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香火(散文·家园)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爸爸因为爷爷家“富农”的特殊成分而耽误了娶媳妇。当大哥的他,就这样挡着后面的弟弟妹妹都没有婚嫁。好不容易,爸爸在三十岁那年才结婚。爸爸岁数大了,而妈妈是个病秧子;妈妈有文化,而爸爸是个大老粗。他们各自委屈,又迫不得已,也就是将就着过日子吧!
至今我都相信,他们之间没有爱情。而我就是在这样特殊婚姻背景下的产物。
说来也巧,二婶和妈妈同月生孩子,前后就差了八天。本来这是个高兴的事儿,可爸爸不高兴了。为什么呢?谁都知道因为啥,因为我是丫头呗!
小时候,我和哥哥经常是由奶奶带着。哥哥瘦小精神,我呢,一个大肥丫头,胖得瓜子脸都倒长着。家里人帮着看孩子,都不愿意抱我,因为我太重了。那时候,爸爸经常长叹道:“你这丫头,这么胖,长大了能不能帮爸扛稻子呢?”
农村人就指有个儿子帮家干农活。爸爸没有儿子,这日子就没盼头。在我两三岁时,妈妈又怀孕,听说还是个男孩儿。可是,因为家里养的猪跑出猪圈,妈妈一时着急就去撵猪,结果不幸流产。再后来,还没等到再要个孩子,计划生育就紧了。而且,妈妈身体也越来越不好,爸爸也就彻底断了要儿子的念头。
在农村,没有儿子的一族就是弱势群体,说话办事没有底气。不像那些有儿子的一伙人,说话都嘎嘣脆,走道腰杆拔溜直。任凭爸爸自己有多少牛力气,还是处处不如人家。人家有儿子,两口子都能干,日子热火朝天的。咱家就爸爸一个人干活,妈限常年吃药打针,遇到农忙她干不了活儿就着急上火,火出病来就得去医院,所以这日子过得越来越差。同一个院,同一个房,我家和二叔家的日子就没法比了。我和哥哥一起上学,不论吃的穿的用的,我都是眼巴巴地看着哥哥。爷爷重男轻女思想比较严重,平时偏心哥哥多一些,我大孙子,我大孙子挂嘴上说。只有奶奶心疼大儿子三十多好不容易有个家,有个孩子,对我这个孙女极尽宠爱。
童年的记忆,让我感到温暖,也让我时常无语。我记得,早上爸爸拿出放在他褥子下面给我捂热的棉袄帮我穿上;我记得,我在炕上,爸爸在地上,我说有悄悄话告诉他并扑进他的怀里,他稀罕地亲我的脸蛋儿;我记得,下了好大的雨,爸爸从奶奶家接我回家,背着我在雨水里淌着走,给我唱《红灯记》;更记得,妈妈做好了牛蹄筋炖土豆,一家人围坐一起吃饭,香气弥漫……
这些美好的画面,后来就定格在记忆里了。但是,印象最深的却是脾气越来越糟糕的爸爸,在喝完酒后发脾气推翻满桌碗筷的神情。我惊恐万分地跑到外面,不敢进屋。我也经常看见妈妈偷偷地抹着眼泪,因为要强的妈妈对改变生活现状,她真得无能为力。
爸爸把一切不顺心不如意,都归结于他没有儿子。没有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接户口本的。他认为,我早晚是别人家的人,他会和没儿没女的一样成了“绝户”。
后来,叔叔们相继成家。三叔,老叔,顺理成章地都有了儿子。就这样,爸爸兄弟四人,除了爸爸都算后继有人了。那一次,爷爷有意无意地说我是外姓人,我好奇地问他,什么是外姓人?爷爷说,丫头将来要嫁人的,生的孩子也不是咱家的姓,死了也会埋到丈夫家的坟茔地。而奶奶总是很欣慰地拉着我的小手说:“我大儿子有个闺女挺好的,贴心啊!”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妈妈更多的是她常年趴在炕上,无休止地咳嗽和眼角擦不完的泪水。她从来没嫌弃我是女孩儿,会怎么样怎么样。她重视教育关心我的成长,可她无论多么在意这个闺女会多省心、多骄傲,还是抵不过命运对她的安排。四十三岁,妈妈就匆匆忙忙地走了,她来不及看着我长大……但是,妈妈却是奶奶心里的功臣,因为她给爸爸留下了我。我遗传了妈妈身上好多优点,乐观,孝顺,善良,懂事,我也成了唯一给她上坟烧香的人。即使老人有话,丫头不能去坟茔地上坟,丫头烧纸收不到,可丫头不去谁去呢?
