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看点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看点·缘】隔山灯火(小说)

精品 【看点·缘】隔山灯火(小说)


作者:大雪无乡 布衣,159.43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277发表时间:2019-11-29 09:55:40

【看点·缘】隔山灯火(小说)
   后来想想,姐夫王堂满怀期待而来,出发时特地选了“双头日子”,还轧了五升芝麻油做见面礼;朱兮夫妇也酝酿了充足的情感,掏心掏肺地迎接,款待,最终却搞得夫妻反目,亲情一地鸡毛。莫非,真的是孔子西行不到秦?
   事情不好的苗头,早早出现在米兰前夜古怪的梦中。在那梦中,米兰正在烂漫的山野欢笑奔跑,一只无形的黑手却从天而降,将整个山野掐断,她被推上悬崖示众,撕碎的衣衫一片一片飘零,化作僵坠的蜜蜂,断翅的蝴蝶,殷红滴血的花瓣……笃信宗教和万物有灵的米兰,慌得半夜爬起,哝哝不绝地向上帝祷告。午后,朱兮在小城为王堂接风,跑堂的缅甸女子吊诡地上错了菜,亲情激荡的他们,无端招来老板娘发泄的一顿窝囊气。
   七月的早晨,满山苍翠,到处是清脆的鸟鸣。年届四旬的朱兮,轻抚着好肚油肚,站在村镇边刚起到一半的四层小楼旁,朝县城长途汽车站的东山方向张望,那里紫气浮动,云蒸霞蔚。他眼神明亮,闪烁着儿童的纯净和狡黠,还有一丝成年人孤注一掷的狠劲。他心情愉悦地对黏着他的米兰说:“三姐夫中午要到了,我去接他。白天你要管理好干活的工人,还要给他们做饭,就别跟着去添乱了。”
   米兰俏脸一沉,眼圈红了,嗔怪道:“咋叫添乱?三姐夫是你的亲人,也是我的亲人。我嫁给你六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一次也没带我回过婆家,好不容易三姐夫来了,他在最困难的时候帮过我们,你还不让我见婆家人。都怪你,我才会做那样的乱梦。”她健美率直,追求时尚,既虔诚信奉十字架上受难的主,又同时坚信边境山地各种迷信习俗。
   朱兮一本正经地逗她:“三姐夫是来开饭馆的,会常住我家,要欢迎有的是时间嘛。哎,人的味蕾是有顽固家乡记忆的,我在山里这十几年茹毛饮血,没吃过一顿可心饭。今后我会经常买来各种食材让姐夫安排北方菜,让你和孩子们大开眼界,再牙齿长长地吃死你……”
   米兰破涕为笑,打他一下,两人亲昵地手拉手,视察自家颇有气势,正在茁壮成长的小楼。
   朱兮宠爱米兰,他认为好女人是男人一点一滴呵护出来的。当初妻子病逝,撇下读小学的儿子、襁褓中的女儿,朱兮肝肠过断,守志三载,终起续弦之意。没别的,妻子留下的血脉还要延续,他的残躯犹在,也无权自弃。他找了米兰,岳母全家虽然从此集体切割,却没执意反对。米兰盘靓条顺,凹凸有致,曾是山乡著名的美女,她性情泼辣,脾气却像头倔驴。她二十多岁因鸡毛蒜皮离婚,用词不达意的汉话,悲愤地对老公宣誓决裂:“我走我的阳关道,你过你的独木桥。”拖着两个女孩四处打工,像寄居在别人屋檐下的燕子,后来她被人拐卖,受尽屈辱磨难才从外地逃回。最后她抱着赌一把的念头嫁给朱兮,为怕刺激前妻家人,没有嫁妆,没有婚礼,她毫不抱怨,只担心朱兮像她以前经过的那些男人一样,变着法想要祸害她和读中学如花似月的两个女儿。她心地善良,笃信上帝,慷慨大方,童叟无欺,爱说爱笑,广交朋友,她来以后,朱兮的生意不降反升,日益红火。
