很快便得到了老板的赏识。第三年,老板就调他做了一个车间的主管,不仅工作轻松,工资也比别人高出许多。
  
   二
   此时,矮子洗嗽完了。他走进厨房,锅里正在烧水。他打开冰箱,里面除了有一板鸡蛋并没有什么存货。这些年,矮子都是一个人过年,简简单单,他也没什么亲戚,所以过年准备的那点年货也吃得差不多了。明天要去圩上多买点了,他在心里说道。然后,从冰箱里拿出两个蛋,又从米缸里拿出一筒面条,他看了下手机上的时间,十一点多了,两餐一起吃吧,他把大半筒面放进了刚烧开的水里,一边调料,一边等水再开后把蛋打进面里,早餐午饭就这样解决了。
   吃完面条,他要开始实施他的计划了。第一步,他要把大厅的隔板拆了,腾出整个大厅出来。他用目光缓缓地扫了下大厅,心有不舍,又有担忧,他不知道他的计划能不能实现。但是他知道,再好的计划,如果不去做,就永远不会实现。最后,他的目光落在隔板中央的一幅山水画上。这幅山水画是他打工时认识的一位朋友送给他的,两边柱子上挂的“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字画也是那位朋友写的。他看着这两幅栩栩如生,遒劲有力的字画,顿时心里涌起了一股劲。他搬来梯子,把字画取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卷起,放到楼上的卧室里。又找来一把斧子,他再一次看了一眼保存完好如初的隔板,然后,一斧子劈了下去,“啪”,随着一声巨响,中间的几块隔板被拦腰斩断。
   响声惊动了邻居张婶,她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怀里还抱着孩子。什么响?出什么事了?天哪,你这死矮子发什么疯?张婶站在大门口吃惊地望着眼前的一切。此刻,她一定是以为矮子得了神经病了,以至于她站在大门口不敢跨前一步,抱孩子的双手也本能地紧了紧。
   吓着你了吧,矮子手拿斧子走了出来。张婶本能地往后退了几步。你?哈哈,矮子笑着说,你还真把我当疯子了,我是要把大厅扩大些,将来好用。你要做什么?张婶确定矮子正常后才向前走了过来。嘴里还在骂道,你这死矮子吓死人呢。你把它拆了做什么用?这么漂亮的一个厅太可惜了。
   张婶想起当初建这幢房子,在村里引起的轰动。
   那是矮子出去打工后的第五年。那一年也是回来过春节,过完春节人们都返厂了,他没回厂。他来到村支书家里,要求在自家的自留地上建房子。你要建房子?支书瞪着大眼睛,嘴里含着烟管半晌说不出话来。他知道,这些年,村里人外出打工是赚了些钱,村民的生活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要靠打工建房没个十年八年的,想都别想。他才出去几年,而且在支书眼里,他还是个毛头小子。村支书以为听错了,便又问他:“你真要建房?”
   “是的。”
   “你有多少钱?”
   “建一幢三层楼的小洋房三十万元够吧?”矮子轻描淡写地说道。
   村支书更吃惊了:“你要建小洋房?你有三十万?”在那个时候,这可是个不小数字。
   村支书凝视良久,见他不像在开玩笑,便拍着胸脯认真地说:“侄子,如果你真能在咱们村建小洋房,叔支持你,批地的手续叔给你跑。”
   说完,站起身拍着矮子的肩膀说:“好小子,你带了个好头啊!希望我们村在不久的将来家家户户都能住上小洋楼,那就是小康了。哈哈……”
   果然,几个月后,一幢三层楼的小洋房拔地而起。小洋楼就建在村入口马路旁,俨然像一张美丽的招牌,吸引了不少来来往往的目光!
