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轻舞飞扬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轻舞】枯菊(散文)

编辑推荐 【轻舞】枯菊(散文)


作者:陈友 童生,952.0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021发表时间:2019-11-21 10:22:48
摘要:生而为菊,即便枯黄了,也要挺起一身傲骨。

我在阳台养有一小盆枯菊,只有头上顶着几点绿意,其它都已经枯萎。
   奇怪的是枯菊枝干上的萎叶还像是披在身上的征袍,任凭风吹雨打,仍然紧紧地裹在身上,就是不脱落。征袍虽然已经失去了曾经的颜色,然而每一片枯叶都恪守着护卫荣誉和尊严的不变初心。两条主茎像是从生活的泥泞里拔出的两条腿,又干又黄,却遒劲、有力,棱角分明,其中一条相对较直,而另一条刚出泥土,向旁稍稍一绕,就做出迈步的姿态。
   看上去,这盆枯菊酷似一位孤高的诗人,昂首挺胸地面对流年,把酒临风,倔强地抒发着内心幽远的情怀。
   其实大部分的菊花都是一味药,喝菊花茶,能清心明目,让人看得更清更远。《红楼梦》称菊花是“三秋的妙景妙事”,现在虽然已经告别了“三秋”,入了冬,在南方却还是赏菊的好时候。
   小区内原有数茎野菊,可今年整个秋天都没能看见它们的身影,令我怅然。也许是谁将它们当成野草闲花,按下了删除键吧。没想到入冬之后,它们玲珑的倩影又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让人十分惊喜。这些野菊委身地上,金黄的花朵有一枚硬币大,花瓣重重叠叠,十分紧密。绿色的叶片也只有三厘米左右长,它们在花朵下有层次地张开,从草丛中捧出一朵朵花,就像是捧出自己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不由让人联想到“毫端运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的诗句。
   这些野菊的叶片虽然微小,摸上去却非常坚挺,其根茎匍匐弯曲也同样有力。可以肯定,它们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就禀赋了一腔别样的胸襟,难怪它们非要入冬方才显出傲寒的本色。
   我阳台上的枯菊叫黄金菊,这种花重叠簇拥,一株可以盛开几十朵。枯菊最初并不枯,在花市看见它的时候,它阳光灿烂,枝头上开满了金色的花,朵朵都是幸福的笑脸,那一刻,我毫不犹豫地就决定了要拥有它。
   最喜欢它开花的模样了。黄金菊的花型不大不小,细细的花茎将清新、优雅的鲜花从绿叶丛中高高举起,十多枚金光玉质的小花瓣整齐地将花心围成一个圆,努力将自己张开再张开,宛如一把拉开的弓,要将金色的光芒射得更远,尽情去拥抱广阔无垠的天空,让人不由吟出“晴空一鹤拍云起,便引诗情到九霄”的诗句。
   黄金菊开花的特点是一开一谢。前面的金花刚刚凋零,后面的光芒接着又从绿叶里射出,几十朵鲜花竞相开放,流光溢彩的样子,就像是在阳台挂起了一道炫丽夺目的彩霞,无论风雨,都可以盛放观赏者自由自在的飞翔。
   好景不长,春天刚过,黄金菊花就不再开了。一入秋,本该傲立枝头的它,非但无花可看,一身绿色的战袍也纷纷枯萎起来。我想它可能是没救了,要想再欣赏到金光灿烂的花,只有重新购置一盆。
   生活中,任何事情都应该有始有终。我依然为金菊浇灌,要换,也要等它彻底死了才能换。就这样,这盆枯菊不死不活,在五楼阳台栏栅外凌空一站,就又是一个春秋。
   没办法,没有鲜艳的金菊可赏,那就只好赏枯菊了。
   霜风寒气如约而至,枯菊顶在枝头上淡淡的绿色,显得清癯而又孤独。
   多年来,阳台上的盆景死去的还真不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浇灌太勤,花卉吸收不了导致溺亡;浇灌不勤,无法提供光合的保证,又导致枯亡;花卉本身娇嫩,习惯恒温,不经风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眼前的这盆枯菊,自从发现其有枯黄的倾向,就一直抱着听之任之的心态,时时灌溉,也不过就是做做样子,巴不得它早点死了,好另觅新欢,换一盆新鲜如意的品种,以令阳台抖擞精神,没想到它的生命力居然会如此的顽强。
   枯菊头顶上的绿色少得可以用微乎其微来形容。那星星点点的绿,几乎是从一根根枯黄的枝杈上挤出来的,危如累卵,一片片地数去,令人担惊;但枯菊毕竟还活着,这就说明它一定有其非凡之处。
   历经风雨的花朵,会开得更为鲜艳、更为美丽,说不定加以抢救,细心呵护,这盆枯菊还会焕发青春呢!
   也许是爱菊心切,渐渐地,我在霜风中就养成了欣赏枯菊的习惯。
   每天为它细心地培、护,也认真地欣赏。赏着赏着,发现枯菊头顶的点点绿色,与其灰黄的枝干还是能够形成对比,那是菊花生命里磨也磨不去的棱角,宛如站在枯枝上的花朵,虽然又少又小,却能从容临风,倔强地挺立起一片又一片的孤傲。
   真佩服这盆枯菊的别样胸襟,能这样从容地以枯黄做笔,从容地蘸着一腔饱满的清高,将生死荣枯写得是坦坦荡荡、云淡风轻。
   眼下,众芳相继凋残。在南方初冬的舞台上,也正在上演落叶飘零的剧情,树叶们不得不放弃经营了一生的事业,被肆虐的寒风裹挟着,朝着不明不白的远方,奔赴生命中的下一个轮回。
   而此时的枯菊,凌空而立,仿佛是举着坚贞的酒杯,斟满孤傲的清酒,把酒临风,将凌霜的气节抒发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生而为菊,即便枯萎了,也要挺起一身傲骨,将灵魂的花朵绽放在生死的边沿。难怪人们要将禀赋倔强、凌霜后凋、标高傲世的菊花喻为花之隐者;难怪陶渊明要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难怪人们要赞美菊花,发出“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的由衷感叹,并每每以菊自喻,表明一身的志趣和高洁。
   如此,也就难怪我的这盆枯菊能有这样顽强、执着的生命力了。
   一边赏着枯菊,我一边就想,像一个知音那样地爱护它,也许很快,它就将绽开一丛温暖,点亮阳台美丽的风景。