   朱兮却是个真正的君子,对她百般呵护,金银首饰俱备,对四个孩子一视同仁,大把花钱,娇惯纵容,供她们读高中大学。而他自己则极度节俭,不沾烟酒,不买衣物,喜好茹素,唯一的爱好就是开超市外读书写字,坐在大厅里熬夜上网敲敲键盘。开始她以为这个老板在背着她搞女人,就突击检查了N次,甚至蹑手蹑脚站在他的背后,把朱兮吓得弹簧一样跳起来。朱兮外出进货办事,她的电话铃声鬼魅相随,频繁视频,不断掐着时间催促回家,惹得朱兮怒火冲天。夫妻嘛,难免赤子相对,颠倒衣裳。米兰因长期生活不正常,最初一阵饥渴无度,索求蛮横无理,鱼水之欢就变成枯燥沉闷的机械运动。一次完事,朱兮皱眉道:“一点都不舒服。”倔驴米兰很不服气,脱口而出:“人家都说我舒服,就你一个人说我不舒服。”
   每忆及此,朱兮不禁苦笑,这枕边人不仅是头倔驴,还是一头无脑的直肠子驴。米兰诸般都好,只是心眼窄些,发作起来目光暴躁迷狂,九头牛都拉不回。两人都有缺点,大节无亏,互谅互让就热热乎乎过来了。米兰逐渐变得骄纵,固执,大事小情懂不懂的老爱自己做主,否则就撂挑子生气。朱兮觉得她过去吃苦太多,难免很多时候由着她些。幸好米兰犟虽犟,却心地善良热情,从不做欺心害人之事,反而对朱兮缺乏克制的性情多有管束,朱兮对她很是满意。正赶上山里修路,路基上遍地乱石泥水,深沟高垒,朱兮铺面被拆,虽然拆迁补偿被层层盘剥,后来县长也因此被撸,但架不住他房子面积大呀,于是以讹传讹,把那几贯浮财越吹越大,震动了山乡和老家。因“分配不均”,朱兮得罪不少人,前妻家人对他更是雪上加霜。
   房子没了,铺子也没了,一家六口无家可归,在米兰的坚持下,朱兮最终放弃进城打算,在镇外村口买地建住房兼铺面。地皮、工费、物价飞涨,又被一户原住民讹上,一块砖没放,就折腾小几十万。为了省钱,米兰亲自给工人做饭,监工,采买建材,忙得像没头苍蝇。就在这时,老家的三姐夫频频打来电话,这个半路出家的厨子,急切要来西南边疆发展事业。朱兮告诉他峡谷到处正在修路,交通极其不便。山城棚户区改造,铺面短缺,价格飞涨。自己房屋未成,来了住处也没有,不如等到明年。没想到有咏絮之才的三姐生气了,在亲友群里不点名地敲打了一番没良心的,文采飞扬,剥皮见骨,朱兮汗出如浆,马上和米兰商议出如下三条方案:一,马上通知姐夫来此。二,尽量给他租铺面,县城不行就在乡镇,先帮他出一年房租并采买器物。三,万一不成就让他监工建房,米兰建议年终先给姐夫十万。
   说起亲爱的三姐,朱兮是有歉疚的。三姐命苦,因父母重男轻女,中途辍学,白白可惜了满腹文采。她容貌秀丽,性情温婉,由父母做主嫁给王堂,生下长女艳儿脑瘫,几乎无法行走,这对苦命母女被紧紧绑在一起,消磨尽了三姐的靓丽青春。三姐后来又诞下一双儿女,二女嫁人,宝贝儿子读海南大学。姐夫王堂个子不高,平头,两股眉毛浓黑粗大如同板刷,大眼珠骨碌骨碌乱转。王堂只读过小学,然后打工、拾荒、干建筑,后来去淮南煤矿下井,当个挖煤副队长,挂上一个女人,三姐就去煤矿守着馋嘴的猫一样看着他。后来王堂违章施工,腿部被砸,错过最佳医疗期,医成一条僵尸腿,一瘸一瘸地单边前进,被下岗了。两口子为了生计,去黄河边开了一年饭馆,亏得三姐脸都浮肿了。回家乡炸了几天油条,姐夫又看不上这针头削铁的买卖。去本市租房卖饭,又选个荒凉之处,干三天就收工,白白亏了一万多预交房租,王堂就不停打电话过来。
   朱兮对姐夫王堂一直有些隔膜,甚至对他整个村子的风俗也很反感。当年三姐出嫁时,被王堂村里闹洞房的坏种们拧掐得粉面青紫。年关,朱兮跟随大姐夫二姐夫去王堂家做客,王堂暗自设局,让弟弟领一群地痞,把两个有头脸的姐夫灌得满地呕吐,因为他俩曾在酒桌上让自己喝多。姐夫们出村时横冲直撞,自行车东倒西歪,满嘴驴倒架不倒的酒话,引得观者如堵,笑声震野,而王堂姐夫站在家门口露出解气的微笑。后来四姐还说王堂某次去她家玩,摸走过她衣服里的五十块钱。朱兮自幼羞怯,见人脸红,长成个咬文嚼字的痴汉,正是虚症患者卖棉花——人松货软,二十大几连个对象都找不着,成了乡间奇葩,后来被逼娶了边地女子。