  
   三
   要说这矮子也真能干,一个下午就把整个大厅打通了。而且修理得平平整整,就像不曾装过隔板一样。他站在厅中央,满意地欣赏着自已的杰作,心想,这大厅容纳三十个人应该没问题。他对他的计划又添了点信心。
   傍晚时分,张婶过来叫他:“矮子还没煮饭吧,走,到我那吃饭去。”
   “那怎么行,等会儿我煮面条吃。”矮子说道。
   “吃什么面条呀,走,我家有腊肉。”说着走进门来抓着矮子的手就往外拽。矮子想争脱,张婶却反而把他的手往她怀里挤。虽然张婶穿着冬衣,但矮子的手明显感到张婶胸前那软软的东西。他的手像被吸铁吸住似的一动不动地跟着张婶走了出来。
   张婶今年也就是三十九岁,比矮子大一岁。之所以叫她婶是按村里辈份来叫的。张婶长相一般,但皮肤白白净净,穿着虽不华丽,但整洁清爽,看不出是在农村生长的女人。也许和她常年在外打工有关。之前张婶也是在外面打了好些年工,自从儿媳妇怀孕生小孩,她才没出去。今年孙子一岁多了,原本想让儿媳妇留下来,她就可以随丈夫外出打工,免受煎熬之苦了,可儿媳妇不肯,非要跟着儿子走,无奈,只好她留在家里带小孩了。
   她家和矮子家只隔了一口塘的距离,平时站在各自家门口就可以聊天。她家的小洋房是前几年建的。自从矮子建起了小洋楼后,村民们便争先恐后地建了十几幢小洋楼了。
   进门后,张婶才把矮子的手松开。矮子站在那儿一脸通红。张婶却像没事似的招呼着矮子坐,她去厨房把热好的菜端上来,并问矮子要不要喝点酒,矮子说不要。张婶说喝点吧,自家酿的酒养身,少喝点就是了。矮子不喜酒,但也不厌酒。
   一会儿,酒菜端上来了。张婶给矮子倒了一碗米酒,给自已也倒了一碗。说,随便吃,边吃边告诉婶,怎么没去打工?为什么要拆了大厅,做什么用?
   矮子开始还有点不自然,孤男寡女的,尤其是刚才手触到的那个敏感部位,他的心现在还在扑扑地跳。张婶去端菜那会儿,他脑子有过一霎那逃离的想法,但两条腿却又不由自主地移到了上桌。长这么大,他还从没单独跟一个女人晚上在一起吃饭,在这有点迷离的灯光下,他除了紧张,心里还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温馨的感觉。
   一口酒下去,他的脸更是火辣辣的。但他在极力地控制自已,他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已,坐在对面的是自已的婶,别玷污了别人对你的关爱,否则禽兽不如。他的心慢慢地恢复了平静。他告诉她为什么没去打工,为什么拆了大厅。他说,除了自已厌倦了打工外,更重要的是他要在家办个书画院。
   “你要办书画院?像城里人一样,星期六、星期天给小孩子上兴趣班,教孩子练字绘画?”
   “是的。我要我们这儿的孩子跟城里的孩子一样,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挖出他们的潜力,不然,农村的孩子永远赶不上城里的孩子。平时不上课时,画院可以给村里喜欢写字的老人练练字。”
   他又说,现在村里人生活条件好了,农活也少了,打工也赚了些钱,房子也盖了,是该把钱花在孩子身上了。老人们辛苦了一辈子也该娱乐娱乐了。
   “真的呀,你这死矮子还真有脑筋,没白在外面混了这么些年。把城里那套全搬过来了。”张婶的眼睛兴奋地盯着矮子。
   “不是我有脑筋,而是,现在国家的政策都在关注农村了,将来的农村绝不会比城里差。农村文化也不能落在后面,是吧。”
   “哪来的老师呢?你教吗?”张婶问。
   “我哪有这本事。老师我请好了,就是送我字画的那位朋友。只要招到了生,他立马过来。他开车到这两个小时就可以到。明天我就去订购桌椅,发广告。笔、纸、教材、招牌等,朋友都准备好了,就等我电话通知。”
   “太好了,明天我也去,我帮你去发广告。矮子,你又在我们村里打了第一炮,带了好头。老支书又会表扬你。来,婶敬你一杯,干杯!”
   “干杯!”矮子第一次迎着张婶深情款款的目光。
   晚饭后,矮子来到老支书家里。老支书今年有七十岁了,早没当支书了,但他在村里的威望很高,村里人还都习惯叫他老支书。老支书见矮子来了也感奇怪。怎么没去打工?矮子便把他的想法和盘托出。老支书听了连连点头,当听到画院还无偿提供给老人习字时,老支书激动地说:“矮子呀,你可为我们这些老人做了件大好事呀,我代表这些老家伙们谢谢你。”老支书停了下又担心地问:“万一生源不多,只招到几个娃子,不够付老师的工资呢?你怎么办?”
