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杂文随笔 >> 【绿野】岐眉结缘天意定(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岐眉结缘天意定(散文)


作者:文思若静 秀才,1041.2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44发表时间:2019-10-24 11:32:13

这一向见朋友圈里,不停的有人发“根在岐山”的征文以及关于岐山的文章。心想:自己既不是岐山人,也不了解岐山的人文风貌,再加上自己文功有限,所以也就从不去考虑写关于岐山的文章。只是阅读,并给以点赞和支持,大不了给文后留个言。
   ——前记
  
   古人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读了人家的美文,触动了我写《根在岐山》的意念。
   我正兴致勃勃地听孙子念课本上的儿歌,手机铃声打断了婆孙俩的兴趣。一看是小女儿的电话,我忙问咋么了?她答:“厂子放假了,我想出去逛逛,顺便想把我爸也带出去逛一下”。我问去哪儿?她说放假时间短,就去近处吧。我说:“岐山那里的三国镇咱五一前都去过了,那你就到太白县去转转吧,那儿凉快”。女儿说她商量一下,回头再通知我。和女儿通话后,我蓦然想起了“根在岐山”征文这档事。虽然自己现在身没在岐山,但,我最亲的人却大多都在岐山啊!眉县与岐山一衣带水,连畔种地,眉县大树的根脉早已伸进大周原岐山的沃土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听我婆说过,我爷带我父亲过渭河去岐山走亲戚的事情。那时那事,可能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吧,我的父亲还是个毛头小子。当时渭河上没有桥,却有人专门用两头尖的小木舟载人过河,他们凭此挣钱渡生活。听爷曾说:“河北你大姑婆的锅灶好,又干净又利落。你‘大’爱去。”“大”,是我们姊妹几个对父亲的称呼。我童年的时候人小鬼大,心里就琢磨,爷或许是在夸我姑婆的厨艺高超吧!
   爷带父亲去姑婆家,都爱吃姑婆做的岐山臊子面。岐山当地的风俗习惯是只吃面不喝汤,臊子面的汤往复循环,吃过后是又要倒回锅里去的。婆后来说我父亲吃到第三碗后就不吃了,爷知道内情咋回事,就给姑婆说了父亲不吃饭的原因。原来父亲吃了三碗臊子面,感觉肚里依然没有饱,只是不好意思再吃了。姑婆一听,就赶紧浇了一碗渭河南岸人家吃的大碗浇汤面,端来,这下父亲才吃得心满意足。姑婆安顿好了姪子,对他老哥照顾得更是周到,一口香的小碗面不停地往上端,人还伺候在跟前,唯恐老哥吃不好饿着肚子回去。爷常说他自己懂得渭河北的人吃臊子面的讲究,其实他们不管你吃多少碗,只要把肚子咥饱了才算完事。
   听我婆说姑婆姐妹共有三人,大姑婆不但岐山臊子面做得好,而且最漂亮的是她,最能干、最懂事、最善解人意的也是她。听二姑在世时说,她很小时见过大姑婆来过眉县老家一次,后来就再没有回来过。大姑婆远嫁岐山,大约歿于五十年代前四十年代未期,终究没有魂归故里。
  
   我爷的老家在原小法仪乡黄昔庄大队郝口坡。据说他的大伯悠手好闲,不务正业加入了土匪队伍,整天领着土匪打家劫舍,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滥杀无辜,坏事做尽,竟然连他的亲兄弟都不放过,我爷的父亲据说就被他大哥所害,爷的母亲连夜晚背着八岁的爷爷逃走。据说娘儿俩逃到渭河畔的时候,因饥饿昏倒在路旁,被驻扎在渭河畔国民党队伍里一位邓姓伙夫所救。邓伙夫三十多岁了还没成家,就与她们母子俩人过在了一起,最后落户到营头镇张家村。再后来他们生了三个女儿,爷的母亲为了报恩,就让爷改名叫邓玉安,也算是为邓姓顶门立户吧。
   父亲这一辈,共兄弟姊妹们七个,我爷单怕舒姓绝户,就让父亲两姓都兼上,所以就叫邓舒斌。两个伯是婆从高家带过来的,是爷一手养大的,他为了一个“义”字就让他们仍然姓高。听婆说伯的父亲抽大烟,民国十八年陕西遭大旱,颗粒无收,饿殍遍野,随处都可以见到人的尸骨。婆带着两个伯出去寻找吃的,让伯的父亲在家看护最小的姑姑,然而等他们母子三人回来时,那个爷和他的女儿都已经饿死在了家中。我爷的先妻因病去世,我婆后来就改嫁给了他,他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我婆为我爷生了五个孩子,也就是我的父亲和四个姑姑。三姑自小给舅爷家当了养女,我大姑二姑和碎姑都跟着姓了邓,所以我们虽是一家族亲,却拥有邓、高、舒三个姓氏。
  