   王堂在外打工,家里有个闲置的轧面条机,三姐怕被村人弄坏,又想拉弟弟一把,就非让朱兮两口子拉回来做个小生意。朱兮不肯,三姐都快气哭了。第二天朱兮鼓足勇气去拿,三姐却讪讪地回避,朱兮疑惑地空手而归。过了一日,王堂从天而降,黑着脸坐在朱兮对面,大声敲打他窝囊无用,只知家中算计,毫无丈夫之气。他有点大舌头,有时咬字不清,却指手画脚,训得朱兮无地自容。后来,朱兮携妻南下,受惠于岳父全家的帮助,在大山里打拼,渐渐立住了脚。接着妻子患癌去世,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同年,父母相继辞世,朱兮一直对老人隐瞒儿媳噩耗,到处借钱往家里打,他百事毕哀,竟未能返乡奔丧,这成为他一生之痛。前一年,他敬爱的二姐夫因癌自杀。妻子病中,姐妹们分布天南地北,分别打过一两通电话表示痛惜之意。嫂子从没过问一句,意思明摆着是青菜炖萝卜,咱们谁也别沾谁的油水。哥哥倒打过几次电话,最后一次问:“我咋办呢……来不来呀?”他听出话里的勉强,就婉拒了,从此家乡再无消息。妻子死时,朱兮问上上不语,问下下不言,却没告诉家乡人,只有悲痛的岳母全家替他打理丧事。事后说给大姐夫,完小主任的他喟然长叹:“路太远了……”哥没给他商量一句,就占了他的房屋、土地。他想,我一世无能,就算以此尽孝悌之意吧。
   只说此生再与家乡无缘,不料前两年三姐夫却让他大大感动一把。他因扩充铺面资金短缺陷入困境,思来想去,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或许只有三姐还能指望,心虚地给三姐发去一条信息,只说是泥牛入海,不料三姐很快打来电话,慷慨解囊,把王堂姐夫煤矿的赔偿金汇来五万,解了燃眉之急。王堂电话里嘘寒问暖,颇为得体,并表达这些年家乡对他的歉疚之情,让他和米兰心里烫乎乎的。次年还款,三姐坚决不要利息,把转给她的多余部分退回,并责骂他。那可是王堂姐夫用命换来的钱哪,别说五万,五百你能跟别人,甚至亲哥借得来吗?朱兮就经常给三姐几个孩子发点红包。
   通过三姐,他也深刻检讨了自己,亲情是什么?是父母恩,手足情,夫妻义,血脉的牵挂!是血浓于水,无法割舍,一旦有难,受伤者可以依靠的港湾。但,人情如纸,亲情有时也很脆弱,不要把什么都压给亲情,不要轻易考验亲情,更不要透支亲情,浪费亲情,漠视亲情。你要学会原谅,学会呵护,学会主动创造亲情。人各有家,利己是人的天性,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不能原谅亲情偶尔的缺席,就将失去亲情长久地滋养,那样,你会越来越怨尤,越来越乖戾,越来越冷漠,你不会创造亲情,也将不配拥有亲情……就像你,曾奉献给他们多少可以依赖的亲情?你远离故土,兄长姐妹们都曾替你尽孝,三姐小妹,出钱出力,在父母病榻前竭尽所能。你觉得哥嫂凉薄,他们毕竟供奉老人入土,逢年过节,尚能在老人坟前烧纸,聊慰他们黄泉下的寂寞。如此一想,朱兮觉得不是他们辜负了自己,而是自己辜负了他们,不是亲情背叛了自己,而是自己背叛了亲情,对同胞不满的坚冰,就化成一腔奔流的春水。
