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赣徽行记
山之峻在其精,水之秀在其灵。自游以来,疲于山川之形状,益倦于风之形矣。
然,于戊戌年乙卯月戊午日之所见,实为撼耳。
赣鄱之地,鱼米之乡,吴头楚尾,闽户粤庭;九州东域,山水江南,跨江越淮,赣胫浙栖。幸谒之,开视夙寐。
初见九江
金黄连碧八百里,
清风拂面沁心脾。
蜂舞蝶恋春江暖,
正是菜花怒放时。
知九江之名,始于洪。识浔阳之隽,赖于此行。
北雪将逝,赣徽雨浓。越冀跨鲁过豫,花木逐梯渐绿,更有许绯袍缀,驿边金烈,水碧玉娇,此即为江南也。
夜宿柴桑
浔阳江畔浔阳楼,
琵琶亭内琵琶游。
浔阳楼上一壶酒,
忠义堂前万古流。
幕游浔江,眺琵琶亭,约香山士,而仰望情。虽不闻大弦嘈嘈如急雨,而主人忘归客不发。同是天涯追梦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婺源·江岭
又是江南春色早,婺源山水好。驱车昼夜一千里,秋霜两鬓心未老。层峦连碧黄金甲,九霄遭讨扰。粉墙黛瓦白楼角,只把水中晓。
婺源隶江西上饶,临赣、浙、皖三界,东邻国史文都衢市,西毗瓷都景德,北枕砚都歙县,南接隽秀三清山,尤以菜花为名。
再游黄山
十年太匆匆,
复谒迎客松。
青山依旧在,
两鬓却逢冬。
彼此两相望,
犹然百味空。
今昔离别后,
凝噎在梦中。
人生百岁终为客。须臾,惟有青山如故。或失则不复有,故往则不复来。或得则不知珍,故获则不复有。
宏村
黛瓦粉墙榭楼台,
小径曲悠庭院埋。
袖里乾坤塘中画,
蔚彩水乡梦里来。
宏村,于皖之东北,始于宋绍兴元年。一泓静水,一拱飞担,一落层檐,绘为丹青画。宏村之美,美在其水,美在其静,美在其悠。
春游篁岭
层台千递穿梭难,
迂回九曲候车烦。
晓檐飞拱蝶蜂闹,
朝晒暮收承露盘。
婺源篁岭,地处江山,村落依山而建,屋上阶状扇布。每岁夏秋交,为竹晒额收之世,长木擎圆箕之晒扁,春笋、蕨、蕈等;夏晒南瓜、豆角;秋晒稻椒,五色皆尽。而徽遗古建之粉墙黛瓦,绘绝“曝秋”观者,乃天上人间也。
三清山
东方神女天地兴,
西海送子日月精。
京虚华峻名天下,
乾坤福地在三清。
于赣饶、德界一山,以其玉京、玉虚、玉华三峰如玉清、上清、太清三位尊神列坐山巅而名焉。惟妙形,含万物,趣极矣。
一日东方神者,如一丽者,温瞰国地。二曰蟒出者则更妙矣!远而望之,其石如一巨蛇仰首擎,欲吞罄宇。三曰狐食鸡。于一峭峰之巅,一蹑足为涎之狐执一鸡狂噬之。狐之贪婪,鸡之惊蹶,呼之欲出。三清山之如石尚多,如玉女开怀、观音送子、猴王献宝等,不可胜记。
夫山水常持,花木更迭,悠悠千载。然人生苦短,入恒之类者,安有不释者?名利皆云焉,惟健之体与愉之乐乃己之。故,夫人兮,必自惜,尊人,方能放于崇山中,思游于浩宇内也。
【个人简介】霍福明,工作单位:昌图县农业银行,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旅游摄影协会会员,中国蓝天救援队队员。笔名:路路,城关河,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人。多年来坚持写作,多次在《新老年》《铁岭日报》《辽沈晚报》《辽宁职工报》等发表作品。
联系地址: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辽宁省昌图县支行门卫(县政府对面)
电话:13841064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