   一家人天南地北,二姑婆在岐山县安乐乡新吉营村,三姑婆家住在周至哑柏下青化。听人说,三姑婆自小被人贩子卖到了什么地方,直到六十年代的某一天,她的儿子才来到眉县寻根问祖了。
   亲已不再,情何以堪?六三年我爷去世后,我家除了与安乐二姑婆一直有走动外,便与河北大姑婆家断了音讯。周至三姑婆家自姑婆去世后,也就再没人和我家走动过。我笔下写着,便想起了父亲,不由黯然伤神。心想如果他老人家活到今天,我想写什么一问便知,他就像活字典一样,什么事情都知道得一清二楚。父亲在他去世前四五年的时候,就给他的姊妹们和我们兄姐弟妹们,每人制作了一个小册子,里面记录着我们的家族历史。我给二姑打了电话,让她在里面查一查,二姑查了后告知我大概的情况。
   大姑婆名叫邓喜莲,儿子名叫李德义。姑婆还有两个女儿,大的叫李列会,二女儿叫李列彦。他们的住址父亲只记了个大概,其中就写着“岐山县河家道”的字样。直到现在,我们依然不知道河家道是乡镇还是村落,父亲没写清楚,或许他也是凭着仅存的一点点记忆写的吧。
  
   爷走了,婆走了,我们就一直与安乐的二姑婆来往。二姑婆一生没生育,就抱养了从河南逃难过来的难民的女儿,起名叫狗女。养大后给招了个夫婿,留在了家,算是为二姑婆姑爷顶门立户,养老送终。狗女姑虽说是抱养的,却对养父养母孝顺尤嘉。那是在六七十年代,交通没有现在这么便利,姑婆的女婿德银叔经常用架子车拉着姑婆跟交流会,走亲戚,几十年如一日。到我们这里来要一二十里的路程,老两口都是女婿用架子车拉来的,住上一月四十的,我父亲或弟弟又用架子车送回去。事实上并不是说我姑婆腿疼有毛病,亦或是年龄大走不动,而是我姑婆让她的养女和女婿惯出了懒毛病。那时她才五十多岁,比我婆还小了十多岁,我婆来来去去都是自己走的。小的时候时常跟婆去二姑婆家,大人之间的事我从来都不管,也不太惦记臊子面,只钟情于捞糟煮元宵!
  
   八十年代中期二姑婆殁了。我的母亲、父亲以及几个姑姑去送了葬回来时,到我家里来歇息。母亲说出了一个令人想不到的秘密,她说我把你狗女姑的小女儿翠娥给小强占下了,等你姑婆五七时就去提亲!我说:现在世事变了,一来讲婚姻自由,让人家自己谈为好,二来亲戚间话不太好说,虽然说不算近亲结婚,但人家有啥条件碍着面子也不好提呀!要不你寻个媒人从中互相传达,话就好说了。但我的母亲是个说话办事干脆利索、说一不二的人,她说:不要媒人,我亲自出面去谈,该给的一步到位,让她没啥弹嫌的!后来,经过母亲几次不厌其烦地面谈,不到半年我的小弟就结婚娶媳妇了。
  
   弟妹兄弟姐妹四人,她为老三,上有一姐一哥下有一弟。现在小弟生育了一女一子,女儿上大学四年又连上三年研究生,如今在西安西京医院工作。没料想她的女儿大学自由恋爱,对象竟然又是岐山安乐的,离她舅家很近。小弟笑着说,人们都把岐山安乐的人叫乡亲,看来,我今辈和乡亲有缘啊!把乡亲情,结成了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一家情了!……
  