   此刻,他搭乘着一张满身泥浆的营运面包车往城里赶,颠簸摇摆,走走停停,因为到处堵路,这天下第一流的烂路,震荡着他满腔的情感。他怀着圣徒的心情去迎接姐夫王堂,迎接近二十年来第一个踏上这块热土的家乡亲人,同时,自己也是前往去接受家乡亲人、亲情的检阅。他期待,并且相信,姐夫不仅会给他带来味蕾的盛宴,也将慰藉他苍凉的感伤。同时,姐夫也将教诲他人情世故,待人接物的道理,并助力自己业已疲惫的人生航程。当然,人生如果如意,姐夫也不会拖着残腿背井离乡,千里来投,那么就让他们相濡以沫,抱团取暖。纵然王堂曾经年少轻狂,曾经有这样那样的不成熟,如今一定早已不惑,自己作为小弟,应该不耻做个信徒哩。见缝插针的司机抢死一样开着,车子猛一个颠动,他的头重重撞向车顶,几乎折断了脖子。他有些懵懂地想着:姐夫当年麻利的腿脚应该医得还好吧?快五十岁的他如今变成什么样子了?一路舟车劳顿,还能吃得消吗……
   他进了城,快步走向车站。一辆长途大巴刚刚进站,在最后一扇窗户里,探出那颗来自东方布道者威严的头颅,异常浓黑的眉毛下,两只大眼邪性地发亮,姐夫王堂正微笑着向他招手。
  
   二
   简直是猝不及防,王姐夫一来,几乎没怎么过渡,看什么都发毛,看什么都窝着一股火,从村里、镇里、县里到州城,从天气、环境、土著、做小吃买卖的,再到朱兮新建的房子,那些乡下工人,还有米兰,米兰的舅妈……他浓黑的眉毛拧着,粗大的嘴角撇着,探出黑毛的鼻孔呼呼喷着气,他像一个从先进意识形态领域打入野蛮落后非洲贫民窟的落难王子,时时恼火地甩手发狠,一跛一跛地走来走去,或者独坐一边生闷气。他的心里充满干柴,这不争气的地方到处都有火星,使他无法不冒烟,无法不起火。他对朱兮还显出相应的,甚至相当的礼貌,流露出姐夫对小舅子的温情,得道者对冥顽不灵者的痛惜。至于别的,统统都是八格牙路,统统应该死啦死啦地!朱兮僵硬地陪着笑脸,在心里替姐夫打着圆场,一边自责,一边疑惑,朱兮进入一种无休止、无原则讨好的自动运行模式。
   朱兮接到姐夫,在县城“世纪佳缘”饭店为他接风,是花了一点心思的。因为姐夫是来开饭店的,往小里说,没有三把刷子两把剪子,谁也不敢吆喝劁猪,往大里说,没有三把神沙哪个又敢倒反西岐。他在煤矿中层干部里混过,又走南闯北,这些年肯定见多识广,什么没见过,什么没吃过?这荒蛮之地实在也没啥拿得出手的。除了两家消费上千的民族手抓饭饭庄,这家专营家常菜的世纪佳缘,算是小城同行业的翘楚,规模虽然不大,却干净素雅,菜肴色香味俱佳,老板娘也很和气。虽只两人,朱兮还是要了八菜一汤,一则显得隆重,二是让姐夫对比一下小城风味,好让他心中有数。点菜时王堂强调要“树(素)菜”,显示出大厨一致共有的口味。两人没有上楼,只在门口选了张桌子随便坐下,朱兮就热切地望着姐夫,嘘寒问暖,问候家人近况,兄弟姐妹们安否,故乡沧桑巨变、日新月异的变化令他颇生感慨。接着,他问到了姐夫的腿,那场九死一生的矿难,感受着手足之痛,发出劫后余生的伤感和慰安。

共 22384 字 5 页 首页1234
转到
【编者按】读完这篇小说,真的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才好。小说中男一号朱兮、男二号王堂和女一号米兰都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尤其是那个王堂,看着就让人心生厌恶。王堂属于那种自高自大,自认为能征服全世界的人,他的眼里瞧不起任何人。朱兮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尽管自己过得并不怎么如意,却全身心地想要报答那些曾帮助过他的人。三姐夫王堂就是他想要报恩的对象之一。可是,王堂并不是他想象的那种具有宽广襟怀的人,他是曾帮助过朱兮度过难关,却大有一副想要朱兮百倍偿还恩情的架式。