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月】祭祀(散文)(首发)
“祭祀”,是对“神灵”、“亡魂”的一种敬畏.
在大西北我的家乡,厚厚朴实无华的黄土,不但无私地哺育了在她上面世代耕耘、勤劳善良、为人正直的子民;而且厚厚的黄土地,也孕育出了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并且世代相传,那就是浓浓的“祭祀”活动。“祭祀”文化,也是心地善良、与世无争、憨厚朴实的父老乡亲,与神灵、亡魂对话的一种方式,也把他们无私、善良、宽阔的胸怀,与世人的展现。
祭天
在大西北黄土地上我的家乡,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他们与世无争,世代过着以农为本,只求解决温饱、艰苦朴实的生活,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生活。虽然他们文化程度都不高,但思想单纯,他们也知道“君子知天命而不可违”的大道理。在长期农耕生活中,便产生了一种浓浓的祭祀的“祭天”活动,并世代相传,带着黄土地上一种浓厚的地域风情和神话色彩。
“祭天”的祭祀活动,是他们与掌管三界的神灵对话的一种方式,祈祷得到神灵对他们的眷顾,庇佑他们远离灾难,每年风调雨顺、岁岁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四季安康。
文曰:祭天文牒:
苍天在上,信仕弟子沐手焚香,虔诚叩拜,一柱茗香上天宫,十方神灵来坛中,敬献新鲜瓜、果,诵读太上八卦诸仙经,奉请:三清三元三宝天尊,太乙真人救苦救难天尊,九天应化雷神普化天尊,三界伏魔大帝神感元镇天尊,三省九司三十六四院中司等诸神,默佑牒至行香。
一柱清香、一杯茗茶、一壶米酒、一盘瓜果、一道祭文,心地善良、憨厚朴实的父老乡亲,展开了和掌管天地、人间的神灵对话,对自己的亲人祈福;对未来美好的生活祈福。他们单纯的思想境界, 不需要大富大贵,只求解决温饱,一生安康、如意就足矣!
祭地:
在大西北黄土地上我的家乡,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用“祭土神”的祭祀活动,是他们与掌管土地的一切神灵对话的一种方式。祈祷主管人间住宅的土神、主管坟墓的土神、和主管田苗的土神,对他们庇佑。在他们心目中,因为是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也是最后的归宿地。因此,在一年的“祭祀”活动中,就有了和土地神灵对话的“祭祀”活动。
文曰:祭土神文牒:
请赴坟(宅)前一心奉请 :中公九垒高皇大帝,开山盘古,尊王开山,长者郎君,一千二百位,敬祭诸神,请赴坟(宅)前一心奉请。左青龙神君,右白虎神君,前朱雀后玄武神君,本乡某氏门中宗祖,三代源远先人,前传后教,传度师尊,下赴宝车,本家长生兴隆,土地福德瑞庆夫人,招财管宅(墓)童子,进宝守宅(墓)郎君,天罗太乙,一白二黑,九紫神君,三吉六秀神君,催富催贵神君,添财进宝神君,明堂水口神君,乾坎艮震巽,离坤兑,九宫八卦兑太神君,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巽己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二十四龙神君,高坡山低神君,低坡洞土神君,五姓五府神君,地盘之上三代业主,太罗天上,九天玄女,请赴坟(宅)前,受今祭祀,再运真香,虔诚奉请阳救贫曾文先生、刘白温先生、廖禹、郭朴、张子房先生,寻龙点穴先生、紫微先生、量步水先生,分金消纳先生请,六十龙穿山先生,七十二龙透地神君,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神君,当境山川,社稷诸庙土府禁忌神君,请赴坟(宅)前受今祭祀。初献酒滴在在杯中,饮尽桃花满面红。伏望神灵来闻饮。家门富贵满春风。二献酒滴在坟(宅)庭。寸心虔备乞神灵,伏望,神灵举来盏,家中富贵满千秋。三献酒滴在坟(宅)堂前,斟来美味白花香,伏望神仙齐饮尽。儿孙荫出状元郎。虔诚奉茶斟初献,茶斟二献,茶斟三献,三献献元满礼不再斟,再运真香。
一道祭文、一杯清茶,让主管土地的神灵明鉴,庇佑住宅安宁、亡人的坟墓安宁、庄稼长势良好,有个好收成。因为,他们一出生,自幼就和朴实无华的黄土地打交道,一寸黄土一寸金,寸金难卖寸光阴。他们惜土如金,他们一生中立足于黄土地,看着光阴的流转,是黄土地给予了他们的沧桑,同时,也赋予了他们的幸福。再加上一生中,风里来,雨里去;土里来,泥里去。心地善良的他们,和黄土地便有了一种浓厚的情感。
因此,在长期的农耕生活中,就有了“祭土神”的祭祀仪式。
祭亡灵:
在大西北黄土地上我的家乡,心地善良、勤劳朴实的父老乡亲,他们把生与死,看做是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在亲人去世的时候,便是:“谪仙有逆旅之惊,庄周有蝴蝶之梦,故无端而作古人,或倏忽而登鬼录。”的理念。在他们单纯的思想中,只知道:“人活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在人活着的时候,不论之间有多的的仇恨,只要去逝了,放下世间的一切个人恩怨,视“逝者为上”。因此便产生了“祭亡灵”的“祭祀”活动。
文曰:祭“亡灵”文牒
一梦黄梁,千秋永别,当用甘甜之净水,即烹五谷杂粮之香汤。沐浴身躯,穿装入椁,停柩中堂,遵礼成服,仗僧於家,书立灵位,铺设坛场。
目莲之金锡,开通五方冥路,指示二九生方,金锡振而铁城破,玉毫光而幽暗开,冥途渺渺,仗毫光而引上逍遥,黄泉路茫茫,随华幡而送登彼岸,广架法桥,度人无量,执绋扶棺,送山安葬,切念孝士等,愧为人子,悲切亲灵,生我育我之恩,劬劳莫报,抚我教我之德,艰苦百端,正宜享寿无疆,岂料天年限满,嗟磨骨肉以何酬,即碎身躯而莫报,欲度亡灵,超登仙界,登三摩之胜地,赴九品之仙乡,自此升矣,不亦乐乎,是以引亡投参,冥京二宫阴帝,坤府八殿朝王 ,在各宫案下 , 伏冀。
奉请:无上西方正教,九品度亡,拔苦往生,日圆满化财,大彰告散,於内讽演经忏,行行灭罪,句句消惩,承仗良因 ,早登仙界,佑启儿孙 , 昌隆世代”。 默佑牒至行香。
“人生只不过梦一场”。生,未带来分文;死,未带去家产万贯。一道“亡魂”祭文,一道“引魂幡”,展开了与“冥界”神灵的对话,让神灵不纠结人间活的时候的过错,善待亡灵,早登极乐世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现实社会的人,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身边的“凡人小事”还没来得及完全呈现自己的意义,就被抛到记忆的背后。人们除了被“忙”包裹,就是被“名利”挤压,似乎体验不到人生还有什么其他乐趣。可大西北黄土地上我的家乡,各种浓浓的“祭祀”活动,那是一种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与时俱进,呼吁人们:“请慢点走,欣赏沿途的风景和欣赏自己......”
2019年11月18日夜落笔于蒙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