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清风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清风】大弟和大妹(散文)

编辑推荐 【清风】大弟和大妹(散文)


作者:尹作霖 白丁,36.3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42发表时间:2019-10-28 22:44:34
摘要:简 介: 作者深情地讲述了自己与大弟、大妹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但有很亲密的血缘关系,并深切地追忆了弟妹和“潇湘娘”的悲凉身世以及他们生前打拚奋斗创业的动人故事,本文可说是一篇悼妹与悼弟的悲情祭文。

【清风】大弟和大妹(散文) 我这里所叫的大弟和大妹,均属与我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父亲年轻时,离别母亲和年幼的我,到湖南长沙做生意,后来为了躲日寇飞机轰炸长沙,常至郊区白沙井一姓龚的卖水人家躲避,这家只有兄妹两人和一个远房婶娘,父亲常去打扰麻烦人家,自然不好意思,所以有时给人家一些经济资助也就熟了。那家兄妹父母早逝,兄长以卖水为生,妹子芳年十七,性格温顺少语,父亲到她家时,总是由这湖南妹子沏茶相待,长此相聚,父亲动了异念,后来纳为妾室,由此引起母亲离异出走皈依佛门的巨大风波。我倒是多出了一位待我如亲子般的 “潇湘娘”,后来也就有了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了。
   我因早年外出求学,所以离开故乡川城小镇较早,后来也就到武汉市成家立业了;不过我们这些兄弟姐妹来往虽不密切,但见了面关系却十分亲切。
   记得前年的早春,有二月的春寒凛冽逼人的感触。此种早春二月凄凉的表情,源自于那个元宵节晚上,突然从大弟的长途电话里得悉大妹子病逝的噩耗。大妹子是潇湘娘的大女儿,据推断,也许是父亲那年从长沙带着母亲和娘还有我回到故乡川城时,娘就怀上了大妹子的。因为回到“万顺华堂”不到一年,娘就生下了大妹子,取名巧清。回想起来,大妹子在娘胎里就喝着长沙白沙井的水,问世于湖北江汉平原仙女山脚下川城小镇,饮汉江水长大。想想大妹子身上系着娘苦难一生的湘鄂情啊!
   父亲取儿女们的名,一向讲究文典、诗典,他据<<诗经>>名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取名巧清,展示出父亲对大妹出世的眼睛逗人疼爱的用心。娘更是用心呵护,使大妹从小就像在岩缝里绽开的一朵小花。
   妹子一生秉承着娘的温诚和淳朴、敦厚善良,不受世俗的污染; 清,清清白白做人一生。在风风雨雨中勤劳一生,为家为儿女奉献一生。妹子出嫁很早,嫁到夫家,由城镇情愿放弃工作,也甘心返回农村相夫养子。大妹为夫家养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可谓为儿女操碎了心......我最后一次见到大妹子时,见妹子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叫人仿佛觉得全家的忧患都集中在脸上那些纵横交错的皱痕里。我特意到侧屋厨房里去看了两次,妹子见了我,很亲很亲地露出笑容道出: “哥哥还好吗 ?”我忍着心里的阵阵酸疼,连连回答: “我挺好的,倒是看着你的操劳叫人心酸......你要多保重啊!”妹子笑着说: “锅里煮的是黄骨鱼煮蕉笋,蕉笋是今天早晨到湖里去采摘的新鲜的、是哥从小时就爱吃的......”这种简朴的话语、这种纯真的心性实在是催人泪下,我强笑着急急地退了出去......我敬畏亲情,这是我能及的神圣的血缘亲情。
   我不曾忘记袁枚的《祭妹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哀祭的珍品,表现了兄妹之间深挚的情感;我也还记得文中对亡妹的哀痛之情不单单是因为对妹妹的挚爱,还饱含着对妹妹一生的同情。此时此刻,也只有痛悼我的亲妹子巧清的心谷里的真情;妹子的音容笑貌,永远存留在我的心里。逝者已逝,生者却是何等凄切哀伤啊!愿妹子见了娘代我禀明:大儿子想她啊!
   二月的春寒,以我观物,痛处难与君说......!
   这是大弟给我报的噩耗,可是今年又接到关于大弟患了重症的电话,我思念牵挂在心,打电话回去问病情,是大弟玉清接的电话,但回话低沉诘屈,言及胰腺癌已至晚期,己动了手术,孩子们都已回家在身边伺候。我已找不出更好的语言宽慰,只是建议不要化疗,免得多经受一些折腾和磨难;大弟支吾中有一句话说得似乎有笑容: “接到大哥的电话真高兴!、、、、、、”放下电话,我久久不能平静。
