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宁静•守】故乡(散文)

编辑推荐 【宁静•守】故乡(散文)


作者:想飞的企鹅 举人,502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32发表时间:2019-11-26 22:14:49

古老的村庄,蜿蜒的公路,逶迤的山梁,还有那些被夕阳的余晖包裹得如泥塑般的老人。所有的画面都浸满了安详与沧桑,这就是我的故乡。
   村中央,那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吃完早饭就坐在路边的石墩上,吃过午饭后,他(她)们依然坐在那里。直至他(她)们的影子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
   每当太阳拖着疲惫的身子安静地躺在西边的山坳里的时候,这些老人依然闭着眼睛、面对通往村外的这条新修的公路。没有人知道他(她)们等什么,更没有人知道他(她)们都在想什么。也许,只有这古老的村庄才能说出这些老人为什么如此安静,为什么如此执着。
   “汪、汪——汪”,几声狗吠伴随着弥漫在村子里饭菜的香味打破了这份宁静。这些似乎沉睡了几个世纪的老人慢慢睁开眼,看看村子里那些陪伴了自己一生的老屋,又看看山脚处那些被烧毁的断壁残桓,然后又轻轻地转过头来慈悲地看着路的远方。他(她)们好像在等待;又好像在祈祷;也有可能在回忆着什么。
   “哎!回家吃饭吧。”不知是谁一边叹气一边说了这句每天都要重复的话。
   所有的老人被这句话震了一下,似乎觉得自己一天的任务即将完成;又好像这辈子的使命即将完成。“哎!又一天。”
   没人知道他(她)们“哎!”这个字在表达什么,也许他(她)们自己也说不清为什么要用这个字。
   这些老人慢慢站起来,手里拿着每天都带着的绵垫儿绕过村中央那座“菩萨庙”,缓慢地朝着家的方向四散开。
   从我记事起,这是村子几乎每天都要上演的画面,只有下大雨的时候这些人躲在家里不出来。除此之外,风吹、日晒、包括冬日的严寒都不能成为阻止他(她)们出来的理由,只是老人换了一批又一批。从年轻人到老年人,又从老年人变成了永久的记忆。
   村子是明朝年间从山西搬到这里的,经过几百年的沉淀,村子显得古老而庄严。
   听村里老人说,最早先村里只有一条小路通往外面,我们这里所有货物只能用驴或马驮着垛子出入,村子里的人们异常的和谐,每天都伴随着欢声笑语……
   听完老人的述说,顿觉这里虽说没有“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那般美妙,也不失世外桃源般的那份宁静。
   修一条公路曾经是村里多少代人的愿望,现在,这条公路让村子里的老百姓变得越来越富足。可是这条公路最初的落成也记录着村庄的耻辱,和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那伙“强盗(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抓了我们这里附近所有村庄的劳动力修了这条公路。当年修这条路只是为了那帮“强盗”的车辆方便进出;方便那帮“强盗”把我们这里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抢走;方便那帮“强盗”把我们这里的山货抢走;……总之,这条路曾经是那帮“强盗”为了方便那帮“强盗”修的。
   村里这些老人总是这样介绍着,每一句话都离不开“强盗”这两个字。刘三爷患了老年痴呆,他活了九十多岁,在临死的时候糊涂得连自己的家人都不认识了,但是,他依然可以清楚地说出那帮“强盗”的种种罪行。
   为了阻止那帮“强盗”横行乡里,村子里老百姓悄悄地联合起来抗日。谁想到那帮“强盗”的鼻子比狗还灵,他们知道老百姓要联合起来与他们作斗争,便从别的地方叫来好多“强盗”同伙共同镇压我们这里的老百姓。后来村里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偷偷地把这帮“强盗”的枪偷走了,这次彻底激怒了那帮“强盗”。他们为了找回那些丢失的枪支,把村里好多房子都烧毁了(至今仍然有当年留下来的断壁残桓),还是没有得到一点线索。最后那帮“强盗”就在村里丧心病狂地杀害老百姓,想用这种方法找到那些丢失的枪支,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这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西山惨案”。
   解放了,全国都解放了。村子又恢复了之前的平静。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重新把这条公路进行了合理设计,基本是按照原来的道路进行了修整拓宽。也有的地方做了变动,现在依稀可见之前那条“强盗”修过的路的样子。
   我上学的时候,村里就是这条路,只不过是一条土路,不像现在这样的平坦,也没有这般宽阔。整条公路只有路基,路面铺满了砂子。当年还有一个养路队不定期地在这条路上撒砂子进行维护。每当雨季来临的时候,这条路就会变得泥泞不堪,走上去会弄得满脚都是泥沙,赶上雨大的时候会弄得半截裤腿都是泥沙。如果不小心滑倒了再爬起来,浑身上下就会留下一片片泥的印记。那时,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跌倒了再爬起来。当年求学的我,就好像永远都是在路上、一条没有尽头的路!
   现在的这条公路,属于省级公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铺上的柏油路面。
   前些年我们村西的公路边被政府立了一块写有“北京西山惨案遗址”的汉白玉石碑,石碑上详细介绍了历史事件的全过程,和当年被那伙“强盗”杀害的人名单,好多叫不上名字的都用姓氏或者无名氏代替,后面注明杀害了多少人。
   为了方便游客参观,今年政府又出资把石碑周围进行了整体修建。当然了,参观是二十四小时开放的,就是为了让大家了解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村里的这些老人每天都在讲述着他(她)们儿时的那段经历。他(她)们把这段历史讲给我们父辈听、讲给我们听、讲给所有人听……
   “那帮‘强盗’不是人呀!他们全都住在村子里,村里所有人都怕他们,他们是杀人不眨眼恶魔。若不是当年‘龙王’显灵了,那帮‘强盗’不知道要在我们这里待多久呢!”这段话是上辈人口述传下来的,现在的老人依然能够完完整整地复述。接下来就是那些老人讲的一段类似于神话般的真实故事。
   “咱们村之前没有水,都是用毛驴到村东的龙泉里驮水吃。龙泉是什么地方啊?龙王待的地方,要不然能有那么多水?”老人们说到龙王的时候,眼睛闪烁着自豪的光芒,满脸的褶皱也伴随着这份自豪舒展开来;眼神也随之亮了许多。
   听老人讲,村东叫做“小湖”的地方当年有三眼泉。大泉供大家吃水;三泉供牲口饮用;二泉里住着龙王,谁也不知道水有多深,没人去那里弄水。那帮“强盗”根本不相信有龙王,他们用手榴弹扔进二泉的水里,水柱飞起有几丈高,在水柱的顶端有两只龙爪平伸出来。吓得那帮“强盗”哭爹喊娘地全都跑了。还没等那帮“强盗”跑到家的时候,西边一大团乌云就向着村子这边压了过来。不多时,呼雷、闪电、夹杂着手指肚大小的雨点就砸了下来,那叫一个快。霎时间,后山上的水便哗哗地聚到一起流进了村子。说来真是神了,这些水没有直接往下流,而是在龙王庙那里向左拐了一个弯,直接把那帮“强盗”的指挥部淹没了,听说还淹死了当时仍手榴弹的那个“强盗”首领。那帮畜生连夜就卷铺盖滚蛋了,这些水也神不知鬼不觉的不知了去向,应该是被龙王收回了吧!从此,村东曾经供老百姓吃水的泉干了,包括曾经居住着龙王的那眼泉也干了。
   每当村里那些上了年岁的老人讲起这一段的时候,他(她)们眉飞色舞的样子就好像在说山东快书一样,听起来特别带劲儿。所有听故事的人都是张着嘴露出一脸的吃惊,没有一个人提出质疑,大家只是担心龙王的去向。尽管我们听了上百次,还是不由自主地向老人们问起。
   “龙王走了,回大海了,那帮‘强盗’走了没多久龙王就走了,村里还有人看见龙王飞走的。”老人们说完后抬起头来看着天空。“你们年轻人别担心,咱们村没事的,龙王每年都会到村后的龙王庙里来,菩萨每年也要来村中央的菩萨庙看看。”说完后,老人又是满脸的骄傲与自豪。甚至有的老人能说出龙王和菩萨哪一天回来。
   这些都是历史,不是故事。村里的老人依然每天把这段故事讲给所有人听,我们也会在故事里慢慢变老,然后我们会如他(她)们一样,每天都去重复这段故事,讲给我们的孩子……这就是我们村的故事。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村庄里的炊烟升起来了,这些老人依然坐在公路旁的石墩上看着路的远方,依然是满脸的慈悲。
   故乡的路,没有尽头;故乡的村庄,会变得更加古老……