   我在2018年的时候,又和岐山人结成了亲家。小女儿经人介绍,在2019年元月份结婚,嫁到了高店镇。今年5月份,亲家母把我领回她老家曹家村看了一回,虽然说住在山沟沟,但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家里弟兄俩人,分别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庭院。回来吃饭时,亲家公问我老家地方咋样,我说:“我虽是文人,但学的知识多没啥用场。你说三句好话,我就信以为真,当金钱使了,轻而易举地就上了你商人的大当!想不到我把平川的大学生女子,嫁到了山沟沟里的商人家里,你看我冤不冤啊?在说说笑笑中,我们在亲和的气氛里吃完了饭,最后参观了他们的厂子。厂子规模不小,管理难度较大,我告诉女儿,一定要和女婿同心协力,应该为家族企业的兴旺发达尽力担当。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结的婚,婚后正月走亲戚时,老公本来想用自行车带着我走亲戚,因为雪下得厚没办法骑自行车了。只好用自己的自身携带的11号汽车运行,人困马乏,脚下打滑,每走一步都要倍加小心。一路走了有三四家亲戚,都没吃上一顿饭,我们走到岐山安乐镇时已过了午饭时间。有的亲戚家门锁着,有的太过木讷不会做饭。长途漫漫,雪天冰地,背着礼当走了一天的亲戚,最终还是饿着肚子回到了家。现在的一切都很方便,人不管走到那儿,都不会饿肚子了。旧时只有公家食堂才能卖饭,春节期间关门放假,记得我回来的路上一直在埋怨夫家。我愤愤地说以后干脆甭走这么远的亲戚了,夫婿说;“这是咱亲亲的二伯家。解放前就在这儿买了稻地耕种着,解放后他就没有回过老家。在安乐安家落户了。”
   其他人都是二伯的三个女儿,和一个是舅爷家。舅爷家没人了,就剩个光棍儿子。从夫婿的话里我听出来了,阿公的舅家也在安乐镇。岐山县里与我们舒、王两家有亲缘关系的人,现在算起来恐怕都有百人往上了。
   女儿的女儿都在岐山蔡家坡,高店以内。据说二伯人很精灵但命运不济,娶的二妈老实本分,生了两个儿子三个女儿。五个孩子只有二女儿灵活聪明,文革后期被招到宝鸡灯泡厂,现已退休在家。他最小的一儿一女老实得几乎成了弱智,婚后当我知道了这些情况后,直到现在还一直走动着,经常操心着三哥和他儿子生活琐事。血浓于水,亲情无价,他们本来都是眉县人,却把根的枝蔓延伸到岐山的土地上,重新扎下了根脉。
   世间万物都离不开一条根,属于高级动物的人更是如此。两个姑婆根在眉县,嫁到岐山;弟妹根在岐山,结婚了却在眉县营头镇张家村——,现在因和其他村合并改为和平村;姪女和我女儿根在眉县,也随缘情结于岐山。
   古言道:“五百年修得同船渡,一千年修得共枕眠。不知道这是上天有意安排,还是前世情未了……总的来说,岐山和眉县是邻居,之间总有割不断的情缘。礼乐文明,礼仪之邦,不知道这份情缘以后在孙子辈里,还能否继续传承下去?
   岐山是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希望我们的后来者,能继续与礼仪之邦结亲结缘,把传统文化和礼乐文明,代代传承,发扬广大。
  
  

共 398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见朋友圈有人发“根在岐山”的征文以及关于岐山的文章,于是便触动了写作的意念。世间万物都离不开一条根,属于高级动物的人更是如此。“我”的两个姑婆根在眉县,却嫁到了岐山;弟妹根在岐山,结婚了却在眉县营头镇张家村;姪女和我女儿根在眉县,却也随缘情结于岐山。血浓于水,亲情无价,他们本来都是眉县人,却把根的枝蔓延伸到岐山的土地上,重新扎下了根脉。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不知道这是上天有意安排,还是前世情未了!岐山是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希望我们的后来者,能继续与礼仪之邦结亲结缘,把传统文化和礼乐文明,代代传承,发扬广大。美好的祝愿,令人感动。推荐发表,问好作者,感谢赐稿绿野文学社团,祝福创作愉快,岁月静好。【编辑林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文思若静        2019-10-24 12:03:35
  谢谢林科老师辛苦编辑,精彩点评,精神鼓励和支持。这篇文在心中酝酿已久,因各种原因打扰而拖到今天。这文发表的急切心情只为追忆过往旧事和我家史。也算是给自己逝去的亲人们一种安慰!再谢编辑老师辛苦了!遥祝冬安,事事顺心如意。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