   我己忘了大弟年龄的准确出生年月日,只从大弟的病历中看到他年龄标明为67岁,又从大弟的QQ空间曾祝贺他的生日看到有一篇短文的日期是2014年6月11日,由此推断,大弟出生于1952年6月11日,农历辛卯年属兔。大弟在五年前生日那天写的一篇短文,题为<<写给自己>>,颇有慨叹: “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在这特别的日子里也觉平常,也没有什么值得纪念,只是多一些怀念吧!怀念往日的时光?怀念曾经的过去?是或不是?没有谁记得这一天,或许是自己;但是在这里我还是免不了回忆起走过的历程。、、、、、、”
   说起大弟走过的人生历程,应该说是坎坷不平,命运多舛,磨难多多。在他来到这个尘世时,他所面临的家族已走向衰落,尹万顺的“华堂”已是分崩离析,上一辈人已纷纷出走各谋生计。此时我母亲早已带着我的亲妹子皈依了佛门,老家只得落在娘头上苦守苦撑。这时娘生下了我同父异母的手足同胞有两女一男,大女巧清,二女幼清,一男就是大弟玉清(后几年又陆续生了两个儿子:国清和清明)。此时我已外出到武汉求学去了;这时的父亲在乡村教书,大弟年幼,有时就跟着父亲辗转乡下学堂,开始了他酸涩的年少时光。
   大弟十二岁时因父亲患病随及失学,一个懵懂的少年就这样在生活中开始磨练自己,没有受过正规教育。我曾在大弟的电脑里,读过他用朴实的文字拌和着心泪,写出的撞击心魂的五集<<少年风云>>,将自已坎坷命运在文字中呈现出来,我十分震撼!
   直到改革开放初期,大弟经亲友牵线,和仙女山刁汊湖畔一个叫枝芳的姑娘相恋了。这是大弟的春天,他的情书写得纯朴感人: “亲爱的芳,你好!自从我们相识之后,我是渐渐的喜欢上你了,不知你是否有同样的感受?我看到你娇小玲珑的身影,感觉到你身上散发着乡土气息的芬芳,让我心头怦怦,大概是我没有经历过吧!可是当我每次亲临你家的时侯;想看看你的时侯,你又总是躲着我,忽隐忽现。我写给你的信,让青鸟传送给你,你让你的闺中密友读给你听,你懂吗?”大弟和这个纯朴的农村姑娘一直情笃意切 ,相识相知相拥的情愫,几十年都在内心深处,苦啊、痛啊,个中滋味都随流水过去了,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
   大弟的婚姻是他命运的转折点,适逢改革开放的年代,婚姻使他有了自己固定的家,婚姻使他结束了孤苦伶仃的浮世飘泊生活,婚姻的温柔开始帮他对抗着世间所有的坚硬。到了八十年代,他们的小家虽贫,但他们遇上拨乱反正的好时代了。美满的婚姻,使他们有了自己的儿女。大弟性格憨厚正直,枝芳弟媳朴实泼辣,两个正好性格互补,开始勤劳打拚,用奋斗营造自己的幸福。在当时现行的尹氏家族中,大弟为人善良、正派,最为乐于助人,亲属中的上下左右,只要有困,他都顾及。最为突出的是二叔无后,二婶耳闭不聪,大弟经常去帮二叔打理家庭杂务,体恤照顾,还落得闲言闲语说是为了想二叔的好处,但大弟凭良心为人,不管他人恶语,直至二叔二婶晚年病重,都有大弟的身影在旁,所以大弟是尹氏以德为本最典范的一人。
   而枝芳弟媳是最尊重自己男人的一个女人,里里外外决定的大事,必须自己的男人玉清说了算,而自己却不顾疲劳的劳碌苦做。八十年代,他们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枝芳弟媳用自己的泼辣劲,瞅准了脱贫的机遇,她敢于从街边下海摆摊做起,到只身下汉口闯入汉正街服装市场打货。当时我还在学校执教,她三天两头常来大包小包,打了货只在我这儿歇歇脚,喝口水,上午来,下午就赶回去了,笑着对我说,赚的钱用木盆装!我们当时住汉正街惠兰里,母亲见了赞美说这是尹万顺最有能耐的媳妇!后来大弟和妻子几年用血汗辛劳打拚所得,盖了一栋三层的楼房,事实证明枝芳弟媳是优秀的智慧女性,在大弟走出低谷时,对尹万顺发出了高亢的声音,在川城仙女山脚下发出了回响。
   大弟和弟媳坚持不懈的奋斗动力,全都来自内心的沸腾,他们从各方面注意营造自己的好运气,他们二人都觉察到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他们省吃俭用,全力以赴,将自己的女儿培养到大学毕业,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电脑高手。他们也知,人生最妙曼的风景,是女儿嫁个好人家,儿子娶个好媳妇。他们都做到了,将女儿嫁到大武汉,工作白领;儿子娶回个漂亮媳妇,自己前往马来西亚在一家大公司做电脑高管。他们都拥有了自我尊严,也拥有了对亲人对子孙的挚爱,他们的笑,却令人心碎。。。。。。
  
