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听《海燕》有感两首(诗歌)
“若飞翔可以像海燕勇敢美丽,我又怎可以轻言放弃?”
其一、怀俄国十月革命
滚雷卷风暴,紫电生狂涛。
天公忽一怒,人间亦动摇。
众禽且呻吟,海燕自长啸。
黑羽射巨浪,孑影掠云霄。
无产革命者,布尔什维克。
红旗浸红雪,战骨击战歌。
共舞邀猛兽,炮火宜伴奏。
展翅何皎皎,锤子与镰刀。
风雨曾猛烈,海燕曾不屑。
锤子坚如铁,镰刀明如月。
切片大列巴,干杯伏特加。
拉起旧风琴,拍手唱华沙。
有人为此刻,拚却双翼折。
其二、记小提琴家阿列克谢·马西莫夫与革命家季米特里兼怀俄国1905年革命
腐骨筑舞台,幕布渐拉开。
敌人为观众,枪声待喝彩。
垂眸听怒潮,心火暗燃烧。
琴身一横颈,引弓似引刀。
他曾弹雨中,扬眉歌且笑。
相逢即永别,矢志不必教。
宛转亡国音,变奏冲锋调。
巴托克拨弦,指间血如线。
硝烟贝加尔,嘶哑国际歌。
苏维埃梦想,沉沦莫斯科。
生灵之解放,不辞百年得。
歌罢再举弓,四弦齐裂崩。
捐我片刻生,序曲竟完成。
注:《海燕》:据高尔基《海燕》创作的VOCALOID中文歌;华沙:《华沙曲》,波兰革命歌曲;小提琴家与革命家:《海燕》文案中的虚拟人物;巴托克拨弦: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将小提琴演奏发挥到极致的演奏手法,手指伸进弦里把弦抛起来,通过非常强烈的弹力让弦打在弦板上发出极强急猛的声音;硝烟贝加尔:环贝加尔湖铁路起义;沉沦莫斯科:最后一次起义在莫斯科,布尔什维克宣告投降;序曲:列宁称1905年革命为“总演习”并留下名言:“没有1905年的‘总演习’,就不可能有1917年10月革命的胜利。”
【编者按】诗人因为听《海燕》有感于俄国十月革命,无产革命者,布尔什维克。红旗浸红雪,战骨击战歌。记小提琴家阿列克谢·马西莫夫与革命家季米特里兼怀俄国1905年革命,苏维埃梦想,沉沦莫斯科。生灵之解放,不辞百年得。诗意盎然,情感真挚,胸怀世界,浩然正气歌!推荐欣赏!【编辑:梦锁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