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点】诗歌四美(随笔)
在网络诗歌盛行的今天,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诗歌应有尽有,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可谓百花齐放,蔚为壮观。但实际上是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个人认为,先撇开诗歌的体裁,风格,题材,写作技巧不谈,单就评判诗歌好的标准来说,它首先离不开四个要素,即诗意美、诗象美、诗情美、诗韵美。
诗意美,就是诗歌意境之美。它是诗歌的灵魂,假如没有意境,它就显得干瘪枯燥,平淡乏味。这样的诗歌即使会让人感动一时,却经不起时间的考验,经不起艺术的推敲。最终是失败的。也就是说,意境宽阔,意境深远,才是好的诗歌,经典的诗歌。那些仅仅局限于“小圈子”的诗歌,最终是昙花一现。单就从诗词艺术的造诣来说,南唐李后主的词,古今几乎很少有人企及,为何他的诗词很少人知道呢?这就是最重要的缘由。
诗象美,是指诗歌意象之美。在诗歌中,每一个单一的意象都是为诗歌服务的。意象的准确与好坏直接影响到意境之美。因为意境是由很多意象组合而成的。诗歌的表达一般都是诗意的转换与感觉的通传。也就是所谓的“通感”,如果通感之间的转换少了必要的链接,就会显得生硬,断裂明显。当下的部分诗歌就是因为如此显得过于晦涩。远离了大众的审美习惯,所以有“高处不胜寒”的窘迫感。当然,把诗歌写得平白直铺,一览无余,也极不可取,那样,就不算是诗歌,是打油诗,是说话了。
诗情美,是指诗人在写作诗歌的时候充满感情,言之有物,情到意随。那些“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诗歌,不论诗歌技巧多么高明,但总会让人感到有些虚假。既然是虚假,肯定经不起时间的打磨与锤炼。所以,真正的诗歌是生活的沉淀,是生命的结晶,是经过诗人痛苦的拷问与自省,才提炼出来的生命宝石。然而,一个成熟的诗人的感情不是感性的表述,不是激情的喷发。而是闪烁着智慧之花的涓涓细流,漫漫地流淌到读者的心灵。也许他的感情会借助一些诗歌的技艺,通过沉稳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样是很不容易察觉到的。也就是说,他会把一些感性的东西通过理性的掩盖进行阐述,从而达到一种诗歌的高度,一种情与神的统一。
诗韵美,是指诗歌韵律之美。确切的说,就是指诗歌的音乐性。不管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它都需要一种神韵。这里不是指意境。有些好的诗歌,是诗,也像歌,充满了音乐性。读来口感极好,就像在吟唱一首元曲那样。其实,现代的诗歌就是经过宋词元曲进化而来。保留它的音乐性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一种对文明的传承。
当然,社会在进步,艺术也在进步,我们不但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应该推成出新,把诗歌这朵艺术奇葩发扬光大,让它焕发崭新的美丽与神采!为此,每一个诗人都有责任和义务为此而努力,让诗歌尽到社会责任,完成它神圣的历史使命!
(编者注:原创但非首发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