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理解父爱(散文·外一篇)
理解父爱
那天,我们几个文学爱好者在一起吃饭,不知谁谈起我的散文《我与父亲的遭遇战》,大家都说那篇散文写得真实。有人建议题目改成《父女战争》。我则说:“我父亲对我的教育上就是有些‘狠心’,经常用各种手段逼着我去做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这一句话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大家一起谈起了“家家都有个严厉的父亲。”
老海说,他爱上文学的时候,还在蔬菜公司当会计,父亲认为这是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他希望儿子心满意足地做好本职工作就行啦。谁知道儿子的胸中有一个文学梦。当着父亲的面不敢说自己想当作家,只是偷偷摸摸地写小说,偷偷摸摸地花八分钱从邮局寄走自己的稿子。可是退回来的稿子被父亲收到了,父亲把稿件撕个粉碎,在胡同口对着街坊邻居说:“你们说,我那个傻小子,竟然做着文学梦,他也不看看,咱家的坟上有没有长那根草。看看,怎么样?编辑部的退稿信。丢死人了。一个初中毕业生就想当作家,这孩子一定是中邪了。”
老海说:“当时要是有个地缝就钻进去了,可惜没有。就这样,文学梦仍然像《聊斋》里的狐狸精似得,总是勾引着我继续写作,后来好不容易写了篇两万字的中篇小说,那时候没有电脑,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在方格稿纸上写的。而且只有一稿,没有留底。结果又是退稿了,父亲收到以后,还是毫不客气地烧掉了”。父亲说:就你识那几个字,好好给公司记账就行了,别瞎折腾了,那作家是你能当的吗?你千万别再写小说了。让领导知道了,铁饭碗就没有了。
后来,老海学精了,投稿地址写女朋友家的,不写自己家,也不写单位。还是孜孜不倦地写小说。终于有一天,小说发表了,编辑部寄来200元稿费。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父亲,父亲还是不相信,后来看到了刊物和稿费。父亲笑着说:“嗨嗨,这匹倔驴,终于瞎猫碰上死耗子了。”从那以后父亲就十分支持儿子写作了。他甚至给儿子买了写字台。
多年以后,老海成了烟台地区有名的作家,老父亲和儿子一起喝酒,父亲才说了真心话:“你想当作家我理解,就怕你弄不成功白费劲,丢了工作,受不了打击,于是我想尽一切办法不叫你做梦。谁曾想,你这作家梦还真是做成了。老天不负有心人啊!”
我说:“那也是父爱啊,是不识字的父亲对你的担心和保护,用他自己的方法来保护你,别人无法理解,只有儿子能理解。你父亲害怕你实现不了梦想受不了打击,干脆制止你的梦想……”
看大家都沉默着,我接着说:“我的父亲却正相反,他是一个望女成凤的父亲,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给我订阅《中国少年报》,还鼓励我给报纸投稿子。我的稿子在读者来信发表了,父亲还拿给同事们看。他为我而骄傲。”
大家说:“你父亲为什么总是打你骂你,是因为你学习不好吗?”我摇摇头。
“那是因为你不听话吗?有逆反心理。”大家又问。我还是摇摇头。
“那是为什么?”大家问。
为什么?一言难尽。我父亲固执地认为,他的子女们是一群羊,而我是他这群羊的头羊,只要我各方面都极其优秀,他的孩子们就会因为榜样效应而变得很优秀。所以我考试80分,他说为啥不考90分,我考试90分,他说为什么不是100分……
因此我必须门门功课都考100分,否则就得挨打。
“这也太难了吧?”朋友们异口同声地说。
是的,父亲对我的期望值很高,不仅需要我学习好,还要特别能干家务活,做饭,洗衣服、收拾家,挑水、劈柴、拉架子车……样样家务活拿得起放得下。那时候我只有十几岁,也还是孩子,也还是贪玩耍的年龄,要努力达到父亲的满意实在不容易。
父亲的头羊教育迫使我在任何人群中都要做头羊,都要成为最优秀的,于是乎,我不仅仅在家里干活儿多,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而且,在中学的班级、在兵团当女兵都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当一个馒头和一个窝头摆在我面前时,我本能地认为馒头是别人的,我只能吃窝头。
