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甲骨文(外两首)
 【菊韵】甲骨文(外两首) 
 都忘记了,昨天下过小雪
都忘记了,昨天下过小雪
  
以至于记不起几千年前是谁吐出的鱼刺
  
恰好刺中昨夜那只寻死的龟
  
——赤脚,没有行囊
  
那时也在下雪。所有被覆盖的将是一场浩劫
  
偶尔有死而复生的迹象
  
那些都是口含雪花,远古的废都
  
荒原虚空,而江山无恙
  
  
野渡,残存的芦花,将风涂成贫瘠的颜色
  
同远帆一起离开的故事至今没有结局
  
却演变为失忆的理由
  
  
昨天的雪消失了,仍旧没想起那场雪的模样
  
我只找到了刺进龟壳里的鱼刺
  
用它剖开故事的情节
  
结局,都是风干了的血与大纪事
  
  
◎秋江
  
  
边缘与尽头。萧瑟,颤抖
  
季节便下降到江面上不再温暖的刻度
  
静默已经不成形状,但平缓
  
颜色如赤裸已久的肌肤
  
触觉,荡漾,从枝稍丢掉不断下潜的倒影
  
魅惑全失吗?
  
有人甘愿信奉这是谎言
  
有人听懂这不再是一江春水
  
渔鸟仍旧在黄昏卷起舌尖
  
吐露风帆与舢板的前尘往事
  
只是,每一次波浪翻转的情节
  
与结局,都不会重来
  
  
◎与山辞
  
  
不可或缺的,是横陈于脊背上的草动
  
再落寞的石梁也兜不住一丝风声
  
飞鸟将溪水的私事打开
  
——影子,回音,山涧是完全不同的什物
  
谁在岩羊咀嚼过的岁月里
  
固守仅存的初衷
  
接纳与背负,都挡不住一次厚重导致的流逝
  
彼此的旁观者
  
视线之外,从来不会拒绝人间的含混不清
  
视线之内,所有的山高水长
  
必有梵音隐藏其中 
【编者按】《甲骨文》是一个穿越的梦想,欲找什么呢?是甲骨文,还是“野渡,残存的芦花,废都,荒原”?抑或是那很“刺进龟身的鱼刺”?结果啥也没找到,只找到了那那根鱼刺!失忆了吧?这就是穿越的结果。《秋江》把秋天的江水写的“萧瑟,颤抖”。鱼鸟尖叫舢板如旧,“翻卷着前尘往事”。秋江没有了往日的“魅惑”,不再是一江春水。这是自然变迁作者却心有不甘。《与山辞》写了山的沉重,落寞,溪水空洞的回音。诗人再也不愿固守在这大山里了,他要离山而去,只留下深山古庙中的梵音。他要去看山外那些“含混不清”的世界。三首诗取象不同而意境都空濛寥远高深莫测。笼罩着一层悲凉灰暗,漂忽游移的暗色调,可见诗人的心境比较悲观感伤。是典型的朦胧诗。感谢支持,推荐欣赏。[责编 刘银科]【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1912040001】
1 楼        文友:刘银科        2019-12-01 15:43:50
  这是几首朦胧诗,意境深邃词语深奥,结构跳荡不定,思绪漂忽心境悲凉。呈现的是一种凄迷苍凉美。但诗的取象不太精准。如第一首中的甲骨文与鱼刺关联不大。《与山辞》中的草动与风声和大山的厚重联系比较勉强。朦胧诗意境与取象也应一致不能剥离主题而意象不一。以上与作者共同研究学习,不当处请指正。欢迎继续精彩。谢谢! 
回复1 楼        文友:寄梦相望        2019-12-01 23:00:19
  感谢编辑老师用心的编按,辛苦了! 
2 楼        文友:刘银科        2019-12-01 15:59:44
  修改了几处,删掉了一些句段。望作者鉴谅!文以精为贵,诗更如此。可有可无的字不留才显精神。 
回复3 楼        文友:寄梦相望        2019-12-01 23:01:12
  谢谢老师的点评,拙作而已。 
4 楼        文友:叶雨        2019-12-01 18:13:45
  可能这朦胧诗对于年纪大的人来说,不是很赞同,毕竟年代不同,那个年代的诗包括五六十年代的诗歌都是比较直白的。但是朦胧诗从写作留白更多,意义上给读者 也留下阅读和思考的空间,会更有诗的意境和寓意。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4 楼        文友:寄梦相望        2019-12-01 23:01:37
  谢谢社长,你辛苦了! 
5 楼        文友:叶雨        2019-12-01 18:15:30
  看了刘银科老哥哥的编辑和评论,说了上面的话,评诗没有褒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出来挺好的。喜欢有争议的评论,但不影响诗本身的水平。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6 楼        文友:寄梦相望        2019-12-01 23:02:02
  感谢黄老师的评论,远握! 
 游戏积分:0
防御:
游戏积分:0
防御: