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故乡的老碾(散文)
一
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乡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都有抹不掉的记忆。我也想写一写故乡的那盘老石碾,老石碾伴随我长大,记忆着我童年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的成长,见证了村子的繁荣,见证了村子的一切,过去繁忙的石碾是村里最大的功臣,是村里最热闹的聚集地,那里就有了许许多多的故事,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那里就是魂牵梦绕的地方,就是乡愁的寄托,在闲暇之余丝丝缕缕的冒出来……
村子里一共有两盘石碾,一盘大石碾在我老家的屋后,这盘石碾大点,每天也最繁忙,因为石碾虽然厚重,效率的确是高;另一盘石碾在水库坝附近,个头小点。
在我的记忆里,石碾每天都很繁忙,日复一日忙碌着,碾道里总有忙碌的身影,总有欢笑。时代的原因,那时候都是清贫的日子,为了节约每一分钱,农村的碾磨是最繁忙。石碾磨是最大的功臣。它们碾磨出了农村的希望,碾磨掉了贫穷,碾磨来了富足,飘出来了农家的饭菜香。
每逢过年过节石碾是最忙的,推碾的大多数是妇女和孩子,男老爷们都在干更重的劳动,养家糊口,勤劳的妇女负责了琐碎繁杂的劳动,也算是各尽所能,励精图治吧。
二
冬天的石碾好像一刻也不停歇,天不亮就吱吱悠悠的响起来,人们已排起了长队等候,秩序井然,等碾的空闲,会有各种新闻传播,各色故事讲述。还有热心的乡亲互帮互助的推碾,这里就是乡村美德的发扬地之一。
石碾一天天也总是不知疲倦,总是伴随着劳动的人们,叽里咕噜一起仿佛在歌唱着,又像是在附和着诉说着劳动到最后。
我在冬天最渴盼的,就是碾小米面,然后在冬天的早晨、中午、傍晚都能用沸水冲泡米面,喝上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糊。奢侈点时加上点白糖、红糖的。那甜蜜蜜的味道,美滋滋的感觉,深深地印在记忆深处;那味道也留在记忆里,藏在心灵的深处,偶有闲暇一丝丝的冒出来,那是幸福甜蜜的味道。满满的幸福,甜蜜的回忆。至今也没任何美味有胜过儿时记忆深处的小米糊。那时候我家还有土蜂,那蜂蜜粘稠放亮,比白糖红糖的味道还好,甜蜜中透着淡淡的花香,自然的芬芬。再后来新的甜蜜物质就是糖精,初识糖精加上几粒居然甜的没发喝了,后来就加一粒两粒的,甜蜜也留在记忆里。后来知道糖精是不可以多吃,对身体有害,幸好吃的少,对身体没有影响,我们依然健壮。只是那时候贫困,物质也疲乏。
故乡的石碾与我还是有深刻的印象,上学之余是要帮父母推碾、推磨,我和哥哥一起,哥哥用笤帚扫着玉米和谷子,还是有模有样,让其他家长还是羡慕不已。毕竟推碾在农村传统的思想里,推碾用笤帚扫碾,都是女人们的能事。有男孩能有模有样的扫碾的确是其他人家男孩的榜样,是令人羡慕的。
吱吱悠悠的石碾,碾磨掉了苦难,碾出来了一路春光,老石碾风光无限。
老石碾,碾过玉米、地瓜干,小米,小麦,大豆,高粱,还有大粒盐。
那个贫穷的时代,老石碾的作用非凡又巨大,老石碾在默默无闻的奉献着。
三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优质的种子、化肥、农药,在农业农村大显身手,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农民钱袋子鼓起来,腰板直起来。农民富裕了。机械生产代替了传统的人工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路宽了,红砖红瓦的房子,还有的建起来别墅,也有的建了楼房,农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磨面的机械化,代替了传统石碾,石碾落寞的在那个角落里,失去了往日的繁忙,独自诉说着往日的故事,任岁月流逝,石碾守候在那里。
已记不清不知道什么时候石碾挪了位置,挪到了大路旁边,石碾偶尔有人用用。大多数时间都是闲置在那里了。用石碾的大多数是上了岁数的人,为了回味往昔的味道,用石碾碾制食物,别说这样土法制作的食物确实是风味独特,留有自然的清香;冬天还有老人把辣椒和葱、花生、黄豆烤制好,用碾碾制风味独特的调味品,这也是一道美味佳肴,碾的四周都散发着香味,鲜香辣堪称农村一绝。用煎饼卷上一包,香辣可口,吃到冒汗,吃到打个饱嗝,还不想停下来。
石碾除了偶尔发挥余热,另一个作用就是古物展示,诉说历史的沧桑,沂蒙的石碾更是展示诉说着那段流金岁月。抗战支援前线,石碾也是功不可没。碾出来的一袋袋小米,碾的玉米制成了一摞摞煎饼,支援前线。石碾出来的是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石碾现在成了经典文物,它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它是朴素的文化教科书,它教会了人们互帮互助;教会了人们互敬互让;也教会了人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
老石碾现在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和南来北往的人一起拍照留念,留住了精彩瞬间。让人们和小孩子们体验原来清贫时代的生活,一起转动石碾,这也是一件乐事,这能让人有更多回忆。
想来故乡的景致,老人、石碾、晨光,夕阳,炊烟与晚霞,这是故乡用不褪色的记忆,处处都有美好的回忆。
前段时间回家了,很想去看看老石碾,摸摸它光滑的躯体;一睹它的风采,又像是去和老朋友交谈。回家的感觉真好,一路走来心情格外的好。蓦地,眼前一亮,那老石碾正吱吱悠悠传动,有人在劳动!一位老人在碾谷子,两碾棍子都在,老人高兴的劳动着,脸上透出开心的笑容,那个和她一起推碾的应该是她的儿媳吧?在帮衬着,在另一根木碾棍子上。婆媳俩又说又笑,老石碾吱悠悠的转着,像是在附和着,又像是在伴奏。这时有一个穿红色小褂的女孩跑了过去,丢下书包,跑到老人的碾棍上一起推碾,那碾真的转动的快了起来。看样子是老人的孙女吧,老人脸上乐开了花,那甜蜜的样子,就像是心里倒满了蜜糖。老人仿佛年轻了很多,脚步轻盈,笑声爽朗,洒下了一路欢声笑语,老石碾也唱的更欢了。
四
农村富裕了,很多农村的石碾已经废弃了。不过在新农村建设中,石碾作为重要的老物件,被重新挖掘它的内涵,重新修建一新的石碾,焕发了无穷的生机。
故乡的石碾,让人一见面就有亲切的感觉,忍不住抚摸一下石碾光滑的身骨,摸摸光滑的一圈梯形的青石板,还有更加光滑的碾盘,仿佛一对老友一起对话,交心。看到石碾就会回忆儿时美好时光。回忆那清贫的日子,艰苦的岁月。日子虽然清贫艰苦,大家依然舒心且快乐着,自由自在。美好的时光,流逝的岁月,只有老石碾在那里诉说,留住了岁月的美好……
看到石碾心里暖暖的,石碾记载了乡村的兴衰;记载了乡村人们的喜怒哀乐。石碾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古文物,它她是农村的图腾,我每次都愿意和她一起合影留念,记载美好瞬间。
石碾是那贫穷时代最热闹的地方,温暖又暖心的地方,那里有许多美好的回忆。老石碾见证了一切。那里有故乡的味道,有朴素的挚爱,有浓浓的乡情和深深的眷恋。老石碾总会悄悄的入梦来,梦里的我会笑出声来,醒来仍然高兴又激动,那感觉倍爽。
故乡的老石碾,你是农村的图腾,农村的守护神。老石碾记载的美好回忆、精彩故事时刻入梦来。浓浓的乡愁,精神的寄托。老石碾的故事依然,风采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