   “这个我想好了,万一出现这种情况,就准备亏。这些年打工还有点积蓄,亏一两年没问题。但我相信做得起来。”
   “好,有信心就好,开张这天叔一定来给你捧场。”
  
   四
   一大清早,矮子在村里贴完广告,便来到圩上。今天是正月初九,缝圩的日子。这一天,四邻八乡的人都会赶到这儿来当圩。他先到木具店订购了三十套桌椅,买了点干货和少许蔬菜,然后,又在四周张贴了几张广告。他知道各村的年轻人都走了,留下来的大多不识字,贴多了用处不大,他便找了个平常人较集中的地方吆喝。
   龙江书画院开始招生啦!龙江书画院是专门培养我们农村孩子写字画画的,画院请了国家级美术大师和省书法协会会员来执教。现在报名,元宵后开学。由于场地有限,一个班只能容纳三十个学生,先到先学,报满为止。
   矮子扯着嗓子喊了几遍,没人反应,只有两个中年妇女走过来接了广告单,低着头,一边看一边嘀咕着走了。
   今天阴天,还有一阵阵的冷风吹来,夹杂着菜市场上的怪味,矮子站在那儿,看着村民们一个个缩着颈脖,双手插在兜里,手臂上挂着菜蓝子,在人群里转来转去,从他身边走过,也没有人注意他,也许像他这种如同江湖人士般的吆喝已经司空见惯了。村民们把他当成卖狗皮膏药的了。
   他正想转身离去,张婶过来了,她背上背着孩子,走得气喘吁吁的,白净的脸被风吹得粉红。她问:“怎么样?有人报名吗?”
   “哪有这么快?我正要回去呢,你来做什么?别冻着了孩子。”矮子说。

共 6502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小说《村里飘出浓浓的墨香》讲述了主人公矮子是个孤儿,十二岁父母双亡,十四岁那年便随着刚刚兴起的浩浩荡荡的打工潮南下打工了。这些年虽说在外打工做生意赚了些钱,可三十八岁的人了,还是光棍一个。虽说是要票子有票子,要车子有车子,要房子有房子,但还是没女人进门,因为人家女孩一瞧他那滚筒似的矮子模样掉头就走。随着年龄的增大,大家伙儿也觉得爱莫能助了,好像矮子打一辈子光棍已是铁定了的事实。这一天,矮子厌倦了外出打工生活,想在家乡办个书画院,以便让村里的孩子跟城里的孩子一样,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挖掘他们的潜力。这个书画院在平时无偿提供给老人活动,让村里喜欢写字的老人练练字,到了星期六、星期天则给小孩子们上兴趣班,教孩子练字绘画。他的这一想法得到了老支书的大力支持,不久,龙江书画院开始招生啦,一个在圩上办幼儿班的名叫罗丽的年轻女孩主动要求加入当老师,她还给书画院带来了20个生源。开张那天,矮子请来了老支书揭牌,老支书高兴地对矮子说,你可是双喜临门呀。龙江书画院、龙江村文化活动室开门大吉,两块招牌赫然醒目,一股浓浓的墨香扑鼻而来。同时,女老师罗丽的到来,也暗示着矮子幸运地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这篇小说故事情节生动新颖,境界美好,主题鲜明,来自生活,感悟生活,通过一个单身汉投资开办农民书画院的故事,彰显出有志青年有所作为,敢于担当,为农村的老人、孩子营造了一种学习氛围,从侧面反映了当前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政策深入人心,人们都在关注农村,建设农村,当然农村的文化生活更不能落在后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村绝不会比城里差。文章立意深远,语言优美,段落清晰,对话简单明了,叙述自然流畅,塑造的人物形象丰满生动,有血有肉,纯朴厚道,字里行间满含着浓浓的乡情乡谊,引人入胜。拜读佳作,问候作者!推荐文友共赏。【编辑:安平静好君】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安平静好君        2019-10-20 13:09:08
  拜读情感小说,感悟作者文采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欢迎投稿柳岸,祝福写作快乐,再创佳品!
回复1 楼        文友:祥歌        2019-10-20 23:17:58
  谢谢老师雅评,辛苦了!
2 楼        文友:柳岸编辑部        2019-10-21 10:50:49
  佳作,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回复2 楼        文友:祥歌        2019-10-21 19:46:30
  谢谢老师,辛苦了!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