但是他因为表演得太过了,对米兰的诋毁太过分了,最终引起了朱兮的百般厌恶,只好早日把他赶走。其实像王堂这种人生活中比比皆是,只是没有小说中的王堂那么令人厌恶而已。一篇真实描摹亲情描摹人生的小说,推荐赏阅。【编辑:湖北武戈】【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191208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11-29 10:07:19
  一篇关于亲情的情感小说。欣赏了,问候大雪无乡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1 楼        文友:大雪无乡        2019-11-30 13:54:48
  谢谢武总,问候冬安!
2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11-29 23:45:58
  作者内功深厚,笔锋犀利,文笔流畅。欣赏,问好,冬安!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3 楼        文友:若海若蓝        2019-11-29 23:46:16
  感谢支持看点,遥握,冬祺!
只码字,不管事,不问事,不惹事。
回复3 楼        文友:大雪无乡        2019-11-30 13:55:50
  感谢若蓝兄留字,远握
4 楼        文友:只留阳光        2019-11-30 18:43:39
  人生百态,人性复杂,爱中有恨,恨中有泪,说不清孰是孰非,道不尽辛酸苦辣。标题,隔山灯火,我想深有寓意,不在局中,难解其味。只一声长叹吧,为人艰难。小说刻画人物展现生活功力极高,阳光拜读。
温暖向上,以心相交
回复4 楼        文友:大雪无乡        2019-11-30 20:17:05
  谢谢阳光打气。后一部分收的急,有点单薄了
5 楼        文友:大雪无乡        2019-12-05 14:39:18
  哎呀,白费半月辛苦。姐夫,他们不待见我们呀
6 楼        文友:湖北武戈        2019-12-09 07:20:16
  恭喜佳作获精,祝贺大雪无乡老师!
与江山作者共同成长!
回复6 楼        文友:大雪无乡        2019-12-09 10:57:23
  没写好,老惭愧了
7 楼        文友:奇异果        2019-12-09 15:58:23
  祝贺老师获得本次征文016号精品,编辑部已做精品收藏。
回复7 楼        文友:大雪无乡        2019-12-09 17:34:52
  谢谢果儿,问好
8 楼        文友:黄金珊瑚        2019-12-22 14:44:12
  生活的不易,祝福好人有好报。米兰,让人心疼的女子,小说写活了,精彩,生动,鲜活。好作品,珊瑚欣赏学习了。问候老师下午好 遥祝冬祺,并祝双冬愉快。
生活,一半烟火,一半清欢。 人生,一半清醒,一半释怀。 ——杨绛
回复8 楼        文友:大雪无乡        2019-12-25 21:33:45
  谢谢珊瑚来看。写得粗糙,也未打磨,虽想进入人物思想内部,效果不甚理想。
   谨祝安好,冬祺!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