共 31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古老的村庄、蜿蜒的公路、逶迤的山梁,还有那些老人。所有的画面都浸满了安详与沧桑,这就是我的家乡——发生震惊北京城的“西山惨案”的村庄。忆起这条公路记录着村庄的耻辱。最开始是一条小路,只有驴马拖着东西出入,土路既不平坦也不宽阔。后来日本侵略中国,抓劳动力修这条路,为了方便他们运输货物。他们侵略中国的恶性,就连得了痴呆的九十多岁老爷爷临死时还可以说出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可见,他给中国人造成的伤害有多惨重。村里老百姓开始与侵略者斗争,偷走了他们的枪支。最后彻底激怒日本人,引发了“西山惨案”。至今,四处都有当年留下来的断壁残桓。为了方便游客参观,政府出资进行了整体修建。二十四小时开放参观,就是让大家了解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听老人讲,村东叫做“小湖”的地方有三眼泉。大泉供大家吃水;三泉供牲口饮用;二泉里住着龙王,谁也不知道水有多深,没人去那里弄水。侵略者用手榴弹扔进二泉的水里水柱飞起几丈高,吓走了日本鬼子。从此,村东曾经供老百姓吃水的泉干了,包括曾经居住着龙王的那眼泉也干了。这就是我们村的故事。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村里的狗又叫上了,老人边叹气边说:哎,回家吃饭吧。”本篇文字是一篇极具爱国主义情怀的文字,从曾经被侵略的村庄到现在被开放参观,让人们回顾历史,勿忘国耻,更让今天的中国人能懂得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古老的村庄留着被侵略的残骸,过去的悲惨终将成为历史,明天的中国将更加辉煌与灿烂。欣赏作品,问候作者。推荐共赏!【编辑:步步清莲】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步步清莲        2019-11-26 22:17:36
  欣赏文字,问候作者。欢迎作者投稿淡泊宁静!
我是一朵清莲,绽放浊世,只为清芳。
回复1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19-12-11 15:05:57
  谢谢老师精彩点评
2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19-11-26 22:25:11
  佳作,已向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3 楼        文友:想飞的企鹅        2019-11-27 06:58:34
  谢谢步步青莲老师精彩编按,谢谢宁静社团老师推荐拙作。
告诉你多少次了,1+1=3,怎么还成天2、2、2的?能不能长点儿心?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