因此,我结婚以后,只要老公喜欢吃的东西,我一概不吃。只要老公不喜欢干的家务活,我全喜欢干。所以,老公说:“这一辈子最感激的人是岳父,是他培养了一个好媳妇送给了我。”
那天,我们聚会到很晚才回家,一路上我坐在出租车上想着朋友们的对话和回忆,我感觉是老海父亲的极端的“爱”促使老海更爱文学,成就了他的文学梦;而我父亲的头羊教育,培养了我“勇当第一”的自觉,成就了我的人生。由此感觉父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被人理解的人,他以自己的方式爱我们,而我们有时候不能理解他的爱。只有在多年以后,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
萍水相逢的温暖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困难而沮丧的时候,给与我们帮助的往往是那些萍水相逢的朋友,他们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由于他们的帮助使身在异乡的我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那年,我到厦门去读书,第一次独自一人出那么远的门,乘坐的是北京开往福州的火车。临行时父亲千叮咛万嘱咐让我记得在鹰潭下车,换成福州到厦门的慢车。父亲说:“车到鹰潭的时候是晚上,你一定不能糊里糊涂睡过去,记得下车换乘第二天福州开往厦门的那趟慢车。”
我当时还很不耐烦,感觉父亲真唠叨的麻烦。知子莫过父,真让父亲说对了,我睡过了鹰潭车站,错过了在鹰潭下车的机会,心中十分懊恼。一气之下,干脆坐到了福州。
在福州下车以后,我一筹莫展。突然看见福大的迎新接待站,就径直地走过去,一个福大物理系的黄老师接待了我。黄老师高大伟岸,给人一种可信任的感觉,他说:“别发愁,我们去找一找站长,叫他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省一张火车票。”
站长是个干瘦的中年人,个子不高却很干练,他问我:“还有钱买一张福州去厦门的车票吗?”我摇摇头。他说:“那么我给你的车票上签个字,你直接上餐车吧,就在餐车上坐到厦门。”我们谢过站长,走出站长室。
黄老师说:“这车是明天早上八点开,你今晚就在站前旅社休息吧。”于是黄老师陪同我去站前旅社登记了房间。在楼下吃了面条,然后回去休息。这期间黄老师一直开玩笑逗我开心:“你不要担心,我们福建人都喜欢帮助你们北方人,北方人诚实……”
第二天早晨,站前旅社的服务员阿姨送来一碗热汤面,她说:“我是林阿姨,你们黄老师关照过,叫我好好照顾你。”我当时很感动,真实遇到好人了。林阿姨将热汤面分成两碗,说这样凉的快,吃起来不烫嘴。我感觉这位林阿姨就像妈妈一样,如此细心、周到,远远超出了一个服务员的职责范围。
从站前旅社出来,遇到前来接我的黄老师,林阿姨和黄老师一起送我到检票口。检票口上遇到了站长,他说过来看看顺利不顺利。我简直被他们这些福州人感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上车以后,遇到刘车长的儿子,也是厦大新生,他是中文系的,我们一起谈论小说,散文和诗歌,竟然忘记了错过车的烦恼……
福州,以前在我心中的就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城市,经过这次坐过站的经历,我深刻感觉到福州这座城市的人是那么亲切,充满爱心。是我这样一个萍水相逢的人得到了那么多的温暖。后来,我在厦门读书期间也多次遇到萍水相逢的朋友给与的温暖,因此,我感觉福建人的心地很善良,我的萍水相逢经历很温暖。
父母们,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吧!他们不需要溺爱,同时不需要打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