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有缝的课桌
记得我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课桌都是木制双人桌。我工作后有好些年还保持着这种状况。早先是生板,后来桌面开始刷了黑漆。翘啊拱的情况好些了,有一点依然存在,就是裂缝。写字的时候,如果不小心,或把字写歪,或把纸戳破,还有节疤眼和刻痕也很烦人。只好就着稍平的地方写,往往一行没到头就要移动一下,如果垫一本大书就舒服多了。以致后来,考试的时候每人要带一块塑料垫。
由于小孩调皮好动,学期还没结束,一小半桌子,用一根手指都能推得动,缺拐掉腿,没了抽屉破了侧板。到了下个学期,打撑子钉钉子,常有的事。稍不留神,就会把手划破,把衣套坏。配套的板凳掉腿啊,让不少同学吃尽苦头,夹着屁股,突然摔倒。没法修的,只好移到墙边,借助墙的支撑力勉强用着。
这样有缝的课桌,除了能锻炼人的动手能力、培养人的耐性外,还被同学们想出了一些妙用,比如弹小刀弹尺子,发出嗡嗡的响声,虽然少不了老师的责骂。最有趣的那就是玩竹偶,把细竹枝弄成长短不同的小段,再用卡子线穿起来,头、身、胳膊、腿都有,主要关节都能动,在两条腿底下各串一个纽扣便是脚了。把多余的线从上面穿进桌缝里,玩的人把手伸到抽屉鼓里,一只手捏一根线,不停地拽移,桌子上的竹偶就跟着扭动,迈步,吸引了许多同学的目光,都想试一把。玩到尽兴时,两个竹偶站在各自的桌缝,先是活动一下拳脚,展示自己潇洒的武姿,然后随着双方操纵手的轻拉紧拽,左右摆动,在桌面上进行着一场恶战。玩的看的都盯着桌面上的两位武士的决斗,嘴里用力地喊着叫着,嘿、哈、杀、锤它、撞它、扫腿……混杂着钮扣的滑擦声和竹节的挤碰声。我从心底里佩服做竹偶同学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不过,大约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玩竹偶的游戏渐渐地看不见了,除了电脑和手机的普及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课桌的质量越来越好,不仅桌面刷了厚厚的黑漆,腿上也刷了漆,桌面没有那么大的缝了。再后来是三合板的单人桌了,甚至是塑料压制的,桌面根本没缝。学校没有了竹偶的踪迹。
每当看到教室里那摆放整齐的独桌,我就会想起过去的双人木头桌,有关破桌的快乐故事一个个涌上心头。
2019年1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