爸爸出去打工,我就呆在奶奶家里,时常躲在被子里哭。我自己的家,触手可及,可又遥不可及。妈妈没了,爸爸走了,好端端的一个家说散就散了……
后来,我一点点长大了,出嫁了。嫁出的闺女如泼出去的水,结婚那天爸爸没有一点乐模样,他宁愿累死累活地给儿子娶媳妇,也不愿意高高兴兴地把闺女嫁出去。即使这样,爸爸也一直不同意我把户口迁走。他说,只要我户口还在家,他就不孤独。
爷爷奶奶老了,哥哥也有了儿子,我们李家四世同堂,门丁兴旺。我常常回去看望他们,吃的用的,我这个孙女,以小女儿的身份关爱着他们。爷爷也一改以前的态度,对我,对我的先生,甚至对我的孩子,都特别好。三个姑奶奶,两个姑姑,我是这一代他们单传的孙女。现在,爷爷奶奶知道,孙女一点儿不比孙子差!
自古父母偏弱儿。爸爸一个人,条件又不好,爷爷奶奶最惦记。但是,因为有我,他们还是很放心地能预见爸的晚年生活。八十多岁高龄的他们相继离开了。这人啊!和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身为长子的老爸也就显得苍老了。
如今爸爸也已年过古稀了,身体硬朗,衣食无忧。我一边工作,一边照顾着他的日常生活。每天都给他送去可口的饭菜,帮他清洗换下来的衣服,老爷子只管每天去健身广场休闲娱乐。看那气色,看那衣着,比起城里退休的干部也毫不逊色。叔叔们很羡慕我的爸爸,他们都有儿子,管完了儿子还要管孙子,六七十岁了,每天还在不知疲倦地替儿孙们奔波,只有爸爸毫无负担地享受天伦……
人老了,省心,舒心,就是福气。
尽管爸爸一面嘴硬地说:“我要是皇上啊,江山都是我侄儿的,也没你的份儿!”却一面很骄傲地和邻居炫耀:“看,看,我闺女又来看我了。我没有劳保,可我有闺女啊!”
每当爸爸给我打电话时说:“咱家……”我心里就特别温暖。只要爸在,我就永远有家!
爸爸脾气倔强,性格古怪,我把爸爸喜怒无常、阴晴不定的性格,归结为当年所有的不如意。我在那样一个原生态的家庭环境里长大,丝毫没受影响。我把爸爸的优点,哪怕在别人眼里只是一点点,也无限放大。我相信,我在出生前也在天上挑爸爸,这个爸爸就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物质生活上无欲无求,十分简单。但是,我知道,他同样是弱小的,他和所有小孩子一样孤独无助,他需要呵护,渴望在乎。我是他最亲的人了,让他享受这辈子曾经最奢望的圆满……
只要他健健康康地好好活着,替我守着家,我进家门还有人可以称呼,还有事情可以忙碌,我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孩子!
每当清明、中元节、十月初一、过大年时,都是我一个人去给妈妈上坟,添土上香烧纸。坟前有人跪拜,证明后继有人。丫头,小子,又有什么区别呢?如今,我的女儿也己长大成人,爸爸看到外孙女,所有的爱都洋溢在脸上。他不在乎外孙女姓啥,隔辈人更亲了。满面红光的爸爸这回腰板也拔溜直了,还经常跟人家说:“还是闺女好啊,多亏了我有个闺女!”
感谢命运的安排,当年让我以“一个大胖丫头”的身份,闪亮登场在爸爸的世界里,才让今天他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我就是爸爸的香火,照亮着他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