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感人的场景让人眼底生潮(散文)
十月十七日中午我们第六团队四人小组去娘庄村送医服务。
自十月份开始,我们的送医服务又多了一项“为空居老人提供关爱服务”的内容。何谓空居老人?空居老人是指年龄在六十五周岁以上独自留守在家,无子女或子女打工不归,或者是子女在异地另居的老人。这类老人往往因与子女分居只能得到子女的物质给予,却得不到子女的精神慰及,有的子女甚至连物质也给予老人的甚少。把这类老人称之为孤寡老人也不为过。为空居老人提供关爱服务是党和政府的一项惠民举措,是由政府民政部门主导实施、卫计部门配合协调完成的。该项服务要求我们医务人员以及区民政按排的工作人员分别下村,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慢性病管理和留守老人心理疏导等服务内容。
我们一行人首先来到了老人丁宗根家。丁老和老伴朱兴珍留守在家,子女们外出打工;二老都是我们空居老人服务对象,同时也是我们公卫团队的建档立卡户。今天我们要和二位老人再次续签公卫服务协议。他们正在家里吃饭,见我们来了慌忙放下手中的饭碗。朱大妈涮洗茶杯为我们倒水,丁老笑边收拾桌子边笑呵呵地询问我们有没有吃过午饭。嘿嘿!这真是老鹰抓住鹞子脚——扣上扣了!我们还没询问他们的情况,他们倒问上我们了。海霞和老佘首先就打开了空居老人组织服务管理APP作全程监测,然后就和老人拉呱开了:询问他们的健康状况以及子女情况,询问子女们平时对他们的关照情况,还给老人测了血压并进行了空居老人服务宣教,最后和老人签了空居老人服务协议。我和张队则拿出公卫团队签约档案进行填写。二位老人续签的是公卫团队三型服务包,服务内容包括一年一次到我们医院免费提供一次血糖、血脂检测和彩超(肝、胆、胰、脾)检查,还包括每个月上门进行健康宣教、健康指导和慢病监测服务等。当我们填好档案向老人们说明了情况后,丁老也十分爽快地与我们签了约。我及时用手机抓拍下了这一双赢的时刻!照片上丁老和张队笑容满面地紧紧握手!这照片见证了我们送医服务的惠民、利民,也见证了我们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在送医服务过程中自身价值得到的肯定与提升!
从那儿出来我们兵分两路,我和张队去了许登峰老人家。许登峰和洪家英老俩口是我们的建档立卡户,同样也是我们的空居老人服务对象。二老的三个女儿都在淮阴城里工作,屡次要接他们去淮阴都被拒绝了;他们过不惯城里人那种生活,在乡里土生土长惯了。谈起子女他们的脸上满是自豪和兴奋,谈起独自在家的孤寂他们脸上又有了一丝丝落寞。看到这种情形,我就想啊空居老人服务工作实实在在是敬老、孝老的好举措。老人们年岁大了,谁不想儿孙绕膝?谁不想笑语满堂?谁不想病痛时有人送医奉药、嘘寒问暖?谁不想患病痛苦时有亲人分担?谁不想高兴快乐时有亲人分享?可是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又不允许子女们在家孝亲,他们也有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要忙。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推出空居老人关爱服务,真是无异于为久旱的田地洒上了一场及时雨!我们作为这项举措的落实者,真是既觉光荣又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别忤在这里,赶紧为老人家量个血压!”我被张队的话语打断了思索,赶紧拿起血压计和听筒。当我为二老量完血压时,张队也和老人家签署了为空居老人服务的协议。我们开始为二老填健康档案,准备与老人签约公卫服务协议。就在那时外面传来了一声清脆的问话声:“请问这是不是许登峰老人家啊?!”
我们大家都不由得向门外看去,只见一位四十多岁的大姐出现在门前。她上身穿着一件红色的工作服,手里拎着一只鼓囊囊的手提包,一脸春风的样子。感情是区民政局的工作人员来为空居老人服务的。我们是遇上了同志、碰到了知音!这是我们胜利会师啦!许老俩口子也认识她,赶紧招呼她进屋。老人家开心地连声赞扬:“现在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些老年人真是太好了!”
是啊!家有一老,犹如一宝;国尚孝老,方能兴旺!国家孝老爱亲的道德风气形成以及种种关爱老人的政策举措,正是国家走向繁荣富强、和谐兴旺的关键一步,真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环。从孝老、敬老点滴行为当中,就可以预见我们的国家明天必将更美好!
时光勿勿地流!短短的中午就仿佛一瞬之间,说过去就过去啦!我们做好服务工作,从许老家出来就得回去啦!两位老人和那位民政局大姐和我们依依话别,有几多的不舍。这样的场景真得让人感动,那时我的眼底不由有了丝丝的潮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