共 209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般花的枯叶一触即落,但是菊花就真如作者所说,任是如何枯萎,也牢牢依护在花径旁,不会轻易离去,而菊花还有一个特点,径的细弱与花的硕大简直不成比例,就那么颤巍巍,显赫赫,风光光,笑盈盈迎秋风傲立,颜色品种的繁茂让人目不暇接。总是笃定地感觉它应该是当之无愧的国花,却为什么一直不能给予其应有的名分?菊还与其顽强的生命力,百花无后它独开的品性,让不知道哪年哪代的人们把它当成了寄托哀思的信物,如此与国花的气质就相左了。但是菊的精神与品质却是我们每个人的楷模与导向。爱花的人总是会植上几盆,它的洒脱与顽强,它的姹紫嫣红,让人轻易就能享受它的隆重而盛大的开放,想无视都不可能,看了作者深情的叙述,我们只能投之于菊花深情一瞥而心生感动而感悟。现在正在赏菊的好时节,读罢美文去看菊花,这冷空气将过有些温暖的午后,菊花次第鲜艳,不一定也成就你一篇佳作。【轻舞编辑:健唔】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健唔        2019-11-21 10:46:53
  菊,永远的精神皈依
2 楼        文友:陈友        2019-11-21 11:58:16
  感谢老师辛苦编辑!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