   2010年清明节大弟的文字:
  
   心爱的妻子,你在哪里,我好想好想你!在我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你走了,走得好快,好急,让人骤不及防,让人难以接受,留下了无限的遗憾与牵挂。你的离去有多少人为之茫然更勾起了多少亲朋伤心的泪水。
   公元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你到武汉进货回来后不顾自己的劳累,心怀着无尽的牵挂与耽忧,终因劳累过度心情紧张急,情绪急躁,承受不了这沉重的压力,于十二月二十八日下午六时三十分突发急症,此时此景我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怎么那么无助哇?但我心里领会到了你痛苦的表情。我伤心 到了极点,老天怎么那不公啊!当医院检查出是脑溢血时,我彻底的失望了。可我总怀着一线希望,盼望着奇迹出现,盼望你能睁开眼,盼望你醒过来,那怕是瘫痪在床我也要。可就是等不到,好惨好残酷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上午八时三十分终因不治你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实在让人痛彻心扉,你知道我心里有多痛吗?
   我与你风风雨雨三十五年,同甘苦共患难,努力拼博,共建家园。经受了多少磨难,历尽了太多辛酸,到今天儿女成人,家庭美满。都是你倾尽了毕生的精力,用血和汗创建出来的。你呕心沥血为了啥?为了子孙后代,而你却没有享受到你所创造出来的劳动成果,你却不能看到你期盼的未来,离我们而去,叫我怎么能面对这样残酷的人生?
   ......
   是啊,人的一生,祸福无常,不可预测,命运中深含着个人不可违抗的不测风云。愿吾弟之病情一天天地好了起来!
   几天以后的一天,大弟玉毫清墨(尹作澍)的儿子、女儿同时跟我发来微信: “大伯,我爸爸走了! ”虽然我知大弟的病情发展,生命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但噩耗传来,仍使我震惊哀伤不已!
   ......
   兄弟啊
   思念情深似海
   我们曾共度灿烂的芳华
   兄弟啊
   看那万家灯火
   思念汇成了歌只为你唱着
   ......
   当我听到阿云嘎深情地唱的这首<<相聚的路虽遥远>>歌曲时,使我在泪眼中想到为大弟写的一篇随笔<<更结人间未了因>>,没几天便成其一篇悼弟文了!
  

共 4217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深情地讲述了自己与大弟、大妹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姊妹,但有很亲密的血缘关系,并深切地追忆了弟妹和“潇湘娘”的悲凉身世以及他们生前打拚奋斗创业的动人故事,本文可说是一篇悼妹与悼弟的悲情祭文。一篇祭文感人至深,作者用饱含深情的文墨,写出了与大弟、大妹之间的深厚感情,写出留在记忆中的点滴事件,充满深切地怀念,感动着读者。历数往事,不禁读得红了眼眶。生离死别最是伤人,那些往事刻骨铭心难以忘怀。感情真挚,力透纸背。文笔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自然,可见作者对文字驾驭的能力很强。好作品,推荐共赏,感谢赐稿,问候秋安。【编辑:雪山飞墨香】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小鲤鱼的传说        2019-10-29 00:20:53
  谢谢赐稿清风,问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小鲤鱼的传说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